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华图_辽宁事业单位考试网为您提供辽宁省事业单位考试备考文章:2023沈阳事业单位招考简章大概什么时候出来。更多辽宁事业单位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事业单位考试频道(http://ln.huatu.com/sydw/)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事业单位考试备考文章:2023沈阳事业单位招考简章大概什么时候出来
点击查看:2023年辽宁事业单位考试公告>>>>
事业单位考试推荐 | |||||
热点考试 | |||||
招考公告 | 职位表 | 报名时间 | 报名条件 | 报名入口 | |
考试时间 | 缴费入口 | 考试科目 | 考试大纲 | 报考指导 | |
准考证 | 成绩查询 | 录用信息 | 面试公告 | 工资待遇 | |
实用备考 | |||||
每日直播 | 时政周播 | 领资料包 | 试题 资料 | 备考 指导 | |
图书购买 | 笔试课程 | 面试课程 | 网络课程 | 更多 >>> |
以上这些就是辽宁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2023辽宁事业单位考试文章:2023沈阳事业单位招考简章大概什么时候出来,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2023版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题库·6000题(4本套)
【书课包】2023版公共基础知识6000题(题库+讲义+网课)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事业编备考技巧
判断题(正确为A,错误为B)
9.《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我国职业道德建设规范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艰苦奋斗、服务人民、促进发展。( )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社会公德知识。
第二步,根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 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要大力倡导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 业道德,鼓励人们在工作中做一个好建设者。所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没有我国职业道德建设规范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 、艰苦奋斗、服务人民、促进发展的规定。
因此,本题错误。
10.行政许可申请人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申请行政许可的,行政机关不予受理或者不予行政许可,并给予警告。( )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政许可知识。
第二步,根据《行政许可法》第七十八条,行政许可申请人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申请行政许可的,行政机关不予受 理或者不予行政许可,并给予警告;行政许可申请属于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事项的,申请人在一年内不得再次 申请该行政许可。
因此,本题正确。
判断题(正确为A,错误为B)
9.“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是因为没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论知识。
第二步,发挥主观能动性要注重客观规律。没有米是做不出来饭的,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依赖于一定的客观物质条件,不会因 为发挥主观能动性而做出饭来,发挥主观能动性也不能改变客观规律。所以并不是因为没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因此,本题错误。
10.在行政诉讼中,代理诉讼的律师有权按照规定查阅、复制本案有关材料,但无权向有关组织和公民调查,收集与本案有关 的证据。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材料,应当按照法律规定保密。( )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政诉讼知识。
第二步,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二条,代理诉讼的律师,有权按照规定查阅、复制本案有关材料,有权向有关组织和公民 调查,收集与本案有关的证据。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材料,应当依照法律规定保密。当事人和其他诉讼代理人有 权按照规定查阅、复制本案庭审材料,但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内容除外。
题干中,“无权向有关组织和公民调查”的说法错误,代理诉讼的律师有权向有关组织和公民调查,收集与本案有 关的证据。
因此,本题错误。
判断题(正确为A,错误为B)
9.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历史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共党史知识。
第二步,1978年12月18日-2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了“两 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 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十一届三中全会实 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历史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因此,本题正确。
10.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伤害,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 )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犯罪知识。
第二步,根据《刑法》第二十一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 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 轻或者免除处罚。
因此,本题正确。
【拓展】根据《刑法》第二十一条,紧急避险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如消防员救火、警察抓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