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新手入门

首页 > 辽宁公务员 > 报考指导 > 新手入门

2023年沈阳省考招聘公告什么时候出

华图教育 | 2022-12-27 09:34

收藏

  辽宁华图_辽宁公务员考试网为您提供2023辽宁省公务员考试备考文章:2023年沈阳省考招聘公告什么时候出。更多2023年辽宁公务员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公务员考试频道(http://ln.huatu.com/gwy/)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公务员考试备考文章:2023年沈阳省考招聘公告什么时候出

辽宁公务员考试公告预约

  2023年辽宁公务员考试公告暂未发布,为了考生能够及时查看辽宁公务员考试详细,辽宁华图教育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

2023辽宁公务员考试网
公告 省考简章 省考职位表 省考报名时间
资讯 省考考试时间 省考报考指导 省考考试内容
资料 省考行测试题 省考申论试题 省考历年分数线
备考 笔试课程 网络课程 图书教材

  点击查看:2023年辽宁公务员考试公告>>>>

  点击查看:2022年辽宁公务员考试公告>>>>

历年辽宁省公务员考试时间表
年份 招考人数 公告发布时间 报名时间 打印准考证 笔试时间 成绩发布时间 面试时间
2022 5269 2月14日 2月18日-2月22日 7月4日-7月10日 2022年7月9日 2022年7月21日 2021年6月18-21日
2021 5378 2月20日 2月25日-3月1日 3月22日-3月27日 2021年3月27日 2021年4月17日 2021年6月18-21日
2020 4428 7月3日 7月13日-17日 8月17日-8月22日 2020年8月22日 2020年9月14日 2020年10月23日-25日
2019 7209 9月5日 9月6日-10日 10月28日-11月3日 2019年11月3日 2019年12月13日 2020年1月11日-13日
2018 3685 12月11日 12月13日-17日 2019年1月14日-20日 2019年1月19、20日 2019年2月25日上午 2019年4月13-14日
2017 1359 6月10日 6月12日-6月14日 7月3日-7月9日 7月8、9日 2017年7月31日 9月9-11日
2016 2523 3月25日 3月27日-3月30日 4月17日-4月23日 4月23日 2016年6月1日下午 7月2-4日
2015 7997 3月17日 3月20日-3月26日 4月17日-4月25日 4月25日 2015年5月27日上午 7月4-7日
2014 6971 3月8日 3月12日-3月18日 4月4日-4月12日 4月12日 2014年5月8日上午 6月21-23日
2013 7483 3月8日 3月11日-3月17日 4月4日-4月13日 4月13日 2013年5月6日下午 6月29日-7月1日

  以上这些就是辽宁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2023辽宁公务员考试文章:2023年沈阳省考招聘公告什么时候出,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图书推荐:

  【进阶题库】2023公务员考试10000题系列之进阶题库/a>

  2023辽宁公务员行测+申论预测试卷2本

  2023年辽宁公务员笔试警英班【行测+申论+公安专业科目】

  相关信息推荐:

  2023辽宁省公务员考试笔试课程

  2023辽宁省公务员考试招考公告、职位信息、招考条件、报名指导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省考备考技巧

  7、犹疑:深信( )

  A. 超前:提前

  B. 老到:幼稚

  C. 婉拒:褒扬

  D. 爽利:强横

  答案:B

  解析:题目中给出词语为反义词关系,B符合。

  8、进士:状元( )

  A. 河水:海水

  B. 银河:天文

  C. 学位:博士

  D. 宪法:民法

  答案:C

  解析:进士的第一名是状元,学位的最高是博士,而不是博士后。

  9、救援:围魏救赵( )

  A. 进攻:风声鹤唳

  B. 防守:草木皆兵

  C. 追击:穷寇勿追

  D. 转移:斗折蛇行

  答案:C

  解析:对应关系,围魏救赵对应救援,穷寇勿追对应追击。

  1、国家机关、政党组织和其他社会成员必须按照特定的规则运行和活动,这是法制的应有之义。在当代中国,规范国家权力运行和社会成员活动的各类规则可谓浩如烟海,但国家法律体系和党内法规体系显然是最有影响力和最为重要的规则体系。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和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纳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确立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这段文字过后作者最有可能阐释的是

  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的建构

  B. 依法治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构想

  C. 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的衔接与协调

  D. 建立健全党内法规体系的应对措施

  答案:A

  解析:本题是下文推断题,按照紧扣尾句推断下文的做题方法,文段最后的话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而只有A项包含了这一话题,因此应当选A。

  2、晨练是一种好习惯,但未必人人适合。从人的生理特点来看,早上6点钟左右,人体的血压开始升高,心率逐渐加快,上午10点左右达到峰值。如果有冠心病高血压的人此时锻炼,尤其是进行剧烈运动就有可能发生意外。清晨6点到8点,人体血小板的凝聚力明显增强,血液相对粘稠。这段时间运动可能会使心脑血管梗塞率增大。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 晨练总的来说还是弊大于利

  B. 晨练不宜选在6至8点之间

  C. 晨练应尽可能避免剧烈运动

  D. 晨练时间和强度要因人而异

  答案:D

  解析:文段属于总分结构,重点阐述了“晨练是一种好习惯,但未必人人适合”,因此晨练需要结合自身实际,因人而异。因此答案为D。

  3、木器和石器代表了人类历史上的两大类型材料一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但历史的发展很不均衡。数千年中,有机材料除了木器以外,就是毛皮、秸秆这些可以从生物中直接获取的材料。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但无机材料发展出了陶器、瓷器、金属、玻璃等人造材料,除了石器之外,全是依靠人类智慧使已知物发生化学变化之后创造出的新材料。即使是游离状态的金、银、汞等,人们也都开发了一些利用化学反应进行的提纯方法。以下概括不符合文意的是

  A. 有机材料几乎都是直接取之于生物

  B. 石器是无机材料家族的原生态成员

  C. 陶瓷、金属是人类创造的无机材料

  D. 人造材料未来将全面取代有机材料

  答案:D

  解析:根据语境,“有机材料除了木器以外,就是毛皮、秸秆这些可以从生物中直接获取的材料”,排除A;“木器和石器代表了人类历史上的两大类型材料---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可知,石器是无机材料家族的原生成员,排除B;“无机材料发展出了陶器、瓷器、金属、玻璃等人造材料”可知,C项契合文意,排除。 D项“人造材料未来将全面取代有机材料”无中生有,排除。因此,答案为D。

  7、下列5个句子排序正确的是( )

  1)西汉时期杨雄就提出了“书为心画”,这个观念深入人心。

  2)明代汤显祖写的《牡丹亭》里面,柳梦梅则通过自画像上的题字风格来想象杜丽娘的灵心慧性。

  3)元代王实甫的戏曲《西厢记》中,张君瑞曾通过书信的自己揣摩崔莺莺的心态。

  4)在中国,自古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字迹就是心迹。

  5)这两个戏曲中的情节反映了社会大众对于自己的普遍认识。

  A. 1)-3)-2)-5)-4

  B. 4)-1)-3)-2)-5)

  C. 4)-2)-3)-1)-5

  D. 1)-2)-3)5)-4)

  答案:B

  解析:本题是一道语句排序题。通过观察选项,发现首句非1即4,这两句中,4句提到了中国自古以来,1句说的是西汉,4句作为一个背景铺垫更适合当首句。通过观察其他的句子,发现有明显的时间特征,按照时间发展的顺序,应当是先“西汉”再“元代”最后“明代”,所以应当是132。因此本题应当选B。

  8、现代白话文与文言文的区别只是语体的不同,但它们使用的象形表意的方块字,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创造,其中()的民族精神、民族生命是血脉()的。依次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蕴含 贯通

  B. 沉积 相同

  C. 呈现 流通

  D. 体现 连通

  答案:A

  解析:通过分析语境,第一空所填入的词语要与民族精神与民族生命搭配,“沉积”一次往往与表达具体的词语搭配,因此排除B。“呈现”指的是主动展现,而民族精神与民族生命并不是主动展现出来的,因此排除C。“体现”虽然可以与民族精神与民族生命搭配,但是过于口语化,因此排除D。

  9、史学研究如果离开了哲学的________,不关注重大的历史事变和基本的理论问题,以繁琐考辨取代理论思维,以堆砌资料为________,以叠床架屋为________,拾芝麻以为玑珠,袭陈言而自诩多闻,见枯木以为树林,________,见小遗大,就注定要湮没在史料的汪洋之中,堕落为服务故纸堆的陈腐工具。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指引 多 强 一孔见天

  B. 引导 广 美 窥斑见豹

  C. 指导 博 精 以偏概全

  D. 指点 全 妙 以管窥天

  答案:C

  解析:首先指点与哲学对于史学的关系不搭配,排除D,堆砌资料对第二个空构成了解释,指收集资料全面广泛。第三个空与叠床架屋构成解释,指整理材料的水平高,构 思细致,排除B项。第四个空与见小遗大构成并举呼应,说明偏颇不全面,排除A项。一孔见天用以形容视野狭隘,与语境不符,所以答案为C.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