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新手入门

首页 > 辽宁公务员 > 报考指导 > 新手入门

2023营口省考准考证打印入口

辽宁华图 | 2023-02-21 08:07

收藏

  辽宁华图_辽宁公务员考试网为您提供2023辽宁省公务员考试备考文章:2023营口省考准考证打印入口。更多2023年辽宁公务员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公务员考试频道(http://ln.huatu.com/gwy/)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公务员考试备考文章:2023营口省考准考证打印入口

  2023年辽宁公务员考试已缴费的报考者,于2023年2月20日8时至2月26日8时点击下方图片进入2022年辽宁公务员考试准考证打印入口。自行打印准考证。请考生妥善保管,笔试、面试、体检阶段需要使用,丢失不补。

辽宁公务员考试准考证打印入口

  笔试时间和地点

  笔试时间:2月25日,9:00至11:00《行政职业能力测验》;14:00至16:30《申论》。

  2月26日,9:00至11:00《专业科目》。

  笔试地点:本次考试在全省各省辖市设置考区。

  报考者要按照准考证上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参加考试,并必须携带报名时使用的身份证件。监考人员依据报考者准考证、身份证件和考场座次表,核验身份,实施监考。考试当天报考者无法出具报名时的身份证件但仍坚持要参加考试的,应说明具体缘由,写出承诺书,并服从工作人员关于重新采集照片、留取身份特征生物信息等方面的安排,方可进入考场参加考试。

  点击查看:2023年辽宁公务员考试公告>>>>

  点击查看:2023年辽宁公务员考试职位表>>>>

  推荐阅读:

  【备考图书】【网络课程 】【面授课程】【省考考介绍 】【备考指导】【 试题资料 】【 备考资料 】【高分经验

  【辽宁省考公告】【省考大纲】【省考职位 】【报名入口】【准考证打印入口】 【笔试时间】【考试科目

  以上这些就是辽宁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2023辽宁公务员考试文章:2023营口省考准考证打印入口,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图书推荐:

  【进阶题库】2023公务员考试10000题系列之进阶题库

  2023辽宁公务员行测+申论预测试卷2本

  2023年辽宁公务员笔试警英班【行测+申论+公安专业科目】

  2023版辽宁公务员6本套+第17版名家讲义配套题库12本套

  2023辽宁公务员行测+申论 真题2本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省考备考技巧

  3、下列关于气候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在北半球,夏季的大气压比冬季高

  B. 气旋常可演变成大风甚至台风、飓风

  C. 赤道地区由于没有地转偏向力,不会出现龙卷风

  D. 高气压区的天气多为晴天,低气压区多风雨天气

  答案:A

  解析:在北半球,夏季气温高,空气暖轻而上升,因此气压比较低,而冬季气温低,空气重而下降,气压高,因此A选错误;台风和飓风都属于北半球的热带气旋,只不过是因为它们产生在不同的海域,被不同国家的人用了不同的称谓而已。在北半球,国际日期变更线以东到格林尼治子午线的海洋洋面上生成的气旋称之为飓风,而在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的海洋上生成的热带气旋称之为台风。一般来说,在大西洋上生成的热带气旋,被称作飓风,而把在太平洋上生成的热带气旋称作台风。台风和飓风都是由气旋形成的,因此B选项正确;由于地球自转而产生作用于运动物体的力,称为地转偏向力,简称偏向力。它只在物体相对于地面有运动时才产生(实际不存在),只能改变水平运动物体运动的方向,不能改变物体运动的速率。地转偏向力可分解为水平地转偏向力和垂直地转偏向力两个分量。由于赤道上地平面绕着平行于该平面的轴旋转,空气相对于地平面作水平运动产生的地转偏向力位于与地平面垂直的平面内,故只有垂直地转偏向力,而无水平地转偏向力。龙卷风在南半球是顺时针,北半球是顺时针与地转偏向力一致,因为赤道地区没有水平的地转偏向力,所以不会出现龙卷风,C选项正确;在同一水平面上,如果气压分布不均匀,空气就要从高气压地区向低气压地区流动。因此某地区的气压高,该地区的空气就在水平方向上向周围地区流出。高气压地区上方的空气就要下降。由于大气压随高度的减小而增大,所以高处空气下降时,它所受到的压强增大,它的体积减小,温度升高,空气中的凝结物就蒸发消散。所以,高气压中心地区不利于云雨的形成,常常是晴天。如果某地区的气压低,周围地区的空气就在水平方向上向该地区流入,结果使该地区的空气上升,上升的空气因所受的压强减小而膨胀,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所以,低气压中心地区常常是阴雨天。故D选项正确。此题目为选非题,故选A。

  4、下列关于我国国土概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琼州海峡呈东西向延伸

  B. 云贵高原是典型的石灰岩岩溶地貌

  C. 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塔里木盆地内部

  D. 华北平原主要由长江、黄河、海河的泥沙冲击而成

  答案:D

  解析:琼州海峡,又称雷州海峡,亦称雷琼海峡,是海南岛琼州岛与雷州半岛之间所夹的水道,为中国三大海峡之一,西接北部湾,东连南海北部,呈东西向延伸,长约80公里,宽20~40公里,因此A选项正确;云贵高原,中国第四大高原,位于中国西南部,典型喀斯特地形,石灰岩广布,所以B选项正确;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塔里木盆地中心,东西长约1000公里,南北宽约400公里,面积33.76平方公里,仅次于非洲撒哈拉大沙漠,是世界第二大沙漠,所以C选项正确;华北平原是中国东部大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又称黄淮海平原,黄河、淮河、海河、滦河等河流所塑造的地貌构成了华北平原的主体,主要由黄河、淮河、海河泥沙冲击而成,没有长江,所以D选项错误,本题是选非题,故选D

  3、把下面的6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规律,分类正确的是()

  

 

  A. ①④⑥,②③⑤

  B. ①②⑤,③④⑥

  C. ①⑤⑥,②③④

  D. ①③⑤,②④⑥

  答案:B

  解析:观察图形发现,图形中组成元素相同,局部位置不同,所以得往图形静态位置考虑,观察6个图形我们可以发现,图形中黑方块与黑方块之间分别是以点连接和与线连接,所以得知①②⑤是以点连接,③④⑥是以线连接。

  4、水:火

  A. 美:丑

  B. 有:无

  C. 左:右

  D. 红:绿

  答案:C

  解析:金木水火土,水与火两者属于并列中的反对关系,二者都是名词。A项:美与丑属于并列中的反对关系,但二者都是形容词,词性与题干不一致,排除;B项:有与无属于并列中的矛盾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C项:左与右属于方位名词,并列中的反对关系,且都是名词,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D项:红与绿都表示一种颜色,并列中的反对关系,但二者都是形容词,词性与题干不一致,排除。

  5、言论:自由

  A. 版权:保护

  B. 危机:调控

  C. 生产:安全

  D. 设计:创新

  答案:C

  解析:题干言论是自由的,C生产是安全的,主谓关系,AB均为动宾关系,D设计上创新,与题干关系不符

  16、将行政领导体制划分为层级制与职能制的依据在于( )

  A. 行政领导机关中决策人数多少的不同

  B. 行政领导体系中各层级领导机关与领导者职权的集中与分散程度的不同

  C. 行政领导体系内部各机构的职权性质与范围的不同

  D. 上级行政领导机关对下级行政领导机关的指挥、控制方式与程度的不同

  答案:C

  解析:行政领导体制的分类:(1)根据领导系统中各层级领导机关与领导者职责权限的集中与分散程度的不同,将行政领导体制划分为集权制与分权制。(2)根据行政领导机关中决策人数多少的不同,将行政领导体制划分为一长制与委员会制。(3)根据行政领导体系内部各机构的职权性质与范围的不同,将行政领导体制划分为层级制与职能制。(4)根据上级行政领导机关对下级行政领导机关的指挥、控制方式与程度的不同,将行政领导体制划分为完整制与分离制。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17、下列公文用语中,有歧义的一项是( )

  A. 节假日期间,各地区、各部门要妥善安排好值班和安全、保卫等工作

  B. 市纪委决定严厉打击少数违规违纪公务人员

  C. 以上意见如可行,建议批转×××办理

  D. 你单位《关于开展2014年文化大讲堂系列讲座活动的请示》收悉,现批复如下

  答案:B

  解析:B选项:“市纪委决定严厉打击少数违规违纪公务人员”,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打击的对象是违规违纪的公务人员,这一部分人只占整个公务队伍的少数;二是打击的对象是违规违纪的公务人员中的少数人,因而有歧义。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

  18、循环经济应遵循的原则不包括( )

  A. 减量化原则

  B. 高利用原则

  C. 再使用原则

  D. 再循环原则

  答案:B

  解析:循环经济“3R”原则是减量化原则、再使用原则、再循环原则(资源化原则)。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

  19、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无产阶级开始作为( )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A. 独立的

  B. 分散的

  C. 暂时依附于资产阶级的

  D. 有组织的、团结的

  答案:A

  解析:1831年、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两次举行起义;1838年在英国工人爆发声势浩大的宪章运动;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织工起义,这三大起义,标志着现代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这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