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华图_辽宁公务员考试网为您提供2023辽宁省公务员考试备考文章:2023年省考公告在那个网址发布。更多2023年辽宁公务员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公务员考试频道(http://ln.huatu.com/gwy/)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公务员考试备考文章:2023年省考公告在那个网址发布
2023年辽宁公务员考试公告暂未发布,为了考生能够及时查看辽宁公务员考试详细,辽宁华图教育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
2023辽宁公务员考试网 | |||
公告 | 省考简章 | 省考职位表 | 省考报名时间 |
资讯 | 省考考试时间 | 省考报考指导 | 省考考试内容 |
资料 | 省考行测试题 | 省考申论试题 | 省考历年分数线 |
备考 | 笔试课程 | 网络课程 | 图书教材 |
点击查看:2023年辽宁公务员考试公告>>>>
点击查看:2022年辽宁公务员考试公告>>>>
历年辽宁省公务员考试时间表 | |||||||
年份 | 招考人数 | 公告发布时间 | 报名时间 | 打印准考证 | 笔试时间 | 成绩发布时间 | 面试时间 |
2022 | 5269 | 2月14日 | 2月18日-2月22日 | 7月4日-7月10日 | 2022年7月9日 | 2022年7月21日 | 2021年6月18-21日 |
2021 | 5378 | 2月20日 | 2月25日-3月1日 | 3月22日-3月27日 | 2021年3月27日 | 2021年4月17日 | 2021年6月18-21日 |
2020 | 4428 | 7月3日 | 7月13日-17日 | 8月17日-8月22日 | 2020年8月22日 | 2020年9月14日 | 2020年10月23日-25日 |
2019 | 7209 | 9月5日 | 9月6日-10日 | 10月28日-11月3日 | 2019年11月3日 | 2019年12月13日 | 2020年1月11日-13日 |
2018 | 3685 | 12月11日 | 12月13日-17日 | 2019年1月14日-20日 | 2019年1月19、20日 | 2019年2月25日上午 | 2019年4月13-14日 |
2017 | 1359 | 6月10日 | 6月12日-6月14日 | 7月3日-7月9日 | 7月8、9日 | 2017年7月31日 | 9月9-11日 |
2016 | 2523 | 3月25日 | 3月27日-3月30日 | 4月17日-4月23日 | 4月23日 | 2016年6月1日下午 | 7月2-4日 |
2015 | 7997 | 3月17日 | 3月20日-3月26日 | 4月17日-4月25日 | 4月25日 | 2015年5月27日上午 | 7月4-7日 |
2014 | 6971 | 3月8日 | 3月12日-3月18日 | 4月4日-4月12日 | 4月12日 | 2014年5月8日上午 | 6月21-23日 |
2013 | 7483 | 3月8日 | 3月11日-3月17日 | 4月4日-4月13日 | 4月13日 | 2013年5月6日下午 | 6月29日-7月1日 |
以上这些就是辽宁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2023辽宁公务员考试文章:2023年省考公告在那个网址发布,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图书推荐:
【进阶题库】2023公务员考试10000题系列之进阶题库/a>
2023版辽宁公务员6本套+第17版名家讲义配套题库12本套
相关信息推荐:
2023辽宁省公务员考试招考公告、职位信息、招考条件、报名指导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省考备考技巧
4、中国历史上的三大名锦中,蜀锦最有人气,云锦最为贵气,而宋锦尽显文人雅士之韵,有“锦绣之冠”的美名。宋锦,是指具有宋代织锦风格的锦缎,始产于南宋高宗年间,因产地主要在苏州,故又称苏州宋锦。明清以后织出的宋锦称为“仿古宋锦”或“宋式锦”,统称“宋锦”。以下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宋锦更富有文人雅士的风采
B. 宋锦的命名主要与年代相关
C. 明清后仍有锦缎被称为“宋锦”
D. 宋锦的工艺水平远高于蜀锦
答案:D
解析:根据语境信息,“宋锦尽显文人雅士之韵”可知,A项表述契合文意,排除;宋锦“始产于南宋高宗年间”可知,宋锦得名与年代相关,排除B;根据“明清以后织出的宋锦称为仿古宋锦或宋式锦,统称宋锦”,可推知明清后仍有锦缎被称为“宋锦” ,排除C。D项“宋锦的工艺水平远高于蜀锦”属于无中生有的对比,不契合文意。因此,答案为D。
5、如今,传统的社会就业观的坚冰在一层层融化,科学的事业发展观的阳光在一点点升温,学子们终于豁然开朗,体面和尊严不是外在的虚荣,而在于自己辛勤劳动的成就,事业腾挪的空间。如果乡村同样能够圆梦,有实现人生价值的机会,有事业发展的天地,为什么还要株守于城市的蜗居甘为“蚁族”?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 乡村也是学子们大展宏图的天地
B. 学子们的社会就业观已经在发生改变
C. 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于在城市发展
D. 体面尊严并非只在城市才能获得
答案:A
解析:根据背景信息可知,当下学子们的就业理念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传统的社会就业观向科学的事业发展观转变。文段的第二句话通过反问的句式重点阐述的是农村或者乡村也应该是未来学子选择就业的重要发展方向。故而,全文说明的核心是乡村同样能够实现学子们的择业梦想。因此,答案为A。B项是文段的背景陈述内容,排除。C、D项未凸显文段的核心,排除。
6、中国历史上也曾有犀牛栖息。春秋时期气候温暖湿润,长江一带分布有许多苏门答腊犀牛。那时的楚国人捕猎犀牛,用它们的皮制作犀甲、《关尹子》中有一个为后人熟知的成语“犀牛望月”,说的就是犀牛因独角挡住实现而看不到月亮,《墨子·公输》中也有这样的描述:“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但到了战国以后,气候开始转冷,加上人为捕猎的因素,犀牛一再南迁,最终在中国境内不再有他们的踪迹。以下叙述不符合文意的是:
A. 犀牛曾与麋鹿同时在我们生存
B. 犀牛要在温暖湿润的地方生存
C. 过度捕猎是导致犀牛南迁的主要因
D. 中国古人曾经因为均属用途捕猎犀牛
答案:C
解析:文段中对犀牛南迁的原因指出了两点,分别是气候转冷以及人类捕猎,而C选项中只提到了过度捕猎这一原因,并且文段中也无法得出这一原因是南迁的主要因素。因此本题选C。
1、
![](https://u3.huatu.com/uploads/allimg/221107/图片_25.png)
A. ①②⑤,③④⑥
B. ①③⑥,②④⑤
C. ①②④,③⑤⑥
D. ①③④,②⑤⑥
答案:D
解析:对称性,①③④为中心对称图形,②⑤⑥为轴对称图形。
2、
![](https://u3.huatu.com/uploads/allimg/221107/图片_26.png)
A. ①③④,②⑤⑥
B. ①②⑥,③④⑤
C. ①②⑤,③④⑥
D. ①③⑥,②④⑤
答案:B
解析:相对面;图中有三个图形①⑤⑥是两实一虚线构成,三个图形②③④是两虚一实线构成,从选项看考点不在这里;观察①和②发现都有一条实线和一条虚线为相对面,③④⑤都是三条线相邻,⑥是虚线和实线互为相对面,则判断出①②⑥为一组,③④⑤为一组。
3、非爱行为,指以爱的名义,对自己亲近的人进行非爱性的掠夺,即违背他人主观意愿,在精神与行为方面强制控制,迫使对方按照施控者的意愿去行为做事,这一行为往往发生在夫妻、恋人、父母与子女等最亲近的人之间。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非爱行为的是:
A. 张某按照医曙,要求女儿每三个小时做一次牵引,以消除疼痛
B. 林某强迫儿子每天练琴3小时,争取在钢琴大赛中取得好成绩
C. 陈某为防止精神病的女儿逃逸,将其关在地下室禁止其出入
D. 李某按照轮流陪护协议,要求其子前往医院陪护患重病的母亲
答案:B
解析:此题的关键词为:①以爱的名义②违背他人主观意愿
A项方式是按照医嘱而非①,排除;C项对精神病女儿的行为不符合②,行为上属于处于对女儿的保护。D项的方式是按照协议而非①,排除;B项林某处于对儿子的爱,争取“抢跑”的行为违背了儿子的意愿,符合当选。
3、下列古文中能够体现领导者榜样效应的是( )
A. 止宿公署,夜则祷于天,昼则出赈饥民,终日无少
B.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C.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D.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答案:C
解析:“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语出孔子《论语·子路篇》。原文为: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全句义为:孔子说:“自我品行端正了,即使不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会去实行,若自身不端正,即使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不会服从。
4、达尔文观察到,养猫越多的地方,羊也可以养得越多,原因在于“猫-田鼠-花蜂-三叶草-羊”之间存在着生物食物链。这体现的哲学原理是( )
A. 矛盾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B. 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
C. 真理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绝对真理包含在相对真理之中
D. 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认识是一个辩证运动的过程
答案:B
解析:食物链表明了联系的观点。
5、我国先秦诸子提出了很多重要主张。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
A. 孔子—道法自然
B. 墨子—兼相爱、交相利
C. 老子—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D. 韩非—阴阳者,天地之道也
答案:B
解析:A项“道法自然”出自老子《道德经》,B项“夫子之道,忠恕而已”出自《论语》,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D项“阴阳者,天地之道也”出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原文如下: 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墨子思想兼爱、非攻、尚贤、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