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华图_辽宁教师招聘网为您提供辽宁教师招聘考试文章:在哪看2023营口教师招考简章。更多 2023年辽宁省教师招聘考试信息敬请关注辽宁教师招聘考试网频道(http://ln.huatu.com/jiaoshi/)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辽宁华图咨询电 话:400-024-1113。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教师考试文章:在哪看2023营口教师招考简章
点击查看:2023年教师招聘考试公告>>>>
推荐阅读:
【备考图书】【网络课程】【面授课程】【 教师介绍 】【备考指导】【 试题资料 】【 备考资料 】【系统详述 】
【教师公告】【教师 招聘职位 】【报名入口】【报名条件】【准考证打印入口 】 【笔试时间】【考试 科目 】
以上这些就是辽宁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2023辽宁教师招聘考试文章:在哪看2023营口教师招考简章,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图书推荐:
相关信息推荐: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教师考试备考技巧
1.制度化教育主要指的是( )。
A.宫廷化教育 B.平民化教育
C.正规教育 D.教育制度
2.一个国家教育制度的主体部分是( )。
A.教育规范 B.学制
C.教育体制 D.国家
3.我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 )。
A.京师大学堂 B.学堂的出现
C.废科举,兴学堂 D.壬寅学制
4.我国近代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是( )。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戌学制 D.六三三制
5.( )主要是在美国产生并发展的。
A.分支学制 B.多轨学制
C.单轨学制 D.双轨学制
答案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主要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故本题选C。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教育制度的主体部分。故本题选B。
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制度化教育。我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期的“废科举,兴学堂”。故本题选C。
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旧中国的学校教育制度。癸卯学制是我国近代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故本题选B。
5.【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欧美现代学制的建立。美国原来的双轨制中的学术性一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育,被在短期内迅速发展起来的群众性小学和群众性中学所淹没,从而形成了美国的单轨学制,简称单轨制。故本题选C。
1.祖父母和父母亲都已过世,作为家中唯一子女的李某在继承父亲房产时,半路“杀出”个小田。小田系李某父亲再婚妻子田某与其前夫的女儿。李某父亲抚养小田5年后,虽与田某离婚,但仍因对小田的不舍,继续给付抚养费。在这种情况下,李某父亲的房产归( )。
A.李某继承 B.小田与李某共同继承
C.小田继承 D.小田无权继承
2.以下属于防卫过当的是( )。
A.张某欲强奸赵某,赵某趁张某不备,一砖头砸死张某
B.小明发觉王某正在偷窃自己的钱包,摸出水果刀,一刀刺死王某
C.陈某在一头疯牛冲过来的时候,急忙躲进别人的屋里
D.张某见郑某正在持刀抢劫一少女的手机,趁郑某不备,一棍子将郑某打伤
3.经传唤调查,某区公安分局以散布谣言,谎报险情为由,决定对孙某处以10日行政拘留,并处500元罚款。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传唤孙某时,某区公安分局应当将传唤的原因和依据告知孙某
B.传唤后对孙某的询问查证时间不得超过48小时
C.孙某对处罚决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应向市公安局申请
D.如孙某对处罚决定不服直接起诉的,应暂缓执行行政拘留的处罚决定
4.最高人民法院( )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最高人民检察院( )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的工作。
A.监督,领导 B.领导,领导
C.领导,监督 D.监督,监督
5.法律实施的最主要保证是( )。
A.社会舆论 B.传统力量
C.人的自觉遵守 D.国家强制力
答案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财产继承权。B项正确,A、C、D错误,李某作为子女有继承父母遗产的权利。小田系李某父亲的继子女,继父母和受其抚养教育的继子女间的权利义务适用婚姻法对父母子女关系的有关规定,且有抚养教育关系的继父母与继子女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不会因继父母离婚而自然解除,题干中小田与李某父亲是存在抚养关系的继子女与继父母关系,其继承继父遗产的权利不因母亲与继父离婚而自然解除,故小田和李某都拥有继承李父房产(遗产)的权利,B入选,A、C、D排除。故本题选B。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B项正确,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选项中小明防卫的是财产权,侵害了王某的生命权,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属于防卫过当。A、D项错误,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故这两项属于正当防卫。C项错误,属于紧急避险。故本题选B。
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行政处罚的管辖和适用。A项正确,为了保护被处罚人的合法权益,应当告知当事人传唤的原因和依据,以便当事人及时寻求法律救济。B项错误,对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人,公安机关传唤后应当及时询问查证,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八小时;情况复杂,依照本法规定可能适用行政拘留处罚的,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C项错误,孙某既可以向市公安局申请复议,也可以向区政府申请复议。D项错误,申请行政复议与提起行政诉讼都不是导致行政拘留决定暂缓执行的充分条件,还需要同时符合其他相应的条件才可以。故本题选A。
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国家机构。A项正确,按照宪法规定,国家最高审判机关,统一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该法第一百三十七条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的工作,上级人民检察院领导下级人民检察院的工作。B、C、D项错误,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
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法的适用。D项正确,法律的实施由国家强制力保证,也是最主要的保证,这是法律与其他社会规范的重要区别。如果没有国家强制力做后盾,那么法律在许多方面将变得毫无意义,违反法律的行为得不到惩罚,法律所体现的意志也就得不到贯彻和保障。但国家强制力不是法律实施的唯一保证力量,法律的实施还依靠诸如道德、人性、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A、B、C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1.蒋某与邢某协议离婚,并约定由蒋某照顾刚满周岁的女儿晓华。不到一年,蒋某在一次车祸中丧生。此时,作为晓华监护人的应当是( )。
A.邢某 B.邢某的父母
C.蒋某的父母 D.蒋某所在单位
2.刘某准备盗窃王某家的汽车,多次到王某家门外进行观察,打探王某家人的活动规律,一次刘某正在观望时因形迹可疑被王某发现而被告发,则刘某的行为属于( )。
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不构成犯罪
3.王某擅自使用机动渔船渡客,渔船行驶过程中,被某港航监督站的执法人员发现,当场对王某作出罚款50元的行政处罚,并立即收缴了该罚款。关于缴纳罚款,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执法人员应当自抵岸之日起2日内将罚款交至指定银行
B.执法人员应当自抵岸之日起5日内将罚款交至指定银行
C.执法人员应当自抵岸之日起2日内将罚款交至所在行政机关,由行政机关在2日内缴付指定银行
D.执法人员应当自抵岸之日起2日内将罚款交至所在行政机关,由行政机关在5日内缴付指定银行
4.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草案)》。这表明全国人大行使( )。
A.审议权 B.表决权
C.决定权 D.立法权
5.法对社会及其公众最基本、最直接的作用是( )。
A.法的规范作用 B.法的社会作用
C.法的示范作用 D.法的管理作用
答案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自然人。A项正确,B、C、D项错误,按照民法总则第十六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父母离婚后,对子女的权利义务仍然存在,子女无论随哪方生活,仍然是父母双方的子女。因此,离婚后,父母双方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权不变。任何一方均要履行抚养教育子女的权利与义务。故本题选A。
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A项正确,D项错误,犯罪预备是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状态。本题中,刘某为了盗窃汽车而打探观望,是为盗窃制造条件,因此属于犯罪预备。B项错误,犯罪未遂是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状态。C项错误,犯罪中止是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状态。故本题选A。
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行政处罚的程序。C项正确,按照行政处罚法第五十条规定,执法人员当场收缴的罚款,应当自收缴罚款之日起二日内,交至行政机关;在水上当场收缴的罚款,应当自抵岸之日起二日内交至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应当在二日内将罚款缴付指定的银行。A、B、D项错误。故本题选C。
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国家机构。D项正确,通过题干表述“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了《民法总则》”,体现了人大在行使立法权。A项错误,审议权是指人大代表在本级人大会议期间,对列入本次会议议程的各项议案进行审查和讨论并发表意见,表明态度,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的权利。B项错误,表决权是指人大代表在本级人大会议上,对列入大会审议的各项议案包括对确定的候选人表示赞成或者反对或者弃权的一种决定的权利。C项错误,决定权是指国家权力机关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的权力。故本题选D。
5.【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法的作用。A项正确,法的作用分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两大类,其中规范作用是法对社会及公众最基本、最直接的作用。B项错误,法的社会作用是指维护特定人群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法的社会作用大体上可归纳为以下两大方面:维护阶级统治和执行社会公共事务。C、D项错误,混淆项。故本题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