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华图_辽宁教师招聘网为您提供辽宁教师招聘考试文章:2023辽阳教师是什么时候开始出招考简章。更多 2023年辽宁省教师招聘考试信息敬请关注辽宁教师招聘考试网频道(http://ln.huatu.com/jiaoshi/)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辽宁华图咨询电 话:400-024-1113。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教师考试文章:2023辽阳教师是什么时候开始出招考简章
点击查看:2023年教师招聘考试公告>>>>
推荐阅读:
【备考图书】【网络课程】【面授课程】【 教师介绍 】【备考指导】【 试题资料 】【 备考资料 】【系统详述 】
【教师公告】【教师 招聘职位 】【报名入口】【报名条件】【准考证打印入口 】 【笔试时间】【考试 科目 】
以上这些就是辽宁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2023辽宁教师招聘考试文章:2023辽阳教师是什么时候开始出招考简章,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图书推荐:
相关信息推荐: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教师考试备考技巧
1.班杜拉认为,人的学习最重要的形式是( )学习。
A.发现学习 B.合作学习
C.观察学习 D.有意义学习
2.幼儿园应当( )向家长公示幼儿食谱,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食品留样。
A.每个月 B.每半个月
C.每周 D.每天
3.对称是( )幼儿绘画的一个重要特征。
A.概念画期 B.象征期
C.涂鸦期 D.写实期
4.幼儿数数能力的发展过程的第一个阶段是( )。
A.说出总数 B.口头数数
C.点数实物 D.家长提示
5.小王老师的班上新来了一个小朋友叫乐乐,乐乐非常调皮,小王老师认为乐乐影响了全班幼儿的游戏活动,不太喜欢他。小王老师违背了汉姆伯格提出的( )。
A.儿童最佳利益原则 B.尊重儿童尊严的原则
C.尊重儿童的观点和意见原则 D.无歧视原则
答案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班杜拉通过实验得出了社会学习理论,提出了替代性学习,即观察学习。通过观察别人而进行的学习。故本题选C。
2.【答案】C 解析:《幼儿园工作规程》卫生保健制度中规定,幼儿园应当每周向家长公示幼儿食谱,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食品留样。故本题选C。
3.【答案】A 解析:概念画时期又称图式期或形象期,强调对称、垂直是这时期幼儿绘画的特点。 故本题选A。
4.【答案】B 解析:幼儿数数能力的发展过程大致为:口头数数→按物计数→说出总数→按数取物→掌握数概念。第一个阶段是口头数数,故本题选B。
5.【答案】D 解析:小王老师在生活中没有做到平等对待每一位幼儿,存在偏心行为,对调皮的小朋友歧视,违背了无歧视原则。故本题选D。
1.孩子是脚,教育是鞋,教育者是造鞋的人,该比喻充分体现教师在培养学前儿童思维时应观察( )原则。
A.创造性 B.互动性
C.启发性 D.主体性
2.影响儿童游戏的发生和发展,而且也是游戏发展价值得以实现的基本环境是( )。
A.玩具的创设和提供 B.幼儿游戏欲望的激起
C.游戏主题的选择 D.游戏环境的布置与创设
3.幼儿认为物体会浮是因为它想洗澡,球会从椅子上滚下去,是因为它不愿意待在椅子上。这种判断是按( )进行的。
A.直接的逻辑 B.生活的逻辑
C.客观的逻辑 D.类比的逻辑
4.“应适合幼儿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这指的是幼儿科学教育内容必须有( )。
A.科学性 B.代表性
C.启蒙性 D.时代性
5.托幼机构内发现传染病疫情或疑似病例后,应当( )。
A.先入园后观察 B.有保健医生确诊
C.立即送往附近医院 D.立即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答案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把孩子比作脚,教育比作鞋,是指教育要适合儿童的发展。而教师是造鞋的人,比喻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学生兴趣需要的基础上,提出适宜的教育。这符合主体性原则,故本题选D。
2.【答案】A 解析:材料是游戏的物质支柱,是儿童游戏的工具,如果离开了游戏材料,儿童的游戏就难以进行。儿童在缺乏游戏材料的情境下,很难将已有的经验调动出来。所以影响儿童游戏的发生和发展,而且也是游戏发展价值得以实现的基本环境是玩具的创设和提供。故本题选A。
3.【答案】B 解析:生活的逻辑没有一般性原则,不符合客观规律,而是从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出发,属于“前逻辑思维”。故本题选B。
4.【答案】C 解析: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应符合科学的原理,不能违背科学事实;同时科学性又应和启蒙性相结合,即提供给学前儿童学习的科学内容应是一种粗浅的科学知识,以此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科学探索,激发儿童的科学学习,而不能超越儿童的发展水平和理解能力。故本题选C。
5.【答案】D 解析:《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第十六条指出,托幼机构发现传染病患儿应当及时按照法律、法规和卫生部的规定进行报告,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对环境进行严格消毒处理。故本题选D。
1.经常与幼儿玩手转圈、秋干、转椅等游戏活动,让幼儿适应轻微的摆动、颠簸、旋转促进其( )的发展。
A.适应能力 B.平衡机能
C.应变能力 D.人际交往能力
2.在学前儿童思维工具的变化中,语词的作用( )。
A.越来越小 B.越来越大
C.始终很大 D.始终很小
3.在幼儿入小学时,有老师发现有孩子做事情总是不能完成,遇到一点困难就等老师来帮助,这现象要求在幼小衔接中( )。
A.培养幼儿的独立性 B.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
C.培养幼儿良好的非智力品质 D.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基础能力
4.幼儿园教师为幼儿制作成长档案是运用了( )对幼儿的成长进行研究。
A.观察法 B.谈话法
C.作品分析法 D.实验法
5.为小朋友分发圆点卡片,让他们按照圆点多少对卡片排序,这种排序依据是( )。
A.按图形排序 B.按规则排序
C.按数量和数排序 D.按量的差异排序
答案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强调,经常与幼儿玩拉手转圈、秋千、转椅等游戏活动,让幼儿适应轻微的摆动、颠簸、旋转,促进其平衡机能的发展。故本题选B。
2.【答案】B 解析:人类思维发展趋势是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在学前儿童思维工具的变化中,语词的作用越来越大。故本题选B。
3.【答案】A 解析:题干中幼儿的表现主要是由于儿童独立做事能力不高,因此在幼小衔接中可培养儿童的独立性。故本题选A。
4.【答案】C 解析:作品分析法是对调查对象的各种作品,如笔记、作业、日记、文章等进行分析研究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幼儿园教师为幼儿制定成长档案,记录了幼儿的成长以及问题等。因此是运用了作品分析方法。故本题选C。
5.【答案】C 解析:按数量和数排序:如圆点卡片、实物卡片排序,数字卡片排序。故本题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