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新手入门

首页 > 辽宁公务员 > 报考指导 > 新手入门

2023年盘锦省考公告简章什么时候发布

辽宁华图 | 2022-12-15 08:06

收藏

  辽宁华图_辽宁公务员考试网为您提供2023辽宁省公务员考试备考文章:2023年盘锦省考公告简章什么时候发布。更多2023年辽宁公务员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公务员考试频道(http://ln.huatu.com/gwy/)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公务员考试备考文章:2023年盘锦省考公告简章什么时候发布

2023辽宁公务员考试公告预约

  点击查看:2023年辽宁公务员考试公告>>>>

  2023年辽宁公务员考试公告暂未发布,辽宁省考公告将在辽宁人事考试网发布。

  点击查看:2023年辽宁公务员考试职位表>>>>

  点击查看:2023年辽宁公务员考试报考指南>>>>

  点击查看:2022年辽宁公务员考试公告>>>>

  jian 2023辽宁公务员笔试图书教材

  jian2023辽宁公务员面授笔试课程

  jian2023辽宁公务员精品网校课程

历年辽宁省公务员考试时间表
年份 招考人数 公告发布时间 报名时间 打印准考证 笔试时间 成绩发布时间 面试时间
2022 5269 2月14日 2月18日-2月22日 7月4日-7月10日 2022年7月9日 2022年7月21日 2021年6月18-21日
2021 5378 2月20日 2月25日-3月1日 3月22日-3月27日 2021年3月27日 2021年4月17日 2021年6月18-21日
2020 4428 7月3日 7月13日-17日 8月17日-8月22日 2020年8月22日 2020年9月14日 2020年10月23日-25日
2019 7209 9月5日 9月6日-10日 10月28日-11月3日 2019年11月3日 2019年12月13日 2020年1月11日-13日
2018 3685 12月11日 12月13日-17日 2019年1月14日-20日 2019年1月19、20日 2019年2月25日上午 2019年4月13-14日
2017 1359 6月10日 6月12日-6月14日 7月3日-7月9日 7月8、9日 2017年7月31日 9月9-11日
2016 2523 3月25日 3月27日-3月30日 4月17日-4月23日 4月23日 2016年6月1日下午 7月2-4日
2015 7997 3月17日 3月20日-3月26日 4月17日-4月25日 4月25日 2015年5月27日上午 7月4-7日
2014 6971 3月8日 3月12日-3月18日 4月4日-4月12日 4月12日 2014年5月8日上午 6月21-23日
2013 7483 3月8日 3月11日-3月17日 4月4日-4月13日 4月13日 2013年5月6日下午 6月29日-7月1日

  以上这些就是辽宁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2023辽宁公务员考试文章:2023年盘锦省考公告简章什么时候发布,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图书推荐:

  【进阶题库】2023公务员考试10000题系列之进阶题库/a>

  2023辽宁公务员行测+申论预测试卷2本

  2023年辽宁公务员笔试警英班【行测+申论+公安专业科目】

  2023版辽宁公务员6本套+第17版名家讲义配套题库12本套

  2023辽宁公务员行测+申论 真题2本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省考备考技巧

  二、根据以下资料,回答6-10题。

  2016年6月份,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857亿元,同比增长10.6%,环比增长0.92%。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3006亿元,同比增长8.1%。

  2016年1-6月份,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6138亿元,同比增长10.3%。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71075亿元,同比增长7.5%。

  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2016年6月份,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3082亿元,同比增长10.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775亿元,同比增长11.2%。1-6月份,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34249亿元,同比增长10.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1889亿元,同比增长11.0%。

  按消费类型分,2016年6月份,餐饮收入2907亿元,同比增长11.1%;商品零售23951亿元,同比增长10.6%。1-6月份,餐饮收入16683亿元,同比增长11.2%;商品零售139455亿元,同比增长10.2%。

  2016年1-6月份,全国网上零售额22367亿元,同比增长28.2%。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8143亿元,同比增长26.6%。

  2016年6月份商品零售总额部分数据

  

  6、2016年5月份,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为:

  A. 24594亿元

  B. 24283亿元

  C. 26612亿元

  D. 27104亿元

  答案:C

  解析:求2016年5月份,26857/1+0.92,略小于26857,或者利用公式法,选择C

  7、2015年1-6月份,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占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约为:A. 48.4%

  B. 46.7%

  C. 49.5%

  D. 45.5%

  答案:B

  解析:求基期的比重,71075/1+7.5%÷156138/1+10.3%,求出来约等于46.7%

  8、2016年1-6月份,以下选项中,商品零售同比增速最快的是:

  A. 通讯器材

  B. 石油及制品

  C.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

  D. 汽车

  答案:A

  解析:直接找数据,通讯器材,石油及制品,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汽车各自增速分别为14.9%,-1.3%,7.3%,7.7%,所以选择通讯器材。

  9、按2016年1-6月份的同比增速,2017年1-6月份城镇消费品零售额约为:

  A. 25506亿元

  B. 172220亿元

  C. 147942亿元

  D. 153679亿元

  答案:C

  解析:2017年1-6月份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应为134249×(1+10.2%),计算结果约等于147942

  10、关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情况,能够从上述材料中推出的是:

  A. 2016年1-6月份,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增速同比下滑

  B. 2016年1-6月份,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速慢于城镇

  C. 2015年1-6月份,商品零售额超过餐饮收入的7倍

  D. 2015年1-6月份,网络零售呈较慢增长的态势

  答案:C

  解析:A.材料中未涉及到2015年1-6月份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增速,故无法得出增速同比下降。

  B.2016年1-6月份,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速为11%,城镇为10.2%,错误。

  C.2015年1-6月份,商品零售额是餐饮收入的139455/16683×1+11.2%/1+10.2%>7,正确。

  D.材料中未涉及 2015年1-6月份的网络零售增速,故无法得出较慢增长的结论。

  7、犹疑:深信( )

  A. 超前:提前

  B. 老到:幼稚

  C. 婉拒:褒扬

  D. 爽利:强横

  答案:B

  解析:题目中给出词语为反义词关系,B符合。

  8、进士:状元( )

  A. 河水:海水

  B. 银河:天文

  C. 学位:博士

  D. 宪法:民法

  答案:C

  解析:进士的第一名是状元,学位的最高是博士,而不是博士后。

  9、救援:围魏救赵( )

  A. 进攻:风声鹤唳

  B. 防守:草木皆兵

  C. 追击:穷寇勿追

  D. 转移:斗折蛇行

  答案:C

  解析:对应关系,围魏救赵对应救援,穷寇勿追对应追击。

  4、中国历史上的三大名锦中,蜀锦最有人气,云锦最为贵气,而宋锦尽显文人雅士之韵,有“锦绣之冠”的美名。宋锦,是指具有宋代织锦风格的锦缎,始产于南宋高宗年间,因产地主要在苏州,故又称苏州宋锦。明清以后织出的宋锦称为“仿古宋锦”或“宋式锦”,统称“宋锦”。以下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宋锦更富有文人雅士的风采

  B. 宋锦的命名主要与年代相关

  C. 明清后仍有锦缎被称为“宋锦”

  D. 宋锦的工艺水平远高于蜀锦

  答案:D

  解析:根据语境信息,“宋锦尽显文人雅士之韵”可知,A项表述契合文意,排除;宋锦“始产于南宋高宗年间”可知,宋锦得名与年代相关,排除B;根据“明清以后织出的宋锦称为仿古宋锦或宋式锦,统称宋锦”,可推知明清后仍有锦缎被称为“宋锦” ,排除C。D项“宋锦的工艺水平远高于蜀锦”属于无中生有的对比,不契合文意。因此,答案为D。

  5、如今,传统的社会就业观的坚冰在一层层融化,科学的事业发展观的阳光在一点点升温,学子们终于豁然开朗,体面和尊严不是外在的虚荣,而在于自己辛勤劳动的成就,事业腾挪的空间。如果乡村同样能够圆梦,有实现人生价值的机会,有事业发展的天地,为什么还要株守于城市的蜗居甘为“蚁族”?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 乡村也是学子们大展宏图的天地

  B. 学子们的社会就业观已经在发生改变

  C. 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于在城市发展

  D. 体面尊严并非只在城市才能获得

  答案:A

  解析:根据背景信息可知,当下学子们的就业理念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传统的社会就业观向科学的事业发展观转变。文段的第二句话通过反问的句式重点阐述的是农村或者乡村也应该是未来学子选择就业的重要发展方向。故而,全文说明的核心是乡村同样能够实现学子们的择业梦想。因此,答案为A。B项是文段的背景陈述内容,排除。C、D项未凸显文段的核心,排除。

  6、中国历史上也曾有犀牛栖息。春秋时期气候温暖湿润,长江一带分布有许多苏门答腊犀牛。那时的楚国人捕猎犀牛,用它们的皮制作犀甲、《关尹子》中有一个为后人熟知的成语“犀牛望月”,说的就是犀牛因独角挡住实现而看不到月亮,《墨子·公输》中也有这样的描述:“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但到了战国以后,气候开始转冷,加上人为捕猎的因素,犀牛一再南迁,最终在中国境内不再有他们的踪迹。以下叙述不符合文意的是:

  A. 犀牛曾与麋鹿同时在我们生存

  B. 犀牛要在温暖湿润的地方生存

  C. 过度捕猎是导致犀牛南迁的主要因

  D. 中国古人曾经因为均属用途捕猎犀牛

  答案:C

  解析:文段中对犀牛南迁的原因指出了两点,分别是气候转冷以及人类捕猎,而C选项中只提到了过度捕猎这一原因,并且文段中也无法得出这一原因是南迁的主要因素。因此本题选C。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