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笔试模拟

首页 > 国家公务员 > 试题资料 > 笔试模拟

  2017年9月27日刷题之判断

沈阳坏 | 2017-09-27 16:40

收藏

  沈阳华图上岸刷题群,每个工作日10:00准时发题,QQ群号:390124036,现将2017年9月27日二十道判断题目,整理发给大家,供大家学习。

  1、( 单选题 )(1)宣布晋升规定和方案(2)讨论,批准晋升(3)公布职位空缺(4)初步确定晋升人选(5)资格审查

  A. 2-1-4-3-5

  B. 1-3-5-4-2

  C. 4-2-3-1-5

  D. 1-3-5-2-4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逻辑顺序中的条件顺序。首先应该是确定晋升规定和方案,才能公布晋级的职位,之后进行资格审查,确定初步人选,最后通过讨论,批准晋升。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

  2、( 单选题 )某市电视台推出了一个面向老年观众的养生节目。这个节目在试播时组织了许多老年人观看,获得一致好评。但在正式播出后,收视率非常不理想。以下最能够解释上述矛盾现象的一项是:

  A. 一些老年人认为节目内容对于养生作用不大

  B. 节目包装过于娱乐化,与老年人的需求不符

  C. 看电视时间过长不利于老年人的身体健康

  D. 节目播出时段过晚,此时大多数老年人已经休息

  答案:D

  解析:矛盾在于试播很受欢迎,而正式播出收视惨淡。D选项,节目播出时间过晚,解释了试播和正式播出的主要差别所在,解释了矛盾。故正确答案为D。

  3、( 单选题 )

  (1) 不注意打坏商品

  (2)不得已买下商品

  (3)拒绝并走开

  (4)吃完饭在超市闲逛

  (5)推销员前来推销商品

  A. 1-4-5-3-2

  B. 1-5-4-2-3

  C. 4-1-3-5-2

  D. 4-5-3-1-2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事件发生的前后顺序,先出现在超市才会有后续事件,所以4与1是4在第一位,1和5之间,要首先出现商品即推销员前来推销才会有打坏商品的事发生,故排在第二位的应为5,所以正确顺序为D 。

  4、健谈 对于 ( ) 相当于 ( ) 对于 开支

  A. 沉默:收入

  B. 诽谤:谎言

  C. 说话:奢侈

  D. 性格:透支

  答案:A

  解析:本题属于类比推理中的括号题型,这类题型我们推荐的方法是造句子和看词性相结合的方法。首先用词性可以判断括号内填入词语的词性,题干中第一个词“健谈”通常作为形容词使用,故第一个括号中的词语亦应与其词性一致,是形容词,故优先排除C、D选项;紧接着我们可以用造句法进行验证,将A选项词语代入造句,可以发现:“健谈和沉默构成反义词,收入和开支构成反义词”,这是一种反义词的对应;将B选项代入后,四个词语之间并无必然联系,因此,本题答案为A选项。

  5、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一笔画问题,因此,选择B项

  6、5b66c

  A. d77r8

  B. 8p99t

  C. 6ebbf

  D. s74qq

  答案:B

  解析:题干中字母和数字的组合依次是:数字、字母、数字、数字、字母,且第3、4位是两个相同的数字,与之构成相同的只有B项。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

  7、张副书记:“我建议,小王和小张两人至少提拔一人。”李书记:“不行。”如果向有关部门转达李书记的意见,以下准确的是( )。

  A. 小王和小张两个人都提拔

  B. 小王和小张至少提拔一个人

  C. 小王和小张两人都不提拔

  D. 如果不提拔小王,就提拔小张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翻译推理类题目。“小王和小张两人至少提拔一人”是个选言命题,即“小王或者小张”,则其否定为“非小王且非小张”,即两个人都不能提拔。因此,本题答案为C选项。

  8、窑∶陶瓷

  A. 学校∶学生

  B. 烤箱∶面包

  C. 砖厂∶砖

  D. 整数∶自然数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事物及其加工场所的对应。陶瓷在窑里烧制而成,面包在烤箱里烤成。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砖是在砖厂卖,如果是砖窑则符合题干逻辑

  9、《红楼梦》∶《清史稿》

  A. 《六国论》∶《左传》

  B. 《三国演义》∶《三国志》

  C. 《西厢记》∶《资治通鉴》

  D. 《鸿门宴》∶《史记》

  答案:B

  解析:题干中两本书记载的事件都发生在清朝。《红楼梦》是清朝曹雪芹所著以清朝当时社会为背景的小说;《清史稿》是近代赵尔巽编撰的关于清朝的史书。B选项中两本书记载的事件都发生在三国。《三国演义》为明代小说家罗贯中所著描写三国时的小说;《三国志》则是西晋陈寿编著的三国史书。

  10、扎根理论是指在经验资料的基础上建立理论,研究者在研究开始之前一般没有理论假设,直接从实际观察入手,从原始资料中归纳出经验概括,然后上升到理论。根据上述定义,下列符合扎根理论的是( )。

  A. 某研究生为验证压力和成功之间的倒U形曲线关系,做了一项长达一年的实验,实验结果和预先判断并不一致,他认为实验设计可能存在问题

  B. 某教授通过对其女儿从3岁到7岁的连续观察研究,总结出了一些儿童认知发展的规律,但是这些结论在学术界还存在争议

  C. 某公司基于九型人格理论研制了一套人格测验,公司员工都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和实际情况非常相近

  D. 某医疗机构通过问卷、访谈等形式来研究机器设备对医务人员和病人之间的互动影响,发现某些设备明显让病人感觉不舒服,于是改进了设备

  答案:B

  解析:扎根理论的关键要件有:(1)开始没有理论假设;(2)从实际观察入手;(3)从原始资料中归纳出经验后上升到理论。在A项中,某研究生为倒U形曲线关系做实验,具有预设理论,不符合(1)。在C项中,某公司用已有的人格测试理论来测试,不符合(1)。在D项中,某医疗单位通过问卷来互动,未上升到理论,不符合(3)。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

  11、竞争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竞争的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或灭亡。下面两种生物表现不是竞争的是( )。

  A. 猴群为争夺王位而进行的斗争

  B. 水稻田中的水稻和稗草

  C. 同一块草地上的牛和羊

  D. 同一个池塘中的草鱼和鲫鱼

  答案:A

  解析:竞争的关键要件是:(1)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2)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3)竞争的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或灭亡。。在A选项中,猴群为争夺王位,是发生在同一种生物种群内的,不满足条件(1),为正确选项。在B选项中,水稻和稗草是两种生物,它们互相争夺生存的空间(土地、营养、水分和阳光等),其结果是相互抑制,满足竞争的三个关键要件,所以排除;在C选项中牛和羊是两种生物,它们生活在同一片草地上,争夺生存的草地资源,结果是互相抑制,满足竞争的3个关键要件,所以排除。因此,本题答案为A选项。

  12、

  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答案:A

  解析:题干中给出的六幅图形都是两个相同的图形相交构成,①④⑤三幅图形的相交部分都跟原图形相似,②③⑥相交部分与原图形不相似。所以答案选择A。

  13、十堰∶武当山

  A. 宜昌∶神农架

  B. 咸宁∶九宫山

  C. 襄阳∶古隆中

  D. 黄陂∶木兰山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逻辑关系中的对应关系。在题干中,武当山位于十堰市。B项中九宫山位于咸宁市,与题干逻辑关系对应。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

  14、某中学的教师都很有爱心。有些经常志愿献血的教师免费为学习困难学生补课,凡是资助了贫困生的教师都和困难家庭结成了帮困对子,但所有免费为学习困难学生补课的教师都没有和困难家庭结成帮困对子。根据以上前提,下列( )项一定为真。

  A. 有些经常志愿献血的教师没有资助贫困生

  B. 有些资助了贫困生的教师没有志愿献血

  C. 有些资助了贫困生的教师经常志愿献血

  D. 有些经常志愿献血的教师跟困难家庭结成了帮困对子

  答案:A

  解析:本题为直言命题。首先对题干进行翻译:①有些经常志愿献血的教师→免费为学习困难学生补课;②资助了贫困生的教师→和困难家庭结成了帮困对子;③免费为困难学生补课的教师→-和困难家庭结成帮困对子。由①、③可知,有些经常志愿献血的教师→-和困难家庭结成帮困对子。根据逆否规则,从②可推出:-和困难家庭结成帮困对子→-资助了贫困生的教师;根据传递规则,可推出有些经常志愿献血的教师→-和困难家庭结成帮困对子→-资助了贫困生的教师。故而A为正确答案。

  15、计划对于( )相当于( )对于操作

  A. 实施 规程

  B. 调研 方法

  C. 方案 制定

  D. 改变 失误

  答案:A

  解析:按照计划实施;按照规程操作;即前者是后者的指导方向

  16、清明节∶扫墓

  A. 中秋节∶月饼

  B. 庆祝胜利∶开香槟

  C. 传达上级精神∶下发文件

  D. 年终∶财务结算

  答案:A

  解析:题干中是节日及其对应的特定活动。清明节要去扫墓,中秋节要吃月饼

  17、飞机∶天

  A. 树木∶树叶

  B. 电流∶电线

  C. 钟表∶指针

  D. 历史∶史记

  答案:B

  解析:题干是类比推理中常见的二词型推理模式,这类考题比较常用的解题思路是研究词与词之间的关系,通过对题干两个词语进行分析可知:飞机在天上飞行,即体现了事物与运动空间的对应关系。符合题意的只有B选项,电流在电线里传递,所以本题答案B选项。

  18、污名化:一个群体将人性的低劣强加在另一个群体之上并加以维持的动态过程,它是将群体的偏向负面的特征刻板印象化,并由此掩盖其他特征,成为在本质意义上与群体特征对应的指称物,在这个过程中,处于强势且不具污名的一方最常采用的一种策略,即“贴标签”。下列现象不属于污名化现象的是( )。

  A. 某市治安日益恶化,市民都抱怨是农民工流入城市的恶果

  B. 杭州出生的魏某鄙视农村来的姜某,认为他邋遢土气,没文化

  C. 某餐馆打出招聘广告:“本餐馆招收服务员一名,××省的人一概不考虑”

  D. 在旧上海,苏北人被视为懒惰的群体,被排除在上海人通婚圈之外

  答案:B

  解析::题干对“污名化”的定义是“一种动态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主体是一个群体,对象是另一个群体。A、C、D项中符合题意,所以排除。B选项中杭州出生的魏某和农村来的蒋某均不属于一个群体,所以答案选择B。

  19、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大学毕业生的过度供给,过度的供给使大学毕业生的平均年收入降到了比只持有高中文凭的工人仅高18%的水平。到了20世纪80年代,大学毕业生的平均年收入比只持有高中文凭的工人高43%,尽管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后期大学毕业生的供给量没有下降。下面哪项,如果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是正确的,最好地调解了上述明显的分歧?

  A. 经济放慢了,从而使对大学生的需求减少了

  B. 高中教育的质量提高了

  C. 与20世纪70年代相比,更多的高中为他们提供了职业指导计划

  D. 20年来第一次出现了持有高中文凭的求职者的过度供给

  答案:D

  解析:本题属于日常推理中的解释类题目,需要解释的是题干中描述的现象,两个不同的年代,大学生的供给量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工资却相对增加了,D项指出高中文凭的求职者过度供给,大学毕业生的优势就有所突出,工资自然就会相对增加。因此,本题答案为D选项。

  20、①工资降低②设备落后③重占市场④产品积压⑤技术革新

  A. 1-2-3-4-5

  B. 1-4-2-3-5

  C. 1-4-2-5-3

  D. 2-4-1-5-3

  答案:D

  解析:分析题干事件,发现2、4的逻辑性比较明显,应该是由于设备落后,产品销量下降,导致产品积压,因此2在4前;而3、5,的关系应该放在后面,通过技术革新重占市场,所以5在3前,结合选项,选择D项。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