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新手入门

首页 > 国家公务员 > 报考指导 > 新手入门

2024年在哪里看鞍山国家公务员招录公告

辽宁华图 | 2023-09-08 08:05

收藏

  辽宁华图_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为您提供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4年在哪里看鞍山国家公务员招录公告。更多2024年国家公务员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频道(http://ln.huatu.com/guojia/)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国家公务员考试专属客服:点击国家公务员考试群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4年在哪里看鞍山国家公务员招录公告

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预约

  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大战即将拉开序幕,华图教育专家建议考生要做充分准备,争取一次上岸。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暂未发布,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都在10月中旬左右发布,在国家公务员局发布。

  点击查看: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建议保存链接,出公告查看)

  点击查看: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表>>>>(建议保存链接,出职位表查看)

  点击查看: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建议保存链接,出大纲查看)

  点击查看: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

  点击查看: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图书>>>>

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

  图书推荐

  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图书合集

  2024年国家公务员笔试警英班【行测+申论+公安专业科目】

  2024公务员领航礼包4.0

  推荐阅读:

  【备考图书】【网络课程 】【面授课程】【国考介绍 】【备考指导】【 试题资料 】【 备考资料 】【系统详述

  【国考公告】【国考大纲】【国考职位 】【报名入口】【报名条件】【准考证打印入口】 【笔试时间】【考试科目

  以上这些就是辽宁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4年在哪里看鞍山国家公务员招录公告,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相关信息推荐:

  2024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招考公告、职位表、报考指导

  2024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试题资料、备考技巧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国考备考技巧

  371. ①进行良好的时间管理,同样需要这些品质

  ②把握好间隔和规律正是时间管理的内容

  ③当鸡蛋越来越多,情况越来越糟的时候,你要有能力控制局面

  ④进行时间管理,就好像抛鸡蛋

  ⑤要做好抛鸡蛋的动作,需要耐心、毅力、练习和计划

  ⑥你要不停地把手中的一只鸡蛋换成另一只,还要保持所有的鸡蛋都不落

  到地上

  将以上 6 个句子重新排序,语序正确的是:

  A. ②④③⑥⑤①

  B. ⑤①⑥④③②

  C. ②④⑤⑥①③

  D. ④⑥⑤①③②

  372. 促使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实现区域优势互补,?高经济整体发展质量和效益,离不开健 全的市场机制。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需要在完善市场机制上下功夫,目前应强调两 个方面。一方面,要纠正要素价格扭曲现象,用价格杠杆引导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优化要素资源配置,?高 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要正确应对生产要素供需的结构性变化。

  对上述文字的中心意思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要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需要完善市场机制,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

  B. 价格机制是调整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

  C. 健全的市场机制是经济发展的充分条件

  D. 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资源配置

  374. 垃圾填埋场是厌氧细菌的滋生地,会产生大量甲烷。甲烷的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更强,尽管可以将其 捕捉并转化为能源,但是即使最高效的回收系统,仍有高达 10%的甲烷发生逃逸。由于垃圾填埋场产生的甲烷大 部分来自有机废弃物,因此可以用更绿色的方式处理,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堆肥。实际上,垃圾填埋场里三分之二 的垃圾可以堆肥,这就大大减少了甲烷的产量。由于堆肥过程中会产生高温、高压,有机废弃物中的碳可能部分 转化为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所以我们可以考虑将这些有机物重新组合成液态燃料(乙醇或甲醇),或用作其他工 业原料。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

  A. 甲烷的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更甚

  B. 现阶段的甲烷回收系统对甲烷的捕捉利用依旧有限

  C. 用堆肥方式处理垃圾填埋场的垃圾能有效减少甲烷的生成

  D. 堆肥这种垃圾处理方式需要将其生成的有机废弃物重新组合

  371. 【解析】

  第一步,观察选项特征,确定首句。根据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首先验证

  ②句,②句中出现“正是时间管理的内容”,说明在②句之前应先?到“时

  间管理”这一话题,所以②不能做首句,故排除 A 项和 C 项。再对比④句

  和⑤句,④句将“时间管理”比作“抛鸡蛋”,⑤句是怎么才能做好抛鸡

  蛋的动作,故④句应该在⑤句前面,排除 B 项。暂定答案为 D 项。

  第二步,验证 D 项。D 项首先通过④句引出“时间管理”和“抛鸡蛋”的

  话题,⑥句是对抛鸡蛋动作的?述,⑤句?出做好抛鸡蛋的动作需要的品

  质,然后引出①句时间管理也需要这些品质,这些品质也是③句控制局面

  的能力,最后②句进行总结。

  因此,选择 D 选项。

  372.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出“促使……,实现……,?高 ……”离不

  开健全的市场机制。然后从两个方面对完善市场机制进行具体解释,一是

  用价格杠杆引导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二是正确应对生产要素供需的结

  构性变化。文段为“总—分”结构,文段核心话题为“市场机制”,主要

  讲述需要通过市场机制的完善来推动经济发展。

  第二步,对比选项。A 项是对文段重点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 A 选项。

  【拓展】

  B 项和 D 项:偏离重点,未表述文段核心话题“市场机制”。C 项:偷换逻辑,根据原文第 一句的“离不开”和第二句的“需要”可知,健全的市场

  机制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374.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出了垃圾填埋场会产生大量甲烷,并且目前

  的回收系统仍有甲烷逃逸这样的问题,然后针对这样的问题给出了解决对

  策,即“堆肥”。随即通过“实际上”对对策进行补充说明,指出堆肥可

  以大大减少甲烷产量,最后又补充说明堆肥能够带来的额外好处,即有机

  废弃物可以重新组合。文段结构为“分—总—分”,文段的主旨句为对策

  句,即堆肥能够解决甲烷生成的问题。

  第二步,对比选项。C 选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因此,选择 C 选项。

  【拓展】

  A 项和 B 项:为问题的表述,未?及”堆肥“,非重点。D 项:与文意相

  悖,文段是说堆肥过程中的有机废弃物能够重新组合再利用,而不是堆肥

  这种处理方式需要重新组合,且 D 项为补充说明部分,非重点。

  (复合题)零点集团针对全国 30 个直辖市或省会城市居民的环保意识和 环保行为,进行了“中国 公众环保指数”调查。2010 年中国公众环保指数 得分为 69.5 分,较之 2005 年(68.1 分)和 2007 年 (69.1 分)维持稳定局 面,但仍未破七,当前大的环保环境和公众环保内驱力还没有达到足以产 生变革的度点 。可喜的是,西部城市公众环保指数以 69.4 分紧随东部之后 (70.3 分),成为 2010 年环保指数的亮点。进一 步研究发现,西部公众 主要赢在社会参与型环保的行为率高,高出东部和中部公众 10 分以上。 由于当前中国 政府的行政特征、表现力及公众环保水平的发展阶段,使得 我国的公众环保表现出两项内生性矛盾。 矛盾一: 73.2%的公众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中会优先选择环境保护,环 保选择具有压倒性优势;另外认为我国环保已经 紧迫的公众比例将近九成 (86.8%),但在具体环保事项上,公众的环保意识表现不一,人们的高 环保意识主要 集中在家庭生活层面,如将生活垃圾分类、节约水电等,分 别有 59.6%和 53.7%认为它们是环保行为,而在办 公场所和社会参与层面 的环保意识相对较低。进一步研究发现,如果落实在行为层面上,在 20 项环保行为中 ,二分之一的环保行为采取率都在 30%以下,尤其是社会参 与方面,环保行动力明显弱化。 矛盾二:对于环保 问题的责任归属,72.3%的公众认为应该由政府负责, 但对目前我国的环保状况,表示满意的比例不及四成 (39.4%),尤其是 18—25 岁的青年(32.8%)及学生(23.8%)。而对此,仍有 54.6%的公 众对政府工作表示 认可。公众表现出的这种矛盾认识正体现出中国公众的 政府依赖习惯,而这种习惯是不以政府的环保力强弱为 基础的。 当然,这几年我国公众环保也表现出一些新的气象,从这些新气象中,我 们可以大胆假设未来中国公 众环保的两个趋势。 趋势一:在联合国公布的十大环保问题中,46.1%的公众表示关注全球气 候变暖,关注度 仅次于大气污染(72%)和水污染(69.7%),因此,低 碳作为减缓气候变暖的最直接行为,将具有更加坚实的公众 基础。进一步 研究发现,在生活中可以实现低碳的行为方面,如节约水电(64.8%)、 购买节能电器(52.7%)等, 公众的行为采取率均相对较高。当然,公众 低碳时代的到来,需要政府的监管及市场的配合,只有做到三合一 ,才能 让低碳真正成为一种内在的生活方式。 趋势二:根据中国环保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我国民间环保组织的 数量几年 来有明显增加,未来趋势会更明朗,而这依赖于公众对环保组织工作的认 可(61.6%),一直在政府、 企业和公众等不同环保主体中居首,尤其是 近年来环保问题严重的西部,这一比例相对更高为 65%。进一步研 究发现, 不同年龄公众不参加环保活动的首要因素都是“没人组织我参加”,这为 未来环保组织的 发展指明了方向。当然,对于 18—25 岁青年来说,增加 环保组织信任度和透明度(分别为 25.6%和 28.9%)也相对较为迫切。

  381. 下列各句有语病的一项是:

  A. 由于当前中国政府的行政特征、表现力及公众环保水平的发展阶段,使得我国的公众环保表现出两项 内生性矛盾。

  B. 不同年龄公众不参加环保活动的首要因素都是“没人组织我参加”。

  C. 对于环保问题的责任归属,72.3%的公众认为应该由政府负责,但对目前我国的环保状况,表示满意 的比例不及四成。

  D. 公众表现出的这种矛盾认识正体现出中国公众的政府依赖习惯,而这种习惯是不以政府的环保力强弱 为基础的。

  382. 对“矛盾一”概括准确的一项是:

  A. 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

  B. 环保意识与环保行动力的矛盾

  C. 家庭生活层面的高环保意识与社会参与层面的低环保意识之间的矛盾

  D. 家庭生活层面的高环保意识与办公场所层面的低环保意识之间的矛盾

  383. 由“矛盾二”的内容可以推出的结论是:

  A. 政府更需要?高环保执行水平,注重环保效率与效果

  B. 对目前我国的环保状况,表示不满意的比例为 60.6%

  C. 72.3%的公众对政府有依赖习惯

  D. 政府依赖习惯以政府的积极环保态度为基础

  384.第 6 段中,不能作为“低碳真正成为一种内在的生活方式”的条件的一项是:

  A. 生活中的低碳行为

  B. 政府的监管及市场的配合

  C. 市场的配合

  D. 公众对环保问题的关注

  385. 最后一段认为,中国公众环保的发展趋势是:

  A. 公众对环保组织工作的认可越来越高

  B. 环保组织的急剧发展

  C. 公众的环保活动将越来越组织化

  D. 环保组织的信任度和透明度将越来越高

  381.【解析】

  第一步,审题干,找出有病句 s 的一项。第二步,辨析选项。A 项成分残缺,后半句缺主语。应改为 “由于当前中

  国政府的行政特征、表现力及公众环保水平的发展阶段,我国的公众环保

  表现出两项内生性矛盾”。B 项、C 项和 D 项均表述明确,没有语病。

  因此,选择 A 选项。

  382.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矛盾一”在文中第三段。该段首先引入环境保护这

  一话题,然后通过转折关联词“但”引出重点:其一是在具体环保事项上

  公众的环保意识表现不一,其二社会参与方面,环保行动力明显弱化。概

  括其一、其二可知“矛盾一”体现在环保意识和环保行动两方面。

  第二步,对比选项。B 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 B 选项。

  【拓展】

  A 项:“经济发展”不是重点。C 项和 D 项:均只围绕环保意识方面进行论

  述,表述片面。

  383. 【解析】

  第一步,定位原文,“矛盾二”出现在第四段。根据“72.3%的公众认为应

  该由政府负责,但对目前我国的环保状况,表示满意的比例不及四成

  (39.4%)”,由此我们可以推断,政府应该?高环保能力。

  第二步,对比选项。A 项符合上述语境。

  因此,选择 A 选项。

  【拓展】B 项:对应“表示满意的比例不及四成(39.4%)”,不能推出表示不满意

  的比例多少,可能还有一部分人没有发表意见,与原文不符。C 项:对应

  “72.3%的公众认为应该由政府负责”,并不等于这些人都有依赖政府的习

  惯,属于偷换概念,与原文不符。D 项:对应“而这种习惯是不以政府的

  环保力强弱为基础的”,属于曲解文意,与原文不符。

  384. 【解析】

  第一步,定位原文,“低碳真正成为一种内在的生活方式”的条件出现在

  第六段。根据“在生活中可以实现低碳”“需要政府的监管及市场的配合”

  以及“只有做到三合一,才能让低碳真正成为一种内在的生活方式”可知,

  三个条件分别为:生活中的低碳行为、政府的监管、市场的配合。A 项、

  B 项和 C 项的内容和这三个条件对应,故排除 A 项、B 项和 C 项。而 D 项

  “公众关注环保”不属于“低碳的条件”,与原文不符。

  第二步,对比选项。D 项不能作为“低碳真正成为一种内在的生活方式”

  的条件。

  因此,选择 D 选项。

  385. 【解析】

  第一步,定位原文,“中国公众环保的发展趋势”出现在最后一段第一行。

  根据“我国民间环保组织的数量几年来有明显增加,未来趋势会更明朗”

  可知,中国公众环保的发展趋势是“环保组织的数量将会明显增加”。

  第二步,对比选项。B 项符合中国公众环保的发展趋势。

  因此,选择 B 选项。【拓展】

  A 项:根据“未来趋势会更明朗,而这依赖于公众对环保组织工作的认可

  (61.6%)”可知,“公众认可越来越高”是该趋势发展的条件,错误。C

  项:文段仅说到了环保组织数量将增多,未?及“将越来越组织化”,属

  于无中生有,错误。D 项:文中说的是“增加信任度和透明度较为迫切”,

  “信任度和透明度将越来越高”未?及,属于无中生有,错误。

  17. 下列不属于收入再分配手段的是:

  A. 最低工资保障

  B. 最低生活保障

  C. 税收

  D. 社会保险

  18. 下列俗语描述的现象与经济学名词对应错误的是:

  A. 覆水难收——机会成本

  B. 一山不容二虎——完全垄断

  C.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边际效用递减

  D.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负外部效应8

  19. 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客户存款属于:

  A. 资产

  B. 负债

  C. 权益

  D. 资金

  17.【答案】A

  【解析】工资属于收入初次分配手段。因此,选择 A 选项。

  【拓展】

  初次分配,是企业单位内部的分配,包括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和私有企业的工资、收入、报

  酬等。再分配,指在初次分配结果的基础上,政府通过税收、社会保障、补贴等措施,使各

  收入主体之间实现现金或实物转移的一种收入再次分配过程。

  B 项:最低生活保障属于收入再分配手段。

  C 项:税收属于收入再分配手段。

  D 项:社会保险属于收入再分配手段。

  18.【答案】A

  【解析】覆水难收的意思是事情已成定局,难以挽回,而机会成本是指为了获取某种机会而

  消耗的人力、物力等等,所以机会成本和覆水难收不对应。因此,选择 A 选项。

  【拓展】

  A 项:覆水难收,即倒在地上的水难以收回。比喻事情已成定局,难以挽回。机会成本的意

  思是:①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②在面临多方案择一决策时,

  被舍弃的选择中的最高价值是本次决策的机会成本;③厂商把相同的生产要素投入到其他行

  业当中去可以获得的最高收益。

  B 项:完全垄断是指在一定地理范围内某一行业只有一家公司供应产品或服务,一山不容二

  虎是完全垄断的体现。

  C 项:边际效用递减,是指在其他投入固定不变时,连续地增加某一种投入,所新增的产出

  最终会减少。“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说的是在有香气的房间待久了反而闻不到香气,

  正是边际效用递减的体现。

  D 项:负外部效应是指对外部有负面影响却没有承担相应的义务,比如造纸厂造纸对环境造

  成污染,KTV 对周围居民造成噪声污染等。“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是指城门失火对鱼的影

  响,正是负外部效应的体现。

  19.【答案】B

  【解析】结合选项中的专用语,客户存款是指自然人将其所持有的资金存入银行的款项,也

  就是说客户主动借钱给银行,银行用其来发放贷款,对银行来说客户存款属于负债。因此,

  选择 B 选项。

  【拓展】

  银行资产负债表是综合反映银行资产负债科目及数量的会计报表,是进行资产负债统计分析

  的基本资料。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主要包括资产项目和负债项目。

  A 项:资产如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不动产等,大多数银行最重要的资产就是发

  放给客户的贷款。

  B 项:负债一般包括长期存款、短期存款、中央银行借款等,银行负债项目的最大份额是存

  款账户,所以客户存款属于负债。

  C 项:权益除了指公民受法律保护的权利和利益之外,还可以指会计学上的权益资本。在银

  行的资产负债表中,权益即股东权益,指股东对资产清偿所有负债后剩余价值的所有权,表

  现为资产减去负债。

  D 项:资金是指经营工商业的本钱,用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物资或货币。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