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试题资料

首页 > 辽宁社会工作者 > 试题资料

辽宁社区工作者考试每日一练2023年(4月23日)

辽宁华图 | 2023-04-23 08:31

收藏

  沈阳华图_辽宁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网为您提供2023辽宁社工考试备考文章:辽宁社区工作者考试每日一练2023年(4月23日)。更多2023年辽宁社区工作者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频道(https://ln.huatu.com/shehui/)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

  沈阳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备考文章:辽宁社区工作者考试每日一练2023年(4月23日)

社区工作者图书

  2. 下列历史事件中,发生于明朝的是:

  A.虎门销烟

  B.安史之乱

  C.陈桥兵变

  D.土木堡之变

  【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历史知识。

  第二步,土木之变亦称土木堡之变、土木之祸,指发生于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北征瓦剌兵败被俘的事变。土木堡之变后,明朝精锐军队损失殆尽,尽管有景泰帝的改革,但也达不到明朝顶峰时的状态。边防政策由积极进攻转变为被动防守,最终形成了著名的九边防御体系。军事制度上则是募兵制的兴起。D项发生于明朝。D项正确。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A项:林则徐销烟发生在1839年6月,是指中国清朝政府委任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鸦片的历史事件,此事后来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A项发生在清朝。A项错误。

  B项: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763年)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B项发生在唐朝。B项错误。

  C项:陈桥兵变又称陈桥驿兵变,是赵匡胤发动的取代后周,建立宋朝的兵变事件。C项发生在北宋初年。C项错误。

  3. 彻底粉碎日军“三个月亡华”狂言的战役是: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淞沪会战

  D.武汉会战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历史知识。

  第二步,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1937年11月12日)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淞沪会战中日军因国民党的顽强抵抗而损失惨重,也彻底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C项正确。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A项:平型关大捷是指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在平型关为了配合第二战区的友军作战,阻挡日军攻势,由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指挥,充分发挥近战和山地战的特长,首次集中较大兵力对日军进行的一次成功伏击战,八路军在平型关取得首战大捷。A项错误。

  B项:台儿庄战役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坚定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信心。此次战役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以来,继长城战役、平型关大捷等战役后,中国人民取得的又一次胜利,是抗日战争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也是徐州会战中国民革命军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B项错误。

  D项: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武汉地区同日本侵略军展开的一场会战。1938年6月至10月,中国第5、第9战区部队在武汉外围沿长江南北两岸展开,战场遍及安徽、河南、江西、湖北4省广大地区,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一次战役。此后,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D项错误。

  【题型】多选题

  9.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扶贫、扶志、扶智相结合的要求蕴含的哲理有:

  A.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B.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

  C.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D.内因通过外因起作用

  【答案】ABC

  【解析】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内外因辩证关系指出,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本题中“志和智”是农民脱贫的内因,“扶”是外因,体现了内外因辩证关系。

  因此,选择ABC选项。

  【拓展】内因和外因既相区别又相联系,辩证统一。无内因,则无外因;无外因,亦无所谓内因。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互相转化。在一种场合、一种联系中是内因,在另一种场合、另一种联系中可能是外因;反之亦然。

  【题型】多选题

  10.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坚决防止和纠正一切偏离‘两个维护’的错误言行,不得搞任何形式的‘低级红’、‘高级黑’。”本来表扬和鼓励一些事情,用意是好的,但如果用力过猛,效果可能适得其反。尤其是长期的进行一些空洞的表扬,久而久之反而发展成了“高级黑”现象。这个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有:

  A.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B.在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原则

  C.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D.事物的根本性质每时每刻都发生着变化

  【答案】ABC

  【解析】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AB项: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原理: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求我们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重视量的积累,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坚持适度原则。本题中长期的进行一些空洞的表扬,久而久之反而发展成了“高级黑”现象体现了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本来表扬和鼓励一些事情,用意是好的,但如果用力过猛,效果可能适得其反说明要坚持适度原则。AB项当选。

  C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矛盾是普遍的,也是对立统一的;矛盾的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本题中本来是表扬,但是用力过猛就会变成“高级黑”,说明矛盾双方会相互转化。C项当选。

  因此,选择ABC选项。

  【拓展】D项: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暂时的静止,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所以,事物的根本性质不是每时每刻都发生着变化。D项错误。

  以上这些就是沈阳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2023辽宁社工招聘考试文章:辽宁社区工作者考试每日一练2023年(4月23日),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图书推荐:

  2022社区工作者ZHEN题大盘点(电子版)

  相关信息推荐:

  2023辽宁社区工作者考试笔试课程

  2023辽宁社区工作者考试面试课程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