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军转干报考指导

首页 > 辽宁军转干考试 > 报考指导

2021辽宁部队文职招考职位表已发布!文职职位表查询下载

辽宁华图 | 2021-04-06 15:13

收藏

  朝阳华图_辽宁军队文职招聘网为您提供辽宁军队文职考试备考文章:2021辽宁部队文职招考职位表已发布!文职职位表查询下载。更多2021年辽宁省军队文职考试信息敬请关注辽宁军队文职考试网频道(http://ln.huatu.com/jzg/)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

2021辽宁军队文职考试图书资料

  朝阳华图小编为您整理军队文职招聘考试备考文章:2021辽宁部队文职招考职位表已发布!文职职位表查询下载


点击图片进入:2021年全军面向社会公开招考文职人员职位表

  辽宁华图小编为广大考生整理出2021年全军面向社会公开招考文职人员涉辽岗位职位表供辽宁考生参考:点击下方链接查看

  附件:2021年全军面向社会公开招考文职人员涉辽岗位职位表

  相关公告:2021年全军面向社会公开招考文职人员公告

  图书推荐:

  2021全新版—军队文职人员招聘考试—岗位能力+公共知识 (教材+历年+考前1001题+15天冲刺卷)

  2021全新版军队文职考前必做1001题(上+下)套装

  2021全新版—军队文职人员招聘考试—岗位能力+公共知识 (教材+历年+考前1001题)5本

  相关信息推荐:

  2021辽宁军队文职招聘考试笔试课程

  2021辽宁军队文职考试面试课程

  以上这些就是老师为大家分享的辽宁军队文职招聘考试备考文章:2021辽宁部队文职招考职位表已发布!文职职位表查询下载,希望大家认真领会加强练习,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朝阳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军队文职备考技巧

  片段阅读题5大技巧

  片段阅读题目的阅读量比较大,因此考生在做题的时候很容易出现准确率不高、做题速度较慢的问题,那么如何把片段阅读题目在较快的时间里达到较高的正确率呢,华图教育为考生提供五大解题技巧,供广大考生进行参考。

  一、把握重点句

  文章开头一段的某一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中间某段或某句的作用,最后一段某句的作用。对于这种题型大家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对于第一段的问题,从结构上来说,是落笔点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开门见山,总领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从内容上来说,是为下文作铺垫和衬托,为后面某某内容的描写埋下伏笔。中间某段的问题,在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最后一段或某句的作用是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主旨,让人回味无穷,并与题目相照应。

  二、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需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常见的有歌颂、赞美、热爱、喜爱、感动、高兴、渴望、震撼、眷念、惆怅、淡淡的忧愁、惋惜、思念(怀念)故乡和亲人,或者是厌倦、憎恶、痛苦、惭愧、内疚、痛恨、伤心、悲痛、遗憾等。一般作者的情感可以从文章的字里行间看出来,有的也许写得比较含蓄,有的是直抒胸臆。

  三、通过关键词句概括文章主旨

  对于这种题目,在回答之前一定要把全文仔细看几遍,然后可以用这样的关键词来进行回答:“通过…… 故事,歌颂(赞美)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揭示了……的深刻道理。大家也可以从文中去找,在文章的每一段特别是第一段或最后一段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文章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往往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

  四、注意表达方式给大家的指引

  大家要看一看这段话用了哪种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特别是描写中又分为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和带综合性的场面描写。而人物描写还可细分为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和细节描写,描写的作用是使文章生动、形象、感人。抒情的运用,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突出文章的中心。如果文中有一些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以及自然界当中的神奇景象的描述,它的作用是增加了所写内容的神秘色彩,引起读者的兴趣。

  五、注意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常用的有8种: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其中考得最多的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比喻的作用有三:一是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帮人加深体味;二是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叫人便于接受;三是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鲜明的印象。拟人的作用是可以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感情,运用拟人表现喜爱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栩栩如生,使人倍感亲切自然;表现憎恨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丑态毕露,给人以强烈的厌恶感。夸张的作用是可以深刻地表现作者对事物鲜明的感情态度,从而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通过对事物的形象渲染,可以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排比的作用在于能突出文章的中心,表达强烈奔放的情感,增强语言的气势;是提高表达效果的重要环节。可以通过这样的句子来归纳和总结文章的中心。

  2021军队文职考试岗位能力检测:判断推理练习

  1. 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它的特性包括:整体性、恒常性、意义性、选择性、相对性等。在一般情形下,我们看见一个物体存在,不能以该物体孤立地作为引起知觉的刺激,而必须同时也看到物体周围所存在的其他刺激。这样,物体周围其他刺激的性质与两者之间的关系,势必影响我们对该物体所获得的知觉,这种现象被称为知觉相对性。

  根据上述定义,以下描述体现了知觉相对性的是:

  A.两款质地不同的但外形相同的首饰,即使放在同样的柜台中售卖,珠宝专家也能一眼就辨别出真假

  B.一幅黑白画作,如将白色部分视为形象,黑色为背景,该画作可解释为烛台或花瓶;相反,则可解释为两个人脸侧面的投影像

  C.一幅木刻画,若从图面的左侧看,你会觉得那是一群黑鸟离巢的景象;若从图面的右侧看,就会觉得是一群白鸟归林的景象

  D.一幅画有绿树红花的油画作品,我们只有将红花绿叶合起来看,才能在心理上感受到整幅画作的美感

  2. 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声学(声呐)是各国海军进行水下监视使用的主要技术,用于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分类、定位和跟踪;进行水下通信、导航和水中武器的使用等。

  以下各项中,最不可能运用到声呐技术的是:

  A.制导鱼雷 B.陆地导航

  C.鱼群探测 D.船舶导航

  3. 达克效应全称为邓宁-克鲁格效应。它是一种认知偏差现象,指的是能力欠缺的人在自己欠考虑的决定的基础上得出错误结论,但是无法正确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辨别错误行为。这些能力欠缺者们沉浸在自我营造的虚幻的优势之中,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却无法客观评价他人的能力。

  根据上述定义,以下各项中最符合达克效应的是:

  A.小嘉在一次百米赛跑中获得了第一名,她的闺蜜却很不屑,认为“这没什么了不起,要不是我让着你,我也可以的”

  B.小张因为出色的完成任务而受到上司的青睐,小刘很是不满,认为小张只是运气好,但当他亲自尝试后却以失败告终

  C.小丽是相声大师吴某的儿徒,从小被吴某寄予厚望,但后来的几次大赛中屡屡失利,吴某后来认为小丽的资质不过如此

  D.小韩和梅梅是一对双胞胎,小韩从小就喜欢演戏最终成为一名演员,梅梅觉得她和小韩既然基因相同,所以她也可以成为演员

  4. 即视现象又称即视感,也可以翻译成幻觉记忆,指没有经历过的事情或场景仿佛在某时某地经历过的似曾相识之感,也叫海马效应。即视感是真实存在,有科学解释的东西,不属于灵异事件,只是大脑的想象力里曾经有浮现过类似的场景罢了。或者说即视感来源于大脑的联想,它联想出这个画面。

  根据上述定义,以下各项中属于即视现象的是:

  A.大一新生小张觉得入学当天的迎新场面似曾相识

  B.小李多年后回忆称第一次见到妻子就觉得一见如故

  C.年过半百的退伍老兵,回想往事仍觉得历历在目

  D.第一次参加真人CS的小李对游戏规则了如指掌

  1.【答案】B

  【解析】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物体周围其他刺激的性质与两者之间的关系,势必影响我们对该物体所获得的知觉。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放在同样的柜台中”“也能一眼就辨别出真假”,不符合关键信息,不符合定义,排除;

  B项,将黑色为背景和相反的以白色为背景,看到的不同形象,符合关键信息,符合定义,正确;

  C项,从左侧和右侧看图,得到不一样的视觉效果,体现的是知觉的选择,不符合关键信息,不符合定义。

  D项,“只有将红花绿叶合起来看,才能在心理上感受到整幅画作的美感”体现的是知觉的整体性,不符合关键信息,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B选项。

  2.【答案】B

  【解析】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利用水中声波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制导鱼雷是进攻性水中兵器,通常由潜艇,或水面舰艇发射,执行反潜和反舰任务,符合定义,正确;

  B项,陆地导航运用的是雷达技术,不符合关键信息,不符合定义,可选;

  C项,鱼群探测符合“运用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符合定义,正确;

  D项,船舶导航符合“利用水中声波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符合定义,正确。

  因此,选择B选项。

  3.【答案】B

  【解析】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能力欠缺的人在自己欠考虑的决定的基础上得出错误结论;

  ②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却无法客观评价他人的能力。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该项并未提及小嘉的闺蜜是否是“能力欠缺的人”,不符合关键信息①,不符合定义,排除;

  B项,该项中“小刘很是不满,认为小张只是运气好”符合关键信息②,“当他亲自尝试后却以失败告终”符合关键信息①,符合定义,正确;

  C项,该项中的“相声大师吴某”不属于“能力欠缺的人”,不符合关键信息①,不符合定义,排除;

  D项,该项中梅梅并没有对小韩进行评价,也不能确定梅梅是否是“能力欠缺的人”,不符合关键信息,不符合定义,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

  4.【答案】A

  【解析】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没有经历过的事情或场景;

  ②仿佛在某时某地经历过的似曾相识之感。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大一新生”“入学当天”符合关键信息①,对“迎新场面似曾相识”符合关键信息②,符合定义,正确;

  B项,对“妻子一见如故”,是对人的相识感,不符合关键信息①,不符合定义,排除;

  C项,退伍老兵回想往事,说明是老兵经历过的事情,不符合关键信息①,不符合定义,排除;

  D项,“对游戏规则了如指掌”,不符合关键信息①②,不符合定义,排除。

  因此,选择A选项。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