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新手入门

首页 > 国家公务员 > 报考指导 > 新手入门

2024年云南国家公务员什么时候出招录公告

辽宁华图 | 2023-09-12 08:06

收藏

  辽宁华图_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为您提供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4年云南国家公务员什么时候出招录公告。更多2024年国家公务员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频道(http://ln.huatu.com/guojia/)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国家公务员考试专属客服:点击国家公务员考试群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4年云南国家公务员什么时候出招录公告

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预约

  点击查看: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建议保存链接,出公告查看)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暂未发布,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都在10月中旬左右发布,在国家公务员局发布。

  点击查看: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表>>>>(建议保存链接,出职位表查看)

  点击查看: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建议保存链接,出大纲查看)

  点击查看: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

  jian 2024国家公务员笔试图书教材

  jian2024国家公务员面授笔试课程

  jian2024国家公务员精品网校课程

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

  图书推荐

  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图书合集

  2024版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行测+申论)教材2本

  2024版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行测+申论)题2本

  2024年国家公务员笔试警英班【行测+申论+公安专业科目】

  以上这些就是辽宁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4年云南国家公务员什么时候出招录公告,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相关信息推荐:

  2024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课程

  2024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课程

  2024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招考公告、职位表、报考指导

  2024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试题资料、备考技巧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国考备考技巧

  368. 地球村内,防疫无国界,需要吸取教训、分享经验、共同御敌。抗击疫情,这是“我们 ”的战争,在________的全球网络中,置身事外的“我”无法取胜,只有身处命运共同体的 “我们”,才能有效________不断发起“军备竞赛”的病菌株。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唇齿相依 对抗

  B.休戚相关 对付

  C.变幻莫测 抵抗

  D.瞬息万变 抵挡

  369. 人有自由意志,即主观判断,个人偏好和选择。从心理学研究来看,越是努力获得的成功,越让人 感到幸福;越是需要思考的事物所带来的成功,越让人幸福;越是经过自我控制而得到的满足,越让人幸福。心理 学家的追踪实验发现,越是能够忍耐自己冲动的孩子成年以后更容易考大学,更容易结婚,更容易得博士学位, 而那些忍不住马上满足自己欲望的孩子更容易退学、更容易离婚,更容易受挫折。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人为成功所付出的努力和其获得的幸福感成正比

  B.对自由意志的控制程度决定了人们感到幸福的程度

  C.幸福作为一种主观体验可用心理学方法进行探索

  D.从小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对他的成长至关重要

  368. 【解析】

  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空格后“命运共同体”可知,空格处强调全球

  网络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A 项“唇齿相依”比喻双方紧密,互相依存;

  B 项“休戚相关”形容关系紧密,利害相关,二者均符合文意。C 项“变

  幻莫测”形容事物变化多端,不可捉摸;D 项“瞬息万变”指在极短的时

  间内变化快而多,二者强调变化,均不符合文意,排除 C 项和 D 项。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横线前后的“防疫无国界”“抗击疫情”“不断

  发起”可知,“病菌株”是人类必须抗击的疫情。A 项“对抗”指对立起来

  相持不下。B 项“对付”指处理事物、

  办理。A 项“对抗”比 B 项“对付”

  更能体现“与之抗衡”之意,更符合文意,故排除 B 项。

  因此,选择 A 选项。

  【拓展】抵抗:用力量制止对方的进攻。抵挡:挡住压力,抵抗。

  369.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讲自由意志的含义,接着讲从心理学研究来看,

  人越能控制自由意志就越幸福,最后通过追踪实验对观点进行论证。文段

  重点在第二句,强调控制自由意志对幸福感的重要意义。

  第二步,对比选项。B 项是文段重点句的同义替换。A 项和 C 项缺少话题

  词“自由意志”。D 项缺少话题词“幸福”。

  因此,选择 B 选项。

  (复合题)①心理学领域有个术语叫做“羊群效应”,专门用来形容人类的从众心理。羊群有 个习性就是跟着头羊走,无论前面那个大坑有多宽,只要有一头羊率先跳过去了,后面的羊便会跟着它往前跳。 羊群效应一直是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社交网站的出现?供了一个绝佳的实验场,研究者们可以通过大数据的 研究方法排除个案的影响。

  ②众所周知,在心理学领域,单独研究某件个案是不科学的。就拿羊群效应来说,不可能单独把网民对 某件产品的好评拿出来研究,因为这件产品可能确实质量很好。为了避免这个问题,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附属的斯 隆商学院的希南·阿拉尔博士和他的同事们决定借鉴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一次大规模随机对照实验 。他们和一家社交网站合作,花了 5 个多月的时间对这家网站所有的网友评论做了一次实验。

  ③这是一家综合性社交网站,先由网友上传文章,再由其他网友做出评论。评论的内容是可以被打分的 ,要么点赞,要么给差评。点赞的数量减去差评的数量就是每段评论的最终得分。研究人员和站方达成协议,事 先为这5 个月当中出现的 101281 篇评论进行打分。也就是说,每出现一篇评论,都立即由机器自动生成一个网 友评分。当然,到底是点赞还是差评则是随机决定的,和帖子的内容无关。另外还有一定数量的评论不事先打分 ,作为对照组。

  ④结果显示,社交网站上的羊群效应还是相当明显的。研究人员一共收集到 30.8515 万次网友打分,发 现事先被点赞的评论最终得正分的可能性比对照组高出 32%,最终的得分也比平均值高了 25%。相比之下,事先 被点差评的评论则不受影响,和对照组没有区别。

  ⑤“如果机器给出的是负面评价,后面往往会有很多人试图进行修正,最终导致这条负面评价对该 评论的总得分没有影响。”阿拉尔博士评价说,正面评价则没有这种情况,说明人们对于不符合自己意见 的正面评价和负面评价的态度是不一样的,对于前者比较宽容。”

  ⑥牛津大学互联网学院的伯尔尼·霍根教授认同这一判断,他认为正面评价往往是一种广告,做 出正面评价的人是想让更多的网友喜欢某件东西,而负面评价则是一种个人化的情绪发泄,这就是为什么一般社 交网站点赞比差评多的原因所在。

  ⑦另外,评论的内容对于实验结果也有影响。文化、社会、政治和商业类的新闻评论容易受到羊群效应 的影响,普通新闻和经济新闻则影响较小。这大概是因为前者比较主观,受个人观点影响大,容易走极端,而后 者属于事实类新闻,比前者要客观得多,不太受个人因素的影响。

  320. 下列文字最适合放在文中的位置是:

  实验组内随机出现的点赞和差评的数量并不相同,因为通常情况下,这家网站点赞的数量比差评要多, 于是研究人员根据这一情况设置了随机点赞和差评的比例。从这个细节可以看出,研究人员对于实验材料的选取 是非常细心的,尽量做到不影响网友的直观感觉。

  A. ②和③之间

  B. ③和④之间

  C. ④和⑤之间

  D. ⑤和⑥之间

  321. “男性蠢货理论”研究显示,大部分男性的确倾向于冒不必要的风险,且常常做出蠢事 。医院急救中心记录和死亡率统计都能印证这一研究结果。比起女性,男性更易受到意外伤害,在运动中受伤, 或遭遇交通事故。造成这种男女差异的有文化和社会经济因素,例如男生参与危险性体育运动的机会更多。但也 存在一种所谓“蠢货风险”,即毫无意义的风险,而心甘情愿冒这种风险的往往都是男性。研究人员 已搜罗到大量奇闻轶事来佐证这个理论,但他们还希望对男女差异进行系统性分析。

  这段文字未暗示的信息是:

  322.酷爱嚼口香糖的人今后可以在享受之外再做些有意义的事情:加拿大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利用咀嚼发 电的下颚带。该下颚带的发明者在专业杂志《智能材料与结构》中报告说,发出的电可以用来带动助听器、电子 护耳罩或通信设备。

  这段文字是一篇文章的引言,文章接下来最可能讲述的是:

  A. 下颚带发电所面临的困境

  B. 发电下颚带的工作原理

  C. 嚼口香糖时还可以做哪些事

  D. 下颚带发电的未来发展前景

  320. 【解析】

  第一步,本题为变型的语句填空类题目。应结合每段话的首句与尾句话题,

  使填入句子和原文段保持话题一致,从而确定该句话在文段中的具体位置。

  观察发现,这段文字中“点赞和差评的数量问题”“不影响网友的直观感

  觉”这些都是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③段的首句是实验开始,尾句“当

  然,到底是点赞还是差评则是随机决定的……”是实验过程,填入句子与

  ③段尾句话题一致,且④段“结果显示”是对前文实验内容的总结。故该

  段话应放到③和④之间。

  第二步,对比选项。B 项符合上述语境。

  因此,选择 B 选项。

  321.【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文段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 项“女性比男性智商高”文段没有?及,属于无中

  生有。B 项对应“存在一种所谓‘蠢货风险’,即毫无意义的风险,而心甘

  情愿冒这种风险的往往都是男性”,据此可得出 B 项结论。C 项对应“但

  他们还希望对男女差异进行系统性分析”,据此可得出 C 项结论。D 项对

  应“造成这种男女差异的有文化和社会经济因素,例如男生参与危险性体育运动的机会更多 ”,据此可得出 D 项结论。

  因此,选择 A 选项。

  322. 【解析】

  第一步,快速浏览文段,重点分析尾句,判别文段话题落脚点。文段先?

  出加拿大科学家发明了“发电的下颚带”,最后尾句说下颚带可以发电,

  从而带动一些设备。文段话题落在尾句上,下文应该承接尾句的话题,接

  下来应该具体介绍发电下颚带如何通过发电带动助听器等设备的。

  第二步,对比选项。B 项“工作原理”即如何带动动助听器等设备发电,

  符合上述语境。

  因此,选择 B 选项。

  【拓展】

  A 项:倾向性不符,“困境”为消极问题,原文结尾句是积极的作用。C 项:

  “嚼口香糖”出现在首句,其作用是引出话题,并非结尾句重点话题。D

  项:“未来发展前景”话题过渡太快,相比之下,“工作原理”与尾句衔接

  更紧密。

  306. 现在新疆摘棉花都已经请不到人,人都跑到外地去了,这么大面积的棉花田怎么办?美国摘棉花靠 的全是机械,以色列摘西红柿也全是________,但我们的农业基本上都靠人。

  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A. 智能化

  B. 无人化

  C. 机械化

  D. 自动化

  307. “这个电影不但我看过”作为前一个分句,它的后一个分句正确的是:

  A. 其他电影我也看过

  B. 其他同学也都看过

  C. 而且还为它写过一篇影评

  D. 这个电影的剧本我也看过

  306. 【解析】

  第一步,分析语境。根据“以色列摘西红柿也全是________,但我们的农业

  基本上都靠人”可知,空格与后文形成转折关系,该空要体现“不靠人”

  的意思。

  第二步,辨析选项。B 项“无人化”符合上述语境。

  因此,选择 B 选项。

  【拓展】

  智能化:指事物在网络、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支持下,所

  具有的能动地满足人的各种需求的属性。机械化:指的是用机械来代替人

  工劳动完成生产作业。自动化:指机器设备、系统或过程(生产、管理过

  程)在没有人或较少人的直接参与下,按照人的要求,经过自动检测、信

  息处理、分析判断、操纵控制,实现预期的目标的过程。

  307. 【解析】

  第一步,分析语境。前一个分句中“不但”表递进,后强调主体“我”的

  行为,由此可知,后一个分句应是与“我”构成递进关系的主体的相似行

  为,即除了“我”之外的其他人的相似行为。第二步,辨析选项。B 项主体为“其他同 学”符合语境。

  因此,选择 B 选项。

  【拓展】

  A 项、C 项和 D 项:主体分别为“其他电影”“影评”“剧本”,均 不符合语

  境。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