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报考指导

首页 > 辽宁医疗招聘 > 报考指导

2023年葫芦岛医疗卫生招考简章发布时间是什么时候

辽宁华图 | 2023-06-26 08:07

收藏

  辽宁华图_辽宁医疗卫生考试网为您提供2023辽宁省医疗卫生考试备考文章:2023年葫芦岛医疗卫生招考简章发布时间是什么时候。更多2023年辽宁医疗卫生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医疗卫生考试频道(https://ln.huatu.com/yiliao/)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医疗卫生考试备考文章:2023年葫芦岛医疗卫生招考简章发布时间是什么时候

教师招考公告

  点击查看:2023年辽宁医疗卫生考试公告>>>>

                   2023年辽宁医疗卫生考试职位表>>>>

医疗卫生考试推荐
热点考试
招考公告 职位表 报名时间 报名条件 报名入口
考试时间 缴费入口 考试科目 考试大纲 报考指导
准考证 成绩查询 录用信息 面试公告 工资待遇
实用备考
每日直播 时政周播 领资料包 试题 资料 备考 指导
图书购买 笔试课程 面试课程 网络课程 更多 >>>

  以上这些就是辽宁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2023辽宁医疗卫生考试文章:2023年葫芦岛医疗卫生招考简章发布时间是什么时候,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图书推荐:

  23年医疗卫生考试易错题集—护理专业

  23年医疗卫生考试易错题集—医学基础

  相关信息推荐:

  2023辽宁医疗卫生招聘考试笔试课程

  2023辽宁医疗卫生招聘考试面试课程

  2023辽宁医疗卫生招聘考试招考公告、职位信息、招考条件、报名指导

  2023辽宁医疗卫生招聘考试试题资料、 备考技巧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医疗卫生备考技巧

  1-5题均为单项选择题

  1.胸腔排气穿刺点应选择在

  A.肩胛下7~9肋间隙

  B.患侧锁骨中线第2肋间隙

  C.腋中线6~7肋间隙

  D.腋前线6~7肋间隙

  2.下列哪项不是护患沟通的主要目的

  A.积累科研资料

  B.收集资料

  C.治疗或辅助治疗

  D.建立和改善护患关系

  3.结核菌素试验阴性反应的临床意义,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A.表示身体未受过结核感染

  B.已感染结核未产生变态反应(初次感染后4~8周内)

  C.受过结核菌感染,但无活动病灶

  D.粟粒性肺结核、肾病综合征泼尼松治疗中

  4.红细胞输注前,应用哪种溶液稀释

  A.葡萄糖

  B.生理盐水

  C.复方氯化钠溶液

  D.葡萄糖生理盐水

  5.两肺满布湿啰音,常提示

  A.肺气肿

  B.肺炎

  C.气胸

  D.急性肺水肿

  答案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气胸抽气减压:一般选取患侧锁骨中线第2肋间隙或腋前线第4~5肋间隙进针。因为肋 间神经及动静脉沿肋骨下缘走行,故应经肋骨上缘穿刺以避免损伤神经和血管。

  2.【答案】A

  【解析】护患沟通的主要目的: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有助于全面了解病人的情况,帮助 护士收集有关资料;有助于护理目标的实现;有助于建立和改善护患关系。

  3.【答案】C

  【解析】结核菌素试验阴性除提示没有结核菌感染外,还见于初染结核菌4~8周内,机体变态反 应尚未充分建立;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受抑制时,如严重营养不良、重症结核、肿瘤、HIV感染、使用糖 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等情况下,结核菌素反应也可暂时消失,待病情好转结核菌素试验又会转为阳性 反应。结核菌素试验结果阳性,仅表示曾有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但并不一定患结核病,强阳性反应者, 应视为有新近感染的活动性结核病。故本题选C。

  4.【答案】B

  【解析】红细胞输注前,应用生理盐水溶液稀释。悬浮红细胞内不要加任何药物,尤其是乳酸林 格液、5%葡萄糖或5%葡萄糖生理盐水,否则容易发生凝固/凝集或溶血。

  5.【答案】D

  【解析】急性肺水肿临床表现为口唇、甲床紫绀,涌出大量粉红色泡沫痰,全麻病人可表现呼吸 道阻力增加和发绀,经气管导管喷出大量粉红色泡沫痰;双肺听诊:满肺湿啰音,血压下降。

  1-5题均为单项选择题

  1.缺氧的典型表现为

  A.呼吸困难

  B.发绀

  C.意识障碍

  D.肺功能下降

  2.患者,男,26岁,因咳嗽、午后低热、盗汗、体重下降1月入院,入院当日下午患者出现咯血约500ml后,突然意识丧失、眼上视,口唇发绀,应立即采取的关键措施是

  A.设法去除气道血块(如吸痰器等),同时准备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B.补充血容量、输血

  C.静注呼吸兴奋剂

  D.胸外心脏按压及人工呼吸

  3.男性,70岁,有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病史,近一周出现中度发热,伴畏寒、咳嗽、咳疲,痰为砖红色胶冻状,最可能的病原菌是

  A.克雷伯杆菌

  B.金黄色葡萄球菌

  C.绿脓杆菌

  D.结核杆菌

  4.测量体温时的注意事项不包括

  A.体温测量前20~30分钟禁止活动

  B.体温计汞柱必须降至35℃以下

  C.婴幼儿应选择测腋温

  D.测腋温时应测量10分钟

  5.下列病人的“治疗饮食”护理原则,不正确的是

  A.大面积烧伤患者给予“高能量饮食”

  B.先兆子痫患者给予“低盐饮食”

  C.糖尿病患者给予“少渣饮食”

  D.高脂血症患者给予“高纤维素饮食”

  答案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发绀是缺氧的典型表现。当SaO2低于90%时,出现口唇、指甲和舌发绀。发绀的程度与还原型血红蛋白含量相关。

  2.【答案】A

  【解析】肺结核大咯血导致窒息时,应首先设法去除气道血块,同时准备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3.【答案】A

  【解析】克雷伯杆菌-砖红色胶冻样痰;金黄色葡萄球菌-脓黄痰;绿脓杆菌-翠绿色脓性痰;肺炎链球菌-铁锈色痰;结核杆菌-痰中带血。

  4.【答案】C

  【解析】三种常见体温测量中,口温测量不宜用于婴幼儿,肛门、腋窝体温测量均可选择。C选项并非体温测量注意事项。

  5.【答案】C

  【解析】糖尿病患者给予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适量蛋白质、高纤维素饮食。

  1-5题均为单项选择题

  1.女,20岁。头晕、乏力1年。实验室检查:Hb70g/L,RBC3.0×1012/L,WBC4.1×109/L, PLT200×109/L,血清铁蛋白4μg/L。最可能的诊断是

  A.慢性病性贫血

  B.巨幼细胞贫血

  C.缺铁性贫血

  D.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2.导致输卵管妊娠的主要原因是

  A.剖宫产史

  B.输卵管发育不良或功能异常

  C.输卵管妊娠史

  D.输卵管炎症

  3.女,35岁。妊娠35+2周,2周前血压升高至160/100mmHg,未治疗。现突然持续腹痛、逐渐加重 ,感头晕、恶心、阴道有少量流血。查体:T36.8℃,P120次/分,BP100/60mmHg,呼吸急促。面色苍白 ,腹部隆起,板状腹,胎方位不清,未闻及胎心。最可能的诊断是

  A.胎盘早剥

  B.早产临产

  C.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

  D.先兆子宫破裂

  4.下列属于过期妊娠引产指征的是

  A.估计胎儿体重大于4500g

  B.高龄初产妇

  C.宫颈条件成熟,胎头已经衔接

  D.胎儿宫内窘迫

  5.男,40岁,体重60kg,右上肢肩关节以下、右下肢膝关节以下烧伤深度为浅Ⅱ°至深Ⅱ°,右 足部烧伤深度为Ⅲ°。该患者第一个24小时的补液量应为

  A.2500ml

  B.1700ml

  C.2000ml

  D.3700ml

  答案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实验室检查提示仅血红蛋白及红细胞降低,血清铁蛋白降低(女性正常值12-150μg/L) ,白细胞、血小板正常,可排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全血减少);慢性病性贫血多见于老年患者,常有原 发病,血清铁蛋白常增高;巨幼细胞性贫血主要和维生素B12、叶酸缺乏有关,多见于营养不良。结合年 龄、症状、实验室检查考虑缺铁性贫血可能性大。

  2.【答案】D

  【解析】输卵管妊娠是异位妊娠中最常见的,主要的原因是输卵管炎症,其分为输卵管黏膜炎和 输卵管周围炎。

  3.【答案】A

  【解析】患者妊娠35+2周,2周前血压升高至160/100mmHg,应诊断为妊娠期高血压,其为胎盘早 剥的高危因素之一;结合患者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最可能诊断为胎盘早剥。早产临产、妊娠合并急性胰 腺炎不会出现胎方位不清,胎心消失表现。先兆子宫破裂常见于产程长、有梗阻性难产因素的产妇,主 要表现为病理性缩复环形成,下腹剧痛难忍,胎先露升高。

  4.【答案】C

  【解析】平时月经周期规则,妊娠达到或超过42周尚未分娩者,称为过期妊娠。过期妊娠者引产 指征有:宫颈已成熟,可行引产术,常用静脉滴注缩宫素,诱发宫缩直至临产。胎头已衔接者,通常先 人工破膜,1~2小时后开始滴注缩宫素引产。人工破膜既可诱发内源性前列腺素的释放,增加引产效果 ,又可观察羊水性状,排除胎儿窘迫。其他选项为剖宫产的指征。

  5.【答案】D

  【解析】伤后第1个24小时,每1%烧伤面积(Ⅱ度、Ⅲ度)每千克体重应补胶体和电解质液共 1.5ml(小儿2.0ml)。胶体(血浆)和电解质液(平衡盐液)的比例为0.5:1,则第1个24小时补充胶体液和电 解质液量均为60×19×1.5+2000=3710ml。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