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报考指导

首页 > 辽宁事业单位 > 报考指导

2023年事业编招录成绩查询入口已发布

华图教育 | 2023-06-02 16:06

收藏

  辽宁华图_辽宁事业单位考试网为您提供辽宁省事业单位考试备考文章:2023年事业编招录成绩查询入口已发布。更多2023年辽宁事业单位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事业单位考试频道(http://ln.huatu.com/sydw/)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事业单位考试备考文章:2023年事业编招录成绩查询入口已发布

辽宁事业单位考试成绩查询入口

  2023年辽宁事业单位联考笔试已结束,辽宁事业单位笔试成绩查询入口已开通,届时辽宁华图会为考生同步官网的成绩查询入口,辽宁华图教育祝考生顺利进面!

2023辽宁事业单位考试网
公告 面试公告 面试名单 录用公示
资讯 事业编公告 职位表 成绩查询入口
资料 公基试题 每日一练 历年试题
备考 面试课程 网络课程 图书教材

  点击查看:2023年辽宁事业单位考试成绩查询入口>>>>(成绩已发布)

  点击查看:2023年辽宁事业单位考试面试公告及名单>>>>

  点击查看:2023年辽宁事业单位考试面试课程>>>>

  点击查看:2023年辽宁事业单位考试热门图书>>>>

  以上这些就是辽宁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2023辽宁事业单位考试文章:2023年事业编招录成绩查询入口已发布,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相关信息推荐:

  2023辽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面试课程

  2023辽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笔试课程

  2023辽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招考公告、职位信息、招考条件、报名指导

  2023辽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试题资料、 备考技巧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事业编备考技巧

  事业单位面试热点:展示中国文艺新气象

  热点背景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14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一百年来,党领导文艺战线不断探索、实践,走出了一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符合中国国情和文化传统、高扬人民性的文艺发展道路,为我国文艺繁荣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实践充分证明,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广大文艺工作者无愧于党和人民的期待与要求。

  模拟试题

  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强调时代为我国文艺繁荣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广大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重任在肩、大有作为。你对文艺工作者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有什么建议?

  参考答案

  1.谈对话题的看法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文艺是时代的号角,文艺工作者在文艺创作、文艺活动、文艺惠民方面如何作为事关我国文艺事业发展,广大文艺工作者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更多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使我国文化事业呈现百花齐放、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

  2.提出推动文艺发展的建议

  (1)坚持人民立场。文艺工作者始终要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笔端,文艺创作坚持深入群众、体验生活,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求教,洞悉生活本质,领悟人民心声,刻画现实真实的人民形象,展现有血肉、有情感的现实生活,真正起到提升审美、强化美育的效果,达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2)坚持弘扬正道。文艺作品应坚持社会效益为首位,不能为了发行量、收视率、票房收入与时代所需背道而驰,应树立历史观和时代观,把握历史进程和时代大势,萃取正能量题材,作品内核应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认知和价值理念,作品力求反映中华民族的千年巨变,揭示百年中国的人间正道,唱响昂扬的时代主旋律。

  (3)坚持德艺双馨。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把个人的道德修养、社会形象与作品的社会效果统一起来,坚守艺术理想,努力以高尚的操守和文质兼美的作品为历史存正气,杜绝低俗、媚俗,光怪陆离、荒腔走板的东西,消除娱乐至上、唯市场化等问题,让每次创作都倾注心血,以德艺守住艺术名声。

  (4)坚持守正创新。不断深入研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文艺作品,紧跟时代步伐,加强对网络阵地的使用,充分利用短视频、电商直播等新介质,运用云计算、虚拟现实等技术创新手段,创新文艺形式,拓宽文艺空间;探索舞台剧、传统戏曲与电视、网络相融合,促进文艺制作手段多样化和现代化,提高文艺作品质量。

  事业单位面试热点:中国海洋经济稳中向好

  热点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海博会也逐步成为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风向标。2022年11月24日,2022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暨深圳国际海洋周开幕式活动举行。期间,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发布了《2022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指数》。结果显示,2021年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指数为114.1,比上年增长3.6%,我国海洋经济呈现稳中向好态势。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作出“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因此,利用好海博会平台,在开放中 创造机遇,在合作中破解难题,着力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共同培育经济发展的蓝色新动能,为增进全人类海洋福祉作出更大贡献。

  模拟试题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发布《2022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指数》显示:2021年我国海洋经济呈现稳中向好态势。请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增强当前中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韧性?

  参考答案

  随着对海洋认识和开发程度的加深,近年来中国海洋经济规模持续快速扩大,显著提升了沿海地区的综合实力与区域竞争力。但与此同时,一些过度的海洋资源开发与海洋产业规模化扩张,也给海洋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外部性影响,海平面上升、海洋自然灾害频发以及近岸海域污染等问题制约了海洋经济的健康运行。为了协调海洋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降低未来海洋事业可能遭遇的潜在风险,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增强海洋经济系统的环境适应能力变得尤为重要。

  第一,加快海洋体制机制改革,加强海洋管理部门间的协同合作。一要改变以往多部门分散管理的被动局面,构建集中统一的现代海洋综合管理体系,实现更大程度的资源整合与高效有序治理海洋。二要注重统筹规划和协调发展,既要实施陆海统筹,加快陆海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要素流动,深度提升蓝色经济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又要打破行政区划边界,协调沿海地区之间的制度衔接和配合。自然资源部同有关部门和沿海地方,在生态环境方面,出台区域海洋开发与保护整体规划,健全与海洋生态经济发展相配套的法律法规与政策制度,通过市场化手段、法治化途径推进海洋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例如2022年初以来,深圳不断出招,推出《深圳市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深圳市海洋发展规划(2022—2035年)》等一系列重磅政策文件。

  第二,优化现有海洋产业结构,加快构建现代绿色海洋产业体系。如增加对绿色技术的研发投入和攻关力度,通过科技创新和管理水平进步,为传统海洋产业注入新的活力和动能,降低海洋经济产出的能耗和污染强度。同时,还要瞄准世界海洋产业发展前沿,积极向海洋高端产业转型,提升海洋核心技术研发和成果的应用转化效率,增强海洋生态经济系统的内生韧性。例如本次海博会海洋科技新成果从超深水钻井平台、大型LNG运输船等高端海工装备,到船舶自动化、深海智能养殖等新兴技术,再到绿色港口建设、海洋生态修复等解决方案……让人目不暇接。深圳西部“蛇口—前海—海洋新城—光明”海洋科技创新走廊汇聚资源,推动25个重大项目落地;深圳东部,“盐田—大鹏—深汕”向海发展走廊建设火热,国家南方海洋科学城、盐田河临港产业带、大鹏海洋生物产业园三期等进展喜人。

  第三,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海洋经济向循环利用型转变。为了应对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不足等问题,需要建立海洋生态红线制度,以生态保护红线、资源利用上线、环境质量底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作为海洋生态环境管理的基本抓手。因地制宜实施退耕还海、生态修复和海洋生态保护区建设等综合整治工程,通过多渠道生态置换完善海洋生态防护与恢复体系,逐步恢复海洋自然生态功能。大力实施生态补偿等创新生态经济政策,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和相关项目支持,实现海洋生态技术、生态产品、绿色制度、生态管理体制的创新。

  强化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加快建设海洋环境在线监测网络,完善海域立体化监视监测。

  事业单位面试试题:金融工作者到基层干工作,但是群众对政策规章不理解,你怎么看?

  金融工作者到基层干工作,但是群众对政策规章不理解,你怎么看?

  参考解析:

  基层工作的特点是“变”、“多”、“杂”,金融工作者到基层干工作旨在宣传金融政策,提升群众对金融政策规章的理解和认识,为推进金融工作打下群众基础。但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存在群众对政策规章不理解的情况与我们的预期相去甚远,因此我们应当予以重视,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强化群众对政策规章的理解,从而有效推动金融工作在基层工作的开展。

  群众对政策规章不理解的原因可能是:

  第一,群众对金融工作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例如:多数群众认为金融工作与日常生活距离有些遥远,对基层开展的金融工作并不感兴趣,导致其被动接受金融相关政策规章,无法真正理解政策。

  第二,金融工作者在开展金融工作的过程中方式方法有待改进。金融工作者在基层开展金融工作的过程方式方法欠妥甚至走过场、敷衍对待,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开展金融工作,并未深入群众当中,耐心细致的为群众讲解金融政策规章,导致群众无法理解政策规章的内涵。

  第三,政策本身理论性较强难以理解。群众对政策规章不理解往往与政策规章本身也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群众自身的理解能力有限,加之政策规章晦涩难懂,不够贴近现实,产生群众不理解的情况。

  为加强群众对政策规章的理解,推动金融工作在基层的开展,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定期开展金融下基层活动。金融工作者在开展下基层工作的初期应深入群众开展调查工作,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求,以期在开展金融工作的过程中能够满足群众的需求,提高群众对金融工作的兴趣,促使金融下基层活动更具针对性。

  第二,积极开展金融工作者培训工作。金融工作者的工作能力对开展基层工作具有较大的影响,为此金融机构应当积极组织本机构内的金融工作者进行职后培训,培训内容可主要针对金融政策规章及基层工作实际,在培训后及时进行考核,对成绩优异者可适当进行表扬。

  第三,建立基层金融服务站。为了保证金融工作能够在基层得到更好的开展,提高群众对金融工作的认识,可通过在基层建立金融服务站,在金融服务站悬挂、张贴金融图片,同时广泛宣传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金融知识。

  群众利益无小事,在开展基层金融工作的过程中,作为一名金融工作者应当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真正的将工作落小、落细、落实。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