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考将至,同学是否依然为申论为什么作答要点不全而苦恼?小编偷偷问一句,你阅读材料时,留意过材料的标点符号吗?今天,就来给大家梳理一下申论材料中,小小标点符号中蕴藏的大奥秘吧!
在申论材料阅读中,除了一些关联词、要素词、主旨句、观点句可以帮助我们找到作答要点,还可以巧妙利用一些特殊标点的符号,如顿号、分号、冒号、问好、省略号、破折号等,帮助我们快速锁定答案要点。
一、省略号,通常省略号前是在举例子,所以省略号后为重点。2019年联考材料:“信用骑车、信用住店、信用借书、公交车扫码乘车……这一幕一幕,都是真真切切正在我们身边发生的场景,告诉我们中国正在迈进信用社会”,省略号前在举例论证信用社会的到来,省略号后是对前面的总结。
二、破折号、冒号,通常表示解释说明,破折号、冒号后是对前面的解释说明。2013年联考材料:“……一个非常有趣的“资源诅咒”现象: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并没有获得想象中的高速经济增长……”,冒号后就是对“资源诅咒”定义的解释说明。2018年联考材料:“人才工作不是把人引进来就可以的,它其实更依赖人才生态的建设——如何利用、再培养、激励,如何留得住才是重中之重”,破折号后就是对如何人才生态建设的解释。
三、顿号、分号,如果一语段出现多个连续顿号或分号,多为并列关系。2015年国考地市级材料:“村里以前有34000到35000头猪,每天都有猪仔出生、肉猪出栏、病猪死去,具体多少就不清楚了。”就是在说生猪养殖各阶段数据统计困难。
四、双引号,除了表示某些人的观点,还有可能括号内是一些专用、专有、不常见的内容,双引号内容及其解释的内容可能是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