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华图_辽宁公务员考试网为您提供2023辽宁省公务员考试备考文章:2023营口公务员考试下午考几个小时。更多2023年辽宁公务员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公务员考试频道(http://ln.huatu.com/gwy/)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公务员考试备考文章:2023营口公务员考试下午考几个小时
2023年辽宁公务员考试已缴费的报考者,于2023年2月20日8时至2月26日8时点击下方图片进入2022年辽宁公务员考试准考证打印入口。自行打印准考证。请考生妥善保管,笔试、面试、体检阶段需要使用,丢失不补。
笔试时间和地点
笔试时间:2月25日,9:00至11:00《行政职业能力测验》;14:00至16:30《申论》。
2月26日,9:00至11:00《专业科目》。
笔试地点:本次考试在全省各省辖市设置考区。
报考者要按照准考证上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参加考试,并必须携带报名时使用的身份证件。监考人员依据报考者准考证、身份证件和考场座次表,核验身份,实施监考。考试当天报考者无法出具报名时的身份证件但仍坚持要参加考试的,应说明具体缘由,写出承诺书,并服从工作人员关于重新采集照片、留取身份特征生物信息等方面的安排,方可进入考场参加考试。
点击查看:2023年辽宁公务员考试公告>>>>
点击查看:2023年辽宁公务员考试职位表>>>>
推荐阅读:
【备考图书】【网络课程 】【面授课程】【省考考介绍 】【备考指导】【 试题资料 】【 备考资料 】【高分经验 】
【辽宁省考公告】【省考大纲】【省考职位 】【报名入口】【准考证打印入口】 【笔试时间】【考试科目 】
以上这些就是辽宁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2023辽宁公务员考试文章:2023营口公务员考试下午考几个小时,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相关信息推荐:
2023辽宁省公务员考试招考公告、职位信息、招考条件、报名指导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省考备考技巧
一、根据以下资料,回答6-10题。
2017-四川乡镇. 截至2015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88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3951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50.3%,较2014年底提升了2.4个百分点。

6、2015年底,我国非网民规模约为( )亿。
A. 6.2
B. 6.4
C. 6.6
D. 6.8
答案:D
解析:

7、与2011年底相比,2015年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长增加了( )小时。
A. 4.5
B. 5.5
C. 6.5
D. 7.5
答案:D
解析:根据柱状图,2015年底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长比2011年底增加26.2-18.7=7.5小时。因此,本题答案为D选项。
8、与半年前相比,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长增长速度最快的时点是( )。
A. 2012年底
B. 2013年底
C. 2014年底
D. 2015年底
答案:B
解析:根据柱状图可以得出2013年12月与半年前相比增长速度最快。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
9、 按照2012年底的同比增速测算,2010年底的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长可能( )。
A. 15
B. 17
C. 19
D. 21
答案:B
解析:

10、不能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 )。
A. 2014年底,我国互联网普及率低于50%
B. 2014年起,网民平均每周上网达到了25小时以上
C. 2015年新增网民平均每周上网超过了20小时
D. 2015年底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间比上年同期增加了6分钟2014年有所减少
答案:C
解析:A项,根据“互联网普及率为50.3%,较2014年底提升了2.4个百分点”可知2014年底我国互联网普及率为50.3%-2.4%=47.9%,低于50%。A项说法正确。
B项,根据柱状图,2014年起网民平均每周上网达到了25小时以上。B项说法正确。
C项,材料中没有具体数据,无法推出。C项说法错误。
D项,2015年底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间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6.2-26.1=0.1小时=6分钟。D项说法正确。因此,本题答案为C选项。
6、小王从编号分别为1、2、3、4、5的5本书中随机抽出3本,那么,这3本书的编号恰好为相邻三个整数的概率为:
A. 3/10
B. 2/5
C. 1/2
D. 3/5
答案:A
解析:相邻的情况数有3种,分别是1、2、3;2、3、4;3、4、5。总的情况数有=10种。则概率=3/10。因此,答案选择A选项。
7、某机场一条自动人行道长42m,运行速度0.75m/s。小王在自动人行道的起始点将一件包裹通过自动人行道传递给位于终点位置的小明。小明为了节省时间,在包裹传递时,沿着自动人行道逆行领取包裹并返回。假定小明的步行速度是1m/s,这小明拿到包裹并回到自动人行道终点共需要的时间是:
A. 24秒
B. 42秒
C. 48秒
D. 56秒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可得,小明与包裹的相遇时间为:42÷(0.75+1-0.75)=42秒,所以小明返回到终点的路程为42×(1-0.75)=10.5米,而返回的速度为:1+0.75=1.75,这返回需要10.5÷1.75=6秒,共计48秒。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8、某件刺绣产品,需要效率相当的三名绣工8天才能完成;绣品完成50%时,一人有事提前离开,绣品由剩下的两人继续完成;绣品完成75%时,又有一人离开,绣品由最后剩下的那个人做完。那么,完成该件绣品一共用了:
A. 10
B. 11
C. 12
D. 13
答案:D
解析:设每个绣工每天完成1个工作量,则工作总量为3×8=24。第一次时间:
天;第二次时间:
天;第三次时间:
天。则总时间为4+3+6=13天。
10、在社会进入读屏时代的今天,倡导多读多写汉字,“汉字听写”无疑是一件有意义的好事。然而,凡事皆有度,一旦过了度,好事常常也会变成坏事。比如,比赛偏重冷僻字词,参赛小选手们通过强化记忆,在比赛中展示了“中国式教育”。就连汉子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也认为,现在把通用汉字增加到8000多个,这个数量实在有点太多了。联想到近几年一直没有停歇过的汉字繁简之争以及中高考改革方案的推出,我们不难发现,大家对汉语言文字的关注在日渐深入,民众的母语水平和学习母语的积极性在不断提高。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作者的态度是:
A. 汉字听写数量过多会引发民众提笔忘字的忧虑
B. 读屏时代的汉字听写加快语言教育改革的步伐
C. 新时期的汉字听写比赛应该适度适当导向正确
D. 中国式教育与强化记忆是语文教育的必要手段
答案:C
解析:文段重点句是第二句,转折之后是重点,后面都是举例说明,重点句强调了“汉字听写”比赛“过了度”,故优选呼吁的声音或解决问题的对策,即C,“应该适度适当导向正确”。
11、近年来,我国推行了一系列改革,为双创营造制度环境。大学生、海归、大企业高管和连续创业者、科技人员这支“新四军”的崛起,可以看作是创业主体从精英走向大众的一个强有力的信号。不过,因为机制体制不健全,一些法律、法规、政策存在矛盾,人的价值的最终实现还存在着不少路障。倘若人的价值迟迟不能充分保障,创新创业者才能的释放势必会有影响,诸多科技成果就可能烂在抽屉里,诸多科技企业就可能因为缺乏创新而死去。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 改革要为双创营造制度环境
B. 创业主体将从精英走向大众
C. 机制体制阻碍人的价值事项
D. 保障人的价值是双创的前提
答案:D
解析:重点句在“不过”转折之后,重在强调“人的价值的最终实现还存在着不少路障”这个问题,故优选呼吁性声音和解决问题的对策,故本题选D,要保障人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