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华图_辽宁教师招聘网为您提供辽宁教师招聘考试文章:在哪里可以看2023年辽宁教师招考公告。更多 2023年辽宁省教师招聘考试信息敬请关注辽宁教师招聘考试网频道(http://ln.huatu.com/jiaoshi/)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辽宁华图咨询电 话:400-024-1113。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教师考试文章:在哪里可以看2023年辽宁教师招考公告
点击查看:2023年辽宁教师招聘考试公告>>>>
教师招聘考试推荐 | |||||
热点考试 | |||||
招考公告 | 职位表 | 报名时间 | 报名条件 | 报名入口 | |
考试时间 | 缴费入口 | 考试科目 | 考试大纲 | 报考指导 | |
准考证 | 成绩查询 | 录用信息 | 面试公告 | 工资待遇 | |
实用备考 | |||||
每日直播 | 时政周播 | 领资料包 | 试题 资料 | 备考 指导 | |
图书购买 | 笔试课程 | 面试课程 | 网络课程 | 更多 >>> |
以上这些就是辽宁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2023辽宁教师招聘考试文章:在哪里可以看2023年辽宁教师招考公告,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相关信息推荐: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教师考试备考技巧
1.教育目的结构中核心部分是关于( )。
A.身心素质的规定 B.社会价值的规定
C.政治取向的规定 D.教育内容的规定
2.衡量和评价教育质量和规格要求的根本标准是( )。
A.教育目的 B.教育计划
C.教育原则 D.教育大纲
3.在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上,存在的两个典型对立的理论主张是( )。
A.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 B.国家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
C.全面发展论与个性发展论 D.国家本位论与个人本位论
4.教育的最高理想是通过( )体现出来的。
A.课程目标 B.教育目的
C.教学目标 D.培养目标
5.( )是我国一贯的教育方针。
A.重点发展 B.全面发展
C.局部发展 D.智力发展
答案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目的的结构。教育目的的结构包括内容结构和层次结构两个方面。其中,内容结构包括:(1)对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身心素质及其结构做出规定,身心素质的规定是教育目的内容结构的核心部分;(2)对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社会价值做出规定。故本题选A。
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目的的地位。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是教育活动的依据和评判标准、出发点和归宿,在教育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故本题选A。
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进行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关于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的理论,主要存在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两个争论。社会本位论认为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教育的根本价值是满足社会需要,代表人物有孔子、涂尔干等。个人本位论认为人的价值高于社会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发展人的个性,代表人物有卢梭、福禄贝尔、裴斯泰洛齐等。故本题选A。
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目的的作用。教育的最高理想是通过教育目的体现出来的。故本题选B。
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教育方针。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故本题选B。
1.研究者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里对学前教育中的某种现象和问题进行系统、定期的研究是( )。
A.长期研究 B.个案研究
C.横向研究 D.纵向研究
2.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具有一种吸收知识的自然能力,即所谓的( )。
A.内在需求 B.吸收的心智
C.图式 D.内在敏感性
3.教师通过情境表演的方式让幼儿体会他人的情感与需要,教师采用的方法是( )。
A.角色扮演法 B.情境创设法
C.移情训练法 D.情感体验法
4.儿童能够数出6个人、6个苹果、6棵树,但并不能真正理解“6”的意义,在学习经验不断积累后,儿童知道6可以代表任何6个物体。这说明儿童学习数学具有( )的特点。
A.从具体到抽象 B.从外部动作到内化动作
C.从个别到一般 D.从不自觉到自觉
5.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最好的活动形式是( )。
A.操作 B.交往
C.游戏 D.言语
答案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长期研究是指研究者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里对学前教育中的某种现象和问题进行系统、定期的研究;个案研究是研究者选取一个特殊个体或典型案例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考察的研究。故本题选A。
2.【答案】B 解析:“吸收性心智”是幼儿独有的一种特殊的学习方式,即幼儿会像海绵一样,从环境中吸取信息,而这一学习和贮存大量知识的过程不需要花费大量精力,是在潜意识层面进行的,这种学习方式会持续到7岁。故本题选B。
3.【答案】C 解析:移情是指设身处地地站在他人的位置和立场上考虑问题,理解他人的感情和需要。移情训练法是通过故事、情境表演等形式使幼儿理解和分享别人的情绪体验,使幼儿在日后生活中对他人类似的情绪体验会主动地、“习惯性”地产生理解和分享的教育方法。故本题选C。
4.【答案】A 解析:儿童先认识的“6个人、6个苹果、6棵树”都是具体的形象,后认识的“6”是抽象的数字概念,说明儿童学习数学时是从具体到抽象。故本题选A。
5.【答案】C 解析: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最好的活动形式是游戏。故本题选C。
1.经常与幼儿玩手转圈、秋干、转椅等游戏活动,让幼儿适应轻微的摆动、颠簸、旋转促进其( )的发展。
A.适应能力 B.平衡机能
C.应变能力 D.人际交往能力
2.在学前儿童思维工具的变化中,语词的作用( )。
A.越来越小 B.越来越大
C.始终很大 D.始终很小
3.在幼儿入小学时,有老师发现有孩子做事情总是不能完成,遇到一点困难就等老师来帮助,这现象要求在幼小衔接中( )。
A.培养幼儿的独立性 B.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
C.培养幼儿良好的非智力品质 D.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基础能力
4.幼儿园教师为幼儿制作成长档案是运用了( )对幼儿的成长进行研究。
A.观察法 B.谈话法
C.作品分析法 D.实验法
5.为小朋友分发圆点卡片,让他们按照圆点多少对卡片排序,这种排序依据是( )。
A.按图形排序 B.按规则排序
C.按数量和数排序 D.按量的差异排序
答案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强调,经常与幼儿玩拉手转圈、秋千、转椅等游戏活动,让幼儿适应轻微的摆动、颠簸、旋转,促进其平衡机能的发展。故本题选B。
2.【答案】B 解析:人类思维发展趋势是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在学前儿童思维工具的变化中,语词的作用越来越大。故本题选B。
3.【答案】A 解析:题干中幼儿的表现主要是由于儿童独立做事能力不高,因此在幼小衔接中可培养儿童的独立性。故本题选A。
4.【答案】C 解析:作品分析法是对调查对象的各种作品,如笔记、作业、日记、文章等进行分析研究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幼儿园教师为幼儿制定成长档案,记录了幼儿的成长以及问题等。因此是运用了作品分析方法。故本题选C。
5.【答案】C 解析:按数量和数排序:如圆点卡片、实物卡片排序,数字卡片排序。故本题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