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新手入门

首页 > 国家公务员 > 报考指导 > 新手入门

2024青海国考大纲在那个网址发布

辽宁华图 | 2023-09-13 08:05

收藏

  辽宁华图_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为您提供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4青海国考大纲在那个网址发布。更多2024年国家公务员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频道(http://ln.huatu.com/guojia/)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国家公务员考试专属客服:点击国家公务员考试群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4青海国考大纲在那个网址发布

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预约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暂未发布,2017-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职位表均在10月发布,那么考生知道公告发布之后多久会进行考试吗?华图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为大家解答,一般国家公务员公告发布之后1个月左右时间会进行笔试。为了考生能够及时查看国家公务员考试详细,辽宁华图教育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

2024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公告 国考简章 国考职位表 国考报名时间
资讯 国考考试时间 国考报考指导 国考考试内容
资料 国考行测试题 国考申论试题 国考历年分数线
备考 笔试课程 网络课程 图书教材

  点击查看: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建议保存链接,出公告查看)

  点击查看: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表>>>>(建议保存链接,出职位表查看)

  点击查看: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建议保存链接,出大纲查看)

  点击查看: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

  点击查看: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课程>>>>

  点击查看: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热门图书>>>>

  >>>>>>扫码随时咨询考试相关问题,领取资料试题

试题资料

  以上这些就是辽宁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4青海国考大纲在那个网址发布,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相关信息推荐:

  2024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课程

  2024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课程

  2024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招考公告、职位表、报考指导

  2024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试题资料、备考技巧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国考备考技巧

  4. 俗话说“绣花要得手绵巧,打铁还须自身硬”,下列与该俗语哲学道理相同的是:

  A. 身正不怕影子斜

  B.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C. 水大漫不过船

  D. 有理不在声高

  5. 关于我国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主要承担预防保健、基本医疗、健康教育、计生指导等任务

  B. 包括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家庭自我保健

  C. 以让农民“看病不出乡镇”为发展目标

  D. 以乡镇卫生院为基础

  6. “四个全面”是新一届党的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战略布局。下列与“四个全面”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党的十八大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B.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C.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D.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将“从严治党”首次提升到“全面从严”的高度

  4.【答案】B

  【解析】“绣花要得手绵巧,打铁还须自身硬”意思是说绣花要绣得好看,手必须要灵活灵

  巧;要打出坚固耐用的铁器,铁匠必须“自身硬”,有打铁的实力,强调内因的重要性。B

  项“修行靠个人”强调了内因的重要性,与题干相对应。因此,选择 B 选项。

  【拓展】

  A 项:“身正不怕影子斜”通常用来比喻只要为人做事走得正、行得端,就没有什么可怕的,

  体现的是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原理。

  C 项:“水大漫不过船”,体现的是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

  D 项:“有理不在声高”意指在争论中,关键看说得在不在理,而不在于嗓门大小,体现的

  是真理的客观性原理。

  5.【答案】A

  【解析】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主要承担着预防保健、基本医疗、卫生监督、健康教育、计

  划生育技术指导等任务,为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提供保障。因此,选择 A 选项。

  【拓展】

  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是指以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主体、村卫生室为基

  础的卫生服务体系,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可缓解看病难、看病贵。

  B 项: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并不包括家庭自我保健。

  C 项: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实现农村医疗卫生发展目标,使农民“小病不出村、一般疾病

  不出乡、大病基本不出县”,而非让农民“看病不出乡镇”。

  D 项: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是以村卫生室为基础,而不是乡镇卫生院。

  6.【答案】D

  【解析】2014 年 1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将“从严治党”首次提升到“全面从

  严”的高度。加强党的建设必须要把从严治党原则落实到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

  贯穿党的建设全过程,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方针。因此,选择 D 选项。

  【拓展】

  A 项:《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而非十

  八大。

  B 项:《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

  而非十八届三中全会。

  C 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十八大首次提出的,而不是十八届四中全会。

  395. 在古代,对未知世界的恐惧感不只属于儿童。中世纪的绘图师们在绘制地图时,并不把未知地带留 为空白,而是画上海蛇和想象中的怪兽,并标记“此处有龙”。几个世纪以来,探险家们穿越大洋、 攀登高山,逐渐在地图上把这些想象替换成了真实的标记。现如今,我们可以从外太空拍摄照片、感叹地球之美 。通信网络造就了“地球村”,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了。这段文字的核心观点是:

  A. 科技让世界更美好

  B.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C. 知识是治疗恐惧的良药

  D.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396. 有关取消全运会奖牌榜的消息成为既定事实之后,体育界对此的看法并不________。取消了奖牌榜 ,竞技体育还有什么存在价值?类似的不解与怨艾,________没有成为业界的主流声音,________丝丝缕缕、不 绝于耳。

  填入空格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同意 如果 仍然

  B. 一致 一旦 那就

  C. 统一 虽然 却也

  D. 成熟 即便 也是

  397. 库兹涅茨的倒 U 曲线理论认为:“在经济增长的初期阶段,尽管人们的收入都不减少,但社 会收入分配却变得不平等;随着经济的继续增长, 收入分配不平等的程度逐渐减轻;经济增长达到更高水平以后 ,收入分配又变得平等。”这种理论假说在一定程度上符合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历史实际,但他又指 出,重复发达国家以往的模式,以为收入不平等促进了经济增长,欠发达国家强化当前的收入不平等就是必要的 ,这是一种“危险的类比”。在西方经济发展实践中,解决公平问题不是搞自然而然的过渡,而是通 过政府和社会的积极干预,消除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不利影响,?高广大人民群众收入在国家不断增长的收入 中所占的比例,对高收入者形成法律和政治压力,从而使得社会收入分配转向公正。

  下列说法与这段文字最相符的一项是:

  A. 经济总量增长不会自发地促进社会收入公平分配

  B. 国家通过宏观调控可以有效监督和保证社会公平

  C. 发达国家的收入分配模式是遵循效率优先原则的

  D. 倒 U 曲线理论不适于欠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模式

  395. 【解析】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介绍“在古代人们对未知世界的恐惧感”,

  并以“中世纪绘图师的行为”进行论证。接着介绍“几个世纪以来”探险

  家们对未知世界的认识开始渐渐真实。最后介绍“现如今”通过科学技术

  等知识的力量让我们对世界认识得更清晰。文段是“分—分”结构,通过

  将“在古代”“几个世纪以来”“现如今”的情况作对比,讲述了人 们“战

  胜未知世界恐惧感的方法”,即科技等知识的增加。核心话题为“恐惧”

  与“科技等知识”之间的关系。

  第二步,对比选项。C 项“知识是治疗恐惧的良药”是对文段内容的概括

  归纳。

  因此,选择 C 选项。

  【拓展】

  A 项:“更美好”无中生有,文段并未?及。B 项:意思是说“生命是有限

  的,而知识是无限的”,文段并未强调这一点。D 项:形容多读书,则见多

  识广,文段未?及“读万卷书”。

  396. 【解析】

  第一步,分析第一空。该空说明“体育界对取消全运会奖牌榜的看法”,

  后面是具体陈述“这看法”是怎样的。根据后文的“反问”和“类似的不

  解和怨艾”等可知,“体育界的看法是不同的”。A 项“同意”和 D 项 “成

  熟”明显没有“不同”的意思,排除 A 项和 D 项。

  第二步,再看第三空,根据该空前的“没有成为业界的主流声音”和后文

  的“不绝于耳”可知,前后内容是相反的,应填表“转折关系”的关联词,

  B 项“一旦……那就”为假设关系,排除 A 项。C 项“虽然 ……却也”表示转折,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 C 选项。

  397.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文段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 项“经济总量增长”全文并未?及,属于无中生有,

  排除 A 项。B 项对应“解决公平问题不是搞自然而然的过渡,而是通过政

  府和社会的积极干预”,符合原文。C 项对应“这种理论假说在一定程度上

  符合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历史实际”,但文段并未?及“效率优先原

  则”,属于无中生有,排除 C 项。D 项对应“但他又指出……欠发达国家

  强化当前的收入不平等就是必要的,这是一种‘危险的类比’”,“不适于 ”

  语气过于绝对,属于偷换语气,排除 D 项。

  因此,选择 B 选项。

  375. 当夜深人静,即将准备进入梦乡时,我们的身体常常会突然抽搐一下,这种抽搐通常被科学家们称 作临睡肌跃症(又称入睡抽动)。目前没有研究彻底搞明白它的原因,因而人们对此有诸多猜测。有一种解释认为 ,人脑是基于爬行动物的大脑进化而来的,因此仍然保留了一部分爬行动物的应激反应模式。肌肉彻底放松时, 大脑会基于这一应激反应模式,以为我们在自由坠落,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大脑指挥全身肌肉马上行动,试图 在下坠过程中抓住什么东西,于是本已放松的肌肉会突然收紧,导致入睡抽动。

  这段文字:

  A. 介绍临睡肌跃症的临床表现

  B. ?供一种对临睡肌跃症的解释

  C. 说明临睡肌跃症与大脑的关系

  D. 阐述临睡肌跃症对人类的意义

  376. 在古代科学文化巅峰的雅典,哲学家苏格拉底被视为“最有智慧的人”。这位哲学家却 总是强调:“我只知道我一无所知。”他向人们解释说:如果说他的智慧有什么与众不同的话,那就 是他知道自己的无知;其他人虽然也与他一样的无知,却不知道自己的无知。

  下列说法准确概括文意的是:

  A. 苏格拉底不愿被称为“最有智慧的人”

  B. 苏格拉底实际上不是“最有智慧的人”

  C. 苏格拉底的“智慧”在于知道自己“无知”

  D. 苏格拉底的“智慧”与他人没有不同

  377. 美貌的人并不都有其他方面的才能。因为造物主是吝啬的,他给了此就不再予彼。所以许多容颜俊 秀的人却无所作为。他们过于追求外形美而放弃了内在美。但这话也不全对,因为奥古斯都、菲斯帕斯、腓力普 王、阿尔西巴底斯等,都既是大丈夫,又是美男子。仔细考究起来,形体之美是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 又胜于形体之美。最高的美是画家所无法表现的,因为它是难于直观的。这是一种奇妙的美。

  “他给了此就不再予彼”中“此”是指:

  A. 美貌

  B. 美貌的人

  C. 其他才能

  D. 内在的美

  375.【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第一句?出临睡肌跃症的概念,第二句通过“因

  而”指出对这种症状产生的原因存在诸多猜测。接着通过“有一种解释认

  为”引出对临睡肌跃症的其中一种解释。文段主旨句在“因而”之后,讲

  述了对临睡肌跃症的一种解释。

  第二步,对比选项。B 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 B 选项。

  【拓展】

  A 项:“临床表现”出现在文段第一句,用来引出“临睡肌跃症”的话题,

  偏离重点。C 项:“临睡肌跃症与大脑的关系”仅是?供一种关于临睡肌跃

  症的解释中的部分信息。D 项:“临睡肌跃症对人类的意义”文段并未?及。

  376.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介绍了苏格拉底被称为最有智慧的人。接着

  通过转折词“却”指出苏格拉底强调自己一无所知。然后借苏格拉底的解

  释表明苏格拉底与别人的不同在于自己知道自己的无知。文段重点在转折

  之后,主要强调苏格拉底的“智慧”是知道自己的无知。第二步,对比选项。C 项是对重点 句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 C 选项。

  【拓展】

  A 项和 B 项:“不愿被称为”“不是‘最有智慧的人’”文段未?及 ,无中

  生有。D 项:“与他人没有不同”与文意相反,文段重点强调是有不同的。

  377. 【解析】

  第一步,定位原文,“他给了此就不再予彼”中的“此”出现在第二句。

  分析“他给了此就不再予彼”的上下文语境。根据就近原则,重点分析前

  一句和后一句。前一句讲“美貌的人并不都有其他方面的才能”,后一句

  讲“所以许多容颜俊秀的人却一无作为”,可见“此”指的是美貌的人拥

  有的东西,即“美貌”或“容颜俊秀”。

  第二步,对比选项。A 项“美貌”符合上述语境。

  因此,选择 A 选项。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