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华图_辽宁选调生招聘考试网为您提供2023辽宁选调生考试备考文章:辽宁选调生考试每日一练2023年(7月12日)。更多2023年辽宁选调生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选调生考试频道(https://ln.huatu.com/xds/)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
沈阳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选调生考试备考文章:辽宁选调生考试每日一练2023年(7月12日)
这场兵变,没有喋血宫门,伏尸遍野,更没有烽烟四起,兵连祸结,几乎是“兵不血刃,市不易肆”,就取得了改朝换代的成功,创造了“不流血而建立一个大王朝的奇迹”。这场兵变指的是:
A.大同兵变
B.陈桥兵变
C.泾原兵变
D.宁远兵变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历史知识。
第二步,陈桥兵变是公元960年2月3日赵匡胤发动的取代后周、建立宋朝的兵变事件,此典故又称黄袍加身。公元960年恭帝年幼政局不稳,赵匡胤假借抗敌为名率大军出城。行军至陈桥驿赵匡胤煽动士兵发起兵变。随后,赵匡胤率军回师开封,胁迫周恭帝禅位,改国号为“宋”,定都开封。这场兵变创造了“不流血而建立一个大王朝的奇迹”。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A项:大同兵变是明嘉靖年间兵变之一。嘉靖三年(1524),大同巡抚张文锦为加强战备,命镇卒戍守城北五堡,参将资鉴催督甚急,激起众怒。镇卒郭鉴、柳忠等起而暴动,击杀张文锦、贾鉴。朝廷以蔡天佑为大同巡抚,桂勇为总兵官,前往安抚。A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C项:泾原兵变,是唐代中期的兵变事件。建中四年(783年),泾原地方士兵兵变,变军攻陷帝都长安;唐德宗仓皇出逃至奉天(今陕西乾县),更引发皇帝被变军包围一月馀,史称奉天之难。自此事件后朝廷威严扫地,唐朝皇帝又开始重用宦官。C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D项:宁远兵变,又称十三营兵变,是明朝崇祯元年(1628年)辽东的一场兵变,后为袁崇焕平定。崇祯元年,宁远十三营的蜀、楚士卒,以张正朝、张思顺为首,歃血为盟,欲讨回欠发的四个月薪饷,他们攻入幕府,捉了巡抚毕自肃、总兵朱梅等,向两人索钱。毕自肃表示无力支应,事实上在此之前,毕自肃曾经九次向朝廷申报欠饷,朝廷都不理会。其实毕自肃亲兄毕自严是户部尚书,主管财政,因为财政吃紧,也只能不闻不问。D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秦岭--淮河在我国的地理意义及其重要,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它是我国一月份0度等温线
B.它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与热带季风气候的界线
C.它是半湿润与半干旱的分界线
D.它大致是400mm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知识。
第二步,“秦岭——淮河”一线是我们国家重要的一条地理分界线:①我国年降水量800MM等降水量线;②一月份0度等温线;③湿润与半湿润的分界线;④亚热带季风区与温带季风区的分界线;⑤亚热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⑥热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针叶林的分界线;⑦中国的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⑧水稻小麦种植区分界线;⑨河流结冰与不结冰的分界线;⑩旱地与水田地区分布分界线。
因此,选择A选项。
诗歌来源于生活,是古代人们描述日常生活的重要工具,正所谓诗情“化”意,下列描述中不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B.泽中有火,上火下泽
C.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D.日照澄州江雾开
【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物理化学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日照澄州江雾开”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杂曲歌辞·浪淘沙》,雾是胶体,光通过其中会产生丁达尔效应,这属于物理变化。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A项: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出自明代诗人于谦的《石灰吟》,“粉身碎骨”是指矿石粉碎,属于物理变化;“要留清白在人间”是矿石经过焚烧,碳酸钙经过高温加热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A项错误,排除。
B项:“泽中有火,上火下泽”出自《易经》,是描述沼气在湖泊池沼水面上起火的现象,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完全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甲烷不完全燃烧产生一氧化碳和水,不管怎样都属于化学反应。B项错误,排除。
C项:“曾青得铁则化为铜”出自西汉淮南王刘安的《淮南万毕术》,曾青是铜的化合物——五水硫酸铜,用铁将其中的铜离子置换出来产生单质铜,属于化学变化。C项错误,排除。
以上这些就是沈阳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2023辽宁选调生招聘考试文章:辽宁选调生考试每日一练2023年(7月12日),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