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华图_辽宁教师招聘网为您提供教师招聘备考资料:2021辽宁省教师招聘打卡计划之学生的本质属性及社会地位。更多教师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教师招聘网频道(http://ln.huatu.com/jiaoshi/)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辽宁华图咨询电话:400-024-1113。
(一)学生是教育的对象
1.依据
从教师方面看,教师是教育过程的组织者、领导者,学生是教师教育实践活动的作用对象,是被教育者、被组织者和被领导者。
从学生自身特点来看,学生具有可塑性、依赖性和向师性。
(1)学生具有可塑性。学生处于长知识、长身体的时期,也是他们的品德、人格正在形成的时期,各方面尚未成熟,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而且尚未定型,极容易受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具有“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的特点。
(2)学生具有依赖性。学生多属于未成年人,还不具备完全独立生活的能力。在家里,他们要依赖父母,入学后他们要将对父母的依赖心理转为对教师的依赖性。
(3)学生具有向师性。学生入学后,会自然地亲近、信赖、尊敬甚至崇拜教师,把教师作为获取知识的智囊、解决问题的顾问、行为举止的楷模。
2.表现
(1)学生明确自己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具有愿意接受教育的心理倾向;(2)服从教师的指导,接受教师的帮助,期待从教师那里汲取营养,促进自身的身心发展。
(二)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1.依据
(1)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学生是有意识、有情感、有个性的社会人,他们不是盲目、机械、被动地接受作用于他们的影响,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
(2)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也具有一定的素质,可以进行自我教育。因此,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2.表现
学生主观能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自觉性,也称主动性,这是学生主观能动性最基本的表现。它表现在学生能根据一定的目标和要求,或在某种情境的激发下,自行采取相应的态度或行动。例如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回答问题,参与活动;课下主动完成作业,主动帮助同学;等等。
(2)独立性,也称自主性,这是自觉性进一步发展的表现。它表现在学生不仅具有自觉性,而且能自行确定或选择符合自身需要、特点和条件的目标和行为方式,并能在实现目标的行动中自我监督和调控。
(3)创造性,这是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最高表现。它表现在学生不仅具有自觉性和独立性,而且有超越意识,如超越书本,超越教师,超越自己和群体等。在教学过程中表现为不满足于书上的现成结论,不满足于教师提供的解题方法,倾向于提出新颖或与众不同的见解或解决问题的方法。
3.学生主体性与教育
(1)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从主体性的结构上看,一般认为,主体性具有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一般学者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①建立民主而和谐的师生关系,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②重视培养学生主体参与课堂,让学生获得主体参与的体验,尤其让学生体验成功;③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教育。主体性教育要求在班级管理中,突出学生的自主管理,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在课程上重视研究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在教学组织形式上,采取集体教学、小组教学和个别教学相结合,尤其强调小组教学的作用。
(2)如何尊重和发挥儿童的主体性
在不同的情况下,由于教育活动的内容形式和要求不同,具体方法上会有很大的变化。在此提出几项基本原则:①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要尊重学生的感受;②教育活动中要给学生留有选择的余地,并尊重学生的选择;③教育中要鼓励学生的创造性。
(三)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学生不是成人,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最迅速的时期,生理和心理两方面都不太成熟,具有很大的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包括四层含义:
1.学生具有和成人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
2.学生具有发展的巨大潜在可能性。
3.学生具有发展的需要。
4.学生具有获得成人教育关怀的需要。
学生的社会性地位
学生的社会地位是指他们作为社会成员应具有的主体地位。青少年儿童是未来社会的主人,有着独立的社会地位,并依法享有各项社会权利。1989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正是维护青少年儿童的社会权利主体地位,这一精神的基本原则有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和无歧视原则,我国是《儿童权利公约》的缔约国之一,在履行儿童权利公约的同时,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一系列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中对青少年的权利作出了规定,概括起来讲,主要有:(1)生存的权利(2)受教育的权利(3)受尊重的权利(4)安全的权利。
备考资料:2021版辽宁省教师招聘考试专用教材教育基础知识教材+历年真题及专家命题预测试卷2本
2021教师招聘交流群:1017490880【点击群号一键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