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报考指导

首页 > 辽宁社会工作者 > 报考指导

抚顺市社区工作者什么时候出招聘职位表

辽宁华图 | 2023-08-11 08:03

收藏

  辽宁华图_辽宁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网为您提供辽宁社工考试备考文章:抚顺市社区工作者什么时候出招聘职位表。更多辽宁社区工作者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频道(https://ln.huatu.com/shehui/)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备考文章:抚顺市社区工作者什么时候出招聘职位表

社区工作者考试公告

  资讯汇总:辽宁社区工作者考试公告

  资讯汇总:辽宁社区工作者考试职位表

  备考资料:辽宁社区工作者笔试图书

  笔试课程:辽宁社区工作者笔试课程

  图书推荐:

  社区工作者公开招聘考试专用教材社区工作者招录考试历年真题及专家命题预测试卷

  社区工作者公开招聘考试专用教材社区工作者招录考试一本通+历年真题

  推荐阅读:

  【备考图书】【网络课程 】【面授课程】【社工介绍 】【备考指导】【 试题资料 】【 备考资料 】【系统详述

  【社工公告】【社工大纲】【社工职位 】【报名入口】【报名条件】【准考证打印入口】 【笔试时间】【考试科目

  以上这些就是辽宁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辽宁社工招聘考试文章:抚顺市社区工作者什么时候出招聘职位表,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相关信息推荐:

  辽宁社区工作者考试笔试课程

  辽宁社区工作者考试面试课程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社区工作者招聘备考技巧

  1.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在理论和实践结合上下功夫,要总结好党关于新时代加强法治建设的思想理论成果,并用于指导全面依法治国的各项工作实践。这一观点蕴含的哲理是:A.理论是实践指南

  B.理论比实践超前

  C.理论要高于实践

  D.理论来源于实践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认识论知识。

  第二步,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告诉我们:实践是理论的基础,即实践对理论具有决定作用。理论对实践有反作用,科学的理论对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错误的理论则有阻碍作用。理论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的,不能任意割裂两者的辩证关系,孤立地强调一个方面。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变革,这是实践的表现;必须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强调变革的实践活动离不开正确的理论作为指导。题干强调了理论对变革实践的指导作用。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BC项:“理论比实践超前”、“理论要高于实践”的表述错误。BC项排除。

  D项:“理论来源于实践”不符合题意,题干强调了理论对变革实践的指导。D项排除。

  【标签】

  【知识点】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

  【难度】中等

  2.新农村建设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同时,在新发展阶段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总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经验做法,用“乡土味道”赋能乡村振兴。材料中的做法体现了:A.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对立统一

  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对立统一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对立统一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对立统一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

  第二步,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体现在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体现的是特殊性,“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总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经验做法”体现的是普遍性,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是全国性的普遍指导意义的精神。即体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对立统一。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A项:主次矛盾互相依赖、互相联系。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和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也会影响主要矛盾的发展和解决;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要求我们既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题干中未体现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A项排除。

  B项:矛盾双方的对立又称矛盾的斗争性,矛盾双方的统一又称矛盾的同一性,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同一性通过斗争性来体现。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着事物的变化发展。题干中未体现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B项排除。

  D项:矛盾的主次方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规定着事物的性质;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影响;在一定条件下,二者相互转化,判断事物的性质主要看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题干中未体现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D项排除。

  一、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5题2014年1~11月我国货物运输情况。

  1、2014年1~10月我国货物运输总量为多少亿吨?

  A. 340.2

  B. 353.9

  C. 366.5

  D. 393.2

  答案:B

  解析:我国货物运输总量2014年1~10月等于2014年1~11月值减去2014年11月的值。393.2-39.2=350+。正确答案为B。

  2、2013年1~10月我国货物运输总量最大的领域是:

  A. 公路

  B. 民航

  C. 铁路

  D. 水运

  答案:A

  解析:求2013年1~10月基期值等于2013年1~11月减去2013年11月的值。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公路类303亿吨远大于铁路的35亿吨和水运的54亿吨,民航的单位为万吨,一定最小。所以此题最大的一定为公路。正确答案为A。

  3、2013年11月我国货物周转总量中,水运周转量占比在以下哪个范围之内?

  A. 低于40%

  B. 40%~50%

  C. 50%~60%

  D. 高于60%

  答案:B

  解析:2013年11月水运周转量的值÷同期我国货物周转量在40%到50%之间。正确答案为B。

  4、哪些运输方式在2014年11月的货物运输量占当月货物运输总量的比重超过上年同期水平?

  A. 仅铁路

  B. 仅公路

  C. 铁路和民航

  D. 公路和水运

  答案:D

  解析:判断比重变化,只要判断部分与整体增长率即可,部分增长率>整体增长率,比重超过上年。2014年11月货物运输总量的整体增长率为7.1%,增长率大于7.1%的为公路的8.6%和水运的7.6%。正确答案为D。

  5、关于2014年1~11月我国货物运输状况,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

  A. 月均货物运输量约为33亿吨

  B. 每吨货物平均运输距离为500多公里

  C. 铁路货运量占总体比重低于其货物周转量占总体比重

  D. 公路货物周转量同比增量高于水运货物周转量同比增量

  答案:C

  资料分析要点梳理

  聚焦基础知识

  国考行测资料分析的考查上侧重于基础知识点的考查,难点、偏点的考查虽有出现,但占比很小。在冲刺阶段学会抓大放小就显得格外重要了。把握常考概念,记牢基础公式,灵活运用常规速算技巧是“大”,偏难点是“小”。

  梳理冲刺要点

  从基本公式看,以增长、比重、平均数为主,倍数次之。除了熟背公式之外,更重要的是能够读懂问题所对应的公式。增长要注意的是:第一,量和率的区分,“量”指的是带有单位的绝对值。“率”指的是两个相关数在一定条件下的比值,其结果为相对数,用百分数表示。因此量和率最本质的区别就是有无单位,有单位的数据称为量,无单位的数据称为率。第二,混合增长率主要用于整体和部分增长率之间的比较问题,基本不需要计算。比重和平均数要注意的是:分清比重变化量和平均数变化率公式的运用,之所以会有困扰,重点是没有搞清楚百分数与百分点的区别。百分数本质是一个率,为一个比值,通过除法运算得出,没有具体的单位。而百分点是百分数的差值,其结果读作百分点;本质来讲是一个量,其单位为百分点。因此我们在做比重或者平均数题目时还是要注意问的是百分点还是百分数。

  从解题方法看,尾数法、特征数字法、有效数字法为常用的估算方法。特征数字法是将百分数转化为相等或者相近的分数,从而达到简化运算的目的,但不少同学总是苦恼怎样将百分数转化成比较接近的分数,除了记忆之外,也需要灵活转化。例如15.4%是介于2022年辽宁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要点梳理

  从比较方法看,观察法和横向、纵向看倍数关系或者变化幅度为常用方法。观察法,利用分式性质就可以快速判断分数大小,帮助我们排除错误答案;若横向看倍数关系,如果两个分式的分子之间的倍数大于分母之间的倍数,分数变大,反之分数变小;若纵向看倍数关系,如果两个分式的分子都大于分母,谁的分子与分母之间的倍数关系大谁就更大,反之就更小。

  考题智慧取舍

  冲刺的最后阶段,大家对于考试也有了一定的理解,与其说行测是考智商,不如说是考情商。是平时备考时的努力勤奋,也是考场上对于做不完的题量的智慧取舍。取自己有把握的题目做,舍去费时间长的题目。资料分析的题目如何取舍呢?

  首先,选项差距较大时,舍弃精算,也可以选出正确选项。其次,选择性舍弃综合判断题目。对于简单的选项优先,查找的选项优先;如果时间紧迫时,只看一到两个选项;几乎没有时间时,直接放弃综合判断。最后,舍弃题干复杂“新题型”,读了一遍完全没读懂的题目,可以直接放弃,把时间留给其他题目,保证其他题目的正确率。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