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华图_辽宁公务员考试网为您提供2023辽宁省公务员考试备考文章:2023年辽宁公务员考试在哪里成绩查询。更多2023年辽宁公务员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公务员考试频道(http://ln.huatu.com/gwy/)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公务员考试备考文章:2023年辽宁公务员考试在哪里成绩查询
点击查看:2023年辽宁公务员考试成绩查询入口(暂未开通)>>>>(建议保存链接,出成绩后查看)
点击查看:2023辽宁省公务员考试面试课程>>>>
以上这些就是辽宁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2023辽宁公务员考试文章:2023年辽宁公务员考试在哪里成绩查询,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图书推荐:
【面试】2023公务员面试图书合集(结构化/无领导/1000题)
相关信息推荐:
2023辽宁省公务员考试招考公告、职位信息、招考条件、报名指导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省考备考技巧
面试热点:奋斗锤炼本领 磨砺增长才干
“北京明白,祝贺神舟十三号,你们辛苦了,向你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熟悉的声音再次响起。因“北京明白”而备受关注的北京调度岗位,其实是一个由90后组成的年轻集体。伴随着中国航天向星辰大海的征途,这群青年在拼搏中放飞人生梦想,生动诠释了新时代中国青年的风貌和担当。
不久前,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勾勒出新时代中国青年素质过硬、全面发展的主流群像。积极主动学理论、学文化、学科学、学技能,思想素养、身体素质、精神品格、综合能力不断提升,新时代中国青年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在亿万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进行的伟大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用青春书写着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彩篇章。
青年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未来。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把树立正确的理想、坚定的信念作为立身之本,努力成长为党、国家和人民所期盼的有志青年,青春岁月就有了正确的人生航向。在第二十六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入围者当中,有从事高精尖技术研究的科研工作者,有风里来雨里去的快递员,有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小学教师,有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驻村书记……他们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实现了人生价值、升华了人生境界。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要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勇当开路先锋、争当事业闯将,让青春在创新创造中闪光。
青年人朝气蓬勃,是全社会最富有活力、最具有创造性的群体。素质过硬,能够经得起风雨、受得住磨砺、扛得住摔打;享受了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科学文化素养迈上新台阶;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参与社会发展进程,成为正能量的倡导者和践行者……新时代中国青年精力充沛、思维活跃,正在拔节生长、奋力奔跑,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事实充分证明,中国青年是有远大理想抱负的青年,是有深厚家国情怀的青年,是有伟大创造力的青年。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
当代青年建功立业的舞台空前广阔、梦想成真的前景空前光明。勇挑重担、勇克难关、勇斗风险,才能担起时代重任。一方面,奋斗不只是响亮的口号,而是要在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项任务、履行每一项职责中见精神,必须实学实干、埋头苦干,在攀登知识高峰中追求卓越,在肩负时代重任时行胜于言,在真刀真枪的实干中成就一番事业。另一方面,当今时代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社会分工日益细化,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对青年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珍惜韶华、不负青春,提高内在素质,锤炼过硬本领,使自己的思维视野、思想观念、认识水平跟上越来越快的时代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广大青年要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前进道路上,无论是平川还是高山,不管是晴日还是风雨,只要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锤炼高尚品格,新时代中国青年一定能在激扬青春、开拓人生、奉献社会的进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
面试热点:鸿星尔克捐款事件背后的思考
【热点背景】
去年,网友们集体“心疼”运动品牌鸿星尔克。7月郑州水灾时,鸿星尔克的微博评论冲上热搜首位,起因为鸿星尔克为支持河南抗灾捐款5000万元物资,网友却担心鸿星尔克业绩不佳仍大额捐款,纷纷喊心疼。“感觉你都要倒闭了还捐款这么多”“宝,你赚钱不容易啊”“宣传下啊,我都替你着急”,除了在热搜下发表关切评论,更有网友直接赠送鸿星尔克十年微博会员。截至7月23日15时,该微博热搜已经达7亿阅读次数,超13.7万讨论。鸿星尔克官方捐款图文转发量、评论数也都超过20万。除了微博留言,还有众多网友纷纷自发进入鸿星尔克淘宝、抖音直播间购买产品。根据阿里向时代周报记者提供的数据,7月22日晚,鸿星尔克淘宝直播间有超过200万人参与扫货,上架一款抢空一款。截至7月23日,鸿星尔克淘宝直播间粉丝量已增至752.6万,获赞38.9万,数据还在进一步增长中。
【题目预测】
在河南面临前所未有的洪涝灾害后,国内各大企业纷纷向河南伸出援助之手。但其中某运动品牌捐款5000万后被网友说心疼,引发网友疯狂抢购其产品。对此,你怎么看?
【思路点拨】
在看到一个被大众逐渐淡忘的名族企业捐款后心底的感动不由言说,这背后体现的是一个企业大爱无疆,一方有难兼济天下的家国情怀。我们有信心让这样的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上会越走越远,越来越好。
一、捐款背后的意义
(1)重振灾区。保障河南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抢险物资的需求。比如一方面抗洪时有需要的水泵、发电机、救生衣,另一方面人员安置后需要物资保障比如帐篷、食品、饮用水等。
(2)树立良好民族企业形象。大众抢购背后体现了“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毙于风雪”的情感表达,良好互动的背后也给其他品牌树立了榜样,促使其他品牌向其看齐,有利于民族品牌的发展,加速国货崛起进程。
(3)体现民族企业的担当。在大灾大难面前,关键还是要看我们国家的民族企业。此次某运动品牌在自己经营亏损的状态下依旧没有忘记有国才有家的发展初心,尽力而为之。很好的彰显了一个企业的责任和使命。也为其品牌做了很好的宣传,比明星代言等方式更有效果,更容易被大众认可。
二、潜在问题分析
(1)不够理性。情绪消费本质是一种浪费。甚者有人买1000双,说“你野性捐款为啥劝我理性消费”,目前该品牌仓库已经告急没办法应对大家的订单需求。
(2)指责别人不捐款。捐款本是自愿行为,但有的网友却跑到其他品牌直播间道德绑架别人不捐款或者捐款少,使捐款变了味。
(3)产品设计落后。该品牌在市场上被大众所逐渐淡忘,其根本问题是产品设计不能满足当下年轻人的审美需求,很多网友客观的提出了宝贵的意见,比如鞋子颜色饱和度过高、版型老旧容易审美疲劳。消费者不可能长期为了情怀买单。
(4)诈捐谣言四起。有人认为该品牌实际只捐赠了20万瓶矿泉水,对捐赠的5000万物资打出了问号。在豆瓣等社交网站上,也有部分网友对该品牌捐赠事项提出了质疑。
三、捐款背后的冷思考
(1)企业要保持初心。很多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渐渐就会被利益蒙蔽双眼,为了利益而不择手段。希望国产品牌能一直坚守这份初心,未来也依旧能赢得民心。但更重要的是企业要借助这次东风,加大产品的设计与研发,多倾听消费者的声音,真正抓住消费者的消费兴趣,让名族企业走的更远。
(2)捐款要自愿。消费者不要逼捐,道德绑架别人。捐款的多少都是一份心意,不要让攀比攀附善举,让捐款者寒心。
(3)购物要理性。固然能理解大家的心情,也鼓励大家支持民族品牌。但是在购物的时候也要根据自身情况理性消费,避免冲动消费。
(4)提升捐款透明度。在涉及捐款事项时,捐赠方及慈善组织要第一时间在网络上公开捐款进度,做到捐款透明化,接受大家监督,防止谣言先行。
面试模拟:当劳动课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
热点背景
根据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今年秋季开学起,劳动课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从择菜洗菜、清洁卫生,到种植蔬菜、饲养家禽,再到使用与维护家用器具,都将成为新课标体系下,中小学生们必须掌握的劳动技能。九月份开学以来,全国各地中小学纷纷行动起来,让孩子们在劳动中学习,在学习中劳动。
模拟试题
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今秋开学起,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对此,你怎么看?
解析
一、表明观点
从种菜到烹饪,从做家务到订门票,劳动课程将这些学生日常中的必备技能搬进了课堂。不仅激发了学生对于劳动的兴趣,还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将劳动课“一夜转正”无疑是智慧之举。
二、分析劳动课成为独立课程的重要意义
1.提高学生独立的能力。在农田了解农作物播种、生长和收获的全过程;在厨房通过洗菜、切菜、烹饪亲手制作美食等,能让学生在劳动中切身体会“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真正感受到劳动的价值和乐趣。通过劳动切实提高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不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防止出现高分低能情况。
2.促进亲子关系融洽。劳动课中,诸如做饭、洗衣等项目需要家长指导孩子才能完成。在此过程中,不仅让亲子之间实现良好互动,还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平时工作的不易,感恩父母,进一步加强亲子关系。
3.完善国家教育体系。劳动课成为正式课程,打破了“唯分数论”,一改以往学生只需“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固有观念,把劳动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手段,完善了我国教育体系,通过劳动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三、对如何落实好劳动课提出建议
1.学校灵活开展。要因地制宜开发课程,侧重学生的参与性、课程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彰显劳动教育优势。避免被“标准答案”一刀切。
2.家校协同共进。家长应积极作为,言传身教,比如和孩子一起洗碗、扫地、做菜。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孩子发现劳动的乐趣,进而爱上劳动。
3.鼓励社会参与。招募志愿者,邀请专业人士等方法解决专业老师不足、场地不够、经费不足等问题。让劳动教育全面开花,真正落到实处、发挥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