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新手入门

首页 > 辽宁公务员 > 报考指导 > 新手入门

打印准考证2025年公务员考试打印准考证网上流程是什么

辽宁华图 | 2025-03-10 08:07

收藏

  辽宁华图_辽宁公务员考试为您提供2025辽宁省公务员考试备考文章:打印准考证2025年公务员考试打印准考证网上流程是什么。更多2025年辽宁公务员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公务员考试频道(http://ln.huatu.com/gwy/)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辽宁华图咨询电 话:400-024-1113。辽宁公务员考试专属客服:点击辽宁公务员考试群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公务员考试备考文章:打印准考证2025年公务员考试打印准考证网上流程是什么

辽宁公务员考试准考证打印入口

  2025年辽宁公务员考试已缴费的报考者,于2025年3月10日9:00至3月16日9:00点击上方图片进入2025年辽宁公务员考试准考证打印入口。自行打印准考证。请考生妥善保管,笔试、面试、体检阶段需要使用,丢失不补。

  笔试时间和地点

  笔试时间:2025年3月15日,9:00至11:00《行政职业能力测验》;14:00至16:30《申论》。

  2025年3月16日,9:00至11:00《专业科目》。

  笔试地点:本次考试在全省各省辖市设置考区。

  报考者要按照准考证上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参加考试,并必须携带报名时使用的身份证件。监考人员依据报考者准考证、身份证件和考场座次表,核验身份,实施监考。考试当天报考者无法出具报名时的身份证件但仍坚持要参加考试的,应说明具体缘由,写出承诺书,并服从工作人员关于重新采集照片、留取身份特征生物信息等方面的安排,方可进入考场参加考试。

2025年辽宁公务员考试网
公告 省考简章 省考职位表 省考报名时间
资讯 省考考试时间 省考报考指导 省考考试内容
资料 省考行测试题 省考申论试题 省考历年分数线
备考 笔试课程 网络课程 图书教材

  点击查看:2025年辽宁公务员考试公告>>>>

  点击查看:2025年辽宁公务员考试职位表>>>>

  以上这些就是辽宁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2025年辽宁公务员考试文章:打印准考证2025年公务员考试打印准考证网上流程是什么,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相关信息推荐:

  辽宁省公务员考试笔试课程

  辽宁省公务员考试面试课程

  辽宁省公务员考试招考公告、职位信息、招考条件、报名指导

  辽宁省公务员考试试题资料、备考技巧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省考备考技巧

  归纳推理解题思路

  对于归纳推理其实真的没什么太多的技巧,其实就一个中心思想,就是严格匹配题干信息,题干有的才能选,题干没有的就不要选,其实就是只带眼睛做题就可以。我们针对这一部分的题会有四大原则和三大错误,这四大原则就是我们在选择正确选项的时候要遵守的原则,帮助我们更好更快的选出正确选项。三大典型错误就是我们经常能在选项中看到的错误选项的类型。

  四大基础原则,第一个,话题一致原则。这就是要求我们的正确选项所说的话题一定要与题干是一致的,其实就是题干有什么选什么,不能存在偷换概念,范围扩大或者逻辑错误等现象。第二个,可能性优先原则。就是当选项中出现有表示可能性的词汇的时候,它成为正确选项的概率会比较大,因为可能性的词汇他所代表的范围是很大的,他正确的概率就会相对更大。这其实也可以结合平时说话习惯,我们一般人说话也不会把话说死,把自己逼到绝路上,就像刚刚在说的时候,也说得是出现在正确选项的概率比较大,也不会直接告诉你们一定是正确选项。所以如果在考场上碰到这种题,又没有时间的情况下,我们也可以通过这个原则去直接蒙一个表述比较模糊的,有可能性的词汇的选项。第三个原则叫整体优先原则,我们的题干有时候会有不同的结构,比如有可能会有总分或者分总结构,或者没有总,但题干分别给出了几个并列的话题,当这种情况出现的时候,我们要选择一个表述更全面的选项,这其实就代表有时候我们需要在选项中进行择优选择,那我们要选择从整体出发的选项。最后一个原则是慎选敏感词汇。这其实可以和可能性优先原则一起来记,当选项给出的表达是特别绝对的,或者有比较性词汇的,都是敏感词,当绝对性词汇和比较的词汇出现的时候,就代表这个选项所代表的范围是很小的,那就一定要带回题干看看题干的表述是不是有这么的绝对或者有比较了,这也就是说我们如果在蒙归纳推理的这种题的时候也尽量不要往有敏感性词汇的选项蒙。

  最后我们三大典型错误。偷换概念、夸大事实、主观臆断。这三个其实都是一个中心思想,就是没有严格匹配题干信息,自己给题干进行了脑部,反向假设之类的,所以说这种题就只带上眼睛做题就好,偷换概念就是选项中给出的话题和题干不一样,就是话题不一致,给出来的话题概念不同或者范围不同逻辑不同之类的。夸大事实就是把题干给出来的信息夸张到完全推不出来的程度,就像题干给出来的生存竞争加大,选项告诉我直接灭绝就是典型的夸大事实。至于主观臆断就是自己脑补了,反向假设了。所以这种题最主要的中心思想其实很简单,就是只用带眼睛做题,不要脑补,不要假设,题干有什么选什么。

  言语中的常见失误及解析

  在学习行测模块中,大家会越来越明显地感觉到言语理解与表达在题目难度上有显著提升,因此,清晰且熟练地了解每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技巧至关重要,但是除了方法以外再去总结一些常见的错误选项特征,会帮助我们缩小选项范围,极大地提高做题的速度和正确率。本文我们主要围绕两类干扰选项来展开:比较类表述、绝对类表述。

  一、比较类表述

  一般而言,在议论文中,不同话题之间的对比是为了突出其中一个话题,而不是单纯为了对比谁比谁更优或更劣,所以一般对比类的选项为干扰项。比如:

  【例1】“晒”与“炫”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往往只是一步之遥。如果说有人晒孩子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比如一个可爱的动作,一句逗人发笑的话,还只是一种对孩子成长的纪念的话,那么晒孩子的成绩单、考试名次、各种竞赛奖状,就成了一种“炫”。为什么“晒娃”能够赢得祝福,而高调“炫娃”却往往让人反感呢?除了高调炫耀自己所拥有的东西会招致厌恶是大家的一种普遍心理之外,“炫娃”还会给朋友圈的亲朋好友带来很多意外的伤害。比如,你的孩子这次期末考试成绩优秀,被评为“三好学生”等等,如果你在朋友圈晒出孩子的成绩和奖状,并且把其视为自己教育的成功,而对于朋友圈里其他人来说,可能他们的孩子考试成绩不佳,也没有得到什么表彰和奖励,你的“晒娃”就会让他们充满了挫败感。

  下列表述最符合作者意图的是:

  A.过度“晒娃”弊大于利

  B.在朋友圈里“晒娃”就是“炫”

  C.晒自己的娃,与其他人无关

  D.“晒娃”要注意其他人的感受

  【答案】D

  【解析】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前两句讲了“晒”和“炫”之间的界限。接下来讲“炫娃”让人反感这个问题及原因,然后通过举例论证前文观点。文段结构为“分总分”,重点在第三句的问题。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是针对重点句的合理对策项。A项属于典型的比较类表述,无法得出,排除。B项、C项均与文意相悖,排除。因此,选择D选项。

  【例2】虽然中国的救灾能力在经历过多次大型自然灾害后有了较大的提升,但是防灾教育依然落后。中国扶贫基金会2023年对中国公众的防灾意识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仅有24.3%的城市居民表示关注灾害应对的相关知识,这一数据在农村仅为11%。此外,只有不到4%的城市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做了基本的防灾准备,超过半数的农村居民从未参加过任何防灾培训。形同虚设的防灾教育无法提高民众的自救能力,等到灾难发生后才开始组织学习,逝去的生命已经无法挽回。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防灾教育比救灾更重要

  B.中国的防灾教育亟待加强

  C.防灾教育是提高自救能力的基础

  D.城市与农村在防灾教育上严重失衡

  【答案】B

  【解析】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讲了中国防灾教育落后的现状。后文通过“此外”连接两个举例论证论证前文的问题,最后一句讲防灾教育落后产生的问题。文段结构为“总分”结构。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是针对重点句的正确对策项。A项“……比……”无法得出。C项“的基础”非重点。D项属于举例论证的内容。因此,选择B选项。

  二、绝对类表述

  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在细节类题目里,一般情况下,绝对的表述都是不正确的,可以先行排除。比如:

  【例】在宏观尺度下,金刚石通常被认为表现不出丝毫变形行为。任何极端尝试对它进行变形的后果往往在还没有达到可见变形之前就发生脆性断裂。这使它在一些可能承受机械变形的应用中受到限制。为对其进行纳米尺度力学测试,研究组设计了一套独特的纳米力学实验方法,对单晶和多晶金刚石纳米针样品进行了定量的“压缩—弯曲”测试。结果显示,测试样品均可实现远高于宏观金刚石数十倍以上的大变形,且在极大范围内可完全回复。实验结果经模拟分析,确认单晶金刚石纳米针在拉伸侧的弹性形变量达到约9%,对应强度亦接近其理论极限。此次发现将有助于进一步拓展金刚石在药物传输、生物探测和影像等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下列选项对上述文字理解正确的是:

  A.该实验中,多晶金刚石纳米针样品在拉伸侧的弹性形变达到约9%

  B.在宏观尺度下,任何极端尝试行为也无法让金刚石达到可见变形

  C.目前金刚石在生物探测和影像等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较为受限

  D.该实验结果发现得益于研究组设计的独特的纳米力学实验方法

  【答案】D

  【解析】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和原文一一对应。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确认单晶金刚石纳米针在拉伸侧的弹性形变量达到约9%”,把“单晶”偷换为“多晶”,排除。B项对应首句,把“通常”偷换为“任何极端尝试行为也无法”,说法绝对,排除。C项对应最后一句,未体现“受限”,排除。D项对应“为对其进行纳米尺度力学测试,研究组设计了一套独特的纳米力学实验方法”,说法正确。因此,选择D项。

  数量关系万变不离其宗的题型:和定最值

  在行测考试当中,数量关系因其自身多变,使很多同学头痛不已,但是有一类型题目只要掌握的了解题方法的本质,不论题目的形式如何七十二变,我们都可以从容应对。在这类型题目中,最典型的就是和定最值问题。接下来华图教育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什么是和定最值,以及在考试中如何让和定最值逃不出各位考生的“五指山”。

  题型特征

  已知几个数的和是定值,求其中某个量的最大值或者最小值。

  解题原则

  在和为定值的情况下,求其中某个量的最大值,则让其他量尽可能小;求其中某个量的最小值,则让其他量尽可能大。

  例1

  五人参加百分制考试,成绩总和为328分,已知五人都及格了,成绩均为整数且互不相等,则五个人中成绩最好的最多得了多少分?

  A.80 B.81 C.82 D.83

  【华图解析】C。题干中描述五人成绩总和为定值,求成绩最好的最多得了多少分,即求其中某个量的最大值。符合和定最值的题型特征。所以求这五人中第一名得分的最大值,就是让其他四人的得分尽可能地小。对于得分最少的是第五名,同时要满足成绩及格且为正整数,所以第五名最少得分为60分。紧接着,第四名的得分要高于第五名,且为正整数,所以第四名最少得分为61分。同理,第三名和第二名的得分分别为62分和63分。根据五人成绩总和为328分,第一名的得分=328-(63+62+61+60)=82分,故本题选C。

  例2

  某连锁企业在10个城市共有100家专卖店,每个城市的专卖店数量都不同。如果专卖店数量排名第5多的城市有12家专卖店,那么专卖店数量排名最后的城市,最多有几家专卖店?

  A.2 B.3 C.4 D.5

  【华图解析】C。由题意可知,10个城市专卖店的总数一定,求排名最后的城市最多有几家专卖店,即求其中某个量的最大值。符合和定最值的题型特征。所以求排名第10的城市所拥有的专卖店的数量的最大值,只要让其他9个城市所拥有的专卖店数量尽可能的少即可。而在这9所城市中,最少的是第9名,当第9名最接近第10名时第9名最少,那我们不妨把第10名用x来表示,则第9名为x+1。同理,第8名,第7名和第6名的专卖店数量分别为x+2,x+3,x+4。已知第5名的城市有12家专卖店,由于第4名、第3名、第2名、第1名应尽可能少,但又要比第5名多,因此分别为13、14、15、16家。最后,利用专卖店总和为100家,可得16+15+14+13+12+(x+4)+(x+3)+(x+2)+(x+1)+x=100,则x=4,故本题选C。

  例3

  一次数学考试满分为100分,某班前六名同学的平均分为95分,排名第六的同学得86分,假如每个人得分是互不相同的整数,那么排名第三的同学最少得多少分?

  A.94 B.97 C.95 D.96

  【华图解析】D。题干已知前六名的平均分,相当于知道了前六名成绩之和为定值,求第三名最少得多少分?符合和定最值的题型特征。要求第三名最少多少分,也就是让其他五人的得分尽可能地多。最多的是第一名,得分为100分。而第二名的得分尽可能多且每个人的得分为互不相同的整数,所以第二名得分为99分。紧接着,当第四名的得分最接近第三名时,第四名得分最多,那我们不妨先把第三名用x来表示,所以第4名为x-1。同理,第5名得分为x-2。那么根据六个人成绩之和为95×6=475,可以得到100+99+x+(x-1)+(x-2)+86=475,则x=96,故本题选D。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