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行测

首页 > 辽宁公务员 > 备考技巧 > 行测

2020年辽宁公务员考试备考文章: 类比推理题对应关系中的那些“事”

辽宁华图 | 2020-05-14 16:43

收藏

  辽宁华图_辽宁公务员考试网为您提供2020年辽宁公务员考试备考文章:类比推理题对应关系中的那些“事”。更多辽宁公务员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华图公务员招聘频道(http://ln.huatu.com/gwy/)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辽宁华图咨询电话:400-024-1113。

  行测中很多考生对于判断推理都是志在必得不失分的心态,但是在类比推理中在不失分的情况下能多抢些时间出来分给其他部分,以应对在考试中时间紧而答不完题目的现象。类比推理虽说题干简洁,但是有些题目也需要大家的认识之后而成为“熟人”。成为“熟人”你就了解了它的考法及知识点。在类比推理中考察比较多的知识点叫做对应关系,但是对应关系中所考的内容却很多,今天我们就带大家梳理一下对应关系中针对“事”这样的题干所考查出来的对应关系。

  事一般指社会和自然界上的事情,事务,现象,情况等。而我们在类比推理中一般体现的就是自然界的事,例如:太阳东升西落;社会中的事情,例如:洗衣做饭等。

  1. 事情顺承关系

  顺承关系是指连续发生的事情或动作,这些事情或动作有先后顺序。例如:先开花后结果。在考试当中,就是考查我们社会或者自然事情里的基本逻辑的认知。

  例如:设计:发放:问卷

  A.复制:修改:文字

  B.预习:复习:考试

  C.播放:快进:磁带

  D.制定:执行:政策

  【参考解析】这道题目我们观察发现题干中“设计”“发放”与“问卷”都属于动宾关系,且“设计”与“发放”具有事件时间顺承的对应关系,先“设计”,后“发放”。A项,“复制”与“修改”不具有时间顺承的对应关系,排除;B项,“预习”与“复习”不具有时间顺承的对应关系,排除;C项,“播放”与“快进”不具有时间顺承的对应关系,排除;D项,“制定”“执行”与“政策”都属于动宾关系,且“制定”与“执行”具有事件时间顺承的对应关系,先“制定”,后“执行”,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因此,选择D选项。

  2. 事情产生的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指是一个事件(即“因”)和第二个事件(即“果”)之间的作用关系,其中后一事件被认为是前一事件的结果。例如:感冒和吃药等日常生活中的因果事件。在考试中,注意常同条件关系放在一起考查。

  例如:缺锌∶生长迟缓

  A. 迁徙∶季节变化

  B. 加热∶温度升高

  C. 成年∶参加选举

  D. 吃药∶感冒痊愈

  【参考解析】题干“缺锌”会导致“生长迟缓”,二者属于因果对应关系。A项,“季节变化”会导致动物“迁徙”,二者属于因果对应关系,但词语顺序与题干不一致,排除;B项,“加热”会导致“温度升高”,二者属于因果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C项,只有“成年”才可以“参加选举”,“成年”是“参加选举”的必要条件,二者属于条件关系,排除;D项,“吃药”不一定会导致“感冒痊愈”,有可能吃的不是感冒药或者该药对感冒不起作用,排除。因此,选择B选项。

  3. 事情中产生的目的关系

  目的指反映了人对客观事物的实践关系。人的实践活动以目的为依据,目的贯穿实践过程的始终。换一种说法也就是我们的行动和努力最终要达到的一种结果。这个主要考查日常生活中我们人类做事达到的最终目的。

  例如:贫困:脱贫:共同富裕

  A. 协商∶参与∶社会治理

  B. 输液∶治疗∶身体康复

  C. 干旱∶施肥∶粮食丰收

  D. 污染∶治污∶绿水青山

  【参考解析】题干中“贫困”之后需要“脱贫”,二者属于对应关系,“共同富裕”是“脱贫”之后的结果也是要达到的目的,二者属于对应关系。A项,“社会治理”不是“协商”的结果或目的,排除;B项:“输液”是一种“治疗”方式,二者属于种属关系,排除;C项,“干旱”后需要浇水,而不是“施肥”,排除;D项,“污染”后需要“治污”,二者属于对应关系,“绿水青山”是“治污”后的结果或者是我们达到的目的,二者属于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因此,选择D选项。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