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华图_辽宁教师招聘网为您提供辽宁教师资格考试:辽宁教师资格证考试每日一练2023年(5月14日)。更多 2023年辽宁省教师资格考试信息敬请关注辽宁教师招聘考试网频道(http://ln.huatu.com/jiaoshi/)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辽宁华图咨询电话:400-024-1113。
辽阳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教师资格证考试文章:辽宁教师资格证考试每日一练2023年(5月14日)
1.儿童知道从烤炉中取出的面包是热的,这是( )。
A.感觉
B.知觉
C.记忆
D.思维
2.通常认为,一般能力的核心是( )。
A.记忆能力
B.观察能力
C.想象能力
D.思维能力
3.幼儿知道“夏天很热,最好不要到户外去”反映了幼儿( )。
A.感觉的概括性
B.知觉的概括性
C.思维的概括性
D.记忆的概括性
4.下列哪种活动反映了儿童的形象思维?( )
A.做游戏,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
B.过家家,用玩具锅碗瓢盆做饭吃饭
C.给娃娃穿衣、喂奶
D.儿童能算出2+3=5
5.儿童最初的思维是( )。
A.以直观行动思维为主
B.以具体思维为主
C.以逻辑思维为主
D.以抽象思维为主
答案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幼儿思维是以婴儿阶段的思维为基础,在新的生活环境下,以言语发展为前提,发展起来的,具有形象性以及进行抽象思维的可能性。故本题选D。
2.【答案】D 【解析】一般能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故本题选D。
3.【答案】C 【解析】思维的概括性指思维所反映的不是个别的事物或事物的个别属性,而是一类事物所共有的本质特征以及事物所具有的普遍的或必然的联系。题干中幼儿将夏天很热与不要到户外去两个事物联系到了一起,体现出了思维的概括性。故本题选C。
4.【答案】A 【解析】BC选项属于直观行动思维,D选项如果是口算是抽象逻辑思维。A选项并没有真实的马路等,幼儿依靠事物在头脑中的形象来思维和游戏。故本题选A。
5.【答案】A 【解析】儿童先出现直观行动思维、再出现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故本题选A。
1.在儿童的社会行为中,( )行为最为常见,其次为分享行为和助人行为。
A.安慰行为
B.公德行为
C.合作行为
D.捐赠行为
2.幼儿最初社会性微笑发生的标志是( )。
A.诱发性微笑
B.不出声的笑
C.出声的笑
D.有差别的微笑的出现
3.婴儿依恋的三个阶段( )。
A.无差别社会性反应—特殊情感连接—有差别社会性反应
B.有差别社会性反应—无差别社会性反应—特殊情感连接
C.特殊情感连接—有差别社会性反应—无差别社会性反应
D.无差别社会性反应—有差别社会性反应—特殊情感连接
4.3岁的毛毛入园两个月以来,每次和妈妈分开的时候,都要哭闹,不愿意和妈妈分开,这种行为属于( )。
A.安全依恋
B.回避型
C.反抗型
D.分离焦虑
5.静静在母亲在场时能安逸地游戏和探索,母亲离开时情绪出现波动,但母亲回来后很快恢复平静,而且对陌生人的反应比较积极,能顺利地与陌生人交往,静静的依恋类型属于( )。
A.回避型依恋
B.安全型依恋
C.抵抗型依恋
D.逃避型依恋
答案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性知识点。在儿童的社会行为中,合作行为最为常见,其次为分享行为和助人行为。故本题选C。
2.【答案】D 【解析】婴儿最初的笑是自发性的,是一种生理表现,而不是交往的表情手段。诱发性的笑是由外界刺激引起的,比如温柔地碰碰婴儿的脸颊,就可能出现诱发性的笑。4个月左右婴儿出现有差别的微笑,只对亲近的人笑,或者对熟悉的人脸比对不熟悉的人脸笑得更多。因此,有差别的微笑的出现,是最初社会性微笑发生的标志。故本题选D。
3.【答案】D 【解析】依恋发展的阶段:第一阶段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从出生到3个月);第二阶段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3—6个月);第三阶段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6、7个月以后)。故本题选D。
4.【答案】D 【解析】分离焦虑是指婴幼儿因与亲人分离而引起的焦虑、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绪反应,又称离别焦虑。故本题选D。
5.【答案】B 【解析】安全型儿童与母亲在一起时,能安逸地玩弄玩具,对陌生人的反应比较积极,并不总是偎依在母亲身旁。当母亲离开时,探索性行为会受影响,明显地表现出一种苦恼。当母亲重又回来时,他们会立即寻求与母亲的接触,但很快又平静下来,继续做游戏。题干中静静的行为与安全型儿童行为吻合,故本题选B。
以上这些就是辽阳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2023辽宁教师资格证考试文章:辽宁教师资格证考试每日一练2023年(5月14日),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相关信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