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新手入门

首页 > 国家公务员 > 报考指导 > 新手入门

2024年在哪里查看河北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

辽宁华图 | 2023-09-08 08:05

收藏

  辽宁华图_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为您提供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4年在哪里查看河北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更多2024年国家公务员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频道(http://ln.huatu.com/guojia/)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国家公务员考试专属客服:点击国家公务员考试群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4年在哪里查看河北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

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预约

  点击查看: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建议保存链接,出公告查看)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暂未发布,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都在10月中旬左右发布,在国家公务员局发布。

  点击查看: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表>>>>(建议保存链接,出职位表查看)

  点击查看: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建议保存链接,出大纲查看)

  点击查看: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

  jian 2024国家公务员笔试图书教材

  jian2024国家公务员面授笔试课程

  jian2024国家公务员精品网校课程

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

  图书推荐

  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图书合集

  2024版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行测+申论)教材2本

  2024版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行测+申论)题2本

  2024年国家公务员笔试警英班【行测+申论+公安专业科目】

  以上这些就是辽宁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4年在哪里查看河北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相关信息推荐:

  2024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课程

  2024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课程

  2024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招考公告、职位表、报考指导

  2024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试题资料、备考技巧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国考备考技巧

  35. 根据我国刑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外国公民甲,在其本国抢劫并杀害了一名中国籍游客,因该行为发生在外国,故不受我国法律约束

  B. 外国公民乙,在中国境内因持有大量大麻被警方抓获,因其本国法律承认持有大麻行为合法,故其行为不受我国法律约束

  C. 我国公民丙,在某外国工作期间杀害两名当地华裔,因该行为发生在外国,故不受我国法律约束

  D. 我国国家工作人员丁,在外派某国工作期间泄露国家秘密,其行为受我国法律约束

  3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新录用的公务员,试用期为六个月

  B. 公务员解除降级、撤职处分的,不视为恢复原级别、原职务

  C. 公务员在挂职锻炼期间,人事关系转到挂职的单位

  D. 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可以被再次录用为公务员

  3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实行男女平等是国家的基本国策。国家采取必要措施,逐步完善保障妇女权益的各项制度,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的歧视。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禁止歧视、虐待、遗弃、残害妇女

  B. 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

  C. 国家采取有效措施,适当减轻妇女履行法律规定义务的责任

  D. 国家保护妇女依法享有的特殊权益

  35.【答案】D

  【解析】《刑法》第七条第二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中华人民共和

  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D 项中丁是国家工作人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

  域外泄露国家秘密,应当适用中国刑法。因此,选择 D 选项。

  【拓展】

  A 项:《刑法》第八条规定:“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

  民犯罪,而按本法规定的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

  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外国公民甲在本国抢劫并杀害中国公民,即使发生在外国,按照我

  国刑法最低应为 3 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适用我国刑法。

  B 项:《刑法》第六条第一款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

  的以外,都适用本法。”因此,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内犯罪,除刑法第十一条规定的享有外交

  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外,其他外国人犯罪的一律适用我国刑

  21法。即使公民乙本国法律承认持有大麻合法,其犯罪行为发生在中国境内也应当适用我国刑

  法。

  C 项:《刑法》第七条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

  定之罪的,适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规定的最高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

  我国公民丙犯了杀人罪,即使发生在外国,也应当适用中国刑法予以追究。

  36.【答案】B

  【解析】《公务员法》第五十九条第二款规定:“解除处分后,晋升工资档次、级别和职务不

  再受原处分的影响。但是,解除降级、撤职处分的,不视为恢复原级别、原职务。”因此,

  选择 B 选项。

  【拓展】

  A 项:新录用的公务员,试用期为一年而不是六个月。《公务员法》第三十二条规定:“新录

  用的公务员试用期为一年。试用期满合格的,予以任职;不合格的,取消录用。”

  C 项:公务员在挂职锻炼期间,人事关系不能转到挂职的单位。《公务员法》第六十六条第

  二款规定:“公务员在挂职锻炼期间,不改变与原机关的人事关系。”

  D 项: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不可以被再次录用为公务员。《公务员法》第二十四条规定:

  “下列人员不得录用为公务员:(一)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二)曾被开除公职的;(三)

  有法律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

  37.【答案】C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五条规定:“国家鼓励妇女自尊、自信、自立、

  自强,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妇女应当遵守国家法律,尊重社会公德,履行法律所规

  定的义务。”妇女应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并未有特殊的“减轻责任”的规定。C 项说法错

  误。因此,选择 C 选项。

  【拓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二条规定:“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

  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实行男女平等是国家的基本国策。国家采

  取必要措施,逐步完善保障妇女权益的各项制度,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的歧视。国家保护妇

  女依法享有的特殊权益。禁止歧视、虐待、遗弃、残害妇女。”ABD 三项说法正确。

  314. 这首________的山西民歌,将男女至爱、离别情绪与人生的苦情一并抒发,以凄婉的歌声,揭开了 移民史上________的一页,饱含着时代的沧桑。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脍炙人口 波澜壮阔

  B. 脍炙人口 气势磅礴

  C. 喜闻乐见 浩浩荡荡

  D. 喜闻乐见 沧海桑田

  315. 学术水平的?升与学术期刊的发展本应“同频共振”,但与我国科研成果呈现“ 井喷”的态势不同,我国本土科技学术期刊多年来发展缓慢,散、乱、杂”局面难改。《科学通报》 《中国科学》等曾经响当当的名字,如今也难以充分吸引优秀科学家的注意力。

  这段文字主要阐述的是:

  A. 本土期刊的尴尬处境

  B. 我国科学研究水平明显?升

  C. 学术水平与学术期刊理应同进退

  D. 本土优秀科学家不支持本土期刊的发展

  316. 所谓类文本,指的是出版物中所有作者文字之外的部分。尽管类文本也是阅读对象,但它们 ________地成为阅读的主体,甚至造成了对于文本的阅读________,实在有________之嫌。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反客为主 困难 以一持万

  B. 主客颠倒 妨碍 舍本逐末

  C. 喧宾夺主 障碍 本末倒置

  D. 太阿倒持 艰难 轻重倒置

  314.【解析】

  第一空,分析第一空。该空搭配“山西民歌”,民歌是被大众所传唱的。C

  项和 D 项“喜闻乐见”指喜欢听,乐意看,很受大众欢迎,而民歌可以“喜

  欢听”,不能“乐意看”,所以“喜闻乐见”不能形容“民歌” 。排除 C 项

  和 D 项。A 项和 B 项“脍炙人口”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的称赞和传诵。

  填入此处可以表达民歌受到人们的喜爱,被人们传诵之意,符合文意。

  第二空,分析第二空。该空形容的是“移民史”。B 项“气势磅礴”形容雄

  壮有气势的样子,多形容景物,不符合文意,排除 B 项。A 项“波澜壮阔”

  比喻声势雄壮浩大,多用于诗文、群众运动等,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 A 选项。

  【拓展】

  浩浩荡荡:原形容水势广大的样子。后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或前进的人

  流声势浩大。沧海桑田:比喻世事变化很大。315.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阐述学术水平的?升与学术期刊的发展本应同

  步,随后转折引出重点,即我国本土科技学术期刊的问题,最后举例证明

  我国本土科技学术期刊确实存在问题。文段是“分—总—分”结构,主旨

  句是转折后的内容,主要论述我国本土科技学术期刊面临的问题。

  第二步,对比选项。A 项是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 A 选项。

  【拓展】

  B 项:论述“科学研究水平”是为了对比“本土学术期刊”的问题,非重

  点内容。C 项:围绕转折前论述,非重点。D 项:围绕例子论述,非重点,

  且“不支持”表述不恰当,文中强调的是本土期刊没有引起优秀科学家的

  注意。

  316. 【解析】

  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第一句“所谓类文本……”可知,“类文本 ”

  是作者文字之外的部分,在阅读中应处于次要地位,“但”转折之后说明

  “类文本”成了阅读的主要对象。所以该空应体现“主次颠倒”之意。A

  项“反客为主”意思是客人反过来成为主人;B 项“主客颠倒”比喻事物

  轻重大小颠倒了位置;C 项“喧宾夺主”比喻外来的或次要的事物占据了

  原有的或主要事物的位置。三者均符合文意。D 项“太阿倒持”比喻把大

  权交给别人,自己反受其害,不符合文意,排除 D 项。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甚至造成了对于文本的阅读________”可知,

  该空应填入名词。A 项“困难”指工作、生活中遇到的不易解决的问题或障碍;C 项“ 障碍”指阻挡前进的东西。二者均为名词。B 项“妨碍”使

  事情不能顺利进行,是动词,排除 B 项。

  第三步,分析第三空。“实在有________之嫌”是对前文意思的呼应与总结,

  该空应体现“主次颠倒”之意。A 项“以一持万”形容抓住关键,可以控

  制全局,不符合文意,排除 A 项。C 项“本末倒置”比喻把主要的和次要

  的、本质和非本质的关系弄颠倒了,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 C 选项。

  【拓展】

  艰难:困难。舍本逐末:舍弃事物的根本的、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细枝

  末节,形容轻重倒置。轻重倒置:把重要的和不重要的弄颠倒了。

  23. 我国宪法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规定进行了几次修改,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允许发展私营经济,采取“引导、监督、管理”的方针

  ②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

  ③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非公有制经济仅限于个体经济,不包括私营经济,且个体经济处于补充地位

  A. ①②④③ B. ①③②④

  C. ④①③② D. ④①②③

  24. 下列说法符合我国著作权法规定的是:

  A. 中国公民未发表的作品不享有著作权

  B. 外国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国境内出版的,享有著作权

  C. 美术作品出版后,该美术作品原件的展览权归出版人享有

  D. 合作作品的著作权保护期截止于最早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

 2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自 2017 年 10 月 1 日起施行。关于民法总则和民法通则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民法总则施行后,民法通则暂不废止

  B. 民法通则规定了我国民法的基本规则,而民法总则的内容更加广泛

  C. 民法总则是编纂民法典的第一步,吸取和借鉴了民法通则的相关条款

  D. 民法通则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民法总则将其改为三年

  23.【答案】C

  【解析】①1988 年,全国人大七届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在宪法第十一条增加了“国

  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对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的规定。②2004

  年,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宪法第十一条部分内容修改为“国家保护个

  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

  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③1999 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

  过宪法修正案,将宪法第十一条部分内容修改为“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

  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④1982 年宪法第十一条第二款规

  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城乡劳动者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

  个体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因此,选择 C 选项。

  24.【答案】B

  【解析】《著作权法》第二条第三款规定:“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国境内出版的,

  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因此,选择 B 选项。

  【拓展】

  A 项:《著作权法》第二条第一款规定:“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不论是否发

  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

  C 项:《著作权法》第十八条规定:“美术等作品原件所有权的转移,不视为作品著作权的转

  移,但美术作品原件的展览权由原件所有人享有。”

  D 项:《著作权法》第二十一条第一款规定:“公民的作品,其发表权、本法第十条第一款第

  (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截止于作者死

  亡后第五十年的 12 月 31 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

  12 月 31 日。”

  25.【答案】B

  17【解析】民法总则最大的突破,就是在编纂民法典的统一的思路之下,把分则各个部分单行

  法共同适用的规则集中起来,用提取公因式的方法,规定民法的基本规则。这样就能够把各

  编统一协调起来,将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民法典的体系。B 项说法错误。因此,选择 B 选项。

  【拓展】

  A 项:民法总则通过后暂不废止民法通则,两者规定不一致之处,适用民法总则的规定。

  C 项:民法总则的编纂是民法典编纂工作中的一部分,是民法典编纂的第一步。之所以是编

  纂而非制定,意思是民法总则借鉴了民法通则中的部分内容,吸收了以前合理的因素和制度。

  D 项:民法总则将民法通则规定的二年一般诉讼时效期间延长为三年,以适应社会生活中的

  新情况。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