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报考指导

首页 > 辽宁教师招聘 > 报考指导

2023年抚顺教师招考简章发布时间

华图教育 | 2023-05-16 10:43

收藏

  辽宁华图_辽宁教师招聘网为您提供辽宁教师招聘考试文章:2023年抚顺教师招考简章发布时间。更多 2023年辽宁省教师招聘考试信息敬请关注辽宁教师招聘考试网频道(http://ln.huatu.com/jiaoshi/)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辽宁华图咨询电 话:400-024-1113。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教师考试文章:2023年抚顺教师招考简章发布时间

教师招考公告

  点击查看:2023年辽宁教师招聘考试公告>>>>

                   2023年辽宁教师招聘考试职位表>>>>

教师招聘考试推荐
热点考试
招考公告 职位表 报名时间 报名条件 报名入口
考试时间 缴费入口 考试科目 考试大纲 报考指导
准考证 成绩查询 录用信息 面试公告 工资待遇
实用备考
每日直播 时政周播 领资料包 试题 资料 备考 指导
图书购买 笔试课程 面试课程 网络课程 更多 >>>

  以上这些就是辽宁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2023辽宁教师招聘考试文章:2023年抚顺教师招考简章发布时间,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相关信息推荐:

  2023辽宁教师招聘考试笔试课程

  2023辽宁教师招聘考试面试课程

  2023辽宁教师招聘考试招考公告、职位表、报考指导

  2023辽宁教师招聘考试试题资料、备考技巧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教师考试备考技巧

  1.确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是( )。

  A.哲学观念 B.人性假设

  C.理想人格 D.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

  2.“以人为本”是教育出发点的问题。教育“为了什么”,是一切社会、一切时代的教育都要回答的问题。现在我们提倡的“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具体到教学实践中就是以( )为本。

  A.学生需要 B.社会需要

  C.学生的全面发展 D.家长期望

  3.下列关于生活本位论的观点,说法错误的是( )。

  A.准备生活论的基本观点,即教育目的是为完满的生活做准备

  B.适应生活论认为教育是生活本身,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能够适应现实社会的人

  C.杜威作为适应生活论的代表人物,他认为教育过程是一个不断改组、不断改造和不断转化的过程

  D.生活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斯宾塞主张,教育即生活

  4.成人往往按照自己习惯设计的蓝图去要求、塑造儿童,使儿童的天性得不到发展,这是因为在制定教育目的时未考虑到( )。

  A.社会发展的需要 B.教育方针

  C.教育政策 D.儿童的需求

  5.裴斯泰洛齐认为:“为人在世,可贵者在于发展个人天赋的内在力量,使其经过锻炼,使人尽其才,能在社会上达到他应有的地位,这就是教育的最终目的。”这句话反映了( )。

  A.教育无目的论 B.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C.效能主义的教育目的论 D.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答案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教育目的确立的客观依据首先要符合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需要;其次要反映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对人的需求;再次要符合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需要。选项ABC是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观方面。故本题选D。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教育出发点的问题。教育“为了什么”,是一切社会、一切时代的教育都要回答的问题。“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具体到教学实践中就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故本题选C。

  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生活本位论。生活本位论又可分为准备生活论和适应生活论。前者以斯宾塞为代表,后者以杜威为代表。在斯宾塞看来,教育目的是为完满的生活做准备,第一次明确提出“教育生活准备说”,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会人们怎么样生活,要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适应生活论认为教育是生活本身,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能够适应现实社会的人。所以选项ABC正确。选项D中,教育即生活是杜威的观点。故本题选D。

  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教育目的的确定,要从多方面考虑才能更为科学:(1)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2)社会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3)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及需要。题干中强调按照自己的习惯,使儿童天性得不到发展,可以看出忽视了对儿童的研究。故本题选D。

  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裴斯泰洛齐是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故本题选B。

  1.经常与幼儿玩手转圈、秋干、转椅等游戏活动,让幼儿适应轻微的摆动、颠簸、旋转促进其( )的发展。

  A.适应能力 B.平衡机能

  C.应变能力 D.人际交往能力

  2.在学前儿童思维工具的变化中,语词的作用( )。

  A.越来越小 B.越来越大

  C.始终很大 D.始终很小

  3.在幼儿入小学时,有老师发现有孩子做事情总是不能完成,遇到一点困难就等老师来帮助,这现象要求在幼小衔接中( )。

  A.培养幼儿的独立性 B.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

  C.培养幼儿良好的非智力品质 D.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基础能力

  4.幼儿园教师为幼儿制作成长档案是运用了( )对幼儿的成长进行研究。

  A.观察法 B.谈话法

  C.作品分析法 D.实验法

  5.为小朋友分发圆点卡片,让他们按照圆点多少对卡片排序,这种排序依据是( )。

  A.按图形排序 B.按规则排序

  C.按数量和数排序 D.按量的差异排序

  答案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强调,经常与幼儿玩拉手转圈、秋千、转椅等游戏活动,让幼儿适应轻微的摆动、颠簸、旋转,促进其平衡机能的发展。故本题选B。

  2.【答案】B 解析:人类思维发展趋势是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在学前儿童思维工具的变化中,语词的作用越来越大。故本题选B。

  3.【答案】A 解析:题干中幼儿的表现主要是由于儿童独立做事能力不高,因此在幼小衔接中可培养儿童的独立性。故本题选A。

  4.【答案】C 解析:作品分析法是对调查对象的各种作品,如笔记、作业、日记、文章等进行分析研究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幼儿园教师为幼儿制定成长档案,记录了幼儿的成长以及问题等。因此是运用了作品分析方法。故本题选C。

  5.【答案】C 解析:按数量和数排序:如圆点卡片、实物卡片排序,数字卡片排序。故本题选C

  1.教育的基本着眼点是( )。

  A.传授知识 B.发展智力

  C.人的发展 D.社会发展

  2.德国教育家凯兴斯泰纳认为,国家的教育制度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造就公民。这种教育目的观的价值取向是( )。

  A.社会本位 B.伦理本位

  C.科学本位 D.个人本位

  3.我国现在实行的义务教育的年限是( )。

  A.6 B.5

  C.8 D.9

  4.我国近代颁布但未实施的学制是( )。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戌学制 D.壬子癸丑学制

  5.由纵向划分的学校系统占绝对优势的学制结构是( )。

  A.双轨学制 B.单轨学制

  C.分支型学制 D.中间型学制

  答案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目的。教育在解决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的过程中,基本着眼点是人的发展。故本题选C。

  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凯兴斯泰纳主张个人应服从国家,教育应为国家培养所需要的人才,其国民教育思想是典型的社会本位论思想。故本题选A。

  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义务教育。1985《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九年义务教育(1986年实行)。故本题选D。

  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旧中国的学校教育制度。1902年壬寅学制是我国首次制定的近代学制,但是未实施。故本题选A。

  5.【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欧美现代学制的建立。现代学制由两种结构所构成:一是纵向划分的学校系统;一是横向划分的学校阶段。不同类型的学制只不过是由这个系统性和阶段性的不同组合。由纵向划分的学校系统占绝对优势的学制结构就是双轨学制,由横向划分的学校阶段占绝对优势的学制结构就是单轨学制。故本题选A。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