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华图_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为您提供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4盘锦国考行测大纲什么时候发布。更多2024年国家公务员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频道(http://ln.huatu.com/guojia/)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国家公务员考试专属客服:点击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4盘锦国考行测大纲什么时候发布
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目前暂未发布,最近几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职位表均在10月发布,发布网站为:国家公务员局http://www.scs.gov.cn/,收藏查看。有想要考公务员的小伙伴们现在就可以备考国家公务员招考了,辽宁华图公务员考试网为您提供在哪看国家公务员公告以及职位表等相关信息。
点击查看: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建议保存链接,出公告查看)
点击查看: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表>>>>(建议保存链接,出职位表查看)
点击查看: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建议保存链接,出大纲查看)
——推荐阅读——
考生通道——2024国家公务员历年分数线|历年试题|备考咨询
教材资料——2024国家公务员图书教材|时政热点|每日一练
辅导课程——2024国家公务员笔试课程|网校课程|领航礼包4.0
图书推荐:
>>>>>>扫码随时咨询考试相关问题,领取资料试题
以上这些就是辽宁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4盘锦国考行测大纲什么时候发布,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相关信息推荐: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国考备考技巧
386.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一个劳模,朴素的事迹本来很让人感动,平凡________能触动和抵达人心,________一旦拔高到不食人 间烟火的地步,________让读者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让人觉得很假,________会连累劳模和典型受到批评和抵 制,实际上是“黑”了好人。
A. 可能 然而 反而 因为
B. 必然 甚至 无论是 还是
C. 本就 然而 就会 甚至
D. 当然 进而 可能 也可能
387. 按照《京都议定书》,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没有被要求限制二氧化碳排放量。但是从总量上看, 我国碳排放已位居世界第二,到 2025 年前后,这一数字很可能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位。中国目前仍然不受绝对 排放量的限制,是因为中国的人均排放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是,随着中国的经济增长,中国的人均排放量 可能会很快赶上世界平均水平。在最近结束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中国遭遇了严峻的气候压力。
下列说法中,最符合这段文字原意的是:
A. 限制二氧化碳排放量将严重影响和阻碍中国经济的发展
B.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所以中国没有被要求限制二氧化碳排放量
C. 目前的碳排放协议为中国经济发展争取了短暂而宝贵的“排放空间”
D. 碳排放位居世界第一将是中国经济发展导致的必然结果
388.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下棋不能无争,争的范围有大有小,有________而因小失大者,有不拘小节而________者,有________ 作生死斗者,有各自为战而________者,有赶尽杀绝一步不让者,有好勇斗狠同归于尽者。
A. 斤斤计较 眼观全局 短兵相接 旗鼓相当
B. 步步为营 高瞻远瞩 短兵相接 不相伯仲
C. 斤斤计较 高瞻远瞩 刀兵相见 不相伯仲
D. 步步为营 眼观全局 刀兵相见 旗鼓相当
386. 【解析】
第一步,定位原文,“中国公众环保的发展趋势”出现在最后一段第一行。
根据“我国民间环保组织的数量几年来有明显增加,未来趋势会更明朗”
可知,中国公众环保的发展趋势是“环保组织的数量将会明显增加”。
第二步,对比选项。B 项符合中国公众环保的发展趋势。
因此,选择 B 选项。
【拓展】
A 项:根据“未来趋势会更明朗,而这依赖于公众对环保组织工作的认可
(61.6%)”可知,“公众认可越来越高”是该趋势发展的条件,错误。C
项:文段仅说到了环保组织数量将增多,未?及“将越来越组织化”,属
于无中生有,错误。D 项:文中说的是“增加信任度和透明度较为迫切”,
“信任度和透明度将越来越高”未?及,属于无中生有,错误。
387.【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文段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 项和 C 项的信息文段没有?及,属于无中生有,错误。B 项对应“按照《 京都议定书》,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没有被要求限
制二氧化碳排放量”,正确。D 项对应“我国碳排放已位居世界第二,到
2025 年前后,这一数字很可能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位”,文段表述为“可
能”,选项偷换为“必然结果”,属于偷换语气,错误。
因此,选择 B 选项。
388. 【解析】
第一步,分析第一空。应与后文“因小失大”相关,表示过于在意“小”,
消极色彩。A 项和 C 项“斤斤计较”指对无关紧要的事过分计较,“斤斤”
为琐碎细小的意思,符合文意。B 项和 D 项“步步为营”指军队每向前推
进一步就设下一首营垒,今比喻做事、行动极其谨慎,不符合文意,排除
B 项和 D 项。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由“不拘小节”可知空格应填入“顾整体”的含义。
A 项“眼观全局”即注重大局;C 项“高瞻远瞩”形容眼光远大,侧重长
远的眼光。可知 A 项符合文意,排除 C 项。答案锁定 A 选项。
第三步,验证其他空格。“短兵相接”比喻面对面的激烈斗争,呼应原文
的“作生死斗者”;“旗鼓相当”比喻双方力量不相上下,对应原文“各自
为战”。二者均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 A 选项。
【拓展】
刀兵相见:以武力相见,用战争解决问题。不相伯仲:比喻差不多,难分
优劣。
4. 俗话说“绣花要得手绵巧,打铁还须自身硬”,下列与该俗语哲学道理相同的是:
A. 身正不怕影子斜
B.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C. 水大漫不过船
D. 有理不在声高
5. 关于我国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主要承担预防保健、基本医疗、健康教育、计生指导等任务
B. 包括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家庭自我保健
C. 以让农民“看病不出乡镇”为发展目标
D. 以乡镇卫生院为基础
6. “四个全面”是新一届党的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战略布局。下列与“四个全面”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党的十八大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B.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C.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D.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将“从严治党”首次提升到“全面从严”的高度
4.【答案】B
【解析】“绣花要得手绵巧,打铁还须自身硬”意思是说绣花要绣得好看,手必须要灵活灵
巧;要打出坚固耐用的铁器,铁匠必须“自身硬”,有打铁的实力,强调内因的重要性。B
项“修行靠个人”强调了内因的重要性,与题干相对应。因此,选择 B 选项。
【拓展】
A 项:“身正不怕影子斜”通常用来比喻只要为人做事走得正、行得端,就没有什么可怕的,
体现的是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原理。
C 项:“水大漫不过船”,体现的是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
D 项:“有理不在声高”意指在争论中,关键看说得在不在理,而不在于嗓门大小,体现的
是真理的客观性原理。
5.【答案】A
【解析】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主要承担着预防保健、基本医疗、卫生监督、健康教育、计
划生育技术指导等任务,为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提供保障。因此,选择 A 选项。
【拓展】
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是指以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主体、村卫生室为基
础的卫生服务体系,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可缓解看病难、看病贵。
B 项: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并不包括家庭自我保健。
C 项: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实现农村医疗卫生发展目标,使农民“小病不出村、一般疾病
不出乡、大病基本不出县”,而非让农民“看病不出乡镇”。
D 项: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是以村卫生室为基础,而不是乡镇卫生院。
6.【答案】D
【解析】2014 年 1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将“从严治党”首次提升到“全面从
严”的高度。加强党的建设必须要把从严治党原则落实到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
贯穿党的建设全过程,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方针。因此,选择 D 选项。
【拓展】
A 项:《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而非十
八大。
B 项:《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
而非十八届三中全会。
C 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十八大首次提出的,而不是十八届四中全会。
(复合题) ①研究农村,首要的问题是理解农村社会和农民阶层的生活状 态和行为特征。在这方面,农 村经济研究者必须________和参考社会学和 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成果。 ②比如,在研究中国农村金 融的时候,如果不能深切了解中国农民和农村 的社会生活及其结构特征,就很难了解为什么农民会选择这种金 融组织形 式和融资方式,而拒斥另一种金融组织形式和融资方式,就很难理解为什 么有些金融机构在农村领域 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而有些金融机构却负债累 累乃至于倒闭。 ③社会研究,包括农村研究的基本方式有调查研 究、实验研究、实地研究 和文献研究等。 ④调查研究的基本要素包括抽样、问卷、统计分析、相关关系等。实 验研 究的构成要素包括实验组、控制组、实验刺激、因果关系等。实地研究包 括参与观察、研究者的角色、投 入理解、扎根理论等。而文献研究则包括 内容分析、现有统计分析等。 ⑤这四种方法反映了不同的方法论倾向 :以实验研究、调查研究和文献研 究为代表的定量研究方式,比较集中地体现了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倾向;而 以 实地研究为代表的定性研究方法,则集中体现了人文主义方法论的倾向。 ⑥不同研究方式也分别被用于不同的 研究目的:调查研究最常被用于?述 一个大的总体的状况,以及探讨不同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实验研究则主 要 被用于探索和证明两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实地研究则更多是在深入 理解社会现实,以及在?炼和建构理论方 面发挥作用;而文献研究常被用 于帮助研究者去探讨那些任何其他方式在时间和空间上无法达到的社会 现象和 问题。 ⑦可以说,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用途。应该综合运用各种方法,而不要局 限于某一种方法。 ⑧应该指 出的是,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方法论是居于 统帅地位的指导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思想方法 和哲学基础。 ⑨具有实证主义方法论的社会研究者,通常采用调查研究、实验研究以及 定量的文献研究的方式 ,以凸现研究的规范性、精确性和客观性。从建立 研究假设、数据资料收集、定量分析方法的运用,直到依据 结果的解释和 假设的检验,其中每一个步骤都尽可能严格按照自然科学研究的方式进行。 而具有人文主义方法 论的学者,则更经常地采用实地研究的方式,以及定 性的研究方式,以凸现研究过程的特殊性、深入性和主观 性,在研究思路 上更多地依赖研究者的主观体悟,方法上更多地依赖研究者的参与和对情 景的分析。
346. 填入文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探寻
B. 凭借
C. 追随
D. 借助
347. 关于“有些金融机构在农村领域获得了极大的成功”的原因,
与文意不符的一项是:
A. 采用了适合当地农村的金融组织形式
B. 全面满足了农民急需的农业生产融资
C. 理解当地农村社会的结构方式
D. 懂得农民的日常社会生活方式
348. 作者认为“实地研究”与其他几种研究方法的主要不同点在于:
A. 更多体现了人文主义的研究倾向
B. 通过研究成果建立新的理论架构
C. 研究过程强调研究者的亲身参与
D. 更多更深入地理解当前社会现实
349. 根据文意,下列对“实证主义”研究方法概括不准确的是:
A. 强调研究的规范性、精确性和客观性
B. 尽可能按照自然科学研究的方式进行
C. 关注整个研究过程的特殊性及深入性
D. 通常采用调查研究、实验研究的方法
350. 如果把这篇文章分为三个层次,最恰当的一项是:
A.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B.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C.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D.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346. 【解析】
第一步,分析语境。“和”表并列,所填词语应与“参考”意思相近。“参
考”指为了学习或研究而查阅有关资料。
第二步,辨析选项。A 项“探寻”指勘探、找寻;C 项“追随”指跟随,
均不能和“参考”构成并列关系,排除 A 项和 C 项。B 项“凭借”指依靠,
通常搭配手段、工具等,排除 B 项。D 项“借助”指靠别的人或事物的帮
助,放在这里指通过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成果的帮助
来理解农村社会和农民阶层的生活状态和行为特征,符合语境。
因此,选择 D 选项。
347. 【解析】
第一步,定位原文,“‘有些金融机构在农村领域获得了极大的成功’的原
因”出现在文章第②段。根据反面论证“如果不能深切了解中国农民和农
村的社会生活及其结构特征,就很难了解为什么农民会选择这种金融组织
形式和融资方式,而拒斥另一种金融组织形式和融资方式,就很难理解为什么有些金融机构在农村领域 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而有些金融机构却负债
累累乃至于倒闭。”可知,“有些金融机构在农村领域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原因是:能深切了解中国农民和农村的社会生活及其结构特征,了解为什
么农民会选择这种金融组织形式和融资方式,而拒斥另一种金融组织形式
和融资方式。
第二步,对比选项。A 项、C 项和 D 项文段中都有?及,符合文意,正确。
B 项文段未体现,属于无中生有,错误。
因此,选择 B 选项。
348. 【解析】
第一步,观察选项,定位原文。文章第⑤段主要叙述了实地研究与实验研
究、调查研究和文献研究这三种方法的不同之处,根据“而以实地研究为
代表的定性研究方法,则集中体现了人文主义方法论的倾向”可知,“实
地研究”与其他几种研究方法的主要不同点在于体现了人文主义方法论的
倾向。
第二步,对比选项。A 项符合上述语境。
因此,选择 A 选项。
349.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
第二步,
A 项和 D 项对应第⑨段中的“具有实证主义方法论的社会研究者,
通常采用调查研究、实验研究以及定量的文献研究的方式,以凸现研究的
规范性、精确性和客观性”,符合文意。B 项对应“其中每一个步骤都尽可能严格按照自然 科学研究的方式进行”,符合文意。C 项对应“而具有人文
主义方法论的学者……以凸现研究过程的特殊性、深入性和主观性”,是
对人文主义方法论的概括,而不是“实证主义”,属于偷换概念。
因此,选择 C 选项。
350.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章。①②段指出研究农村首要的问题是什么及原因,③到
⑦段介绍了社会研究的四种方法及它们的基本要素、方法论倾向、研究目
的、用途等,⑧⑨段指出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是一个有机整体,并比较了
实证主义方法论的社会研究者和人文主义方法论的学者的不同之处。
第二步,对比选项。B 选项符合上述分析。
因此,选择 B 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