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华图_辽宁军队文职招聘网为您提供辽宁军队文职考试备考文章:2021辽宁军队文职考试职位表下载。更多2021年辽宁省军队文职考试信息敬请关注辽宁军队文职考试网频道(http://ln.huatu.com/jzg/)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
沈阳华图小编为您整理军队文职招聘考试备考文章:2021辽宁军队文职考试职位表下载
图书推荐:
2021全新版—军队文职人员招聘考试—岗位能力+公共知识 (教材+历年+考前1001题+15天冲刺卷)
2021全新版—军队文职人员招聘考试—岗位能力+公共知识 (教材+历年+考前1001题)5本
2021版军队文职人员招聘(岗位能力+公共知识+历年真题试卷+考前必做1001题+教育学)6本
2021版军队文职人员招聘(岗位能力+公共知识+历年真题试卷+考前必做1001题+护理学)6本
以上这些就是老师为大家分享的辽宁军队文职招聘考试备考文章:2021辽宁军队文职考试职位表下载,希望大家认真领会加强练习,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沈阳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军队文职备考技巧
如何分析语境
何为语境分析?在逻辑填空中,语境分析其实就是找准文段的关键词,明白作者要表达的含义。具体的可以细分为提示性信息,关联词语,标点符号。今天,我们通过几道题来简单的给大家说一说语境的使用。
例题:水污染防治之难,在于水的______。水自源头奔流而下,被沿岩居民,企业反复利用,任何环节疏于治理,都可能让水变脏。水往低处流的特性,也导致“上游排污,下游遭秧”,上游地区的污水如不加处理直流下游,下游往往______也难以应对。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循环性 殚精竭虑
B.地域性 一掷千金
C.流动性 竭尽全力
D.便利性 废寝忘食
解题思路:这道题看似有很多文字,实际上却非常简单。观察第一空,需要点明水的特点,我们找到文中的重点是水奔流而下,水往低处流的特性,即可知道,应该对应的是C选项。
例题:心理学家根据临床观察发现,我们生活中的许多“抑郁症”属于假性抑郁症。一般人的情绪变化有一定______,通常是短期的,人们通过自我调适,充分发挥自我心理防卫功能,就能恢复心结果平稳。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突发性B.周期性
C.反复性 D.时限性
解题思路:这道题依然是考察语境,根据后面的“短期”,可知第一空的词语的含义是指一段时间。观察选项“时限性”最符合这一语意。其他选项A项的“突发性”强调的是突然,而不是一段时间。“周期性”和“反复性”同样都是用来形容变化的频率,即过一段时间就会发生的,与后文的“短期”语意不符。
例题:没有互联网的时候,商家跟消费者之间的交易以信息不对称为基础,____地讲,就是“买的不如卖的精”。但有了互联网,消费者掌握的信息越来越多,于是变得越来越精明,越来越具有____。如果你的产品或服务做得好,好得超出他们的预期,即使一分钱广告不投,消费者也愿意在网上分享,____为你树口碑。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简单 知情权 主动
B.通俗 话语权 免费
C.确切 主动权 自愿
D.坦白 选择权 义务
解题思路:此题的突破口在第三空,通过文中“即使一分钱广告不投”,可以知道消费者是自己愿意做这件事情的,无偿免费的。故对应B选贤。
以上三题全部是通过分析文段的语境就能够得出正确的选项。我们发现,做题的第一步是要找到文中的关键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节省做题时间,同时也不要凭借自己的语感做题。如此方能做到事半功倍,在考生中提高分数,脱颖而出。
翻译推理解题思路
解翻译推理的题,总共分两步:
第一步 把自然语句(大白话)转换成逻辑语言
第二步 验证选项是否符合推理规则
先看第一步翻译,打比方说,“如果天下雨,地就会湿”,句子的前半句“天下雨”成立,后半句“地湿”也一定成立。但反过来,“地湿”却不一定是因为“天下雨”,这叫“前推后”成立,后推前不一定成立。在逻辑里面,前推后,后也能推前,称充要条件;前推后,后不能推前,称充分条件,反之为必要条件。显然前半句“天下雨”是后半句“地湿”成立的充分条件。所以遇到这样的战役都通通使用通关技能“前推后”,那这样的战役在茫茫题海中该如何识别呢,下面放个大招,上个真题:
【例1】如果某人是杀人犯,那么案发时他在现场。据此,我们可以推知:
A. 张三案发时在现场,所以张三是杀人犯
B. 李四不是杀人犯,所以李四案发时不在现场
C. 王五案发时不在现场,所以王五不是杀人犯
D. 许六不在案发现场,但许六是杀人犯
观察上面的真题,有如下特点:一是题干或选项中含有逻辑关联词(例如:如果……就……);二是提问方式一般为由此可以推出;三是选项之间差异性不大。如果看到一道题基本满足上述特点,就可以用秘籍了,但友情提示,“前推后”的通关口令有它的适用条件,一般情况下当题中会出现诸如“如果就”、“如果那么”、“若则”、“只要就”、“必须”和“A是B的充分条件”这样的通关提示,官方说法是“如果就”的替代关联词,通俗的说见到它们一般都使用“前推后”的解题方法。
翻译解题第二步,验证选项是否符合推理规则。推理规则三句话:“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否前肯后不必然”,结合上面例题,翻译:如果就,前推后,杀人犯推出在现场。其中,杀人犯是条件,在现场是结论。第二步,验证:A选项在现场为肯定翻译的结论,根据肯后不必然,后面的结论肯定,要求条件杀人犯是不确定的,但选项中肯定张三是杀人犯,不符合推理规则,排除。B选项不是杀人犯否定条件,根据否前不必然,要求结论不确定,但选项中确定李四案发时不在现场,不符合推理规则,排除。C选项不在现场否定结论,根据否后必否前,要求条件也否定,选项中王五不是杀人犯符合推理规则。D选项不在现场,根据否后必否前,要求条件也否定,但选项中许六是杀人犯,不符合推理规则,排除。综上所述,只有C选项符合推理规则,所以本题答案选择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