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华图_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为您提供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4年云南国家公务员公告在哪看。更多2024年国家公务员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频道(http://ln.huatu.com/guojia/)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国家公务员考试专属客服:点击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4年云南国家公务员公告在哪看
点击查看: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建议保存链接,出公告查看)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暂未发布,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都在10月中旬左右发布,在国家公务员局发布。
点击查看: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表>>>>(建议保存链接,出职位表查看)
点击查看: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建议保存链接,出大纲查看)
点击查看: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
图书推荐:
以上这些就是辽宁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4年云南国家公务员公告在哪看,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相关信息推荐: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国考备考技巧
20. 货币政策是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基本手段之一,当通货膨胀较为严重时,应该采取的货
币政策是:
A. 紧缩性货币政策
B. 扩张性货币政策
C. 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D. 积极货币政策
21. 下列不属于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措施是:
A. 发行央行票据
B. 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C. 买进政府债券
D. 提高再贴现率
22. 在市场经济下,当一国处于景气下降阶段时,经济上不可能出现的特征是:
A. 商品价格持续上升
B. 居民消费需求下滑
C. 投资减少,失业率上升
D. 居民收入减少
20.【答案】A
【解析】通货膨胀是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导致货币贬值而引
起物价持续上涨的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抑制通货膨胀最直接的方法
就是减少货币供给,降低社会总需求,可以实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及货币政策。因此,选择
A 选项。
【拓展】
B 项:扩张性货币政策通过提高货币供应来刺激社会总需求,是抑制通货紧缩的政策。
C 项: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方向相同,只是程度较扩张性货币政策低。
D 项:积极货币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方向相同,程度介于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与适度宽松
货币政策之间。
21.【答案】C
【解析】紧缩性货币政策是指央行通过减少货币供应量来降低总需求水平的政策。买进政府
债券实际上是央行将货币借给政府,增加了市场上的货币流通量,是扩张性货币政策。因此,
选择 C 选项。
【拓展】
A 项:发行央行票据可以减少流通中货币数量,降低社会总需求。
B 项: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减少商业银行可贷出的资金,减少流通中货币数量,降低社会
总需求。
D 项:提高再贴现率说明央行向商业银行的放款减少,流通中货币量减少,降低社会总需求
22.【答案】A
【解析】某国市场经济景气下降是通货紧缩的表现。通货紧缩指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减少,物
价持续下跌的现象。商品价格持续上升是通货膨胀的表现。因此,选择 A 选项。
【拓展】
B 项:通货紧缩时,居民的购买力下降,对消费的需求逐渐下滑。
C 项:长期的货币紧缩会抑制投资与生产,导致失业率升高及经济衰退。
D 项: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减少,失业率上升,导致居民的收入减少。
354. 法律的实施效果很大程度上是由民众和执法者对违法行为的态度决定的。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 与中国人“逢年过节喜庆应该放鞭炮”的社会习俗是不一致的。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燃放烟花爆竹 是“辞旧迎新”是“热热闹闹过新年”的重要标志。甚至在很多人的意识中,会有 “如果不放鞭炮,怎么算过年”这样的意识。所以许多人看到别人违反法规放鞭炮、点烟花,不仅不 鄙视他,而且还会觉得挺高兴,乐观其成,无形中减弱了执行的惩罚效果。
下列论断最符合上文观点的是:
A.在法律和社会风俗不一致时法律的实施效果不会太好
B.法律实施效果的好坏完全由法律本身所决定
C.凡是违反社会习惯的法律法规都应当被废除
D.法律法规在制定时应当征求民众和执法者意见
355. 坦白地说,作为一个有着二十多年从业经验的记者,笔者深为自己完全看不出那个假报道的破绽而 ________,更为自己的同行里________有如此骗子而羞愧。填在横线上最恰当的词语是:
A.惊诧 竟
B.汗颜 尚
C.惊诧 尚
D.汗颜 竟
356. 中国的工业革命开始得相对较晚,其大部分效果在过去四十年中才显现出来。它对中国人与自然环 境关系的影响,发生得肯定比其他任何地方都要快,而且可能比其他任何地方都要强大。随着政治越来越稳定, 大规模的发展、生产、消费、运输和废物处理已经改变了中国。
上述文字透露出来的潜在的信息是:
A.中国工业改革的效果在较长时间内才能显现出来
B.中国工业改革对中国的影响比其他任何地方都快
C.中国工业革命后政治越来越稳定
D.中国自然环境的发展前景和威胁
354.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文段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 项对应文段最后一句“无形中减弱了执行的惩罚效
果”,符合原文。B 项对应文段第一句“法律的实施效果很大程度上是由民
众和执法者对违法行为的态度决定的”,不是“完全由法律本身决定”,属
于曲解文意,与原文不符。C 项“凡是……被废除”过于绝对,属于偷换
语气,与原文不符。D 项对应“法律的实施效果很大程度上是由民众和执
法者对违法行为的态度决定的”,而不是“制定时征求民众和执法者意见”,
属于曲解文意,与原文不符。
因此,选择 A 选项。
355. 【解析】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递进关联词“更”以及“更”后面的感 受“羞
愧”可知,第一空应该含“羞愧”之意,但比“羞愧”语义程度稍微轻一
点。A 项和 C 项“惊诧”指惊讶诧异,无关“羞愧”,不符合文意,排除 A
项和 C 项。B 项和 D 项“汗颜”指因羞惭而脸上出汗,泛指惭愧,能够体
现“羞愧”的含义且比它语义更轻,符合文意。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从业二十多年但完全看不出假报道的问题”
可知这是作者没想到的。再通过递进关联词“更”可知,第二空应填入一
个语义也表示“想不到”但程度更重的词。B 项“尚”指还、仍然,不符
合文意,排除 B 项。D 项“竟”指竟然,表示出乎意料、意料之外的事且
语义较重,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 D 选项。
356.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到中国的工业革命起步晚,大部分效果很晚
才体现出来。接着论述了它对“中国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影响又快又强
大,最后对该影响进一步补充,指出工业革命大规模的发展给我国的生产、
消费、运输和废物处理等带来了挑战。由此可知,文段重在强调工业革命
给中国人与自然环境带来的影响。
第二步,对比选项。D 项“发展前景”和“威胁”是对“影响”的同 义替
换。
因此,选择 D 选项。
【拓展】
A 项和 C 项:文段的背景表述,非文段重点。B 项:表述片面,文段还强调了给中国发展带来的隐忧。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 )仍然是时代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同时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
A. 和平与发展 B. 改革与发展
C. 革命和变革 D. 革命与战争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知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全会深入分析了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国际上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同时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和平问题讲的就是政治问题,发展问题讲的就是经济问题,和平与发展是互为条件,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下列不属于我国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转变的条件有:
A. 辛亥革命后社会共产主义的发展
B. 中国农民阶级的壮大和学生运动的发展
C.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
【答案】AB
【解析】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知识。辛亥革命后中国没有发展社会共产主义,A项错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及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是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转变的条件,而非农民阶级的壮大,B项错误。因此,选择AB选项。
【拓展】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为主的资产阶级性质的人民民主革命。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CD项:1917年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的马克思主义。新文化运动的广泛开展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准备了思想和文化条件,CD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