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华图_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为您提供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4年云南省国家公务员什么时候出公告。更多2024年国家公务员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频道(http://ln.huatu.com/guojia/)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国家公务员考试专属客服:点击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4年云南省国家公务员什么时候出公告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暂未发布,2017-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职位表均在10月发布,那么考生知道公告发布之后多久会进行考试吗?华图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为大家解答,一般国家公务员公告发布之后1个月左右时间会进行笔试。为了考生能够及时查看国家公务员考试详细,辽宁华图教育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
2024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 |||
公告 | 国考简章 | 国考职位表 | 国考报名时间 |
资讯 | 国考考试时间 | 国考报考指导 | 国考考试内容 |
资料 | 国考行测试题 | 国考申论试题 | 国考历年分数线 |
备考 | 笔试课程 | 网络课程 | 图书教材 |
点击查看: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建议保存链接,出公告查看)
点击查看: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表>>>>(建议保存链接,出职位表查看)
点击查看: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建议保存链接,出大纲查看)
点击查看: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
点击查看: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课程>>>>
点击查看: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热门图书>>>>
以上这些就是辽宁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4年云南省国家公务员什么时候出公告,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相关信息推荐: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国考备考技巧
351. ①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且不断拉开与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差距
②这些都给人民币的进一步崛起?供了机会
③事实上,中国已经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大货物贸易国
④此外,中国还通过创建亚投行、发起“一带一路”倡议,大大?升了国家的经济软实力。
⑤人民币国际地位的?升是大势所趋,是中国的经济影响力?升决定的
⑥不仅如此,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中国的股票市场规模仅次于美国,上海和深圳正 大踏步走在通往世界主要金融中心的道路上
将以上 6 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⑤③①②④⑥
B.⑤①③⑥④②
C.①③④⑥②⑤
D.①③②④⑥⑤
352. “国学”研究在 20 世纪 90 年代之所以能够形成热潮,原因还在于历史对于 80 年代 “文化批判”之矫枉过正倾向的一种修正和制衡。许多中国知识分子清醒地看到,将中国现实中一切 丑恶现象都与传统文化挂起钩来,是对传统文化的莫大误解;传统文化中许多有价值的东西不但不可以否定,而 且是应当大力弘扬的。
下列关于这段话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80 年代的“文化批判”存在矫枉过正的倾向
B.人们对于文化的认识存在着误解
C.“国学”研究热潮始于 80 年代的“文化批判”
D.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应当大力弘扬
353. 有着 36 亿年历史的细菌是整个生命史中的耐力冠军,是地球上最大的“适者”。在很 多学者看来,无论将来人类将如何统治地球,细菌地位的改变仍然无法想象。它们的数量居于压倒性地位,种类 之繁无可匹敌;它们的生活环境极为广泛,代谢模式又无可比拟。人类对于环境的破坏性行为可能招致自身的毁 灭,但对于种类繁多的细菌来说却毫无影响。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微小的细菌相对于人类来说生命力更强
B.地球的自然环境最适宜于细菌生长繁殖
C.细菌的生存繁殖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D.遵循自然规律才是人类的生存发展之道
351.【解析】
第一步,观察选项特征,确定首句。确定①句、⑤句两者谁更适合做首句。
①句说的是站在世界经济体角度?述中国目前现状,⑤句表达的是人民币
的国际地位与中国经济影响力之间的关系。两者都适合做首句。
第二步,阅读文段,寻找切入点。⑤?到“人民币国际地位的?升”,②
?到“人民币的进一步崛起”,②中出现“进一步”即在崛起(?升)的
基础上更进一步,很明显②要在⑤之后,排除 C 项和 D 项。②句中出现代
词“这些”。代词指代具有唯一性,可通过找到“这些”指代的内容进行
绑定。“这些”指代内容的作用是给人民币崛起?供了机会。④句强调中
国通过创建亚投行、发起“一带一路”倡议的方式带动了经济实力?升,⑥句强调中国金融 市场也在快速发展。④句和⑥句都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
的具体表现形式,也给“人民币”发展?供了机会。因此,②句在④句和
⑥句之后,且话题一致,相互捆绑。又通过关联词“此外”可知,⑥句在
④句之前。答案锁定为 B 选项。
第三步,验证 B 项。语义通顺,逻辑清晰。
因此,选择 B 选项。
352.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文段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 项对应“历史对于 80 年代‘文化批判’之矫枉过
正倾向的一种修正和制衡”,可知 80 年代的“文化批判”存在矫枉过正的
倾向,符合原文,排除。B 项对应“许多中国知识分子清醒地看到……是
对传统文化的莫大误解”,可知人们对于文化的认识存在着误解,符合原
文,排除。C 项对应“‘国学’研究在 20 世纪 90 年代之所以能够形成热
潮”,可知国学形成热潮是在 90 年代并非 80 年代,属于偷换时态,不符
合原文,当选。D 项对应“传统文化中许多有价值的东西不但不可以否定,
而且是应当大力弘扬的”,符合原文,排除。
因此,选择 C 选项。
353.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第一句话?出观点——细菌是整个生命史中的耐
力冠军,是地球上最大的“适者”,接下来从细菌的数量、种类、生活环
境、代谢模式等方面来论证细菌生命力很强这一观点,最后通过与人类对比,进一步论证细菌适应环境 的能力强。文段是“总—分”结构。作者的
意图是阐述“细菌的生命力很强”这一话题。
第二步,对比选项。A 项“微小的细菌相对于人类来说生命力更强”是对
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符合文段意图。
因此,选择 A 选项。
【拓展】
B 项:“最适宜细菌繁殖”文段没有论述,文段只说明细菌是地球上生命力
最强的,不等于说地球的环境适宜细菌生长繁殖。C 项:“繁殖能力之强”
也不等于生命力强。D 项:文段话题为“细菌”,此项未包含“细菌”这一
主体。
(复合题)最近,“拆二代”这个词火了起来。根据网上的说法:“‘拆 二代 ’多数在上世纪 80 年代后出生于城市近郊的人,由于拆迁补偿一夜 暴富,他们经常以负面形象示人。 ”________调查数据说明,“拆二代” 纸醉金迷又扶不上墙的形象不过是一种幻想。它反映了 一种将一个群体标 签化,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的思维模式。 “二代”是一种先赋的资源,对个人成长 有着显著影响。但是,这种先天 影响并非最具决定性的因素。在财富与权力中成长起来的人不一定骄奢淫 逸, 而从小面对挫折与贫困未必就奋发有为。不论是“富二代”还是“穷 二代”,一个人会 怎样、能怎样,更多地取决于他们的努力和社会阶层流 动通道是否畅通,而非家庭背景高低。________保障了 法治的健全和社会 的公平,________没必要担心“二代”们做什么“坏事”。 “ 二代”标签之所以满天飞,无非有两个原因:其一,碎片化信息传播当 道,以偏概全的情绪化表达容易战 胜独立理性的判断,能吸引人眼球的“标 签”容易集结公众力量,形成一种缺乏理性的舆论暴力;其 二,“贴标签” 省去人们深入思考、分析的工夫,迎合了人们的懒惰。 一个标签化的世界,必然是 僵化而充满恶意的,但真实世界绝不是如此极 端。是时候抛弃各种“X 二代”的标签,正视每一个 人的独特性了。就事 论事,理性独立,这才是看待世界的应然态度。
(复合题)最近,“拆二代”这个词火了起来。根据网上的说法:“‘拆 二代 ’多数在上世纪 80 年代后出生于城市近郊的人,由于拆迁补偿一夜 暴富,他们经常以负面形象示人。 ”________调查数据说明,“拆二代” 纸醉金迷又扶不上墙的形象不过是一种幻想。它反映了 一种将一个群体标 签化,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的思维模式。 “二代”是一种先赋的资源,对个人成长 有着显著影响。但是,这种先天 影响并非最具决定性的因素。在财富与权力中成长起来的人不一定骄奢淫 逸, 而从小面对挫折与贫困未必就奋发有为。不论是“富二代”还是“穷 二代”,一个人会 怎样、能怎样,更多地取决于他们的努力和社会阶层流 动通道是否畅通,而非家庭背景高低。________保障了 法治的健全和社会 的公平,________没必要担心“二代”们做什么“坏事”。 “ 二代”标签之所以满天飞,无非有两个原因:其一,碎片化信息传播当 道,以偏概全的情绪化表达容易战 胜独立理性的判断,能吸引人眼球的“标 签”容易集结公众力量,形成一种缺乏理性的舆论暴力;其 二,“贴标签” 省去人们深入思考、分析的工夫,迎合了人们的懒惰。 一个标签化的世界,必然是 僵化而充满恶意的,但真实世界绝不是如此极 端。是时候抛弃各种“X 二代”的标签,正视每一个 人的独特性了。就事 论事,理性独立,这才是看待世界的应然态度。
380. 第一段的“它”指代的是:
A. “拆二代”一词
B. “拆二代”群体
C. 对“拆二代”的形象的想象
D. 对“拆二代”群体的评价
380. 【解析】
第一步,定位原文,“它”出现在第一段的最后一句。分析“它”的上下
文语境。“它”反映了一种思维模式,根据就近原则,向前文找,“它”指
的是“‘拆二代’纸醉金迷又扶不上墙的形象不过是一种幻想”。
第二步,对比选项。C 项符合上述语境。
因此,选择 C 选项。
361. 幸福有没有标准?我认为,现实生活离不开比较,但是幸福的比拼,本身就是比较________的事情 。幸福耐不住人家打扰,经不起科学研究,当幸福成为指数,成为概念,成为一批标准时,也就变得________了 。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混乱 一文不值
B.私密 可有可无
C.模糊 无足轻重
D.荒诞 遥不可及
362. 一个善于思考、用心思考、有强烈创新欲望的人,哪里都是他产生创新火花和灵感的风水宝地。从 某种意义上说,无论创作、创新还是创造,都永远属于那些用心思考、积极思考的人。作为教学一线的课堂也是 一个不可忽视的创新场所,有许多知识和学术问题等待人们去研究,这里应该成为科技创新的不竭源泉。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课堂也可以成为创新的重要场所
B.教师应在课堂上注重创新人才的培养
C.善于思考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火花
D.课堂教学既要传授知识也要培养创新思维
361.【解析】
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转折关联词“但是”可知,转折之后的句子强
调比较幸福是一件极其不合理的事情。A 项“混乱”强调无秩序;B 项“私
密”强调隐私;C 项“模糊”强调没有明显标准。三者均未体现“不合理 ”
之意,排除 A 项、B 项和 C 项。D 项“荒诞”指不合道理,符合文意。答
案锁定 D 项。
第二步,验证第二空。D 项“遥不可及”形容遥远,难以得到。对应文中
“当幸福成为指数、概念、标准时,就很难得到了”。
因此,选择 D 选项。362.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讲善于思考、用心思考、积极思考的人容易创
新,之后指出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创新场所——课堂,它应该成为科技创新
的源泉。文段为“分—总”结构,重点在最后一句,主要讲作为教学一线
的课堂也应该是创新场所。
第二步,对比选项。A 项表述与文段重点相符。
因此,选择 A 选项。
【拓展】
B 项和 C 项:未体现出文段主题“课堂”。D 项:“传授知识”文段未?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