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试题资料

首页 > 辽宁军转干考试 > 试题资料

2020辽宁军队文职考试备考:公基哲学重要考点

辽宁华图 | 2020-05-11 15:10

收藏

  辽宁华图为您提供军队文职考试试题:公基哲学重要考点。更多军队文职招聘信 息敬请关注辽宁华图军队文职招聘频道(http://ln.huatu.com/jzg/)或者关 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辽宁华图 咨询电话:400-024-1113。

1. 与“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句话哲学意思一致的是( )

A. 动者恒动,静者自静

B. 有无之变,更出迭入

C. 白驹过隙,霎那芳华

D.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2.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段话告诉人们的哲理是( )

A. 没有量变,就不会有质变,量变会引起质变

B. 没有质变,就不会有量变,质变优于量变

C. 没有质量互变,就没有事物的发展

D. 没有量,就没有质,质是量的累积

3. 俗话说“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这句话的哲学寓意是( )

A. 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B. 事物的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 既要统观全局,又要照顾局部

D. 局部性质的意义和体现离不开整体

4. 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曾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语重心长的对年轻人说:“书本知识非常重要,电脑技术也很重要,但是书本、电脑里种不出水稻,只有在田里才能种出水稻。”这表明( )

A. 实践是人类知识的基础和来源

B. 正确的认识能够推动实践发展

C. 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D. 由实践到认识的第一次飞跃比认识到实践的第二次飞跃更重要

5. 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一原理运用于实际,形成了党的( )

A. 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

B. 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工作作风

C.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D.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1. B【解析】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出自《淮南子·人间训》,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哲学道理。B项“有无之变,更出迭入”,就是“有”可以转化为“无”,“无”可以转化为“有”,也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哲学道理。

A项“动者恒动,静者恒静”把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两者绝对对立起来,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C项“白驹过隙,刹那芳华”用来比喻时间的流逝,体现了时间的一维性,即不可逆性。

D项“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说明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时机流逝一去不复返。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

2. A【解析】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老子这句话的意思是“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幼苗;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这说明了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从小到大的过程,微小的事物积累到一定阶段,才能变成大的事物,这其中蕴含的哲理便是量变引起质变。故选A。B项说法错误,没有质变可能存在量变,质变并不一定优于量变;C项说法正确,但是题干并未强调;D项说法错误,量是质的积累。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

3. D【解析】本题考查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的大意为“树上开的花朵,在树上能够生存,离开树枝便会凋谢,鸟儿与鸟群生活在丛林便能够欢乐,离开鸟群便悲伤不已”。表明部分的性质和功能的发挥,要依托于整体,部分统一于整体,离不开整体而存在。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

4. A【解析】本题考查认识论。本题题干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来源。BC项强调认识的作用,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题干并未体现认识的第一次和第二次飞跃,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

5. D【解析】本题考查唯物史观。人民群众的实践是正确思想的来源,把人民群众与实践结合起来。“从群众中来”,表明了人民群众的实践是正确思想的来源,是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础和出发点;其实质就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能动地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到群众中去”,就是宣传解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发动群众贯彻执行,并检验、修正、补充和发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过程;其实质就是理性认识回到实践,指导实践,改造世界的过程,是检验、修正、补充和发展理性认识的过程。坚持不断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也就是坚持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过程,这是认识无限曲折上升式发展的过程。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

  以上这些就是老师为大家分享的辽宁军队文职考试试题:公基哲学重要考点,希望大家认真领会加强练 习,期待大 家 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