辽宁试题资料

首页 > 辽宁公务员 > 试题资料

辽宁公务员考试每日一练2024年(4月14日)

辽宁华图 | 2024-04-14 08:31

收藏

  辽宁华图_辽宁公务员考试网为您提供2024辽宁省公务员考试备考文章:辽宁公务员考试每日一练2024年(4月14日)。更多2024年辽宁公务员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公务员考试频道(http://ln.huatu.com/gwy/)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辽宁公务员考试专属客服:点击辽宁公务员考试群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公务员考试备考文章:辽宁公务员考试每日一练2024年(4月14日)

  >>>>>>扫码随时咨询省考相关问题,领取资料试题

试题资料

  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25日进驻北京香山,这里成为党中央所在地。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前往中共中央北京香山革命纪念地,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全国胜利和党中央筹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光辉历史。习总书记在视察北京香山革命纪念地时强调,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起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满怀信心继续把新中国巩固好、发展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单选题)随着政治形势的发展和工作重心的转移,中共中央早期所在地也相应地发生过多次变迁。

  以下选项中,中共中央早期所在地不包括:

  A.上海

  B.武汉

  C.江西瑞金

  D.长春

  正确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共党史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1921年至1927年,中共中央驻地曾几度变迁,先后在上海、北京、广州、武汉等城市之间迁徙往返。不包括长春。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A项: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发祥地。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树德里3号(现兴业路76号)举行,由于会场受到暗探注意和外国巡捕搜查,最后一天的会议改在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艇上进行。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选举产生了由陈独秀等三人组成的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上海因其特殊的历史机缘,中共中央曾较长时间驻扎于此。

  B项:武汉是中共中央的第二个驻扎地。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国民革命兴起。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参与和努力下,大革命风暴迅速席卷全国。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派出的北伐军攻占武汉。1927年初,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由广州迁至武汉,武汉成为中国革命的中心。为了适应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的需要,张国焘、瞿秋白、陈独秀等中共中央领导也相继来到武汉。中共中央秘书厅、中央组织部、中央军委等机关也分别于1926年底到1927年春完成了从上海到武汉的搬迁工作。武汉成为中共中央的第二个驻扎地。

  C项:江西瑞金是中共中央的第三个驻扎地。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江西瑞金宣告成立,瑞金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全国性红色政权首府。临时中央政府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带领根据地军民多次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而此时,在上海的临时中央政治局却仍在推行“左”倾冒险主义和关门主义政策,再加上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使得党在组织上和工作中都遭到严重损失,党中央已经无法在上海立足。鉴于此,从1933年初开始,临时中央的领导人便相继离开上海来到瑞金。瑞金成为临时党中央的所在地。

  复合题

  与自然主义相对峙的是理想主义。在理想派看,自然并不全美,美与丑相对,有比较后有美丑,美自身也有高下等差,艺术对于自然,应该披沙拣金,取长弃短。理想主义比自然主义较胜一筹,因为它虽不否认艺术模仿自然,却以为这种模仿并不是呆板的抄袭,须经过一番理想化。理想化有两种意义。一种是指凭着想象和情感,将自然事物重新加以组织、整理和融会贯通使所得的艺术作品自成一种完整的有机体,其中部分与全体有普遍的必然的关联。因此,艺术作品虽自然(Natural)而却又不是生糙的自然(Nature),它表现出艺术家的理想性格和创造力。就这个意义说,理想主义是对的,凡是艺术都带几分理想性,因为都带有几分创造性和表现性。这种见解发源于亚里斯多德。他在《诗学》里说诗比历史更是“哲学的”(意思是说更真),因为历史只记载已然的个别的事物,诗则须表现必然的普遍的真理,前者是模仿殊相,后者是模仿共相。用近代语言来翻译,他的意思是说历史只记载自然界繁复错乱的现象,诗和艺术则更进一层把自然现象后面的原理,用具体的形式表现出来。

  后人误解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共相”(Universals),以为“共相”就是“类型”(Type),于是理想主义的另一种意义就起来了,所谓“理想”(Idea)就是“类型”,类型就是最富于代表性的事物,“代表性”就是全类事物的共同性。依这一说,艺术所应该模仿的不是自然中任何事物而是类型。比如说画马,不能只着眼某一匹马,须把一切马的特征画出,使人看到所画的马便觉得一切的马都恰是这样。同理,艺术所表现的人物,都不应只能适合于某一时某一地,要使人随时随地都觉得它近情近理。如果“天下老鸦一般黑”,你画老鸦就一定把它画成黑的;纵然你偶然遇到白的或灰的老鸦,也千万不要理会它,因为那不是“类型”。这种理想主义在各种艺术的古典时代最流行。比如希腊造型艺术表现人物大半都经过两重理想化。第一,它选择模型,就着重本来已合理想的人物,男子通常都是力士,女子通常都是美人。第二,在表现本来已合理想的形体时,希腊艺术家又加上一重理想化,把普遍的精要的提出,个别的琐细的丢开。他们的女神和力士大半都有一个共同的模样(即类型)。个性是古典艺术所不甚重视的。文艺复兴时代意大利画家受希腊影响甚深,所以他们所表现的男子也大半魁梧奇伟,女子也大半明媚窈窕。十七世纪以后,在希腊时代出于艺术家本能的,在假古典派作家便变成一种很鲜明的主义。在诗的方面如布瓦洛(Boileau)和蒲柏(Pope),在画的方面如雷诺阿(Reynolds)和安格尔(Ingres),在雕刻方面为温克尔曼(Winckelmann),都主张艺术忽略个性而侧重类型。

  理想派的艺术在以往占过很久的势力,不过从浪漫主义和写实主义代兴以后,它就逐渐消沉了。近代艺术所着重的不是类型而是个性。在近代学者看来,类型是科学和哲学对于具体事物加以抽象化的结果,实际上并不存在。艺术的使命在创造具体的形象,具体的形象都要有很明显的个性。一个模样可以套上一切人物时,就不能很精妥地适用于任何个别人物。许多人物的共同性,在古典派认为精要,在近代人看,则不免粗浅、平凡、陈腐。鼻子是直的,眼睛是横的,这是古典派所谓“类型”。但是画家图容肖像,如果只把直鼻横眼一件平凡的事实表现出来,就不免千篇一律。画家的能事不在能把鼻子画得直,眼睛画得横,而在能表现每个直鼻子横眼睛所以异于其他直鼻子横眼睛的。莎士比亚的夏洛克(Shylock),莫里哀的阿尔巴贡(Harpagon),巴尔扎克的葛朗台(Grandet),以及吴敬梓的严贡生都是守财奴,却各有各的本色特性,所以都很新鲜生动。如果艺术只模仿类型,则从莎士比亚创造夏洛克之后,一切文学家可以搁笔,不用再写守财奴了。

  粗浅、平凡和陈腐都是艺术所切忌的。诗人维尼(Alfred deVigny)在《牧羊人的屋》里说:爱好你所永世不能见到两回的。象征派诗人魏尔兰(Verlaine)也说:不要颜色!只要毫厘之差的阴影!

  这些劝告在近代人心里已留下很深的印痕。在文艺趣味方面,人类心灵喜欢到精深微妙的境界去探险,从前人的“类型”和普遍性已经不能引人入胜了。

  (单选题)根据文意,下面关于“共相”和“类型”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共相是自然现象背后的原理;类型是富于代表性的事物

  B.类型和个性相对,类型是对具体事物的抽象

  C.共相和殊相相对,共相是必然的和普遍的

  D.古典艺术不重视类型,而重视共相

  正确答案:D

  解析

  第一步,定位原文,关于“共相”和“类型”的说法出现在前三段。分析文段,将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的前半句对应第一段“这种见解发源于亚里斯多德……历史只记载已然的个别的事物,诗则须表现必然的普遍的真理,前者是模仿殊相,后者是模仿共相……历史只记载自然界繁复错乱的现象,诗和艺术则更进一层把自然现象后面的原理,用具体的形式表现出来”,可知亚里士多德对“共相”的理解为“诗和艺术则更进一层把自然现象后面的原理,用具体的形式表现出来”,即共相表现了自然现象背后的原理;A项的后半句对应第二段“类型就是最富于代表性的事物,‘代表性’就是全类事物的共同性”,可知表述正确,故A项符合文意,排除A项。B项对应第三段“类型是科学和哲学对于具体事物加以抽象化的结果”,可知表述正确,排除B项。C项对应第一段“因为历史只记载已然的个别的事物,诗则须表现必然的普遍的真理,前者是模仿殊相,后者是模仿共相”,可知表述正确,排除C项。D项,根据第二段“个性是古典艺术所不甚重视的”以及第三段“后人误解了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共相’,以为‘共相’就是‘类型’”“于是理想主义的另一种意义就起来了,所谓‘理想’(Idea)就是‘类型’,类型就是最富于代表性的事物”“这种理想主义在各种艺术的古典时代最流行”可知,“类型”恰恰是古典艺术所重视的,故该项表述错误,与文意不符。

  因此,选择D选项。

  以上这些就是辽宁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2024辽宁公务员考试文章:辽宁公务员考试每日一练2024年(4月14日),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相关信息推荐:

  辽宁省公务员考试笔试课程

  辽宁省公务员考试试题资料、备考技巧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