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华图_辽宁教师招聘网为您提供辽宁教师招聘考试文章:2023年在哪里可以看鞍山教师考试招录公告。更多 2023年辽宁省教师招聘考试信息敬请关注辽宁教师招聘考试网频道(http://ln.huatu.com/jiaoshi/)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辽宁华图咨询电 话:400-024-1113。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教师考试文章:2023年在哪里可以看鞍山教师考试招录公告
点击查看:2023年辽宁教师招聘考试公告>>>>
教师招聘考试推荐 | |||||
热点考试 | |||||
招考公告 | 职位表 | 报名时间 | 报名条件 | 报名入口 | |
考试时间 | 缴费入口 | 考试科目 | 考试大纲 | 报考指导 | |
准考证 | 成绩查询 | 录用信息 | 面试公告 | 工资待遇 | |
实用备考 | |||||
每日直播 | 时政周播 | 领资料包 | 试题 资料 | 备考 指导 | |
图书购买 | 笔试课程 | 面试课程 | 网络课程 | 更多 >>> |
以上这些就是辽宁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2023辽宁教师招聘考试文章:2023年在哪里可以看鞍山教师考试招录公告,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相关信息推荐: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教师考试备考技巧
1.英国的学制是典型的( )。
A.双轨学制 B.单轨学制
C.分支型学制 D.中间型学制
2.20世纪教育发展总目标中的“两基”是指( )。
A.基本知识与基本能力
B.基本普及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C.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实现素质教育
D.基本知识和基本素质
3.制度化教育的标志是( )。
A.教育实体 B.学校
C.学校教育系统 D.终身教育
4.最早实施义务教育的国家是( )。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5.我国首次制定的近代学制是( )。
A.壬戌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寅学制 D.戊戌学制
答案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欧美现代学制的建立。双轨制有两个平行的系列,这两轨既不相通,也不相接。一轨自上而下,其结构是大学—中学;另一轨从下而上,其结构是小学—其后的职业学校。其代表有英、法、前西德。故本题选A。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两基”。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的“两基”,即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故本题选B。
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制度化教育。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故本题选C。
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义务教育的起源与发展。1619年,德意志魏玛联邦公布的学校法令规定,父母应送其6—12岁子女入学,否则政府得强迫其履行义务。此为义务教育的开端。故本题选D。
5.【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旧中国的学校教育制度。1902年壬寅学制是我国首次制定的近代学制,但是未实施。故本题选C。
1.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是政府在履行( )职能。
A.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B.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C.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D.提供社会公共服务
2.近期甲事业单位内部需以竞聘形式产生岗位人选,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甲单位拟定的进岗程序,错误的是( )。
A.制定竞聘上岗方案 B.审查竞聘人员资格条件
C.体检 D.办理聘任手续
3.自2008年6月“限塑令”开始实施至今,11年间,塑料包材料的产量与销售量并没有减少,反而增加。据了解,一个大型连锁超市一年仅仅卖塑料袋就可收入上千万元,“限塑令”俨然已变为“卖塑令”,要改变这种情况需要人们( )。
A.确立符合每个个体利益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B.确立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C.充分发挥价值观对人们改造世界活动的推动作用
D.坚持国家利益集体利益至上摒弃个人利益的取向
4.下列有关文史知识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诗经》在表现手法上分为赋、比、兴,与其内容分类风、雅、颂,合称“六义”
B.《左传》又名《左氏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C.《墨子》倡导一种平等、简朴、和平、法治型的社会生活方式;《庄子》则提出“无为而治”的社会政治理想,为道家学派的源头
D.曹操诗句“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中的“周公”指的是西周时期的周文王姬昌
5.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 )。
A.尼罗河 B.亚马孙河
C.黄河 D.长江
答案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政府职能。B项正确,政府职能也叫行政职能,是指行政主体作为国家管理的执法机关,在依法对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时应承担的职责和所具有的功能。包括: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社会职能等,河北雄安新区的设立主要是为了发展经济,分担北京、天津的经济环境压力,因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是政府在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A项错误,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属于政治职能。C项错误,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属于政府的文化职能。D项错误,提供社会公共服务属于政府的社会职能。故本题选B。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规定。C项错误,按照《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第十条,事业单位内部产生岗位人选,需要竞聘上岗的,按照下列程序进行:(1)制定竞聘上岗方案;(2)在本单位公布竞聘岗位、资格条件、聘期等信息;(3)审查竞聘人员资格条件;(4)考评;(5)在本单位公示拟聘人员名单;(6)办理聘任手续。由此可知“体检”不属于进岗程序。A、B、D项正确。故本题选C。
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道德知识。B项正确,“限塑令”俨然已变为“卖塑令”,根本原因在于,人们没有意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没有将自己的价值选择建立在社会发展的规律之上。由此可知,需要我们作出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A项错误,“确立符合每个个体利益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但忽略了他人的利益,社会的利益、社会价值,造成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事风格,不仅不利于环境问题的解决,反而还会导致环境问题的进一步恶化。C项错误,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正确的导向作用,错误的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阻碍作用。D项错误,个人利益寓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之中,个人利益不可能脱离国家利益而存在,任何以损害国家利益为前提的追求个人利益,在法律和道德上都是绝对不允许的。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在根本利益上是统一的,但在多数情况下,不存在为了国家、集体利益而摒弃个人利益。故本题选B。
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文学。A项正确,《诗经》在表现手法上分为赋、比、兴;其内容分为风、雅、颂。合称“诗六义”。B项错误,《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较为完备的编年体史书,但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是《春秋》,而非《左传》。《左传》是给《春秋》做的解释。C项错误,《墨子》提倡非攻、兼爱等思想,倡导的是宗教型社会生活方式而非法治型;《庄子》主要反映庄子的哲学、艺术、美学与人生观、政治观,而提出“无为而治”,道家学派的源头都是《老子》。D项错误,“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中的“周公”是指西周著名政治家姬旦,他是周文王的第四个儿子,而非周文王姬昌。故本题选A。
5.【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地理常识。A项正确,尼罗河是一条流经非洲东部与北部的河流,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与中非地区的刚果河以及西非地区的尼日尔河并列非洲最大的三个河流系统。尼罗河长6670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B项错误,亚马孙河(又译“亚马逊河”)为世界第二长河,流域面积691.5万km?,约占南美大陆总面积的40%,是世界上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C项错误,黄河,中国北部大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2443平方公里。世界长河之一,中国第二长河。D项错误,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干流流经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四川省、云南省、重庆市、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上海市共11个省级行政区(八省二市一区),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全长6300余公里,在世界大河中长度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居世界第三位。故本题选A。
1.蒋某与邢某协议离婚,并约定由蒋某照顾刚满周岁的女儿晓华。不到一年,蒋某在一次车祸中丧生。此时,作为晓华监护人的应当是( )。
A.邢某 B.邢某的父母
C.蒋某的父母 D.蒋某所在单位
2.刘某准备盗窃王某家的汽车,多次到王某家门外进行观察,打探王某家人的活动规律,一次刘某正在观望时因形迹可疑被王某发现而被告发,则刘某的行为属于( )。
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不构成犯罪
3.王某擅自使用机动渔船渡客,渔船行驶过程中,被某港航监督站的执法人员发现,当场对王某作出罚款50元的行政处罚,并立即收缴了该罚款。关于缴纳罚款,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执法人员应当自抵岸之日起2日内将罚款交至指定银行
B.执法人员应当自抵岸之日起5日内将罚款交至指定银行
C.执法人员应当自抵岸之日起2日内将罚款交至所在行政机关,由行政机关在2日内缴付指定银行
D.执法人员应当自抵岸之日起2日内将罚款交至所在行政机关,由行政机关在5日内缴付指定银行
4.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草案)》。这表明全国人大行使( )。
A.审议权 B.表决权
C.决定权 D.立法权
5.法对社会及其公众最基本、最直接的作用是( )。
A.法的规范作用 B.法的社会作用
C.法的示范作用 D.法的管理作用
答案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自然人。A项正确,B、C、D项错误,按照民法总则第十六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父母离婚后,对子女的权利义务仍然存在,子女无论随哪方生活,仍然是父母双方的子女。因此,离婚后,父母双方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权不变。任何一方均要履行抚养教育子女的权利与义务。故本题选A。
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A项正确,D项错误,犯罪预备是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状态。本题中,刘某为了盗窃汽车而打探观望,是为盗窃制造条件,因此属于犯罪预备。B项错误,犯罪未遂是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状态。C项错误,犯罪中止是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状态。故本题选A。
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行政处罚的程序。C项正确,按照行政处罚法第五十条规定,执法人员当场收缴的罚款,应当自收缴罚款之日起二日内,交至行政机关;在水上当场收缴的罚款,应当自抵岸之日起二日内交至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应当在二日内将罚款缴付指定的银行。A、B、D项错误。故本题选C。
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国家机构。D项正确,通过题干表述“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了《民法总则》”,体现了人大在行使立法权。A项错误,审议权是指人大代表在本级人大会议期间,对列入本次会议议程的各项议案进行审查和讨论并发表意见,表明态度,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的权利。B项错误,表决权是指人大代表在本级人大会议上,对列入大会审议的各项议案包括对确定的候选人表示赞成或者反对或者弃权的一种决定的权利。C项错误,决定权是指国家权力机关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的权力。故本题选D。
5.【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法的作用。A项正确,法的作用分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两大类,其中规范作用是法对社会及公众最基本、最直接的作用。B项错误,法的社会作用是指维护特定人群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法的社会作用大体上可归纳为以下两大方面:维护阶级统治和执行社会公共事务。C、D项错误,混淆项。故本题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