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华图_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为您提供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4年西藏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一般在哪里看。更多2024年国家公务员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频道(http://ln.huatu.com/guojia/)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国家公务员考试专属客服:点击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4年西藏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一般在哪里看
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大战即将拉开序幕,华图教育专家建议考生要做充分准备,争取一次上岸。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暂未发布,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都在10月中旬左右发布,在国家公务员局发布。
点击查看: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建议保存链接,出公告查看)
点击查看: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表>>>>(建议保存链接,出职位表查看)
点击查看: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建议保存链接,出大纲查看)
点击查看: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
点击查看: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图书>>>>
图书推荐:
推荐阅读:
【备考图书】【网络课程 】【面授课程】【国考介绍 】【备考指导】【 试题资料 】【 备考资料 】【系统详述 】
【国考公告】【国考大纲】【国考职位 】【报名入口】【报名条件】【准考证打印入口】 【笔试时间】【考试科目 】
以上这些就是辽宁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4年西藏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一般在哪里看,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相关信息推荐: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国考备考技巧
(复合题)党的十七大报告?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并把生态文明建 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 建设、社会建设一起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的重要任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需要 各地区各部门结合自身实际,大胆实践、勇于探索,根据中央的精神和要 求,山东省聊城市 ________________。 建设生态文明市,在理念和内涵上都与过去?出的建设生态市有所不同。 生态市建设主要 涉及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重点是控制 污染、节约能源、改善环境;而生态文明市建设则涉及 经济社会发展的方 方面面,需要落实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近年来建设生 态市的实践使我们 越来越认识到,仅仅通过生态市建设还不能完全解决经 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问题,必须进一步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实现从传统的征 服自然观念向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观念转变,实现从以过度消耗资源、 破坏环境为代价的 粗放型增长模式向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 展模式转变,适应建设生态文明市的要求,聊城市重点 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的工作: 发展生态经济,立足本地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和服务业。 在生态 工业方面,按照做大、做强、做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积极推动 科技创新,大力抓好节能减排,培植一批大 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在生态 农业方面,推行蔬菜大棚轮作制,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 在服务 业方面,以旅游度假和商贸物流为重点,着力抓好水中古城的保护 性开放、马颊河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等项目 和煤炭、化肥、有色金属、农 副产品等大型物流基地、专业市场的建设。 改善生态环境,下大力气抓好大气污 染、水污染治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 境。近年来,全市 160 多万亩流荒地得到治理,森林覆盖率达到 28.13% , 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 37.2%,城区空气质量良好率达到 91.8%。 培育生态文化,倡导崇尚简朴节约,使用绿 色产品、追求健康向上的生态 生活方式,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在城市建设中注 意突出 文化个性、?高文化品位,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促进人 的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高。 促进社会和 谐,坚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让人民群众 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认真解决就业、教育、收入 分配、医疗卫生、社会保 障、社会治安等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2008 年,全市财政用于民 生方面的 支出大幅增长,其中环境保护支出增长 230.8%,就业和社会保 障支出增长 35%,教育支出增长 19.9%,医疗卫 生支出增长 41.8%。
391. 填入横线处的语句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①努力建设生态文明市
②将建设生态文明市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载体
③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④取得了一定成效
A. ②③①④
B. ③②①④
C. ①②③④
D. ②①③④
392. 对“生态文明市”和“生态市建设”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生态市建设”着眼于环境保护问题,重点是控制污染、节约能源、改善环境等
B. “生态文明市建设”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
C. “生态市建设”目前不能完全解决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问题
D. 建设“生态文明市”是在“生态市建设”基础上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
393. 说明方法的使用会使文章生动真实,令人信服,本文采用的方法有:
A. 举例子 列数字 下定义 作比较
B. 分类别 举例子 列数字 作比较
C. 分类别 下定义 作比较 列数字
D. 举例子 作比较 下定义 分类别
394. 根据上文,下面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
A. 建设生态文明市是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模式转变的必然选择
B. 培育生态文化,促进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可以为城市可持续发展?供长期动力支持
C. 技术创新是改善生态工业的重要手段,数字显示,全面发展生态经济,高民生服务水平,还任重道远
D. 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生态文明市建设,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391.【解析】
第一步,观察选项特征,确定首句。选项给出的首句是①②③,三个首句
具有一定的逻辑关联,由事物发展逻辑顺序可知,②确立指导思想——①
实践——③效果。因此确定首句为②句,排除 B 项和 C 项。
第二步,分析是②①还是②③衔接。②句?出“建设生态文明市”,①句
表述“努力建设生态文明市”,两个句子话题一致,且①句是对②句的落实,故②①衔接, 排除 A 项。答案锁定 D 选项。
第三步,验证 D 项。逻辑连贯,语意顺畅。
因此,选择 D 选项。
392. 【解析】
第一步,定位原文,对“生态文明市”和“生态市建设”的表述主要出现
在第二段。分析文段,将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
第二步,对比选项。A 项对应第二段“生态市建设主要涉及处理好经济发
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重点是控制污染、节约能源、改善环境”,符
合原文。B 项对应第二段“生态文明市建设则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
面,需要落实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符合原文。C 项对
应第二段“仅仅通过生态市建设还不能完全解决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问
题”,符合原文。D 项对应第二段首句“建设生态文明市,在理念和内涵上
都与过去?出的建设生态市有所不同”,属于曲解文意,与原文不符。
因此,选择 D 选项。
393.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第一段以“山东省聊城市”为例进行说明,采用“举
例子”的说明方法;第二段“建设生态文明市,在理念和内涵上都与过去
?出的建设生态市有所不同”采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第三段“在
生态工业方面……在生态农业方面……在服务业方面”,采用了 “分类别”
的说明方法;第四段“全市 160 多万亩流荒地得到治理,森林覆盖率达到
28.13%,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7.2%,城区空气质量良好率达到91.8%”,
采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第二步,对比选项。B 项包括上述所有说明方法。
因此,选择 B 选项。
【拓展】
A 项:缺了主要方法“分类别”。C 项:缺了“举例子”。D 项:缺了“列
数字”。
394.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 项对应第二段“实现从以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环境
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向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模式转
变,适应建设生态文明市的要求”,符合原文。B 项,第二段指出“必须进
一步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向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模式
转变”,接下来都是针对这个要求所做的重点工作,其中?到“培育生态
文化……促进人的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高”,由此可推知,B 项符合原
文。C 项,第三段主要讲“发展生态经济,立足本地优势,大力发展生态
工业、生态农业和服务业”,其中?到“在生态工业方面……积极推动科
技创新”,由此可知,C 项前半段符合文意,但“数字显示,全面发展生态
经济,?高民生服务水平,还任重道远”在原文中未涉及,属无中生有,
与原文不符。D 项对应“促进社会和谐,坚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改
善人民生活……等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符合原文。
因此,选择 C 选项。
38. 以下情形,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法院不予受理的是:
A. 对行政拘留、暂扣或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罚款、警告等行政处罚的
B. 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不服的
C. 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经营自主权或者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土地经营权的
D. 行政机关对其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工作人员认为不合理,要求撤销的
39. 下列有关我国宪法修正案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修宪权专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只有全国人大常委会或五分之一以上全国人大代表联名,才能提出修宪的议案
C. 到目前为止,我国对现行宪法进行了五次修正
D. 宪法修正案通过后由国家主席公布
38.【答案】D
【解析】《行政诉讼法》第十三条规定:“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事
项提起的诉讼:……(三)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D 选项法
2223
院不予受理。因此,选择 D 选项。
【拓展】
A 项:《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下列诉
讼:(一)对行政拘留、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违法所得、没收
非法财物、罚款、警告等行政处罚不服的;(二)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
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不服的;……(七)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经营自主权或
者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土地经营权的;……”ABC 三项正确。
39.【答案】D
【解析】《宪法》并未明确规定宪法修正案的公布机关。但是,数次修宪过程中已经形成了
公布修正案的宪法惯例,即由全国人大主席团公布宪法修正案。2018 年 3 月 11 日,第十三
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11 日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大会主席
团当日发布公告,予以公布施行。因此,选择 D 选项。
306. 现在新疆摘棉花都已经请不到人,人都跑到外地去了,这么大面积的棉花田怎么办?美国摘棉花靠 的全是机械,以色列摘西红柿也全是________,但我们的农业基本上都靠人。
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A. 智能化
B. 无人化
C. 机械化
D. 自动化
307. “这个电影不但我看过”作为前一个分句,它的后一个分句正确的是:
A. 其他电影我也看过
B. 其他同学也都看过
C. 而且还为它写过一篇影评
D. 这个电影的剧本我也看过
306. 【解析】
第一步,分析语境。根据“以色列摘西红柿也全是________,但我们的农业
基本上都靠人”可知,空格与后文形成转折关系,该空要体现“不靠人”
的意思。
第二步,辨析选项。B 项“无人化”符合上述语境。
因此,选择 B 选项。
【拓展】
智能化:指事物在网络、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支持下,所
具有的能动地满足人的各种需求的属性。机械化:指的是用机械来代替人
工劳动完成生产作业。自动化:指机器设备、系统或过程(生产、管理过
程)在没有人或较少人的直接参与下,按照人的要求,经过自动检测、信
息处理、分析判断、操纵控制,实现预期的目标的过程。
307. 【解析】
第一步,分析语境。前一个分句中“不但”表递进,后强调主体“我”的
行为,由此可知,后一个分句应是与“我”构成递进关系的主体的相似行
为,即除了“我”之外的其他人的相似行为。第二步,辨析选项。B 项主体为“其他同 学”符合语境。
因此,选择 B 选项。
【拓展】
A 项、C 项和 D 项:主体分别为“其他电影”“影评”“剧本”,均 不符合语
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