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华图_辽宁公务员考试网为您提供2023辽宁省公务员考试备考文章:2023年铁岭省考打印准考证入口开通时间。更多2023年辽宁公务员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公务员考试频道(http://ln.huatu.com/gwy/)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公务员考试备考文章:2023年铁岭省考打印准考证入口开通时间
2023年辽宁公务员考试已缴费的报考者,于2023年2月20日8时至2月26日8时点击下方图片进入2022年辽宁公务员考试准考证打印入口。自行打印准考证。请考生妥善保管,笔试、面试、体检阶段需要使用,丢失不补。
笔试时间和地点
笔试时间:2月25日,9:00至11:00《行政职业能力测验》;14:00至16:30《申论》。
2月26日,9:00至11:00《专业科目》。
笔试地点:本次考试在全省各省辖市设置考区。
报考者要按照准考证上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参加考试,并必须携带报名时使用的身份证件。监考人员依据报考者准考证、身份证件和考场座次表,核验身份,实施监考。考试当天报考者无法出具报名时的身份证件但仍坚持要参加考试的,应说明具体缘由,写出承诺书,并服从工作人员关于重新采集照片、留取身份特征生物信息等方面的安排,方可进入考场参加考试。
点击查看:2023年辽宁公务员考试公告>>>>
点击查看:2023年辽宁公务员考试职位表>>>>
以上这些就是辽宁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2023辽宁公务员考试文章:2023年铁岭省考打印准考证入口开通时间,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图书推荐:
相关信息推荐:
2023辽宁省公务员考试招考公告、职位信息、招考条件、报名指导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省考备考技巧
15、所谓类文本,指的是出版物中所有作者文字之外的部分。尽管类文本也是阅读对象,但它们____地成为阅读的主体,甚至造成了对于文本的阅读____,实在有____之嫌。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反客为主 困难 以一持万
B. 主客颠倒 妨碍 舍本逐末
C. 喧宾夺主 障碍 本末倒置
D. 太阿倒持 艰难 轻重倒置
答案:C
解析:第一空的意思是本应该阅读文字,而不应该过多的关注文字之外的部分,所以得到AC两个答案;第二空填入名词性的词,所以C障碍符合文段,而妨碍是动词,答案选C。
16、责任心,是创业者___ 的品质。经常在生活中磨练的人一定碰到过困难与荆棘、遇到过挑战与挫折、感受过真情与冷暖、领悟过付出与回报,久而久之,人的内心变得坚强,说话做事更显得担当,“责任”二字通过在潜移默化的行为训练____到创新创业者的血液里,变成人的气节与气质,形成了独有的____ 。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千金难求 植入 感召力
B. 不可多得 渗入 亲和力
C. 难能可贵 融入 竞争力
D. 绝无仅有 介入 创新力
答案:C
解析:第一空形容这个品质很珍贵,排除D,第二空和血液搭配,所以C融入符合文段,A为植入广告,B渗入是一点点的,而文段强调的融合到血液的意思,答案选C。
17、近日,国际著名学术杂志《自然—材料》(Nature Materials)刊登了铁基高温超导材料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____ ——新型一维拓扑边界态的发现。拓扑超导体最____的应用就是高能量子计算机,它能在计算中发现错误,一旦出错就会在信息____过程中产生抵抗。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进程 鼓舞人心 存储
B. 进展 激动人心 处理
C. 成就 令人振奋 加工
D. 成果 引以为傲 传输
答案:B
解析:第二空后文有新型,说明这是一个新出现的事情,所以AB符合文段,比对第二空,鼓舞人心在士气低迷的时候使用,所以B激动人心符合,第三空信息处理,搭配得当,答案选B。
3、把下面的6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规律,分类正确的是()

A. ①④⑥,②③⑤
B. ①②⑤,③④⑥
C. ①⑤⑥,②③④
D. ①③⑤,②④⑥
答案:B
解析:观察图形发现,图形中组成元素相同,局部位置不同,所以得往图形静态位置考虑,观察6个图形我们可以发现,图形中黑方块与黑方块之间分别是以点连接和与线连接,所以得知①②⑤是以点连接,③④⑥是以线连接。
4、水:火
A. 美:丑
B. 有:无
C. 左:右
D. 红:绿
答案:C
解析:金木水火土,水与火两者属于并列中的反对关系,二者都是名词。A项:美与丑属于并列中的反对关系,但二者都是形容词,词性与题干不一致,排除;B项:有与无属于并列中的矛盾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C项:左与右属于方位名词,并列中的反对关系,且都是名词,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D项:红与绿都表示一种颜色,并列中的反对关系,但二者都是形容词,词性与题干不一致,排除。
5、言论:自由
A. 版权:保护
B. 危机:调控
C. 生产:安全
D. 设计:创新
答案:C
解析:题干言论是自由的,C生产是安全的,主谓关系,AB均为动宾关系,D设计上创新,与题干关系不符
18、目前,以“文化+科技”“文化+金融”“文化+创意”等为代表的融合模式,已经在产业层面得到广泛应用。“文化+科技”,主要是促使高新技术成果向文化领域转化应用,加强传统文化产业技术改造,培育新兴文化业态,强化文化对信息产业的内容支撑和创意提升。“文化+金融”,重在打造文化投融资平台,引导各类社会资本投资文化领域;利用互联网金融模式开辟新型融资渠道,创新文化消费金融产品,发挥金融创新对文化消费的刺激作用。“文化+创意”,更多的是以文化为资源,以创意为手段,以产业为目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同时实现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
从宏观层面看,以上三个内容同属于“文化+”融合趋势的哪一种形态?
A. 跨平台融合
B. 跨行业融合
C. 跨路径融合
D. 跨要素融合
答案:D
解析:从第一句话提到“以“文化+科技”“文化+金融”“文化+创意”等为代表的融合模式,“科技”、“金融”、“创意”都同属于产业要素,故本题选D。
19、超过一半的人要求将有意义和创意的网络词汇收入词典,代表的是对网络词汇的肯定与重视。但在今天,重视网络词汇,是否非得要通过将之纳入词典的方式来表现?毕竟,相较于传统词汇的变化速度和路径,网络词汇已有很大的不同。比如,不少网络词汇可能火过一阵就开始被遗忘;比如传统汉语中的新词一般是通过入选词典而被加以确认,从而逐渐被推广、使用,但网络词汇却无需词典这类官方力量的“加冕”,而更多源自自发式生长。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网络词汇是否纳入词典,无关紧要
B. 我们对网络词汇需要有开放的态度
C. 网络词汇相较于传统词汇没有生命力
D. 将某些词汇纳入词典,确有必要
答案:A
解析:第一句话援引他人的观点,认为网络词汇应该收入字典,后面出现转折词,表明作者是不认同前面的观点的,所以作者认为网络词汇没有必要收入字典,最后一句话“但网络词汇却无需词典这类官方力量的“加冕”,而更多源自自发式生长。也是体现了相同的观点,答案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