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公务员备考资料

首页 > 辽宁成人学历考试 > 备考资料

研究生培养要补齐这些短板

网络 | 2020-08-20 13:24

收藏

  北京某高校大三学生小林最近很为考研的事困惑,“考研是为了提升学历,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选专硕学制短,更贴近工作实际,但又怕学不到真东西,实践走过场,就业时相比学硕似乎也会受一些‘歧视’。到底该报学硕还是专硕?很犯难。”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培养了大批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但小林的困惑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研究生培养体系仍存在一些短板。记者梳理发现,在研究生招生“入口”、课程体系、科研及论文训练、毕业“出口”、分类培养等环节都存在短板。

  问题一:招考复试形式单一,能力考核不突出

  “研究生复试常遇几大问题与踩雷点”“5款研究生复试简历模板及面试小tips”……在某互联网社区,许多应试者追求复试“通关宝典”。作为研究生教育“入口”,当前研究生入学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初试采用笔试,复试采用笔试或面试或两者兼而有之。学生对“通关宝典”的追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复试的问题:面试形式较为简单,专家提问较为固定单一,对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科研潜能的考查不够;缺乏对学生心理状况的考核,没有对学生学术倾向做专业适配性评价;专业型、学术型研究生选拔标准雷同。

  问题二:研究生课程前沿性、交叉性不足,内容“本科化”

  《2019年我国研究生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当前我国研究生对课程体系合理性、课程内容前沿性,对课程教学在夯实知识基础、增加学习兴趣、提高创新能力、提升实践能力方面的满意度相对较低。记者发现,部分研究生反映老师授课的内容老化,教学幻灯片沿用多年,课程设置前沿性、交叉性不足。此外,研究生课程内容与本科课程有重合现象,在难度上与本科差距不大;课程体系注重知识灌输而不重视学生个性和能力培养,课程设置多样性不足,也是研究生普遍反映的问题。

  问题三:学术型和专业型研究生的区分度不够,培养方式单一

  “硕士一共读了两年时间,并没有太多实践导向内容的融入,有时还会跟学术型硕士一起上课。”张辉(化名)是被调剂到专业型硕士的,在他看来,两者的培养方式没有太大差别。按照培养方向的不同,我国研究生教育可分为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型研究生两类。但一些学生反映,二者在课程设置上区别不大,学术型研究生课程对学术研究方法讲授不够;而专业型研究生课程却又与实践脱节,且大多采用与学术型相似的“课程+学位论文”模式进行培养。相关调查显示,从2012年开始,专业学位研究生拥有校外导师的比例一直偏低,进入实践基地参加专业实践的比例也不高。

  问题四:科研训练学术含量偏低,部分学位论文质量不高

  参与一定的科研活动、接受必要的科研训练是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的重要培养环节。但相关调查显示,参与科研项目的学术含量“很高”或“较高”的研究生比例仅为52.7%,研究生对于科研训练在提升创造力及自身就业竞争力方面的作用评价也相对较低。毕业论文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但部分研究生论文还存在内容质量不高,甚至学术不端、抄袭的问题。从2019年底到今年3月,江苏、广东、河北三省抽检共发现近两百篇“存在问题”或“不合格”的硕士学位论文。

  问题五:“严进宽出”频被吐槽,分流淘汰机制尚未建立

  “学生考进学校,只要不是长期缺课、犯重大错误等,到达年限就都可以毕业。甚至有导师帮助学生‘放水’。”长久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并未建立起完善的分流淘汰机制,“严进宽出”的培养模式被频频吐槽。近年来,不少高校向“躺着也能毕业”的怪圈亮剑,陆续公布研究生清退名单,但大多只是针对修业时间超期的研究生,并未从“出口”端真正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