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新手入门

首页 > 国家公务员 > 报考指导 > 新手入门

在哪看2024年陕西国家公务员公告

辽宁华图 | 2023-10-12 08:05

收藏

  辽宁华图_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为您提供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在哪看2024年陕西国家公务员公告。更多2024年国家公务员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频道(http://ln.huatu.com/guojia/)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国家公务员考试专属客服:点击国家公务员考试群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在哪看2024年陕西国家公务员公告

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预约

  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大战即将拉开序幕,华图教育专家建议考生要做充分准备,争取一次上岸。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暂未发布,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都在10月中旬左右发布,在国家公务员局发布。

  点击查看: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建议保存链接,出公告查看)

  点击查看: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表>>>>(建议保存链接,出职位表查看)

  点击查看: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建议保存链接,出大纲查看)

  点击查看: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

  点击查看: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图书>>>>

  图书推荐:

  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图书合集

  2024年国家公务员笔试警英班【行测+申论+公安专业科目】

  2024公务员领航礼包4.0

  推荐阅读:

  【备考图书】【网络课程 】【面授课程】【国考介绍 】【备考指导】【 试题资料 】【 备考资料 】【系统详述

  【国考公告】【国考大纲】【国考职位 】【报名入口】【报名条件】【准考证打印入口】 【笔试时间】【考试科目

  >>>>>>扫码一对一咨询,领取资料试题

试题资料

  以上这些就是辽宁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在哪看2024年陕西国家公务员公告,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相关信息推荐:

  2024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招考公告、职位表、报考指导

  2024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试题资料、备考技巧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国考备考技巧

  4. 俗话说“绣花要得手绵巧,打铁还须自身硬”,下列与该俗语哲学道理相同的是:

  A. 身正不怕影子斜

  B.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C. 水大漫不过船

  D. 有理不在声高

  5. 关于我国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主要承担预防保健、基本医疗、健康教育、计生指导等任务

  B. 包括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家庭自我保健

  C. 以让农民“看病不出乡镇”为发展目标

  D. 以乡镇卫生院为基础

  6. “四个全面”是新一届党的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战略布局。下列与“四个全面”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党的十八大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B.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C.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D.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将“从严治党”首次提升到“全面从严”的高度

  4.【答案】B

  【解析】“绣花要得手绵巧,打铁还须自身硬”意思是说绣花要绣得好看,手必须要灵活灵

  巧;要打出坚固耐用的铁器,铁匠必须“自身硬”,有打铁的实力,强调内因的重要性。B

  项“修行靠个人”强调了内因的重要性,与题干相对应。因此,选择 B 选项。

  【拓展】

  A 项:“身正不怕影子斜”通常用来比喻只要为人做事走得正、行得端,就没有什么可怕的,

  体现的是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原理。

  C 项:“水大漫不过船”,体现的是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

  D 项:“有理不在声高”意指在争论中,关键看说得在不在理,而不在于嗓门大小,体现的

  是真理的客观性原理。

  5.【答案】A

  【解析】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主要承担着预防保健、基本医疗、卫生监督、健康教育、计

  划生育技术指导等任务,为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提供保障。因此,选择 A 选项。

  【拓展】

  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是指以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主体、村卫生室为基

  础的卫生服务体系,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可缓解看病难、看病贵。

  B 项: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并不包括家庭自我保健。

  C 项: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实现农村医疗卫生发展目标,使农民“小病不出村、一般疾病

  不出乡、大病基本不出县”,而非让农民“看病不出乡镇”。

  D 项: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是以村卫生室为基础,而不是乡镇卫生院。

  6.【答案】D

  【解析】2014 年 1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将“从严治党”首次提升到“全面从

  严”的高度。加强党的建设必须要把从严治党原则落实到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

  贯穿党的建设全过程,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方针。因此,选择 D 选项。

  【拓展】

  A 项:《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而非十

  八大。

  B 项:《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

  而非十八届三中全会。

  C 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十八大首次提出的,而不是十八届四中全会。

  14. 在经济衰退时期,有利于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是:

  A. 提高税率

  B. 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C. 降低税率

  D. 缩减财政支出

  15. 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国家宏观调控部门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 降低再贴现率

  B. 降低央行基准利率

  C. 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D. 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

  16. 下列经济指标与衡量对象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赤字率——财政风险

  B. 恩格尔系数——收入分配差距

  C. 基尼系数——居民生活水平

  D. 生产者物价指数——货币供应量

  14.【答案】C

  【解析】降低税率意味着企业负担减少、个人收入增加,有助于刺激投资和消费需求,有利

  于扩大内需。因此,选择 C 选项。

  【拓展】

  A 项:税率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所得要上缴给政府的税额增多,会抑制企业的生产和投资,

  不利于扩大内需。

  B 项:存款准备金是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在中央银行存放的一部

  分资金。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意味着金融机构存放于央行的金额增加,市场货币供应量减少,

  不利于扩大内需。

  D 项:缩减财政支出意味着政府用于消费和投资的资金减少,不利于扩大内需。

  915.【答案】D

  【解析】通货膨胀是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所需货币量,造成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

  济现象。应对通货膨胀应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央行应减少市场的货币流通量。存款准备金

  是商业银行预留在央行的现金。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商业银行可支配的现金减少,其向市场

  发放贷款的数量也随之减少,从而减少了流通中的货币总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通货膨

  胀。因此,选择 D 选项。

  【拓展】

  A 项:再贴现率是商业银行将其贴现的未到期的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时的预扣利率。

  再贴现率降低意味着投放到流通领域的货币增多,会加剧通货膨胀。

  B 项:利率降低会增加企业的贷款数额、促使居民取出存款进行消费,会加剧通货膨胀。

  C 项: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会增加居民收入,使更多的货币流入市场,会加剧通货膨胀。

  16.【答案】A

  【解析】赤字率类似于个人消费的透支消费,指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是衡量财

  政风险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选择 A 选项。

  【拓展】

  B 项: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常用来衡量居民生活水平。

  恩格尔系数越大,说明一个国家居民生活水平越低,反之则说明一个国家居民生活水平越高。

  C 项:基尼系数是用来衡量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距,这个指数在 0 和 1 之间,数值越低,表

  明财富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越均匀,反之则表明财富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越不均匀。

  D 项:生产者物价指数(生产价格指数)是用来衡量工业企业制造产品出厂价的变化情况的

  指数。货币供应量是指一国在某一时点上为社会经济运转服务的货币存量,两者不对应。

  375. 当夜深人静,即将准备进入梦乡时,我们的身体常常会突然抽搐一下,这种抽搐通常被科学家们称 作临睡肌跃症(又称入睡抽动)。目前没有研究彻底搞明白它的原因,因而人们对此有诸多猜测。有一种解释认为 ,人脑是基于爬行动物的大脑进化而来的,因此仍然保留了一部分爬行动物的应激反应模式。肌肉彻底放松时, 大脑会基于这一应激反应模式,以为我们在自由坠落,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大脑指挥全身肌肉马上行动,试图 在下坠过程中抓住什么东西,于是本已放松的肌肉会突然收紧,导致入睡抽动。

  这段文字:

  A. 介绍临睡肌跃症的临床表现

  B. ?供一种对临睡肌跃症的解释

  C. 说明临睡肌跃症与大脑的关系

  D. 阐述临睡肌跃症对人类的意义

  376. 在古代科学文化巅峰的雅典,哲学家苏格拉底被视为“最有智慧的人”。这位哲学家却 总是强调:“我只知道我一无所知。”他向人们解释说:如果说他的智慧有什么与众不同的话,那就 是他知道自己的无知;其他人虽然也与他一样的无知,却不知道自己的无知。

  下列说法准确概括文意的是:

  A. 苏格拉底不愿被称为“最有智慧的人”

  B. 苏格拉底实际上不是“最有智慧的人”

  C. 苏格拉底的“智慧”在于知道自己“无知”

  D. 苏格拉底的“智慧”与他人没有不同

  377. 美貌的人并不都有其他方面的才能。因为造物主是吝啬的,他给了此就不再予彼。所以许多容颜俊 秀的人却无所作为。他们过于追求外形美而放弃了内在美。但这话也不全对,因为奥古斯都、菲斯帕斯、腓力普 王、阿尔西巴底斯等,都既是大丈夫,又是美男子。仔细考究起来,形体之美是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 又胜于形体之美。最高的美是画家所无法表现的,因为它是难于直观的。这是一种奇妙的美。

  “他给了此就不再予彼”中“此”是指:

  A. 美貌

  B. 美貌的人

  C. 其他才能

  D. 内在的美

  375.【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第一句?出临睡肌跃症的概念,第二句通过“因

  而”指出对这种症状产生的原因存在诸多猜测。接着通过“有一种解释认

  为”引出对临睡肌跃症的其中一种解释。文段主旨句在“因而”之后,讲

  述了对临睡肌跃症的一种解释。

  第二步,对比选项。B 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 B 选项。

  【拓展】

  A 项:“临床表现”出现在文段第一句,用来引出“临睡肌跃症”的话题,

  偏离重点。C 项:“临睡肌跃症与大脑的关系”仅是?供一种关于临睡肌跃

  症的解释中的部分信息。D 项:“临睡肌跃症对人类的意义”文段并未?及。

  376.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介绍了苏格拉底被称为最有智慧的人。接着

  通过转折词“却”指出苏格拉底强调自己一无所知。然后借苏格拉底的解

  释表明苏格拉底与别人的不同在于自己知道自己的无知。文段重点在转折

  之后,主要强调苏格拉底的“智慧”是知道自己的无知。第二步,对比选项。C 项是对重点 句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 C 选项。

  【拓展】

  A 项和 B 项:“不愿被称为”“不是‘最有智慧的人’”文段未?及 ,无中

  生有。D 项:“与他人没有不同”与文意相反,文段重点强调是有不同的。

  377. 【解析】

  第一步,定位原文,“他给了此就不再予彼”中的“此”出现在第二句。

  分析“他给了此就不再予彼”的上下文语境。根据就近原则,重点分析前

  一句和后一句。前一句讲“美貌的人并不都有其他方面的才能”,后一句

  讲“所以许多容颜俊秀的人却一无作为”,可见“此”指的是美貌的人拥

  有的东西,即“美貌”或“容颜俊秀”。

  第二步,对比选项。A 项“美貌”符合上述语境。

  因此,选择 A 选项。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