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新手入门

首页 > 国家公务员 > 报考指导 > 新手入门

2024国家公务员襄阳考试公告/国考职位

华图教育 | 2023-09-06 10:58

收藏

  辽宁华图_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为您提供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4国家公务员襄阳考试公告/国考职位。更多2024年国家公务员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频道(http://ln.huatu.com/guojia/)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国家公务员考试专属客服:点击国家公务员考试群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4国家公务员襄阳考试公告/国考职位

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预约

  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目前暂未发布,最近几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职位表均在10月发布,发布网站为:国家公务员局http://www.scs.gov.cn/,收藏查看。有想要考公务员的小伙伴们现在就可以备考国家公务员招考了,辽宁华图公务员考试网为您提供在哪看国家公务员公告以及职位表等相关信息。

  点击查看: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建议保存链接,出公告查看)

  点击查看: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表>>>>(建议保存链接,出职位表查看)

  点击查看: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建议保存链接,出大纲查看)

 ——推荐阅读——

  考生通道——2024国家公务员历年分数线|历年试题|备考咨询

  教材资料——2024国家公务员图书教材|时政热点|每日一练

  辅导课程——2024国家公务员笔试课程|网校课程|领航礼包4.0

  图书推荐

  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图书合集

  2024版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行测+申论)教材2本

  以上这些就是辽宁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4国家公务员襄阳考试公告/国考职位,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相关信息推荐:

  2024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招考公告、职位表、报考指导

  2024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试题资料、备考技巧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国考备考技巧

  (复合题)党的十七大报告?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并把生态文明建 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 建设、社会建设一起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的重要任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需要 各地区各部门结合自身实际,大胆实践、勇于探索,根据中央的精神和要 求,山东省聊城市 ________________。 建设生态文明市,在理念和内涵上都与过去?出的建设生态市有所不同。 生态市建设主要 涉及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重点是控制 污染、节约能源、改善环境;而生态文明市建设则涉及 经济社会发展的方 方面面,需要落实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近年来建设生 态市的实践使我们 越来越认识到,仅仅通过生态市建设还不能完全解决经 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问题,必须进一步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实现从传统的征 服自然观念向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观念转变,实现从以过度消耗资源、 破坏环境为代价的 粗放型增长模式向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 展模式转变,适应建设生态文明市的要求,聊城市重点 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的工作: 发展生态经济,立足本地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和服务业。 在生态 工业方面,按照做大、做强、做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积极推动 科技创新,大力抓好节能减排,培植一批大 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在生态 农业方面,推行蔬菜大棚轮作制,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 在服务 业方面,以旅游度假和商贸物流为重点,着力抓好水中古城的保护 性开放、马颊河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等项目 和煤炭、化肥、有色金属、农 副产品等大型物流基地、专业市场的建设。 改善生态环境,下大力气抓好大气污 染、水污染治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 境。近年来,全市 160 多万亩流荒地得到治理,森林覆盖率达到 28.13% , 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 37.2%,城区空气质量良好率达到 91.8%。 培育生态文化,倡导崇尚简朴节约,使用绿 色产品、追求健康向上的生态 生活方式,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在城市建设中注 意突出 文化个性、?高文化品位,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促进人 的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高。 促进社会和 谐,坚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让人民群众 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认真解决就业、教育、收入 分配、医疗卫生、社会保 障、社会治安等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2008 年,全市财政用于民 生方面的 支出大幅增长,其中环境保护支出增长 230.8%,就业和社会保 障支出增长 35%,教育支出增长 19.9%,医疗卫 生支出增长 41.8%。

  391. 填入横线处的语句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①努力建设生态文明市

  ②将建设生态文明市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载体

  ③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④取得了一定成效

  A. ②③①④

  B. ③②①④

  C. ①②③④

  D. ②①③④

  392. 对“生态文明市”和“生态市建设”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生态市建设”着眼于环境保护问题,重点是控制污染、节约能源、改善环境等

  B. “生态文明市建设”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

  C. “生态市建设”目前不能完全解决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问题

  D. 建设“生态文明市”是在“生态市建设”基础上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

  393. 说明方法的使用会使文章生动真实,令人信服,本文采用的方法有:

  A. 举例子 列数字 下定义 作比较

  B. 分类别 举例子 列数字 作比较

  C. 分类别 下定义 作比较 列数字

  D. 举例子 作比较 下定义 分类别

  394. 根据上文,下面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

  A. 建设生态文明市是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模式转变的必然选择

  B. 培育生态文化,促进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可以为城市可持续发展?供长期动力支持

  C. 技术创新是改善生态工业的重要手段,数字显示,全面发展生态经济,高民生服务水平,还任重道远

  D. 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生态文明市建设,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391.【解析】

  第一步,观察选项特征,确定首句。选项给出的首句是①②③,三个首句

  具有一定的逻辑关联,由事物发展逻辑顺序可知,②确立指导思想——①

  实践——③效果。因此确定首句为②句,排除 B 项和 C 项。

  第二步,分析是②①还是②③衔接。②句?出“建设生态文明市”,①句

  表述“努力建设生态文明市”,两个句子话题一致,且①句是对②句的落实,故②①衔接, 排除 A 项。答案锁定 D 选项。

  第三步,验证 D 项。逻辑连贯,语意顺畅。

  因此,选择 D 选项。

  392. 【解析】

  第一步,定位原文,对“生态文明市”和“生态市建设”的表述主要出现

  在第二段。分析文段,将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

  第二步,对比选项。A 项对应第二段“生态市建设主要涉及处理好经济发

  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重点是控制污染、节约能源、改善环境”,符

  合原文。B 项对应第二段“生态文明市建设则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

  面,需要落实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符合原文。C 项对

  应第二段“仅仅通过生态市建设还不能完全解决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问

  题”,符合原文。D 项对应第二段首句“建设生态文明市,在理念和内涵上

  都与过去?出的建设生态市有所不同”,属于曲解文意,与原文不符。

  因此,选择 D 选项。

  393.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第一段以“山东省聊城市”为例进行说明,采用“举

  例子”的说明方法;第二段“建设生态文明市,在理念和内涵上都与过去

  ?出的建设生态市有所不同”采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第三段“在

  生态工业方面……在生态农业方面……在服务业方面”,采用了 “分类别”

  的说明方法;第四段“全市 160 多万亩流荒地得到治理,森林覆盖率达到

  28.13%,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7.2%,城区空气质量良好率达到91.8%”,

  采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第二步,对比选项。B 项包括上述所有说明方法。

  因此,选择 B 选项。

  【拓展】

  A 项:缺了主要方法“分类别”。C 项:缺了“举例子”。D 项:缺了“列

  数字”。

  394.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 项对应第二段“实现从以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环境

  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向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模式转

  变,适应建设生态文明市的要求”,符合原文。B 项,第二段指出“必须进

  一步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向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模式

  转变”,接下来都是针对这个要求所做的重点工作,其中?到“培育生态

  文化……促进人的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高”,由此可推知,B 项符合原

  文。C 项,第三段主要讲“发展生态经济,立足本地优势,大力发展生态

  工业、生态农业和服务业”,其中?到“在生态工业方面……积极推动科

  技创新”,由此可知,C 项前半段符合文意,但“数字显示,全面发展生态

  经济,?高民生服务水平,还任重道远”在原文中未涉及,属无中生有,

  与原文不符。D 项对应“促进社会和谐,坚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改

  善人民生活……等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符合原文。

  因此,选择 C 选项。

  20. 货币政策是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基本手段之一,当通货膨胀较为严重时,应该采取的货

  币政策是:

  A. 紧缩性货币政策

  B. 扩张性货币政策

  C. 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D. 积极货币政策

  21. 下列不属于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措施是:

  A. 发行央行票据

  B. 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C. 买进政府债券

  D. 提高再贴现率

  22. 在市场经济下,当一国处于景气下降阶段时,经济上不可能出现的特征是:

  A. 商品价格持续上升

  B. 居民消费需求下滑

  C. 投资减少,失业率上升

  D. 居民收入减少

  20.【答案】A

  【解析】通货膨胀是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导致货币贬值而引

  起物价持续上涨的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抑制通货膨胀最直接的方法

  就是减少货币供给,降低社会总需求,可以实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及货币政策。因此,选择

  A 选项。

  【拓展】

  B 项:扩张性货币政策通过提高货币供应来刺激社会总需求,是抑制通货紧缩的政策。

  C 项: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方向相同,只是程度较扩张性货币政策低。

  D 项:积极货币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方向相同,程度介于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与适度宽松

  货币政策之间。

  21.【答案】C

  【解析】紧缩性货币政策是指央行通过减少货币供应量来降低总需求水平的政策。买进政府

  债券实际上是央行将货币借给政府,增加了市场上的货币流通量,是扩张性货币政策。因此,

  选择 C 选项。

  【拓展】

  A 项:发行央行票据可以减少流通中货币数量,降低社会总需求。

  B 项: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减少商业银行可贷出的资金,减少流通中货币数量,降低社会

  总需求。

  D 项:提高再贴现率说明央行向商业银行的放款减少,流通中货币量减少,降低社会总需求

  22.【答案】A

  【解析】某国市场经济景气下降是通货紧缩的表现。通货紧缩指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减少,物

  价持续下跌的现象。商品价格持续上升是通货膨胀的表现。因此,选择 A 选项。

  【拓展】

  B 项:通货紧缩时,居民的购买力下降,对消费的需求逐渐下滑。

  C 项:长期的货币紧缩会抑制投资与生产,导致失业率升高及经济衰退。

  D 项: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减少,失业率上升,导致居民的收入减少。

  32. 租客小赵经房东老张的同意,将自己所租的房子(租金 2000 元/月)其中的一个卧室以800 元/月的价格租给小刘,小刘在租住期间,擅自拆除门窗造成了价值 10000 元的房屋损毁。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刘应向老张赔偿全部损失,但可向小赵追偿

  B. 小赵应向老张赔偿全部损失,但可向小刘追偿

  C. 小赵、小刘应分别赔偿老张 6000 元、4000 元

  D. 小赵在支付 6000 元赔偿后,可向小刘追偿

  33. 小明在图书馆大声说话,有读者制止他时,他却说:“这是我的权利和自由,别人无权干涉”。关于上述观点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正确,宪法规定公民有言论自由

  ②错误,公民的自由是在法律范围内的自由

  ③错误,未经他人许可,公民不得擅自行使权利

  ④错误,世界上从来没有“绝对”的权利和自由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34. 下列关于行政许可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 实施行政许可,应当遵循便民的原则,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优质服务

  B.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取得的行政许可受法律保护,行政机关不得擅自改变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

  C. 行政许可的实施和结果,除涉及国家秘密的外,应当公开

  D.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享有陈述权、申辩权

  32.【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房东老张与小赵之间形成房屋租赁关系。经老张同意,小赵将房屋

  转租给小刘。老张是出租人,小赵是承租人,小刘为第三人。根据《合同法》第二百二十四

  条的规定,承租人经出租人同意,可以将租赁物转租给第三人。承租人转租的,承租人与出

  租人之间的租赁合同继续有效,第三人对租赁物造成损失的,承租人应当赔偿损失。题目中,

  小刘在租住期间致使房屋毁损。因此,承租人小赵应当向出租人老张承担赔偿损失。因小刘

  也负有保管租赁物的义务,并且是小刘的行为导致房屋损毁,故小赵向老张赔偿全部损失后,

  可以向小刘追偿。因此,选择 B 选项。

  33.【答案】D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

  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小明在

  图书馆内大声说话显然损害了其他读者的利益。小明说:“这是我的权利与自由,别人无权

  干涉”是错误的。因为,公民的自由是法律范围内的自由,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的“绝对”的

  20自由,只存在“相对”的自由。②④评价正确。因此,选择 D 选项。

  【拓展】

  ①《宪法》规定了公民具有言论自由。但这种自由是一种相对的自由。因此,小明的话是错

  误的。

  ③“未经他人允许,公民不得擅自行使职权。”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公民只要在行使自由和

  权利的时候,不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就可以自行行使权利。

  34.【答案】C

  【解析】《行政许可法》第五条规定:“设定和实施行政许可,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

  原则。有关行政许可的规定应当公布;未经公布的,不得作为实施行政许可的依据。行政许

  可的实施和结果,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外,应当公开。”因此,选择

  C 选项。

  【拓展】

  A 项:《行政许可法》第六条规定:“实施行政许可,应当遵循便民的原则,提高办事效率,

  提供优质服务。”

  B 项:《行政许可法》第八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取得的行政许可受法律保

  护,行政机关不得擅自改变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

  D 项:《行政许可法》第七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享

  有陈述权、申辩权。”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