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新手入门

首页 > 国家公务员 > 报考指导 > 新手入门

2024铁岭国考招录职位表在哪看

辽宁华图 | 2023-10-11 08:05

收藏

  辽宁华图_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为您提供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4铁岭国考招录职位表在哪看。更多2024年国家公务员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频道(http://ln.huatu.com/guojia/)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国家公务员考试专属客服:点击国家公务员考试群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4铁岭国考招录职位表在哪看

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预约

  点击查看: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建议保存链接,出公告查看)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暂未发布,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都在10月中旬左右发布,在国家公务员局发布。

  点击查看: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表>>>>(建议保存链接,出职位表查看)

  点击查看: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建议保存链接,出大纲查看)

  点击查看: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

  jian 2024国家公务员笔试图书教材

  jian2024国家公务员面授笔试课程

  jian2024国家公务员精品网校课程

  图书推荐

  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图书合集

  2024版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行测+申论)教材2本

  2024版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行测+申论)题2本

  2024年国家公务员笔试警英班【行测+申论+公安专业科目】

  >>>>>>扫码一对一咨询,领取资料试题

试题资料

  以上这些就是辽宁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4铁岭国考招录职位表在哪看,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相关信息推荐:

  2024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课程

  2024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课程

  2024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招考公告、职位表、报考指导

  2024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试题资料、备考技巧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国考备考技巧

  32. 租客小赵经房东老张的同意,将自己所租的房子(租金 2000 元/月)其中的一个卧室以800 元/月的价格租给小刘,小刘在租住期间,擅自拆除门窗造成了价值 10000 元的房屋损毁。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刘应向老张赔偿全部损失,但可向小赵追偿

  B. 小赵应向老张赔偿全部损失,但可向小刘追偿

  C. 小赵、小刘应分别赔偿老张 6000 元、4000 元

  D. 小赵在支付 6000 元赔偿后,可向小刘追偿

  33. 小明在图书馆大声说话,有读者制止他时,他却说:“这是我的权利和自由,别人无权干涉”。关于上述观点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正确,宪法规定公民有言论自由

  ②错误,公民的自由是在法律范围内的自由

  ③错误,未经他人许可,公民不得擅自行使权利

  ④错误,世界上从来没有“绝对”的权利和自由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34. 下列关于行政许可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 实施行政许可,应当遵循便民的原则,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优质服务

  B.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取得的行政许可受法律保护,行政机关不得擅自改变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

  C. 行政许可的实施和结果,除涉及国家秘密的外,应当公开

  D.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享有陈述权、申辩权

  32.【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房东老张与小赵之间形成房屋租赁关系。经老张同意,小赵将房屋

  转租给小刘。老张是出租人,小赵是承租人,小刘为第三人。根据《合同法》第二百二十四

  条的规定,承租人经出租人同意,可以将租赁物转租给第三人。承租人转租的,承租人与出

  租人之间的租赁合同继续有效,第三人对租赁物造成损失的,承租人应当赔偿损失。题目中,

  小刘在租住期间致使房屋毁损。因此,承租人小赵应当向出租人老张承担赔偿损失。因小刘

  也负有保管租赁物的义务,并且是小刘的行为导致房屋损毁,故小赵向老张赔偿全部损失后,

  可以向小刘追偿。因此,选择 B 选项。

  33.【答案】D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

  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小明在

  图书馆内大声说话显然损害了其他读者的利益。小明说:“这是我的权利与自由,别人无权

  干涉”是错误的。因为,公民的自由是法律范围内的自由,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的“绝对”的

  20自由,只存在“相对”的自由。②④评价正确。因此,选择 D 选项。

  【拓展】

  ①《宪法》规定了公民具有言论自由。但这种自由是一种相对的自由。因此,小明的话是错

  误的。

  ③“未经他人允许,公民不得擅自行使职权。”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公民只要在行使自由和

  权利的时候,不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就可以自行行使权利。

  34.【答案】C

  【解析】《行政许可法》第五条规定:“设定和实施行政许可,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

  原则。有关行政许可的规定应当公布;未经公布的,不得作为实施行政许可的依据。行政许

  可的实施和结果,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外,应当公开。”因此,选择

  C 选项。

  【拓展】

  A 项:《行政许可法》第六条规定:“实施行政许可,应当遵循便民的原则,提高办事效率,

  提供优质服务。”

  B 项:《行政许可法》第八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取得的行政许可受法律保

  护,行政机关不得擅自改变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

  D 项:《行政许可法》第七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享

  有陈述权、申辩权。”

  (复合题)每?起屈原的《涉江》,人们总喜欢把它与《离骚》作比较, 有人说它是“一部小型的 《离骚》”,有人认为,“《涉江》同《离骚》 一样,反映了诗人对真理的追求和遭贬后的愤懑与 不平。”有些学者把《离 骚》和《涉江》都看作是屈原晚年的作品,都写于放逐江南之时,陶今雁 在《 漫谈屈原的〈涉江〉》中说:“《涉江》与《离骚》一样,都是诗人 对一生生活经历的总结,是他晚年流 放于湘沅一带写的。”郭沫若也说过 下面的话:“《涉江》之作殆与《离骚》相去不远。屈原在长 期窜逐中, 南下湘沅流域应不止一次,余昔以《涉江》作于《哀郢》之后,今知其非 是。”(《屈原赋今 译》)固然《涉江》与《离骚》都像一面闪光的镜子, 反映出屈原伟大的人格和贤贞的品质,也像一道深深的辙 印,印下诗人求 索中坎坷的历程。但《涉江》与《离骚》是有明显的不同的,仅就写作时 间与地点来说,差别 也是巨大的。对于《涉江》的写作时间与地点,我对 传统的看法是没有疑义的,但《离骚》却作于放逐汉北之 时,大约是楚怀 王三十年(公元前 299 年)之前不久,当时屈原应为四十四岁左右。 这个问题,还可以从《离 骚》本身的内容来看。细析《离骚》诗意,诗中 对君王听信谗言、朝废昔替,是有理怨和责难的,但也有希冀 和期待,希 望他能改其度,继前王之踵武;同时有对年华易逝的惋惜和懊丧,但也表 示要珍惜这大好时光,并 没有自弃和绝望。有对自己受谗遭贬怀着牢骚和 不平,但对未来也还抱有希望企求。这与后期作品那种决绝的 调子,凄凉 的色彩是有所不同的。在《离骚》中,我们看不到《涉江》中“世溷浊而 莫余知兮,余将高 驰而不顾”,“哀南夷之莫吾知倔,旦余济乎江湘”那 种对世事极度伤心的态度;我们也听不 到像《悲回风》中“吾怨往昔之所 冀兮,悼来者之逖逖”,“骤谏君而不听兮,任重石之何益 ”(“任重石” 即抱石投河之意)那种君王、对前途完全绝望的凄绝的心声。相反地,它 却有 着强烈的牢骚和不平。一个人只有在有希冀、有企求之时,才会有因 实现不了这希冀、企求而产生的牢骚和不 平。不然,也就如老子所云“无 扫 可无不可”了。所以,这牢骚和不平也正是有进取心的产物,如 同白居易 所云,“三十气太壮,胸中多是非”。另外,《离骚》中还有强烈的改变 现实的自信心, 这更是一个对事业和前途并未绝望的人的心理特征了。

  357. 第 1 段意在说明:

  A.《涉江》与《离骚》都反映了屈原的伟大人格

  B.《涉江》为屈原壮年时期写于湘沅流域

  C.学者们对《涉江》的写作时间和地点观点不一

  D.《离骚》是屈原四十四岁左右写于汉北的作品

  358. 第 2 段引用白居易诗句“三十气太壮,胸中多是非”,意在说明:

  A.《离骚》中的牢骚与不平反映了屈原具有进取心

  B.写作《离骚》时,屈原年轻气盛,常为是非而不平

  C.屈原年轻时也曾常常为世道不公而鸣不平

  D.屈原把壮年时期的牢骚与不平表达在了《离骚》中

  359. 第 2 段旨在从内容的角度证明《离骚》:

  A.充满希冀与不平,是充满生机的作品

  B.不同于《涉江》和《悲回风》的格调

  C.充满牢骚与希冀,以此证明它不是晚年作品

  D.没有表达自弃和绝望,但有对年华易逝的惋惜和懊丧

  360. 依据原文?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我对传统的看法是没有疑义的”中的“传统的看法”暗指《涉江》的写 作时间与《离骚》大致相同

  B.郭沫若的“余昔以《涉江》作于《哀郢》之后,今知其非是”一语,说明《涉江》之作殆 与《离骚》相去很远

  C.《离骚》作于放逐汉北之时,大约是楚怀王三十年(公元前 299 年)之前说明屈原当时还有进取心,对 事业和前途并未绝望

  D.《离骚》主要反映的是屈原的政治理想抱负,而《涉江》则更多体现了屈原对世事极度伤心的态度

  357.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第一段首先援引他人观点,探讨了关于《涉江》和《离

  骚》的写作时间和地点,然后通过转折关联词“但是”引出作者的观点,

  他认为《涉江》和《离骚》有明显不同。最后又做了进一步说明,即关于

  《涉江》的写作时间和地点,作者同意传统的看法,但关于《离骚》的写

  作时间和地点,作者并不同意传统的看法,作者认为《离骚》作于其放逐

  汉北之时,当时屈原应为四十四岁左右。文段结构为“分—总”,主旨句

  在转折后,主要论述作者对于《离骚》的写作时间和地点的不同看法。

  第二步,对比选项。D 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符合文段意图。

  因此,选择 D 选项。

  358. 【解析】

  第一步,定位原文,白居易的诗句“三十气太壮,胸中多是非”出现在第

  二段后半部分。文章先?出了观点,即从内容也可以看出《离骚》的写作

  时间和地点不同于《涉江》。然后从《离骚》的内容上对这个观点进行了

  细致的分析,接着通过“所以”得出结论,即文段的重点:这牢骚和不平

  也正是有进取心的产物。最后援引白居易的诗句来进一步论证作者的这个

  观点。故引用白居易诗句“三十气太壮,胸中多是非”意在说明的是《离

  骚》中的牢骚与不平反映了屈原具有进取心。

  第二步,对比选项。A 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符合文段意图。

  因此,选择 A 选项。

  【拓展】B 项和 C 项:“年轻气盛”“年轻时”在文中均未?及,无中生有。D 项:

  偏离文段重点,文段重点为《离骚》中的牢骚与不平反映了屈原具有进取

  心。

  359.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章。文中第一段的重点即作者的观点,认为屈原《离骚》

  的写作时间和地点并非是在晚年,而是在他四十四岁左右。接着第二段是

  对第一段的观点进行论证:通过分析《离骚》的写作内容,并与《涉江》

  内容进行比较,最后得出结论,即《离骚》表达的并不是对君王以及对前

  途的绝望,而是充满了牢骚和希冀,是一部积极向上充满生机的作品,所

  以《离骚》的写作时间和地点不同于《涉江》,不是屈原晚年的作品,从

  而印证了第一段的观点。

  第二步,对比选项。C 项是对第二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同时点明了第一

  段的观点。

  因此,选择 C 选项。

  【拓展】

  A 项、B 项和 D 项:三者均为《离骚》的内容特点的表述,并非从内容角

  度分析《离骚》的目的。

  360.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章,将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 项对应第一段,根据“对于《涉江》的写作时间与

  地点,我对传统的看法是没有疑义的,但《离骚》却是作于放逐汉北之时……”可知 ,“但”转折后作者表达的是《离骚》与《涉江》的写作时

  间是不同的,由此可知,转折前“传统的看法”暗指原来的学者都认为《离

  骚》与《涉江》的写作时间都是在屈原晚年,即同一时期,符合原文,排

  除。B 项对应第一段,根据“郭沫若也说过下面的话:‘《涉江》之作殆与

  《离骚》相去不远……’”可知,“《涉江》之作殆与《离骚》相去很远 ”

  说法错误,属于曲解文意,不符合原文,当选。C 项对应第一段“《离骚》

  却是作于放逐汉北之时,大约是楚怀王三十年(公元前 299 年)之前不久,

  当时屈原应为四十四岁左右”和第二段“所以,这牢骚和不平也正是有进

  取心的产物……这更是一个对事业和前途并未绝望的人的心理特征”,符

  合原文,排除。D 项对应第二段“细析《离骚》诗意……有希冀和期待 ……

  并没有自弃和绝望……对未来也还抱有希望企求……在《离骚》中,我们

  看不到《涉江》中……那种对世事极度伤心的态度”,符合原文,排除。

  因此,选择 B 选项。

  (复合题)男人和女人之间的想法常常相左,这简直就是个常识了,人们 一直将这些男女之间的差异解释 为性激素的作用,或者是产生男女特定行 为方式的社会压力所导致,这种情况直到最近才有所改观。不管怎么 说, 大部分人还是认为两性的大脑在基本结构和功能上是没有什么差别的。然 而这种观念开始日益受到 ________。 研究发现,男性和女性的脑在解剖结构上有很大不同。不但如此,其神经 环路和神经元间传递信号 的化学物质也有所不同。这些都是在基因水平就 决定了的。所有这些研究都会让人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人脑 不止是一种, 而是男女两种。 这个结论让神经科学家们有点头疼,因为我们关于大脑的大部分认识是来 自于 对雄性动物,包括男人的研究。如果说从这些研究得出的推论哪怕只 有小部分不适用于雌性动物,那也意味着 大量的研究工作本身的基础就不 牢靠。弄清楚女人的脑到底跟男人的怎样不同,也许可以解释一些长期困 扰人 们的谜团,例如为什么男人和女人倾向于犯不同的精神健康问题,为 什么有的药物对一种性别有效而对另一种 性别就没作用。 人们早就知道雄性和雌性的大脑有点差别,但大家都认为这种差别只是局 限在下丘脑部位 ——一个参与调节进食活动和控制性冲动的脑区。因为雌 性动物的雌激素和孕酮水平在月经周期上 下波动,这会使实验结果的分析 更加复杂,所以研究者们除了在研究下丘脑的时候会区分性别,否则都会 尽量 避免在实验中使用雌性动物,因为雌性在经期的雌激素和黄体激素水 平变化会让实验结果更加难以分析。因此 神经科学家们一直以为除了下丘 脑外,男性和女性的脑没有什么不同。 但很显然,两性的脑存在许多差异,下 丘脑只是冰山的一角而已。女性脑 内的许多结构的相对尺寸与男性的有所不同。在 2001 年的一项研究里, 哈 佛医学院的 Jill Goldstein 及其同事测量并且比较了健康男性和女性的 45 个脑区。他们发现女性脑的额叶里 控制决策和解决问题的那部分脑区要比 男性的大。女性的边缘皮层也比男性的大,这个区域是负责调节情绪的 。 其他人的研究发现,女性的海马(海马是一个参与短期记忆和空间导向的 脑区)相对男性的要大 ——女人们背了个不识地图的坏名声看来有些冤枉。 男性相对于女性较大的脑区包括顶侧皮层和杏 仁核。顶侧皮层负责处理感 觉器官传来的信号,也参与空间感知的过程。杏仁核则控制情绪和人的社 会行为以 及性行为。加州大学的神经生物学家 Larry Cahill 说:“(男性和 女性脑的)同一个结构大小有差异很可 能意味着它在功能的组织上也会有 不同。 Cahill 发现性别的差异会影响到一些脑区的使用。在利用脑成像技 术完成 的实验里,他要求男受试者或女受试者回忆前面看过的令他们激动的画面。 在完成这个任务的时候,所 有受试者都动用了杏仁核这个脑区。杏仁核是 一对杏仁大小的神经元团,它们也是边缘系统的组成部分。但不 同的是男 性受试者在实验过程中用的是右侧杏仁核,而女性用的是左侧杏仁核。而 且男女受试者在回忆画面时 的侧重也有所不同,男性侧重于回顾要点而女 性则更注重细节的表达。Cahill 说,这就?示我们男性和女性的 脑在处理 带有情绪因素的信息时所采用的机制是不一样的。

  363. 填入文中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批评

  B.嘲弄

  C.挑战

  D.批判

  364. 文中“这个结论让神经科学家们有点头疼”,“头疼”的主  要原因在于 :

  A.男女脑的结构在解剖上有很大不同

  B.不同性别头脑的化学物质也有所不同

  C.过去研究的结论并不适用于雌性动物

  D.过去对大脑的认识主要基于雄性动物

  365. 以往的研究中研究者很少研究雌性动物大脑是因为:

  A.雌性雌激素和孕酮水平变化使分析变困难

  B.认为两性的大脑在基本结构和功能上差别不大

  C.认为两性的大脑差别主要只局限在下丘脑部位

  D.人们早就知道雄性和雌性的大脑有着一些差别

  366. 有关女性大脑与男性的差别,以下说法中与文章不符的是:

  A.女性处理带有情绪的信息时采用左侧杏仁核

  B.女性处理短期记忆和空间导向的能力比男性强

  C.女性额叶里控制决策解决问题的脑区比男性大

  D.女性大脑中负责调节情绪的区域边缘皮层较大

  367. 最适合作文章标题的是:

  A.性别影响大脑

  B.人脑的差别

  C.大脑决定性别

  D.人脑的性别

  363. 【解析】

  第一步,分析语境。根据横线前后内容可知,一直以来人们对于大脑的普

  遍性认知与新研究的结论是不一致的,说明“这种观念”正在受到新研究

  带来的冲击和考验。该空应该体现“冲击、考验”这一含义。

  第二步,辨析选项。A 项“批评”意为指出优点和缺点;B 项“嘲弄”指

  嘲笑戏弄;D 项“批判”指对错误的思想、言论或行为做系统的分析,加

  以否定。以上三个选项均没有体现“冲击、考验”之意,排除 A 项、B 项

  和 D 项。C 项“挑战”指冲击、考验,符合语境。

  因此,选择 C 选项。

  364. 【解析】

  第一步,定位原文,“这个结论让神经科学家们有点头疼”的原因出现在

  原文第三段。根据“这个结论让神经科学家们有点头疼,因为我们关于大脑的大部分认识是来自于 对雄性动物,包括男人的研究”可知,头疼的原

  因是“大脑的大部分认识是来自于对雄性动物”。

  第二步,对比选项。D 项是对上述原因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 D 选项。

  365. 【解析】

  第一步,定位原文,“以往的研究中研究者很少研究雌性动物大脑”出现

  在原文第四段。根据第四段中“都会尽量避免在实验中使用雌性动物,因

  为雌性在经期的雌激素和黄体激素水平变化会让实验结果更加难以分析”

  可知,很少研究雌性动物大脑是因为“雌性在经期的雌激素和黄体激素水

  平变化”。

  第二步,对比选项。A 项是对原因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 A 选项。

  366.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章,将选项与文章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 项对应原文第六段“而女性用的是左侧杏仁核……

  这就?示我们男性和女性的脑在处理带有情绪因素的信息时所采用的机

  制是不一样的”,符合文意。B 项对应原文第五段“女性的海马(海马是一

  个参与短期记忆和空间导向的脑区)相对男性的要大”,海马大不代表能

  力强,属于无中生有,不符合文意。C 项对应原文第五段“女性脑的额叶

  里控制决策和解决问题的那部分脑区要比男性的大”,符合文意。D 项对应

  原文第五段“女性的边缘皮层也比男性的大,这个区域是负责调节情绪的”,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 B 选项。

  367.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男性和女性大脑的不同之处。

  第二步,对比选项,D 项是对文段主旨的概括。

  因此,选择 D 选项。

  【拓展】

  A 项:“影响”表述错误,文章只是在阐述不同性别的大脑的不同。B 项:

  缺少关键词“性别”。C 项:“决定”表述错误,性别不是由大脑决定的。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