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新手入门

首页 > 辽宁公务员 > 报考指导 > 新手入门

2025年辽宁省考打印准考证详细流程有哪些

辽宁华图 | 2025-03-07 08:07

收藏

  辽宁华图_辽宁公务员考试为您提供2025辽宁省公务员考试备考文章:2025年辽宁省考打印准考证详细流程有哪些。更多2025年辽宁公务员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公务员考试频道(http://ln.huatu.com/gwy/)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辽宁华图咨询电 话:400-024-1113。辽宁公务员考试专属客服:点击辽宁公务员考试群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公务员考试备考文章:2025年辽宁省考打印准考证详细流程有哪些

辽宁公务员考试准考证打印入口

  2025年辽宁公务员考试已缴费的报考者,于2025年3月10日9:00至3月16日9:00点击上方图片进入2025年辽宁公务员考试准考证打印入口。自行打印准考证。请考生妥善保管,笔试、面试、体检阶段需要使用,丢失不补。

  笔试时间和地点

  笔试时间:2025年3月15日,9:00至11:00《行政职业能力测验》;14:00至16:30《申论》。

  2025年3月16日,9:00至11:00《专业科目》。

  笔试地点:本次考试在全省各省辖市设置考区。

  报考者要按照准考证上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参加考试,并必须携带报名时使用的身份证件。监考人员依据报考者准考证、身份证件和考场座次表,核验身份,实施监考。考试当天报考者无法出具报名时的身份证件但仍坚持要参加考试的,应说明具体缘由,写出承诺书,并服从工作人员关于重新采集照片、留取身份特征生物信息等方面的安排,方可进入考场参加考试。

2025年辽宁公务员考试网
公告 省考简章 省考职位表 省考报名时间
资讯 省考考试时间 省考报考指导 省考考试内容
资料 省考行测试题 省考申论试题 省考历年分数线
备考 笔试课程 网络课程 图书教材

  点击查看:2025年辽宁公务员考试公告>>>>

  点击查看:2025年辽宁公务员考试职位表>>>>

  以上这些就是辽宁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2025年辽宁公务员考试文章:2025年辽宁省考打印准考证详细流程有哪些,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相关信息推荐:

  辽宁省公务员考试面试课程

  辽宁省公务员考试试题资料、备考技巧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省考备考技巧

  定义判断备考之“多定义”到底读哪个定义

  行测题目有简单题目也有较难题目,定义判断亦是如此。定义判断中有的定义浅显易懂,有的定义深奥难懂。对于容易理解的定义,我们可以根据提问方式锁定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定义,即我们只需要阅读提问方式所提及的定义即可。对于难以理解的定义,除了阅读提问方式所提及的定义外,我们还可以借助其余定义的内容,排除选项中符合其余定义的选项,从而选出正确答案。

  因此,对于多定义判断的题目,解题步骤可以概括为:首先对提问方式所提及的定义进行阅读,若定义容易理解且选项易于区分,便则直接选出答案;若定义较难理解或是选项难以区分,可阅读其余定义排除干扰项,进而选出正确答案。

  例如:(2023.07天津)直接歧视,是指某个行为具有直接的针对性,对于具备不同性别、种族、肤色、年龄以及其他非自我选择特征的人来说具有显性的区别对待效果。间接歧视,是指某个看似中立,不针对任何人的行为,却实实在在地在具备不同性别、种族、肤色、年龄以及其他非自我选择特征的人之间造成了区别对待的结果。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间接歧视的是:

  A.小王是某企业女职工,在一次升为部门经理的考核中,公司最后因为她性格过于柔软而拒绝对其升职

  B.某企业要求所有员工都必须定期参加体能训练,后来企业女职工坚持不下来,纷纷离职,结果该企业成为了著名的“光棍”企业

  C.消防队以便于防火为由,禁止消防队员留长发,导致的结果是基本上没有一线女性消防员

  D.某企业以员工需要经常加班、对体力要求高为由,明确只招40周岁以下的劳动者入职

  本题中,由提问方式“下列属于间接歧视的是”可知,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定义是“间接歧视”,其内容为“看似中立,不针对任何人的行为,却实实在在地在具备不同性别、种族、肤色、年龄以及其他非自我选择特征的人之间造成了区别对待的结果。”由于内容简单易懂,读完“间接歧视”的内容后直接分析选项。A中“因为她性格过于柔软而拒绝对其升职”不符合“不针对任何人”;B中“所有员工都必须定期参加体能训练”符合“看似中立,不针对任何人”,但男女体能本就存在差异,女职工坚持不下来,体现出“实实在在地在具备不同性别的人之间造成了区别对待的结果”,符合定义;C中“禁止消防队员留长发”对男女消防队员都有的要求,不符合“区别对待”;D中“只招40周岁以下的劳动者”不符合“看似中立,不针对任何人”。因此,选择B项。

  此外,我们还需注意以下几种提问方式:

  a.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根据上述定义,以下哪项只包含xx?

  d.根据上述定义,以下哪项同时包含xx和xx?

  在多定义题目中,若提问方式出现以上四种中的一种,通常题干中的多个定义往往都会在选项里出现。因此,出现以上提问方式时,题干中的多个定义我们都需要阅读。

  数量关系必会技巧之整除特性

  一、定义

  若A=B×C(B、C均为整数),A、B、C是三个具体量,则A能被B或C整除。比如工作总量=效率×时间,如果求工作总量是多少,工作总量可以是效率的倍数,也可以是时间的倍数,若已知效率或时间,则可以根据倍数关系,结合选项得出工作总量。

  二、拓展

  前面讲的是A=B×C的形式,可以得出A是B、C的倍数;如果考场上所有题目都这样,则题目没有难度,命题人会在此基础上,加减一个数,增加难度。若A=Bx+C,则(A-C)能被B整除;若A=Bx-C,则(A+C)能被B整除。

拓展 知识点
A= Bx+C A -C B 的倍数
A=Bx-C   A +C B 的倍数  

  【例1】(2023上海)小李第一次买了A、B、C三种饮料各若干瓶,共花去了75元;之后他再次买了这三种饮料若干瓶,共花去了134元。两次购买的每种饮料数量之和相同,那么若三种饮料各买1瓶最多需花费多少元?(假设饮料价格都是整数元)

  A.11B.15

  C.19D.23

  【答案】C

  【解析】由题意可知前后两次购买饮料,但买多少瓶未知;本题需要重点理解“两次购买的每种饮料数量之和相同”,设两次购买的每种饮料数量之和均为x瓶,A、B、C饮料的单价是A、B、C,则总花销=价格×瓶数=(A+B+C)×x=75+134=209(元),(A+B+C)×x=209,则(A+B+C)可以被209整除,题目问最多花费多少,因此从最大的选项D代入,209除以23商9余2,排除;再代入选项C,209除以19商11,可整除,因此选择C选项。

  【例2】(2023山东)某老旧写字楼重新装修,需要将原有的窗户全部更换为单价90元每扇的新窗户。已知每7扇换下来的旧窗户可以跟厂商兑换一个新窗户。全部更换完毕后共花费16560元且剩余4个旧窗户没有兑换,那么该写字楼一共有多少扇窗户?

  A.214B.218

  C.184D.188

  【答案】A

  【解析】本题涉及新、旧窗户的兑换,并且给出了窗户的单价和更换完毕后的总花费,已知条件较多。写字楼的窗户分为已经兑换的和没有兑换的,每7扇换下来的旧窗户可以兑换一个新窗户,说明已经兑换的旧窗户是7的倍数,剩余4个旧窗户没有兑换,则旧窗户数量=已经兑换的+4,因此(旧窗户数-4)可以整除7。代入选项验证,A选项214-4=210,是7的倍数,保留;B选项218-4=214,不是7的倍数,排除;C选项184-4=180,不是7的倍数,排除;D选项188-4=184,不是7的倍数,排除;因此选择A选项。

  言语逗比题目一览

  (考生回忆)【例1】建筑工程投入巨大,一旦建成再做拆改可谓________。对此,需要完善设计规范和管理制度,从方案设计一开始就强化监管审核,确保建筑物在形体、色彩、体量、高度和空间环境等方面符合城市设计要求,避免陷入“________”的窘境,最大程度地维护公共利益。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徒劳无功 覆水难收

  B.劳民伤财 木已成舟

  C.得不偿失 尾大不掉

  D.血本无归 闭门造车

  【入选理由】第二空比较有趣,根据“从方案设计一开始就强化监管审核,强化……指导约束,确保建筑物……符合城市设计要求”可知,第二空应体现做好前期计划,避免酿成错误结果的含义。注意横向处有引号,此处应该是一个形象的说法。A项“覆水难收”指倒在地上的水难以收回;B项“木已成舟”意思是指树木已经做成小舟,比喻事情已成为不可改变的定局。符合文意,这两项非常符合想象。C项“尾大不掉”比喻部下势力太大,不易指挥调度,或因事物轻重关系倒置,形成难以驾驭的局面。D项“闭门造车”比喻只凭主观办事,不管客观实际。二者语义不符,排除C项和D项。再看第一空,根据“建筑工程投入巨大”可知,第一空应体现建成后再拆改会浪费财物。A项“徒劳无功”指白费力气,没有功效。也说劳而无功。程度太轻,拆改投入巨大的建筑工程不仅仅只是没有功效,还会产生更严重的后果,排除A项。

  (考生回忆)【例2】兵法中说“必胜之术,合变之形,妙在于乘”,强调作战中乘敌之隙的重要性。战场上激烈角逐中,战机从来不是无缘无故就有的,敌之隙不可能轻而易举地得到,它是双方指挥员进行谋略博弈的结果,离不开指挥员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创造,离不开指挥员运用各种手段去促成。信息化战争中,要充分运用谋略、善用战术技术手段,灵活运用隐真示假、声东击西等方法,诱惑敌人产生错觉,产生部署失误、行动失当等“隙”,使有准备之敌变成无准备之敌、使集中之敌成为分散之敌、使占地利之敌变成运动之敌、使士气旺盛之敌变成士气低落之敌、使难打之敌变成好打之敌,并伺机击敌,达成作战胜利。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A.科学预见,敢于乘敌之隙

  B.沉着冷静,精于辨敌之隙

  C.主动作为,工于造敌之隙

  D.运用谋略,善于察敌之隙

  【入选理由】题目不难,选项工整、逗趣,需仔细辨别。文段通过引用古语指出乘敌之隙的重要性,紧接着指出“敌之隙”不是轻易得到的。进而给出要指战员主动创造、促成。最后结合当下信息化战争,说明具体如何主动创造、促成敌之隙。由此可见,文段核心意思就是如何创造、促成敌之隙。C项“主动作为,工于造敌之隙”,符合文段意思。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