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华图_辽宁公务员考试网为您提供2023辽宁省公务员考试备考文章:2023年省考一般是什么时候开始出招考简章。更多2023年辽宁公务员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公务员考试频道(http://ln.huatu.com/gwy/)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公务员考试备考文章:2023年省考一般是什么时候开始出招考简章
2023年辽宁公务员考试公告暂未发布,为了考生能够及时查看辽宁公务员考试详细,辽宁华图教育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
2023辽宁公务员考试网 | |||
公告 | 省考简章 | 省考职位表 | 省考报名时间 |
资讯 | 省考考试时间 | 省考报考指导 | 省考考试内容 |
资料 | 省考行测试题 | 省考申论试题 | 省考历年分数线 |
备考 | 笔试课程 | 网络课程 | 图书教材 |
点击查看:2023年辽宁公务员考试公告>>>>
点击查看:2022年辽宁公务员考试公告>>>>
历年辽宁省公务员考试时间表 | |||||||
年份 | 招考人数 | 公告发布时间 | 报名时间 | 打印准考证 | 笔试时间 | 成绩发布时间 | 面试时间 |
2022 | 5269 | 2月14日 | 2月18日-2月22日 | 7月4日-7月10日 | 2022年7月9日 | 2022年7月21日 | 2021年6月18-21日 |
2021 | 5378 | 2月20日 | 2月25日-3月1日 | 3月22日-3月27日 | 2021年3月27日 | 2021年4月17日 | 2021年6月18-21日 |
2020 | 4428 | 7月3日 | 7月13日-17日 | 8月17日-8月22日 | 2020年8月22日 | 2020年9月14日 | 2020年10月23日-25日 |
2019 | 7209 | 9月5日 | 9月6日-10日 | 10月28日-11月3日 | 2019年11月3日 | 2019年12月13日 | 2020年1月11日-13日 |
2018 | 3685 | 12月11日 | 12月13日-17日 | 2019年1月14日-20日 | 2019年1月19、20日 | 2019年2月25日上午 | 2019年4月13-14日 |
2017 | 1359 | 6月10日 | 6月12日-6月14日 | 7月3日-7月9日 | 7月8、9日 | 2017年7月31日 | 9月9-11日 |
2016 | 2523 | 3月25日 | 3月27日-3月30日 | 4月17日-4月23日 | 4月23日 | 2016年6月1日下午 | 7月2-4日 |
2015 | 7997 | 3月17日 | 3月20日-3月26日 | 4月17日-4月25日 | 4月25日 | 2015年5月27日上午 | 7月4-7日 |
2014 | 6971 | 3月8日 | 3月12日-3月18日 | 4月4日-4月12日 | 4月12日 | 2014年5月8日上午 | 6月21-23日 |
2013 | 7483 | 3月8日 | 3月11日-3月17日 | 4月4日-4月13日 | 4月13日 | 2013年5月6日下午 | 6月29日-7月1日 |
以上这些就是辽宁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2023辽宁公务员考试文章:2023年省考一般是什么时候开始出招考简章,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图书推荐:
【进阶题库】2023公务员考试10000题系列之进阶题库/a>
相关信息推荐:
2023辽宁省公务员考试招考公告、职位信息、招考条件、报名指导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省考备考技巧
10、盲动:一败涂地:重起炉灶( )
A. 超速:风驰电掣:按部就班
B. 跟风:鹦鹉学舌:真知灼见
C. 熬夜:萎靡不振:养精蓄锐
D. 传神:生动逼真:洛阳纸贵
答案:C
解析:对应关系,盲动会导致一败涂地,需要另起炉灶;熬夜会导致萎靡不振,需要养精蓄锐。
11、讨论:会议:方案( )
A. 调研:基层:实情
B. 研究:手机:销量
C. 分析:汽车:技术
D. 合作:课题:计划
答案:A
解析:顺承关系,造句法,经过会议讨论得出方案,经过基层调研得到实情。
12、中子:辐射:军事( )
A. 货车:交通:运输
B. 电解质:物理:化学
C. 薄膜:隔热:大棚
D. 干冰:吸热:消防
答案:D
解析:中子发出辐射,具有军事功能;干冰吸收热量,具有消防功能
13、我国自古就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西汉时期所设立的相应保护机构是:
A. 密府
B. 乐府
C. 鸿胪寺
D. 大理寺
答案:B
解析:A项,密府,或秘府,是古代的藏书机构。《隋书·经籍志》记载汉武帝、成帝时“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说,皆充密府”。A项排除。B项,乐府诗中国古代民歌音乐,原是古代时的音乐行政机关,秦代以来朝廷设立的管理音乐的官署,到汉时沿用了秦时的名称。公元前112年,汉王朝在汉武帝时正式设立乐府,其任务是收集编纂各地民间音乐、整理改编与创作音乐、进行演唱及演奏等,可见,乐府是当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机构。B项正确。C项,鸿胪寺,官署名,汉改为大行令,武帝时又改名大鸿胪。鸿胪,本为大声传赞,引导仪节之意。大鸿胪主外宾之事,主要掌朝会仪节等。清末废。C项排除。
D项,大理寺,官署名,相当于现代的最高法院,掌刑狱案件审理,长官名为大理寺卿,位九卿之列。秦汉为廷尉,北齐为大理寺,历代因之,明清时期与刑部、都察院并称为“三法司”。清末新政改称为大理院,为当时的最高审判机关。D项排除。因此,本题选择B项。
14、某调查小组对部分生物进行了归类,他们把胡狼、棕熊和狮子归为一类,把丹顶鹤、蝙蝠、麻雀归为一类,把黄鳝、蛇和蚯蚓归为一类,这样归类的依据最可能是:
A. 生活环境
B. 肢体形态
C. 运动速度
D. 繁殖方式
答案:B
解析:按照生活环境可以区分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按照繁殖方式可以分为胎生和卵生,按照运动方式可以分为奔跑、飞行、游泳等。而题干的分类主要是按照动物的肢体形态进行的划分,其中虎狼、棕熊和狮子都是四足,有脊椎,体表有毛;丹顶鹤、蝙蝠和麻雀都是双足,有翅膀;而黄鳝、蚯蚓和蛇都是长条状无足的爬行动物。因此本题选择B。
15、下列现象对应的光学原理错误的是( )
A. 汽车后视镜扩大驾驶员视野---折射
B. 雨夜路灯出现一圈圈的光环---色散
C. 看立体电影需戴上特殊眼镜---偏振
D. 使用闪光灯拍照时出现红眼---反射
答案:A
解析:汽车后视镜属于凸面镜反射成像。
4、中国历史上的三大名锦中,蜀锦最有人气,云锦最为贵气,而宋锦尽显文人雅士之韵,有“锦绣之冠”的美名。宋锦,是指具有宋代织锦风格的锦缎,始产于南宋高宗年间,因产地主要在苏州,故又称苏州宋锦。明清以后织出的宋锦称为“仿古宋锦”或“宋式锦”,统称“宋锦”。以下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宋锦更富有文人雅士的风采
B. 宋锦的命名主要与年代相关
C. 明清后仍有锦缎被称为“宋锦”
D. 宋锦的工艺水平远高于蜀锦
答案:D
解析:根据语境信息,“宋锦尽显文人雅士之韵”可知,A项表述契合文意,排除;宋锦“始产于南宋高宗年间”可知,宋锦得名与年代相关,排除B;根据“明清以后织出的宋锦称为仿古宋锦或宋式锦,统称宋锦”,可推知明清后仍有锦缎被称为“宋锦” ,排除C。D项“宋锦的工艺水平远高于蜀锦”属于无中生有的对比,不契合文意。因此,答案为D。
5、如今,传统的社会就业观的坚冰在一层层融化,科学的事业发展观的阳光在一点点升温,学子们终于豁然开朗,体面和尊严不是外在的虚荣,而在于自己辛勤劳动的成就,事业腾挪的空间。如果乡村同样能够圆梦,有实现人生价值的机会,有事业发展的天地,为什么还要株守于城市的蜗居甘为“蚁族”?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 乡村也是学子们大展宏图的天地
B. 学子们的社会就业观已经在发生改变
C. 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于在城市发展
D. 体面尊严并非只在城市才能获得
答案:A
解析:根据背景信息可知,当下学子们的就业理念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传统的社会就业观向科学的事业发展观转变。文段的第二句话通过反问的句式重点阐述的是农村或者乡村也应该是未来学子选择就业的重要发展方向。故而,全文说明的核心是乡村同样能够实现学子们的择业梦想。因此,答案为A。B项是文段的背景陈述内容,排除。C、D项未凸显文段的核心,排除。
6、中国历史上也曾有犀牛栖息。春秋时期气候温暖湿润,长江一带分布有许多苏门答腊犀牛。那时的楚国人捕猎犀牛,用它们的皮制作犀甲、《关尹子》中有一个为后人熟知的成语“犀牛望月”,说的就是犀牛因独角挡住实现而看不到月亮,《墨子·公输》中也有这样的描述:“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但到了战国以后,气候开始转冷,加上人为捕猎的因素,犀牛一再南迁,最终在中国境内不再有他们的踪迹。以下叙述不符合文意的是:
A. 犀牛曾与麋鹿同时在我们生存
B. 犀牛要在温暖湿润的地方生存
C. 过度捕猎是导致犀牛南迁的主要因
D. 中国古人曾经因为均属用途捕猎犀牛
答案:C
解析:文段中对犀牛南迁的原因指出了两点,分别是气候转冷以及人类捕猎,而C选项中只提到了过度捕猎这一原因,并且文段中也无法得出这一原因是南迁的主要因素。因此本题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