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教师备考资料

首页 > 辽宁教师招聘 > 备考资料

2021沈阳市教师招聘成绩查询

辽宁华图 | 2021-08-06 08:55

收藏

  辽宁华图_辽宁教师招聘网为您提供沈阳教师招聘考试:2021沈阳市教师招聘成绩查询。更多 2021年沈阳教师招聘考试信息敬请关注辽宁教师招聘考试网频道(http://ln.huatu.com/jiaoshi/)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辽宁华图咨询电 话:400-024-1113。

  2021教师招聘交流群:1017490880【点击群号一键加入】

  沈阳华图小编为您整理教师招聘考试文章:2021沈阳市教师招聘成绩查询

  2021年沈阳市教师招聘笔试工作已经结束,参加考试的人员可于即日起点击下方图片进入2021年沈阳市教师招聘笔试成绩查询入口

(2021年沈阳市教师招聘笔试成绩查询入口)

  总成绩计算

  考试考核总成绩=笔试成绩×40%+面试成绩×60%,保留两位小数。考生总成绩通过沈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沈阳市教育局和各区县(市)政府官方网站发布。

  面试

  按照招聘计划数与面试人数1:3的比例(报考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师的比例为1:5),依照笔试成绩(0分除外)从高到低的顺序,确定各岗位参加面试人员名单。最后一名进入面试人员的笔试成绩(0分除外)并列者,同时进入面试,未达到规定的面试比例的,按实际人数确定面试人选。面试前,因应聘人员自愿放弃、资格审查不合格或弄虚作假被取消面试资格及其他原因出现岗位空缺的,将进行递补。递补工作原则上在资格审查结束后的3个工作日内完成。若面试人员已公布,递补面试人员来不及公布的,可不再公布,由相关区县(市)和市直招聘单位电话通知递补人员并向其他进入本岗位面试的应聘者说明情况,同时报市人社部门备案。面试开始后,不再进行递补。

  面试内容为试讲和答辩(报考中职专业课教师还需进行实践操作)。面试主要考察考生的教育教学基本素养、专业知识、教学能力、仪表仪态及口头表达能力。面试满分为100分,60分为及格线,低于60分的不予录取。面试时间及相关事宜和参加面试人员名单将通过沈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沈阳市教育局和各区县(市)政府官方网站发布。

  相关图书推荐:

  2021辽宁教师招聘考试面试课程

   2021辽宁教师招聘考试试题资料<

   2021辽宁教师招聘考试备考技巧

  沈阳华图小编为您整理沈阳教师备考技巧

 

  教综模拟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根据适当过度学习原理,要想使记忆效果达到最好,学习的熟练程度应达到刚好能够回忆出来的次数的( )。

  A.100% B.120%

  C.150% D.200%

  2.学习中所谓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是知识的( )在理解中的表现。

  A.系统化 B.概括化

  C.变式 D.比较

  3.吹拉弹唱属于( )。

  A.识记技能 B.心智技能

  C.操作技能 D.认知技能

  4.陈述性知识的表征形式是( )。

  A.命题网络 B.图式

  C.产生式系统 D.具体思维

  5.心理辅导的目标有两个,一个是学会调适,二是( )。

  A.行为矫正 B.学会适应

  C.寻求发展 D.克服障碍

  6.某学生学习成绩差,却经常购买各种名牌消费品,以求得心理满足,该学生的这种心理防御方式属于( )。

  A.升华 B.补偿

  C.压抑 D.转移

  7.下列关于“合作教育”教学模式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该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师生之间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合作关系

  B.该模式的目标是形成儿童良好的个性,使他们的精神力量得到充分发挥

  C.该模式以乐观主义理论为基础

  D.该模式的教学过程中,要渗透“教”“自教”“互教”等因素

  8.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 )学说。

  A.和谐教育 B.教育发展

  C.全面发展 D.个性发展

  9.班主任张老师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品格,经常组织学生到社会中去参加活动,比如重阳节去敬老院,周末去社区参加义务劳动等,张老师的这种德育的方法是( )。

  A.说服教育法 B.榜样示范

  C.指导实践法 D.品德评价法

  10.决定教育永恒性的是教育的( )。

  A.目的 B.内容

  C.方法 D.功能

  【参考答案】

  1.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过度学习。一般认为,对材料的识记没有一次能达到无误背诵的标准,称为低度学习;如果达到恰能成诵之后还继续学习一段时间,称为过度学习。当学习熟练程度达到150%时,记忆的效果是最佳的。故本题选C。

  2.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知识学习的过程。A选项,系统化是指人脑把具有相同本质特征的事物归纳到一定类别系统中去的思维过程。B选项,概括化是指主体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深度加工改造,从而获得对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的抽象的、一般的、理性的认识的活动过程。C选项,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D选项,比较主要有两种方式:同类比较和异类比较。同类比较是关于同类事物之间的比较。通过同类比较,便于区分对象的一般与特殊、本质与非本质特征,从而找出一类事物所共有的本质特征。异类比较即不同类但相似、相近、相关的事物之间的比较。题干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体现的是对事物的分门别类,A选项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

  3.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技能的分类。技能是个体运用已有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按其本身的性质和特点,技能分为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两种。其中,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比如,吹拉弹唱属于操作技能,故本题选C。

  4.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知识的表征方式。根据知识的不同表征形式,安德森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人能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主要用于区别和辨别事物;程序性知识即操作性知识,是一种经过学习后自动化了的关于行为步骤的知识,表现在信息转换活动中进行的具体操作。陈述性知识以命题、命题网络和图式来进行表征。程序性知识主要以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进行表征。故本题选A。

  5.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心理辅导目标。心理辅导的目标包括:(1)学会调适,包括调节与适应。学会调适是基本目标,以此为主要目标的心理辅导可称为调适性辅导。(2)寻求发展,寻求发展是高级目标,以此为主要目标的心理辅导可称为发展性辅导。故本题选C。

  6.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心理防御机制。补偿是指个体利用某种方法来弥补其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从而掩盖自己的自卑感和不安全感。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就是这种作用。题干中,学习差却消费名牌以求心里满足为了让自己心里好受,是典型的补偿,故本题选B。

  7.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合作教育”教学模式。(1)此模式是前苏联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以“合作教育学”为其理论基础。这种理论主张师生合作精神,民主作风,人道主义和个性发展。其中心就是把教育教学过程建立在师生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基础上。(2)教学目标。形成良好的个性,发展多样化的天赋和才能,使其获得和谐发展,精神力量得到发挥。(3)辅助条件。学生应成为学习的主人;重点教学内容要精心编制;不能由教师只“教”,在学生的“学”中要渗透“教”、“自教”、“互教”的因素;采用实质性评价。(4)评价。这种教学模式正在发展中,基本程序有待于概括成型。由于它强调个性发展和师生合作精神,主张尊重、信任儿童和师生人格上的平等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综上分析,ABD均为正确选项。故本题选C。

  8.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教育目的。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理论一直被认为是我国教育目的确立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对人的全面发展含义的各种表述,可见人的全面发展具有丰富的内涵:(1)指人的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个人生产力全面的、普遍的发展”,是指各方面都有能力的人。(2)指人的才能的全面发展。“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发展”。(3)指人自身的全面发展。“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均匀的发展自己的特性”。(4)指人的自由发展。包括“全部才能的自由发展”“各种能力得到发展”。故本题选C。

  9.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指导实践法。指导实践法,又叫实际练习法或实践锻炼法,是指教育者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实际活动,在行为实践中使学生接受考验,以培养优良思想品德的德育方法。题干中张老师经常组织学生到社会中去参加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品格,属于指导实践法。故本题选C。

  10.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永恒性的职能。教育的永恒性源于教育的两大职能:一是使新生一代适应现存的生产力,作为生产斗争的工具;二是使新生一代适应现存的生产关系,在阶级社会作为阶级斗争的工具。故本题选D。

  教综模拟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根据适当过度学习原理,要想使记忆效果达到最好,学习的熟练程度应达到刚好能够回忆出来的次数的( )。

  A.100% B.120%

  C.150% D.200%

  2.学习中所谓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是知识的( )在理解中的表现。

  A.系统化 B.概括化

  C.变式 D.比较

  3.吹拉弹唱属于( )。

  A.识记技能 B.心智技能

  C.操作技能 D.认知技能

  4.陈述性知识的表征形式是( )。

  A.命题网络 B.图式

  C.产生式系统 D.具体思维

  5.心理辅导的目标有两个,一个是学会调适,二是( )。

  A.行为矫正 B.学会适应

  C.寻求发展 D.克服障碍

  6.某学生学习成绩差,却经常购买各种名牌消费品,以求得心理满足,该学生的这种心理防御方式属于( )。

  A.升华 B.补偿

  C.压抑 D.转移

  7.下列关于“合作教育”教学模式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该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师生之间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合作关系

  B.该模式的目标是形成儿童良好的个性,使他们的精神力量得到充分发挥

  C.该模式以乐观主义理论为基础

  D.该模式的教学过程中,要渗透“教”“自教”“互教”等因素

  8.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 )学说。

  A.和谐教育 B.教育发展

  C.全面发展 D.个性发展

  9.班主任张老师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品格,经常组织学生到社会中去参加活动,比如重阳节去敬老院,周末去社区参加义务劳动等,张老师的这种德育的方法是( )。

  A.说服教育法 B.榜样示范

  C.指导实践法 D.品德评价法

  10.决定教育永恒性的是教育的( )。

  A.目的 B.内容

  C.方法 D.功能

  【参考答案】

  1.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过度学习。一般认为,对材料的识记没有一次能达到无误背诵的标准,称为低度学习;如果达到恰能成诵之后还继续学习一段时间,称为过度学习。当学习熟练程度达到150%时,记忆的效果是最佳的。故本题选C。

  2.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知识学习的过程。A选项,系统化是指人脑把具有相同本质特征的事物归纳到一定类别系统中去的思维过程。B选项,概括化是指主体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深度加工改造,从而获得对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的抽象的、一般的、理性的认识的活动过程。C选项,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D选项,比较主要有两种方式:同类比较和异类比较。同类比较是关于同类事物之间的比较。通过同类比较,便于区分对象的一般与特殊、本质与非本质特征,从而找出一类事物所共有的本质特征。异类比较即不同类但相似、相近、相关的事物之间的比较。题干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体现的是对事物的分门别类,A选项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

  3.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技能的分类。技能是个体运用已有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按其本身的性质和特点,技能分为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两种。其中,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比如,吹拉弹唱属于操作技能,故本题选C。

  4.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知识的表征方式。根据知识的不同表征形式,安德森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人能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主要用于区别和辨别事物;程序性知识即操作性知识,是一种经过学习后自动化了的关于行为步骤的知识,表现在信息转换活动中进行的具体操作。陈述性知识以命题、命题网络和图式来进行表征。程序性知识主要以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进行表征。故本题选A。

  5.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心理辅导目标。心理辅导的目标包括:(1)学会调适,包括调节与适应。学会调适是基本目标,以此为主要目标的心理辅导可称为调适性辅导。(2)寻求发展,寻求发展是高级目标,以此为主要目标的心理辅导可称为发展性辅导。故本题选C。

  6.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心理防御机制。补偿是指个体利用某种方法来弥补其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从而掩盖自己的自卑感和不安全感。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就是这种作用。题干中,学习差却消费名牌以求心里满足为了让自己心里好受,是典型的补偿,故本题选B。

  7.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合作教育”教学模式。(1)此模式是前苏联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以“合作教育学”为其理论基础。这种理论主张师生合作精神,民主作风,人道主义和个性发展。其中心就是把教育教学过程建立在师生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基础上。(2)教学目标。形成良好的个性,发展多样化的天赋和才能,使其获得和谐发展,精神力量得到发挥。(3)辅助条件。学生应成为学习的主人;重点教学内容要精心编制;不能由教师只“教”,在学生的“学”中要渗透“教”、“自教”、“互教”的因素;采用实质性评价。(4)评价。这种教学模式正在发展中,基本程序有待于概括成型。由于它强调个性发展和师生合作精神,主张尊重、信任儿童和师生人格上的平等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综上分析,ABD均为正确选项。故本题选C。

  8.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教育目的。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理论一直被认为是我国教育目的确立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对人的全面发展含义的各种表述,可见人的全面发展具有丰富的内涵:(1)指人的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个人生产力全面的、普遍的发展”,是指各方面都有能力的人。(2)指人的才能的全面发展。“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发展”。(3)指人自身的全面发展。“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均匀的发展自己的特性”。(4)指人的自由发展。包括“全部才能的自由发展”“各种能力得到发展”。故本题选C。

  9.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指导实践法。指导实践法,又叫实际练习法或实践锻炼法,是指教育者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实际活动,在行为实践中使学生接受考验,以培养优良思想品德的德育方法。题干中张老师经常组织学生到社会中去参加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品格,属于指导实践法。故本题选C。

  10.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永恒性的职能。教育的永恒性源于教育的两大职能:一是使新生一代适应现存的生产力,作为生产斗争的工具;二是使新生一代适应现存的生产关系,在阶级社会作为阶级斗争的工具。故本题选D。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