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华图_辽宁公务员考试网为您提供2023辽宁省公务员考试备考文章:2023丹东省考在网上报名吗。更多2023年辽宁公务员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公务员考试频道(http://ln.huatu.com/gwy/)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公务员考试备考文章:2023丹东省考在网上报名吗
( 点击图片查看报名入口:2023年1月30日9时至2月3日24时)
2023年辽宁公务员考试公告已于2023年1月 17日在辽宁人事考试网发布,此 次全省招录6161个岗位共计7492人!网上报名时间:2023年1月30日9时至2月3日24时 。已缴费的报考者,打印准考证时间2023年2月20日8时至2月26日8时,登录辽宁人事考试网,自行 打印准考证、报名登记表(A4纸,一式两份),并妥善保管。笔试时间:2月25日, 9:00至11:00《行政职业能力测验》;14:00至16:30《申论》。2月26日,9:00至 11:00《专业科目》。
2023辽宁公务员考试网 | |||
公告 | 省考简章 | 省考职位表 | 省考报名时间 |
资讯 | 省考考试时间 | 省考报考指导 | 省考考试内容 |
资料 | 省考行测试题 | 省考申论试题 | 省考历年分数线 |
备考 | 笔试课程 | 网络课程 | 图书教材 |
点击查看:2023年辽宁公务员考试公告>>>>
点击查看:2023年辽宁公务员考试职位表>>>>
以上这些就是辽宁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2023辽宁公务员考试文章:2023丹东省考在网上报名吗,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图书推荐:
2023版辽宁公务员6本套+第17版名家讲义配套题库12本套
相关信息推荐:
2023辽宁省公务员考试招考公告、职位信息、招考条件、报名指导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省考备考技巧
5、“云母屏风竹影深,长河渐落晓星辰。”描写的是一天之中的哪一时段 :
A. 黎明
B. 午后
C. 黄昏
D. 夜半
答案:A
解析:本诗出自唐代李商隐的《嫦娥》,全诗为: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译文是透过装饰着云母的屏风,烛影渐渐暗淡下去。银河也在静静地消失, 晨星沉没在黎明的曙光里。月宫的嫦娥恐怕后悔偷了后羿的长生不老药,现在只有 那青天碧海夜夜陪伴着她一颗孤独的心。第二句中“晓星”指的是晨星或谓之启明 星,清晨时分出现在东方。因此,黎明符合这一诗句描绘。本题答案为A。
6、下列关于世界古代文明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理想国》的作者是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
B. 公元1世纪前后,罗马帝国分裂为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
C. 古埃及人建造的胡夫金字塔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金字塔
D.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是指古代埃及、古代希腊、古代印度和古代中国
答案:C
解析:《理想国》的作者是柏拉图。公元395年,已经宣布基督教为国教的 罗马帝国皇帝狄奥多西一世临终前,将帝国分给了两个儿子,阿卡迪乌斯和霍诺里 乌斯。由此,罗马帝国分为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所以不是公元1世纪。四大文 明古国是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和古代中国。胡夫金字塔是埃及金字塔中最大 的金字塔,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金字塔。本题答案为C。
7、人们常用“杏林春暖”、“杏林满园”、“誉满杏林”来赞扬医生的精 湛医术和高尚医德。“杏林”典出下列哪一医家:
A. 张仲景
B. 华佗
C. 董奉
D. 扁鹊
答案:C
解析:“杏林”,是中医界的代称。“杏林之家”即指一家人都是医术高超 的医生。在三国时代,庐山有位名医叫董奉,他医道高明,技术精湛,据传有起死 回生之术。他看病有一个特点,就是从不收取病人的报酬,但是他对找他看病的人 有个要求:凡是重病被治好了,要在他的园子里栽5棵杏树;轻病被治好的则栽种1棵 ,然后用卖杏的钱救济灾民。后来,人们在称赞有高尚医德,精湛医术的医生时, 也往往用“杏林春暖”、“誉满杏林”、“杏林高手”等词句来形容。近现代的一 些医药团体、杂志刊物也常以“杏林”命名。“杏林”已成为医界的别称。
9、沿着卢瓦尔河,法国的历史被书写进河谷里____的城堡群中。想要探寻 几百年间法国乃至欧洲王宫贵胄间的权利斗争,窥视 _____的宫廷秘事,就要从走 进这一座座城堡开始。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鳞次栉比 不可捉摸
B. 星罗棋布 波诡云谲
C. 浩如烟海 变化莫测
D. 不计其数 变幻无常
答案:B
解析:“星罗棋布”和“鳞次栉比”,都可以形容数量多、分布密。但星罗 棋布强调分布的范围广;形状整齐的或不整齐的都能用;“鳞次栉比”强调排列有次 序;多用于房屋等整齐的东西,文中说“沿着卢瓦尔河”,但按河流蜿蜒曲折的常识 来说不可能是整齐的,故可排除A,鳞次栉比。C项“浩如烟海”形容典籍、图书等 极为丰富,不能形容城堡群,故排除C,浩如烟海;第二空考查照应关系,原文强调 的是“宫廷秘事”,B项中的“波诡云谲”原形容房屋构造就象云彩、波浪一样千姿 百态,后多形容事物变幻莫测,正好与“秘事”相照应,D项“变幻无常”形容事物 任意变化;没有一定的规则,与文意不符,故本题选B。
10、2016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表演的节目《华阴老腔一声喊》源于生 活,吸纳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它源于生活,既接地气又创新出彩,______ 。它 的成功,关键在于华阴老腔的魅力,传统音乐元素没有随着岁月而失去光泽,它在 现代音乐的包装下还能_____。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雅俗共享 熠熠生辉
B. 风靡一时 赏心悦目
C. 曲高和寡 美不胜收
D. 喜闻乐见 大放异彩
答案:A
解析:第一空考查解释关系,A项中的“雅俗共赏”形容某些文艺作品既优 美,又通俗,各种文化程度的人都能够欣赏,原文中“既接地气又创新出彩”,就 是对这个的词语的解释。第二空是考查转折关系,与原文“失去光泽”语义相反, “熠熠生辉”形容光彩闪耀的样子,语义相符,故本题选A。
11、近年来,一些不负责任的谣言泛滥成灾,极大地_____着社会成本, _____ 着世道人心。 网络谣言、净化网络环境已经成为包括广大网民、互联网企业和管理 部门等在内的全社会的共识。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耗费 扰乱 遏止
B. 消耗 损害 遏制
C. 耗尽 蛊惑 禁绝
D. 侵蚀 破坏 杜绝
答案:B
解析:第一空和成本搭配,而且并不能体现出成本被用完,排除C耗尽,也 体现不出时间蛮长,排除D侵蚀;第二空扰乱和损害都可以与人心搭配,第三空考查 的词语的轻重,遏止是让事物完全停止,而文段表示的是尽力的控制网络谣言,遏 制符合文段,答案选B。
17、近年来,粉尘爆炸事件屡见不鲜。下列粉尘中不容易引起爆炸的是:
A. 面粉
B. 奶粉
C. 肥皂粉
D. 水泥粉
答案:D
解析:粉尘爆炸,指可燃性粉尘在爆炸极限范围内,遇到热源(明火或高温) ,火焰瞬间传播于整个混合粉尘空间,化学反应速度极快,同时释放大量的热,形 成很高的温度和很大的压力,系统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以及光和热的辐射,具有很 强的破坏力。
根据我国的《尘爆炸极限表》和《爆炸性粉尘物性表》,具有爆炸性粉尘主 要有:金属(如镁粉、铝粉);煤炭;粮食(如小麦、淀粉);饲料(如血粉、鱼粉);农副 产品(如棉花、烟草);林产品(如纸粉、木粉);合成材料(如塑料、染料)。
肥皂粉的主要的貌活性剂由天然油脂经简单皂化而来,有一定的可燃性,有 爆炸风险。
水泥石灰的一般情况下不会爆炸,水泥厂发生的爆炸很多是因为其他粉尘导 致的,但是这类粉尘多了会对身体有害。
18、下列哪一选项描述的是竞争关系:
A. 鹬蚌相争
B. 不见兔子不撒鹰
C.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D. 鸠占鹊巢
答案:D
解析:生物群落中的各个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或相互关系,谓之种间关系。 生物种间关系通常是围绕物质、能量、信息和栖所等方面来展开的,其中尤其是食 物联系。生物种间关系十分复杂,概括起来有合作、共栖、寄生、捕食、竞争等几 种主要形式。
《鹬蚌相争》选自《战国策·燕策》。记载辩士苏代借用民间流传的寓言故 事来说明赵燕相持会给两国都带来祸害,从而阻止了赵国攻打燕国。它告诉人们: 在各种纷乱复杂的矛盾斗争中,如果对立的双方争持不下,结果会两败俱伤,使第 三者坐收渔利。
不见兔子不撒鹰是指没有出现明确的目标,就不会采取切实的行动,形容做 事稳当,沉着稳重等,有时候有贬义,说明人的阴谋。俚语用法:比喻没有看到真 正的目标,决不轻易露出自已的核心竞争力。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成语讽刺了那些只顾眼前利益,不顾身后祸患的 人;对鼠目寸光、利令智昏、不顾后患的这类人提出警告。
前面三种都是捕食关系,捕食是指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种间关系。 前者谓之捕食者,后者谓被捕食者。
竞争是指两种共居一起,为争夺有限的营养、空间和其他共同需要而发生斗 争的种间关系。竞争的结果,或对竞争双方都有抑制作用,大多数的情况是对一方 有利,另一方被淘汰,一方替代另一方,竞争也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种间对抗 性相互关系。鸠占鹊巢是鸠取代了喜鹊,因此是一种竞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