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试题资料

首页 > 辽宁教师资格 > 试题资料

2021年辽宁省教师资格笔试考试幼儿科二模拟题25

辽宁华图 | 2020-12-22 14:37

收藏

  辽宁华图_辽宁教师资格招聘网为您提供2021辽宁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教综模拟试题:幼儿科二模拟题25。更多2021年辽宁省教师资格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教师资格招聘网频道(http://ln.huatu.com/jiaoshi/)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辽宁华图咨询电 话:400-024-1113。

2021辽宁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图书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教师资格证笔试教综模拟题:幼儿科二模拟题25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在儿童的社会行为中,( )行为最为常见,其次为分享行为和助人行为。

  A.安慰行为 B.公德行为

  C.合作行为 D.捐赠行为

  2.幼儿突然出现剧烈呛咳,伴有呼吸困难,面色青紫。这种情况最可能是( )

  A.急性肠胃炎 B.异物落入气管

  C.急性喉炎 D.支气管哮喘

  3.幼儿园班级种植区的植物首先要符合( )。

  A.美观性 B.安全性

  C.实用性 D.经济性

  4.幼儿开始认识到如果在一堆珠子中减去几个,然后增加相同数目珠子,这堆珠子总数将保持不变,这说明幼儿开始( )

  A.获得可逆性思维 B.能够去自我中心化

  C.使用逻辑原则 D.丰富感性知识

  5.让幼儿观察一只杯子倾倒在水槽里,立即冒出许多泡泡,从而知道杯子里有空气,表明其认识是( )。

  A.直接的 B.间接的

  C.抽象的 D.概括的

  6.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 )是规范的基础,其他规范是其具体体现。

  A.团结协作 B.热爱学生

  C.依法执教 D.爱岗敬业

  7.科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的阶段理论所采用的方法是( )。

  A.对偶故事法 B.道德两难故事法

  C.观察法 D.实验法

  8.关于幼儿园环境创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排除安全隐患 B.讲究环境动态可变

  C.符合幼儿审美习惯 D.坚持以幼儿教师为中心

  9.幼儿小方曾经去过云南昆明,之后听到妈妈和她的朋友交谈时聊到昆明,小方的脑海中就想起了当时在昆明的情形,这个过程被称为( )。

  A.识记 B.保持

  C.再认 D.回忆

  10.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下列哪个阶段在学前儿童身上有所体现?( )

  A.以服从与惩罚为取向 B.以“好孩子”为取向

  C.以维持社会秩序为取向 D.以社会观念为取向

  【参考答案】

  1.C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性知识点。在儿童的社会行为中,合作行为最为常见,其次为分享行为和助人行为。故本题选C。

  2.B

  【解析】气管异物通常是指气管或支气管内进入外来物,气管是呼吸的通道,假如异物较大堵住气管,患者可在几分钟内因窒息而死亡。气管异物是引起学前儿童意外非正常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故本题选B。

  3.B

  【解析】“安全性”是幼儿园各种活动开展的前提条件,故本题选B。

  4.A

  【解析】在幼儿末期,幼儿的思维开始出现抽象逻辑的萌芽,表现在幼儿开始获得可逆思维,比如幼儿开始认识到如果在一堆珠子中减去几个,然后增加相同数目珠子,这堆珠子总数将保持不变,这说明幼儿开始获得可逆思维。B项是指幼儿开始认识到他人的观点与自己不同;C项是指幼儿开始使用逻辑原则,即一个客体的基本属性不变;D项为干扰选项。故本题选A。

  5.A

  【解析】幼儿园教育的特点有直接经验性,指的是由于学前儿童认知水平较低只能通过感官和动作来获取直接经验。以上题干中让幼儿观察一只杯子倾倒在水槽里,立即冒出许多泡泡,从而知道杯子里有空气,体现了直接经验性。故本题选A。

  6.D

  【解析】爱岗敬业就要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儿童。这是作为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故本题选D。

  7.B

  【解析】科尔伯格用“道德两难故事法”,确定被试者道德认识发展的水平。对偶故事法是皮亚杰研究道德判断时采用的一种方法。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所要研究的现象或行为进行观察、记录和评价的一种方法。实验法是对某些条件加以控制,有计划地改变某种教育因素,从而考察该因素与随之产生的结果之间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故本题选B。

  8.D

  【解析】幼儿园环境创设不以幼儿教师为中心,D选项说法是错误的。故本题选D。

  9.D

  【解析】再现(又称为回忆)是指识记过的事物并没有再次出现,由于其他事物的影响而使这事物在头脑里呈现出来的过程。题干中小方是通过回忆的方式想起了当时的情形,而不是因为又看到的、再认的方式想起来的。故本题选D。

  10.A

  【解析】惩罚和服从的定向阶段的年龄是0—9岁。行动的物质后果决定这一行动的好坏,不理会这些后果所涉及的人的意义或价值。他们凭自己的水平作出避免惩罚和无条件服从权威的决定,而不考虑惩罚或权威背后的道德准则。在这个阶段,儿童主要关心的是置身于苦恼和避免痛苦、自由限制和忧虑。这个阶段相当于皮亚杰的“客观责任感”。故本题选A。

  以上这些就是老师为大家分享的2021辽宁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教综模拟题:幼儿科二模拟题25,希望大家认真领 会加强练习,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图书推荐:

  教师资格证面试通关班--结构化+学科(自选)

  2020年下教师资格证面试1元大礼盒

  相关信息推荐:

  2021辽宁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课程

  2021辽宁教师资格证考试面试课程

  2021辽宁教师资格证考试招考公告、职位表、报考指导

  2021辽宁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资料、备考技巧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