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报考指导

首页 > 辽宁社会工作者 > 报考指导

丹东市社工职位表在哪看

辽宁华图 | 2023-08-08 08:02

收藏

  辽宁华图_辽宁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网为您提供辽宁社工考试备考文章:丹东市社工职位表在哪看。更多辽宁社区工作者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频道(https://ln.huatu.com/shehui/)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备考文章:丹东市社工职位表在哪看

社区工作者考试公告

  资讯汇总:辽宁社区工作者考试公告

  资讯汇总:辽宁社区工作者考试职位表

  备考资料:辽宁社区工作者笔试图书

  笔试课程:辽宁社区工作者笔试课程

  图书推荐:

  社区工作者公开招聘考试专用教材社区工作者招录考试历年真题及专家命题预测试卷

  社区工作者公开招聘考试专用教材社区工作者招录考试一本通+历年真题

  推荐阅读:

  【备考图书】【网络课程 】【面授课程】【社工介绍 】【备考指导】【 试题资料 】【 备考资料 】【系统详述

  【社工公告】【社工大纲】【社工职位 】【报名入口】【报名条件】【准考证打印入口】 【笔试时间】【考试科目

  以上这些就是辽宁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辽宁社工招聘考试文章:丹东市社工职位表在哪看,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相关信息推荐:

  辽宁社区工作者考试笔试课程

  辽宁社区工作者考试面试课程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社区工作者招聘备考技巧

  10、关于我国著名园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十二兽首曾是颐和园的镇园之宝

  B. 承德避暑山庄始建于明代崇祯年间

  C. 《枫桥夜泊》涉及的城市是留园所在地

  D. 苏州拙政园整体呈现均衡对称的格局

  答案:C

  解析:A选项十二兽首是圆明园的镇园之宝;B承德避暑山庄始建于1703年,经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C选项《枫桥夜泊》写的是姑苏城,姑苏为现在的苏州,留园位于江南古城苏州,故C为正确的;D选项苏州拙政园分为东、中、西和住宅四个部分,并不对称。选择C。

  11、下列选项所描述的对象,哪一项与其他三项不同?

  A. 挥毫掣电,随手万变

  B. 池墨泼飞云,紫毫挥广宇

  C.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D. 倪倪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答案:C

  解析:A项:怀素的狂草被形容为“挥毫掣电,随手万变。B项:原诗为:今闻东楚人,结网为书圃。池墨泼飞云,紫毫挥广宇。 风流与我逢,狂草竞龙舞。 一舞醉三回,消愁极千古。描写的对象亦是狂草。C项: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出自于唐朝刘禹锡的《望洞庭》。意译为: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 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因此描述的对象为洞庭湖。D项:李白曾在一首诗里对某一书法作品称赞道:“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恍恍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李白赞扬的是草书的挥洒自如和狂放之美。因此本题答案为C。

  12、柏拉图认为处于变化之中的事物不是真正的存在,持这种理念的人会认为以下哪项最真实:

  A. 关于马的概念

  B. 人的照片

  C. 一棵树

  D. 勾股定理

  答案:D

  解析:柏拉图的观点体现了否认绝对运动,那么可以认定他承认相对静止,在四个选项中,体现了相对静止的是勾股定理,这是一个恒定的定理,D项正确。A项中,关于马的概念,是人主观界定的,针对不同种类和时间会发生变化,属于绝对静止,所以A项不符合,B项在不同阶段人会变化,所以照片也会变化,B项不符合,C项中,一棵树是有其生长过程的,所以会发生变化,属于绝对运动,C项不符合。选择D。

  5、12个啤酒空瓶可以免费换1瓶啤酒,现有101个啤酒空瓶,最多可以免费喝到的啤酒为A. 10瓶

  B. 11瓶

  C. 8瓶

  D. 9瓶

  答案:D

  解析:12个空瓶换一瓶酒,2瓶酒等于11个空瓶加1酒,所以题意等价于11个空瓶换1酒,根据公式,可以换的酒=101÷11=9……2,即可换9瓶酒。因此,答案选择D选项。

  6、一项工程,甲一人做完需30天,甲、乙合作完成需18天,乙、丙合作完成需15天,甲、乙、丙三人共同完成该工程需:

  A. 10天

  B. 12天

  C. 8天

  D. 9天

  答案:A

  解析:假设工作量为90,则甲效率=3,甲效率+乙效率=5,乙效率+丙效率=6,解得乙效率=2,丙效率=4,所以三人合作所需时间=90÷(3+2+4)=10。因此,答案选择A选项。

  7、有100人参加运动会的三个比赛项目,每人至少参加一项,其中未参加跳远的有50人,未参加跳高的有60人,未参加赛跑的有70人。问至少有多少人参加了不止一个项目?( )

  A. 7

  B. 10

  C. 15

  D. 20

  答案:B

  解析:解析一:参加不止一个项目的人数+参加最多一个项目的人数=总人数,即参加不止一个项目的人数+至少不参加两个项目的人数=总人数,要想使参加不止一个项目的人数最少,要求至少不参加两个项目的人数最多。不参加项目的总人次为50+60+70=180,全部为不参加两个项目的人数时不参加两个项目的人数最多,即不参加项目的人每人占2人次,不参加两个项目的人数最多=180÷2=90。所以参加不止一个项目的人数至少为100-90=10人。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

  解析二:参加跳远的人数为50人,参加跳高的为40人,参加赛跑的为30人;即参加项目的人次为120人次;故欲使参加不止一项的人数最少,则需要使只参加一项的人数最多为x,参加3项的人数为y;故x +3y=120,x+ y=100,解得y=10。所以答案为B。

  考前三天如何“抱佛脚”

  很多考生在考试前都会比较焦虑,总觉得还有很多题目没有看,或者是觉得还有很多东西感觉复习不够到位,等等。面对这些问题,感到焦虑的小伙伴们我们要做到的是调整好心态,高效利用考前时间。那到底如何高效运用考前三天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考前三天如何“抱佛脚”的问题。

  到了考前的三天这个时候已经不适合大家再去做新题,刷新题了。首先,经过长时间的备考,小伙伴们其实积累和做过的题目已经很多了,不需要再靠这几天来增加题目储备了,而且这几天能帮助我们增加的题量也是极为有限的。其次,在考前的几天个人心态本身已经发生了变化,焦躁情绪逐渐增加,这时候做的题目的准确率肯定也会随之下降,准确率的下降会导致小伙伴们更加焦虑,如此恶性循环不利于调整好考试前的心态。所以,这段时间小伙伴们就不用在恶补新题了,这时候我们主要的工作就是审视旧题,梳理知识,以查漏补缺为主。

  那么我们查漏补缺,梳理的重点是什么呢?是全盘复盘么?当然不是!我们要有选择的进行复习。就行测而言,在短时间内能有提升的部分主要是我们的阅读的速度和资料分析的解题技巧。那么,今天华图教育就简单的对如何提升阅读速度来进行简单总结。

  想要提升阅读速度最主要的就是观察好题干中的关键词和关键句。那关键词句都有哪些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第一,关联词。比如,转折词和因果词。当出现这类型关联词的时候,重点分析关联词前后文的关系,方便快速找到文段的中心观点。

  第二,指代词。比如,这、这是、这说明。当这类词出现在尾句的时候,基本是在总结前文的主要内容。

  第三,总结词。比如,可见、总之、综上。当这类词语出现在尾句的时候,基本就是在总结上述文段的主要内容。

  第四,对策句。如果在句子中出现了“应……”、“要……”、“需要……”的表述,就是典型的对策句,那么我们要直接优先选择对策句。

  举个例子来说:

  例题

  事实上,延期偿债不仅无助于真正缓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在大多数情况下反而是埋下了威力更为巨大的“定时炸弹”。一旦“借新还旧”成为地方政府的常规做法,后果更是不堪设想。有鉴于此,中央政府应及时采取强硬手段,制止地方政府继续大唱“拖字诀”;有关部委也应积极考虑借助资本市场消化地方政府公共债务,以债务证券化等方式引入民间资本,化解债务风险;地方政府也应适当削减其经济建设职能,实现财权、事权对等,从根本上消除负债过度的生存土壤。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 ) 。

  A.强调中央政府在缓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上的指导作用

  B.论述缓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有效手段

  C.分析限制地方政府延期偿债的原因

  D.说明地方政府偿还债务的常规做法

  【答案】B。华图解析:文段的最后出现了“中央政府应……”、“有关部委也应……”、“地方政府也应……”等典型对策句的表述。故对策是重点,总体概括后B项符合。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