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华图_辽宁公务员考试为您提供2025辽宁省公务员考试备考文章:打印准考证2025年辽宁省考详细网上流程是什么。更多2025年辽宁公务员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公务员考试频道(http://ln.huatu.com/gwy/)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辽宁华图咨询电 话:400-024-1113。辽宁公务员考试专属客服:点击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公务员考试备考文章:打印准考证2025年辽宁省考详细网上流程是什么
2025年辽宁公务员考试已缴费的报考者,于2025年3月10日9:00至3月16日9:00点击上方图片进入2025年辽宁公务员考试准考证打印入口。自行打印准考证。请考生妥善保管,笔试、面试、体检阶段需要使用,丢失不补。
笔试时间和地点
笔试时间:2025年3月15日,9:00至11:00《行政职业能力测验》;14:00至16:30《申论》。
2025年3月16日,9:00至11:00《专业科目》。
笔试地点:本次考试在全省各省辖市设置考区。
报考者要按照准考证上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参加考试,并必须携带报名时使用的身份证件。监考人员依据报考者准考证、身份证件和考场座次表,核验身份,实施监考。考试当天报考者无法出具报名时的身份证件但仍坚持要参加考试的,应说明具体缘由,写出承诺书,并服从工作人员关于重新采集照片、留取身份特征生物信息等方面的安排,方可进入考场参加考试。
点击查看:2025年辽宁公务员考试公告>>>>
点击查看:2025年辽宁公务员考试职位表>>>>
以上这些就是辽宁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2025年辽宁公务员考试文章:打印准考证2025年辽宁省考详细网上流程是什么,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相关信息推荐: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省考备考技巧
资料分析知识点:轻松玩转平均数增长率
平均数相关类题目是公务员考试《行测》科目中资料分析部分出现频率较高的一种题型。其中有一个知识点是平均数增长率,这个知识点考查的是平均数与增长率的综合,一些考生比较迷茫,特别是对于初次接触公考资料分析的考生。那么我今天就和考生一起来探讨一下此类题目的解法。
平均数增长率知识点的落脚点在于增长率,增长率的计算公式为:,那么对于平均数增长率而言,增长量就是现期平均数与基期平均数的差值,基期量就是基期平均数。如果A代表总数的现期量,B代表总个数的现期量,a、b分别代表总数与总个数的同比增长率,结合平均数与增长率的计算公式有如下计算公式:,则对于平均数增长率类的题目在解答过程中只需要找到总数及总个数对应的增长率,然后代入公式计算即可。
接下来我们通过两个例题来进行具体说明:
【例题1】(2023国家)
2023年前三季度,S省社会物流总额35357.26亿元,同比增长6.4%,增速比上半年放缓0.7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品物流总额16636.15亿元,同比增长0.2%,增速比上半年放缓2.1个百分点;外部流入(含进口)货物物流总额17357.31亿元,同比增长12.1%,增速比上半年加快0.8个百分点;农产品物流总额875.06亿元,同比增长11.6%,增速比上半年加快0.5个百分点;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457.86亿元,同比增长40.7%,增速比上半年放缓3个百分点;再生资源物流总额30.88亿元,同比下降7.0%,降幅比上半年扩大4.3个百分点。2023年前三季度,S省物流相关行业实现总收入1912.8亿元,同比增长6.6%。其中:运输环节收入1321.9亿元,同比增长6.0%;保管环节收入226.2亿元,同比增长6.4%;邮政业收入82.8亿元,同比增长16.7%;配送、加工、包装业收入98.8亿元,同比增长6.4%。2023年前三季度,S省社会物流总费用2682.1亿元,同比增长6.3%,比上半年放缓0.9个百分点,其中:物流运输环节总费用1854.6亿元,同比增长6.3%;保管环节总费用612.4亿元,同比增长6.4%;管理环节总费用214.9亿元,同比增长6.4%。
2023年前三季度,平均每万元社会物流总额产生的物流费用比上年同期:
A.下降了不到1%B.下降了1%以上
C.上升了不到1%D.上升了1%以上
【答案】A
【解析】首先,本题考查平均数增长率计算。
其次,定位文字材料第一段,“2023年前三季度,S省社会物流总额35357.26亿元,同比增长6.4%”,定位文字材料第三段“2023年前三季度,S省社会物流总费用2682.1亿元,同比增长6.3%”。
最后,物流总费用对应的增长率为a=6.3%,物流总额对应的增长率为b=6.4%,根据平均数增长率计算公式,代入数据可得,则下降了不到0.1%。
因此,选择A选项。
上述例题直接能够从题干中的“平均”以及选项是增长率,两则结合明确此题考查平均数增长率计算,但是有的题目其特征并没有那么明显,需要通过初步分析才能判断出是考查平均数增长率计算,比如说以下这个例题。
【例题2】(2023辽宁)
2023年1—8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84589亿元,同比增长10.5%,增速比1—7月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65187亿元,增长14.9%,增速回落0.2个百分点。1—8月,东部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44857亿元,同比增长8.8%,增速比1—7月回落0.4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投资17809亿元,增长9.8%,增速加快0.3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投资18506亿元,增长16%,增速加快0.9个百分点,东北地区投资3418亿元,增长9.7%,增速回落1.3个百分点。1—8月,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1223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5.6%,每平方米土地价格同比上涨4.5%,土地成交额6374亿元。
2023年1—8月,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成交额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约为:
A.-17%B.-22%
C.-27%D.1.2%
【答案】B
【解析】首先,通过读题发现“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成交额”与材料中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及“每平方米土地价格”有联系,且每平方米土地价格=土地成交额÷土地购置面积,所以说此题考查平均数增长率计算。
其次,定位文字材料第二段,“1—8月,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1223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5.6%,每平方米土地价格同比上涨4.5%,土地成交额6374亿元”。
最后,每平方米土地价格=土地成交额÷土地购置面积,根据平均数增长率计算公式,本题实际是已知平均数增长率求解增速a,代入数据可得,解得a≈-22.3%,与B选项最接近。因此,选择B选项。
根据以上两个例题,相信考生对平均数中的平均数增长率计算已经有所了解,这类题目主要要求考生准确识别题目特征,然后找准相应的增长率a与b代入公式准确计算即可,通过以上两个例题的介绍,在通过题目特征识别考点时,有的题目特征较明显,有的则需要将题干与材料中的专有名词联系起来建立关系才能识别出考点,这是多数考生所欠缺的能力,也是在接下来备考过程中考生需要通过多数题目的练习得以提高的。
数量关系备考干货之“赋值法”
大家都知道,解决数量关系题的时候会用到很多方法,比如方程法,枚举法,数字特性法等等,今天我带给大家一种我们平时用到不多,但是也很实用的方法:赋值法。
赋值法适用的题型虽然不多,但是用起来很方便,主要适用的题型有如下两种:
第一种是题干中出现了大量的比例、倍数、百分数、分数等,这类题目我们在解题的时候很简单,只需要按照所给的比例关系,直接赋值就可以了。
【例1】高架桥12:00—14:00每分钟车流量比9:00—11:00少20%,9:00—11:00、12:00—14:00、17:00—19:00三个时间段的平均每分钟车流量比9:00—11:00多10%。问17:00—19:00每分钟的车流量比9:00—11:00多:()
A.20%
B.30%
C.40%
D.50%
【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应用题,用赋值法解题。
第二步,赋值9:00—11:00每分钟车流量为100,则12:00—14:00每分钟车流量为100×(1-20%)=80,三个时段每分钟车流量的平均值为100×(1+10%)=110。
第三步,那么17:00—19:00每分钟车流量为110×3-100-80=150。
第四步,则17:00—19:00每分钟车流量比9:00—11:00多false=50%。
因此,选择D选项。
第二种题型,就是在数量关系的题干中存在A=B×C的形式,这个形式,大家可能不太熟悉,其实经济利润问题中的销售总额=单价×销量;工程问题中的工作总量=工作效率×时间;行程问题中的路程=速度×时间等等都属于A=B×C的形式,对于这种形式,咱们在赋值的时候有两种情况,具体来看:
优先赋值总量A(一般A为不变量);赋成B或C的公倍数。
A变化,则赋值B或C(存在比例关系优先);B或C按比例赋值。这个就是关于A=B×C的形式的两种赋值方法,下面咱们看两个例题了解一下:
【例2】某矿业产品公司支付了一批货款,一半用于购进每吨400元的A型石英矿,另一半用于购进每吨600元的B型石英矿,则A、B两种石英矿的平均价格是每吨多少元?
A.480
B.490
C.500
D.510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平均数问题,用赋值法解题。
第二步,赋值总货款为2400元,则用于购买两种石英矿的钱数均为2400÷2=1200(元),则可购买A型石英矿的数量为1200÷400=3(吨);同理可购买B型石英矿的数量为1200÷600=2(吨)。
第三步,A、B两种石英矿的平均价格为2400÷(3+2)=480(元)。
因此,选择A选项。
【本题结束】
【例3】某楼盘的地下停车位,第一次开盘时平均价格为15万元/个;第二次开盘时,车位的销售量增加了一倍、销售额增加了60%。那么,第二次开盘的车位平均价格为:
A.10万元/个
B.11万元/个
C.12万元/个
D.13万元/个
【答案】C
【解析】赋销售量为1,则销售额为15万。第二次开盘时,销售量增加了一倍,即为2,销售额增加了60%,得销售额为15×(1+60%)=24(万元),故第二次开盘平均价格为24÷2=12(万元/个)。
让言语照亮公考
首先我认为逻辑填空并不是单纯的语言题,我们在选词上一定要注意行文逻辑,不能只依靠自己中国式的“语感”,因为你的语感大部分都是不对的。
逻辑填空其实就是考察我们的语境分析和词语的辨析能力。做过这类型的题之后,我们不难发现,掌握词语的基本的含义对做题是多么重要,因为词义就是解题的基础,也是我们做逻辑填空的第一步。之前我在做题的过程中经常遇到这种情景“这词语什么意思?这两选项意思好像都一样啊!”的尴尬局面。总结之后发现,逻辑填空做错的原因之一就是不了解词语的意思,所以想要提高正确率就一定要多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积累成语,多刷题,不然你在考场上就会像我之前一样,只知其表而不知其意,比如像“南辕北辙”、“无与伦比”、“醍醐灌顶”这类高频易错成语我都会认真梳理,这类成语要么语境限制较多,要么程度要求过于苛刻,做好总结事半功倍,在考场上有助于我们提升做题的效率。
很多同学对“题海战术”不以为然,甚至觉得这是笨办法,土办法,而我则认为,逻辑填空必须要下死功夫,我的言语老师河南分校刘凯老师就给我们展示过一张此前上岸的学员刷题的照片,至今仍记忆犹新,这是我们逻辑填空取得高分的必由之路。现在,我在做逻辑填空的时候就会有意的进行题海战术,保证每天抽十分钟快速的做二十道题,每道题不超三十秒,不要纠结,做完之后一定要看解析,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再把自己没有掌握的成语拍下来制作成手机壁纸或是聊天背景,相信我,这样的效率一定会比你把成语记在本子上来的效率高。
学习逻辑填空一定要有好的心态和方法,每学习一个新的成语,就如同你把敌方收割了一样,以此不断升级自己的“装备”,再经过多方巧妙的“配合”,最终你就会攻破敌方的水晶成为胜者。这个时候,你就可以坐在言语理解的宝座上,藐视那些只会前进而没有“战略”的青铜。言归正传,下面就来具体谈谈我的做题方法:
解题思路三步走:
第一步,优先排除搭配不当的选项;
第二步,通读题目,了解题目要表达的逻辑关系、感情色彩……在横线前后寻找提示词;
第三步,词义辨析。书面还是口头语,词义轻重及感情色彩,最后再结合语境选择“最”合适的那一个。我举一个例子来说:
【例】生态好转,意味着我们能遏制库姆塔格大沙________的脚步,让沙漠明珠——月牙泉依然_______在戈壁中,让弥足珍贵的莫高窟不会再次受到伤害。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侵蚀摇曳B.侵吞流淌
C.吞并闪烁D.吞噬镶嵌
这道题的突破口在“沙漠明珠”,可以从第二空出发,AB选项中的“摇曳”和“流淌”与“明珠”搭配不当,故排除AB;明珠可以”闪烁”可以“镶嵌”保留CD。再看第一空,c选项的“吞并”指兼并,常搭配的是公司和行业,与沙漠搭配不当,且文段没有体现兼并的意思,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项。另外,这道题还需注意破折号,出题人给我们挖了一个坑,很多考生看到破折号后面的“月牙泉”而秒选B项“流淌”正中下怀,实则不然,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后面的月牙泉是对前面“沙漠明珠”的解释说明,故而破折号前面的“沙漠明珠”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