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备考技巧

首页 > 辽宁教师资格 > 备考技巧

2022辽宁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准考证打印截至日期

辽宁分院 | 2022-03-03 09:07

收藏

  锦州华图_辽宁教师资格考试网为您提供2022辽宁省教师资格证考试备考文章:2022辽宁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准考证打印截至日期。更多2022年辽宁教师资格证考试信息敬请关注辽宁教师资格考试频道(http://ln.huatu.com/jiaoshi/)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

  锦州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教师资格考试备考文章:2022辽宁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准考证打印截至日期   

  打印准考证。考生按要求完成报名审核并缴费后,可在网上查询报名是否成功,报名成功的考生于2022年3月7日—12日在网上下载并打印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准考证,按准考证上的要求到指定地点参加考试。

教师资格准考证打印

  点击图片打印教师资格准考证

  以上这些就是锦州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2022辽宁教师资格考试文章:2022辽宁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准考证打印截至日期,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图书推荐:

  【小学数学】2022教师招聘考试 教材+历年

  【小学教综】2022教师招聘考试2000题

  相关信息推荐:

  2021辽宁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课程

  2021辽宁教师资格证考试面试课程

  2021辽宁教师资格证考试招考公告、职位表、报考指导

  2021辽宁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资料、备考技巧

  锦州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教师资格证考试备考技巧

  资格证笔试中小学科二模拟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以下属于元认知计划策略的是( )。

  A.设置学习目标 B.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

  C.测验先做简单题目 D.考试时监视自己做答的速度和时间

  2.小李认为,社会法则应该符合大众权益,当它不符合就应该修改。根据科尔伯格的理论,他处于( )。

  A.惩罚与服从阶段 B.社会契约定向阶段

  C.寻求认可定向阶段 D.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3.对冯忠良操作技能的四个阶段描述错误的是( )。

  A.操作分解 B.操作模仿

  C.操作整合 D.操作熟练

  4.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过程,提出了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三水平六阶段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

  A.皮亚杰 B.科尔伯格

  C.朱智贤 D.布鲁姆

  5.以下体现循序渐进原则的是( )。

  A.“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B.“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C.“不陵节而施” D.“学而时习之”

  6.“学生易激怒,不愿合作,而且可能背后伤人。”这可能是教师的哪种管理类型造成的?( )

  A.强硬专断型 B.放任自流型

  C.仁慈放任型 D.民主管理型

  7.我国对教师实行的职业许可制度是( )。

  A.教师资格制度 B.教师任用制度

  C.教师培训制度 D.教师考核制度

  8.( )是通过改变学生的认知、信念、价值观和道德观念来改变学生的外部行为的一种方法。

  A.意志训练 B.情感陶冶

  C.心理辅导 D.行为矫正

  9.新教师上讲台由于紧张而引起的慌乱属于( )。

  A.激情 B.心境

  C.应激 D.理智感

  10.班集体是否有凝聚力,取决于( )。

  A.班主任的培养 B.教导主任的管理

  C.学生的主体性 D.班干部的管理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元认知学习策略。元认知学习策略包括计划、监控、调节三种。计划策略是指根据认知活动的特定目标,在认知活动开始之前计划完成任务所涉及的各种活动、预计结果、选择策略,设想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预估其有效性。元认知计划策略包括设置学习目标、浏览阅读材料、设置思考题以及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等。因此A选项符合题意。BD选项属于监控策略,C选项属于调节策略。故本题选A。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科尔伯格提出道德认知的三水平六阶段理论,认为每一水平包含两个阶段,六个阶段依照由低到高的层次发展。其中,处在第五阶段即社会契约取向阶段的人们认为个体应持有自己的观点和主张。因此,法律被看作是一种社会契约,而非铁板一块。那些不能提升总体社会福利的法律应该修改,应该达到“给最多的人带来最大的利益”。题干中“社会法则不符合大众权益就应该修改”体现了社会契约取向阶段的特点,其他选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包括: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操作熟练。故本题选A。

  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科尔伯格根据“道德两难故事法”的研究结果,提出了个体道德发展阶段论。故本题选B。

  5.【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循序渐进原则。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C选项,“不陵节而施”意思是不能超过学习者的自身接受能力而进行教育,体现了循序渐进原则。A选项体现了榜样示范法;B选项体现了启发性原则;D选项体现了巩固性原则。故本题选C。

  6.【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的管理类型。教师的管理类型包括强硬专断型、仁慈专断型、放任自流型以及民主管理型。其中,强硬专断型的教师对学生严加看管,学生的典型反应为易激怒,不愿合作,而且可能背后伤人;教师一旦离开教室,学习就明显松垮。故本题选A。

  7.【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章第十条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教师资格制度是我国对教师实行的一种特定的职业许可制度。故本题选A。

  8.【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心理辅导的含义。心理辅导是通过改变学生的认知、信念、价值观和道德观念来改变学生的外部行为的一种方法。具体操作过程中应注意: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确立良好的自我意识;要帮助学生正确抉择行为;帮助学生发挥个人潜能。故本题选C。

  9.【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情绪的分类。依据情绪发生的强度、持续性和紧张度的不同,可以把情绪状态划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三种。其中,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在应激状态下,人可能有两种表现:一种是急中生智,另一种是惊慌失措。新教师上讲台由于紧张而引起的慌乱属于应激。故本题选C。

  10.【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群体凝聚力。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对成员的吸引力和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它可以通过群体成员对群体的忠诚、责任感、荣誉感、成员间的友谊感和志趣等来表明。关系融洽、凝聚力强的班级,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自豪感和认同感,顺利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所以,凝聚力常常成为衡量一个班集体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班集体是否有凝聚力取决于班主任。首先,班主任需要了解群体凝聚力的情况;其次,帮助课堂里所有学生对一些重大事件和原则问题保持共同的认识和评价,形成认同感;再次,引导所有学生在情感上加入群体,形成归属感;最后当学生表现出符合群体规范和群体期待的行为时,给予赞许和鼓励,形成力量感。故本题选A。

  资格证笔试中小学科二模拟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儿童认知发展到达具体运算阶段的标志是( )。

  A.多维思维产生 B.思维出现可逆性

  C.具体逻辑思维萌芽 D.守恒观念形成

  2.“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体现的是( )的教育思想。

  A.教学相长 B.因材施教

  C.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D.启发式教学

  3.奥苏贝尔提倡在教学中采用“先行组织者”这一技术,其精神实质是( )。

  A.强调利用教学的直观性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知识相联系

  B.强调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知识的相互联系

  C.强调利用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生认知结构的知识联系

  D.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知识与学生认知需求相联系

  4.( )认为教育就是塑造行为,在教学中提出程序教育思想。

  A.皮亚杰 B.班杜拉

  C.朱智贤 D.斯金纳

  5.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主要以传授( )。

  A.直接经验为主 B.间接经验为主

  C.生活知识为主 D.生产知识为主

  6.问题行为与差生、后进生等问题学生( )。

  A.对象相同 B.概念不同

  C.都是对学生的总体评价 D.都是一个教育性概念

  7.根据我国《教育法》的规定,国家建立以( )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

  A.城乡教育附加费 B.校办企业收益

  C.企事业单位支出的教育经费 D.财政拨款

  8.母亲让自己的儿女帮她料理家务,让女儿去擦盘子,让男孩去拖地,但是男孩溜出去玩了,于是母亲将两项任务都交给了女儿。皮亚杰将这个故事讲给一群孩子听,这些孩子大部分认为妈妈的做法不对,女儿不应该服从,那么听故事的孩子们的年龄最有可能的是( )。

  A.3—5岁 B.6—8岁

  C.8—10岁 D.11—12岁

  9.“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反映的情绪状态是( )。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焦虑

  10.为了提醒幼儿便后冲水,秦老师在每一个马桶盖上都贴上了一幅特别漂亮且富有提示意义的卡画,效果很好。秦老师这一做法运用的德育方法是( )。

  A.榜样示范法 B.说服教育法

  C.情境陶冶法 D.品德评价法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将个体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这四个阶段。其中,具体运算阶段出现的标志是“守恒”概念的形成。故本题选D。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记》中的教学原则。题干的意思是说,学生的学习安排要能够有张有弛,劳逸结合,既要有有计划的正课学习,又要有丰富的课外活动,如此才能使学生感到学习充满乐趣。因此符合课内外相结合的思想,因此C选项正确,其他选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奥苏贝尔的“先行组织者”策略。奥苏贝尔提出“先行组织者”概念,即先于某个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引导性学习材料。先行组织者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及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它可以在学习者已有知识与需要学习的新内容之间架设一道桥梁,使学生能更有效地同化、理解新学习的内容。故本题选B。

  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斯金纳的学习理论。斯金纳认为教育就是塑造行为,依据其提出的强化理论,在教学中提出程序教育思想。故本题选D。

  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过程的间接性规律。教学过程的间接性规律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以间接经验为主,直接经验为基础。故本题选B。

  6.【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问题行为与差生、后进生的区别。问题行为既可以指轻微的课堂问题,如吃零食、乱扔垃圾,也可以指比较严重的问题,如破坏公物、欺负同学。差生、后进生通常是指那些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成绩暂时落后、不太守纪律的学生。问题行为与差生、后进生概念是不同的。故本题选B。

  7.【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相关法律法规。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逐步增加对教育的投入,保证国家举办的学校教育经费的稳定来源。故本题选D。

  8.【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皮亚杰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将儿童的道德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自我中心阶段、权威阶段、可逆性阶段、公正阶段。其中,可逆性阶段(8—10岁)儿童的不再认为成人的命令是该绝对服从的、道德规则是固定不变的。题干中,大部分孩子认为女儿不应该服从妈妈,说明他们已经不把规则(妈妈的话)看成是一成不变的东西,本题儿童处于8—10岁。故本题选C。

  9.【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情绪的分类。依据情绪发生的强度、持续性和紧张度的不同,可以把情绪状态划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三种。其中,心境是一种微弱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带有弥散性的心理状态。题干的意思为“想见一面很难,要分开的时候更是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体现了诗人悲愁的心境。故本题选A。

  10.【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情境陶冶法。陶冶教育法是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德育方法。陶冶法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题干中的秦老师通过漂亮的卡通画来提醒幼儿便后冲水,是对环境陶冶法的运用。故本题选C。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