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严禁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的通知》
2019年1月3日电,近期,一些含有色情暴力、网络游戏、商业广告及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等内容的APP进入部分中小学校园,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和正常学习,引发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教育部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严禁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的通知》,要求各地采取有效措施,坚决防止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
2.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的通知》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的通知》。《通知》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全国教育大会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履行政府责任,依法落实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定,着力构建以普惠性资源为主体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聚焦小区配套幼儿园规划、建设、移交、办园等环节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治理。
3. 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2019年2月13日电,近日,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方案》指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位置。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服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需要,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优化学校、专业布局,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和育人机制改革,以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4. 2019年教师队伍建设
2019年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整体性制度设计,启动修订《教师法》,研制出台新时代高校、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政策文件等。2019年,教育部将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出台加强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督促各地各校深入贯彻教师职业行为准则,细化制度举措,把准则要求转化为教师行为指南与禁行底线。并加大师范院校和师范专业建设支持力度,推进创新编制配备,努力解决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总量不足难题,还将大力加强乡村和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建设,为教育脱贫加油助力。
5. 我国职业教育改革
从教育部发布会上获悉:国务院日前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到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即1+X证书)制度试点,该工作将于3月启动。据介绍,1+X证书制度鼓励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将从5个领域的证书开始,年内陆续启动约10个领域,在部分地区遴选符合条件的院校开展试点,试点的省份采取自主申报的方式确定,试点的院校采取自主申报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推荐的方式确定,未纳入试点范围的省份和院校也可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和要求自行开展试点工作。
6.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发布
2019年 2月23日电,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
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贯穿教育改革发展的主题主线。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优化教育结构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着力点。
系统提出了八个“更加注重”的基本理念,即以德为先、全面发展、面向人人、终身学习、因材施教、知行合一、融合发展、共建共享。
八个方面的2035年主要发展目标:一是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二是普及有质量的学前教育;三是实现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四是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五是职业教育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六是高等教育竞争力明显提升;七是残疾儿童少年享有适合的教育;八是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治理新格局。
十大发展任务:二是发展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质教育,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这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要求。七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为教育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
7. 我国提升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2019年4月2日,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负责人就《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答记者问时表示,《意见》旨在通过9项主要措施,落实四大任务,提升中小学教师队伍信息素养,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相关负责人介绍,《意见》突出以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引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抓住“关键人群”,实行分类指导,适应技术发展,提出到2022年,构建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测评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通过示范项目带动各地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
基本实现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团队信息化指导能力“三提升”,和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的目标。具体而言,通过9项主要措施,落实四大任务主要包括:一是围绕整校推进;二是着力缩小差距;三是引领发展方向;四是升级服务体系。
8. 教育部发布《禁止妨碍义务教育实施的若干规定》
2019年4月11日,教育部发布《禁止妨碍义务教育实施的若干规定》,要求各地教育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法治意识,进一步加强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工作,于2019年上半年尽快部署开展一次全面排查,对机构或个人违法违规导致适龄儿童、少年未接受义务教育的行为,坚决予以纠正,依法依规严厉查处问责,切实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规定要求,校外培训机构必须按照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市场监管部门登记的业务范围从事培训业务,不得违法招收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开展全日制培训,替代实施义务教育。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发布虚假招生简章或广告,不得诱导家长将适龄儿童、少年送入培训机构,替代接受义务教育。校外培训机构不得有违反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训内容,不得以“国学”为名,传授“三从四德”、占卜、风水、算命等封建糟粕,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9. 教育部等十部门联合举办第五届职业教育活动周
2019年5月6日至12日,由教育部等十部门联合举办的2019年职业教育活动周正式举行。活动周以“迎祖国七十华诞 展职教时代风采”为主题,在全国各地开展职业教育宣传展示活动。据介绍,2015年国务院批复将每年5月第二周设为“职业教育活动周”,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截至今年,已连续举办5届。
10. 教育部印发《幼儿园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办法》
2019年6月18日电,教育部近日印发《幼儿园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办法》,要求按1人负责5所左右幼儿园的标准配备责任督学。责任督学履行监督指导幼儿园安全管理、规范办园、师德师风建设等情况。
11. 2022年前高中全面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
2019年6月20日,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介绍称,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2022年前高中将全面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这是新世纪以来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第一个关于推进普通高中教育改革的重要纲领性文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