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新手入门

首页 > 国家公务员 > 报考指导 > 新手入门

在哪里看2024年新疆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

辽宁华图 | 2023-10-13 08:05

收藏

  辽宁华图_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为您提供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在哪里看2024年新疆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更多2024年国家公务员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频道(http://ln.huatu.com/guojia/)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国家公务员考试专属客服:点击国家公务员考试群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在哪里看2024年新疆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

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预约

  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大战即将拉开序幕,华图教育专家建议考生要做充分准备,争取一次上岸。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暂未发布,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都在10月中旬左右发布,在国家公务员局发布。

  点击查看: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建议保存链接,出公告查看)

  点击查看: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表>>>>(建议保存链接,出职位表查看)

  点击查看: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建议保存链接,出大纲查看)

  点击查看: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

  点击查看: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图书>>>>

  图书推荐:

  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图书合集

  2024年国家公务员笔试警英班【行测+申论+公安专业科目】

  2024公务员领航礼包4.0

  推荐阅读:

  【备考图书】【网络课程 】【面授课程】【国考介绍 】【备考指导】【 试题资料 】【 备考资料 】【系统详述

  【国考公告】【国考大纲】【国考职位 】【报名入口】【报名条件】【准考证打印入口】 【笔试时间】【考试科目

  >>>>>>扫码一对一咨询,领取资料试题

试题资料

  以上这些就是辽宁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在哪里看2024年新疆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相关信息推荐:

  2024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课程

  2024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课程

  2024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招考公告、职位表、报考指导

  2024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试题资料、备考技巧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国考备考技巧

  (复合题)男人和女人之间的想法常常相左,这简直就是个常识了,人们 一直将这些男女之间的差异解释 为性激素的作用,或者是产生男女特定行 为方式的社会压力所导致,这种情况直到最近才有所改观。不管怎么 说, 大部分人还是认为两性的大脑在基本结构和功能上是没有什么差别的。然 而这种观念开始日益受到 ________。 研究发现,男性和女性的脑在解剖结构上有很大不同。不但如此,其神经 环路和神经元间传递信号 的化学物质也有所不同。这些都是在基因水平就 决定了的。所有这些研究都会让人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人脑 不止是一种, 而是男女两种。 这个结论让神经科学家们有点头疼,因为我们关于大脑的大部分认识是来 自于 对雄性动物,包括男人的研究。如果说从这些研究得出的推论哪怕只 有小部分不适用于雌性动物,那也意味着 大量的研究工作本身的基础就不 牢靠。弄清楚女人的脑到底跟男人的怎样不同,也许可以解释一些长期困 扰人 们的谜团,例如为什么男人和女人倾向于犯不同的精神健康问题,为 什么有的药物对一种性别有效而对另一种 性别就没作用。 人们早就知道雄性和雌性的大脑有点差别,但大家都认为这种差别只是局 限在下丘脑部位 ——一个参与调节进食活动和控制性冲动的脑区。因为雌 性动物的雌激素和孕酮水平在月经周期上 下波动,这会使实验结果的分析 更加复杂,所以研究者们除了在研究下丘脑的时候会区分性别,否则都会 尽量 避免在实验中使用雌性动物,因为雌性在经期的雌激素和黄体激素水 平变化会让实验结果更加难以分析。因此 神经科学家们一直以为除了下丘 脑外,男性和女性的脑没有什么不同。 但很显然,两性的脑存在许多差异,下 丘脑只是冰山的一角而已。女性脑 内的许多结构的相对尺寸与男性的有所不同。在 2001 年的一项研究里, 哈 佛医学院的 Jill Goldstein 及其同事测量并且比较了健康男性和女性的 45 个脑区。他们发现女性脑的额叶里 控制决策和解决问题的那部分脑区要比 男性的大。女性的边缘皮层也比男性的大,这个区域是负责调节情绪的 。 其他人的研究发现,女性的海马(海马是一个参与短期记忆和空间导向的 脑区)相对男性的要大 ——女人们背了个不识地图的坏名声看来有些冤枉。 男性相对于女性较大的脑区包括顶侧皮层和杏 仁核。顶侧皮层负责处理感 觉器官传来的信号,也参与空间感知的过程。杏仁核则控制情绪和人的社 会行为以 及性行为。加州大学的神经生物学家 Larry Cahill 说:“(男性和 女性脑的)同一个结构大小有差异很可 能意味着它在功能的组织上也会有 不同。 Cahill 发现性别的差异会影响到一些脑区的使用。在利用脑成像技 术完成 的实验里,他要求男受试者或女受试者回忆前面看过的令他们激动的画面。 在完成这个任务的时候,所 有受试者都动用了杏仁核这个脑区。杏仁核是 一对杏仁大小的神经元团,它们也是边缘系统的组成部分。但不 同的是男 性受试者在实验过程中用的是右侧杏仁核,而女性用的是左侧杏仁核。而 且男女受试者在回忆画面时 的侧重也有所不同,男性侧重于回顾要点而女 性则更注重细节的表达。Cahill 说,这就?示我们男性和女性的 脑在处理 带有情绪因素的信息时所采用的机制是不一样的。

  363. 填入文中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批评

  B.嘲弄

  C.挑战

  D.批判

  364. 文中“这个结论让神经科学家们有点头疼”,“头疼”的主  要原因在于 :

  A.男女脑的结构在解剖上有很大不同

  B.不同性别头脑的化学物质也有所不同

  C.过去研究的结论并不适用于雌性动物

  D.过去对大脑的认识主要基于雄性动物

  365. 以往的研究中研究者很少研究雌性动物大脑是因为:

  A.雌性雌激素和孕酮水平变化使分析变困难

  B.认为两性的大脑在基本结构和功能上差别不大

  C.认为两性的大脑差别主要只局限在下丘脑部位

  D.人们早就知道雄性和雌性的大脑有着一些差别

  366. 有关女性大脑与男性的差别,以下说法中与文章不符的是:

  A.女性处理带有情绪的信息时采用左侧杏仁核

  B.女性处理短期记忆和空间导向的能力比男性强

  C.女性额叶里控制决策解决问题的脑区比男性大

  D.女性大脑中负责调节情绪的区域边缘皮层较大

  367. 最适合作文章标题的是:

  A.性别影响大脑

  B.人脑的差别

  C.大脑决定性别

  D.人脑的性别

  363. 【解析】

  第一步,分析语境。根据横线前后内容可知,一直以来人们对于大脑的普

  遍性认知与新研究的结论是不一致的,说明“这种观念”正在受到新研究

  带来的冲击和考验。该空应该体现“冲击、考验”这一含义。

  第二步,辨析选项。A 项“批评”意为指出优点和缺点;B 项“嘲弄”指

  嘲笑戏弄;D 项“批判”指对错误的思想、言论或行为做系统的分析,加

  以否定。以上三个选项均没有体现“冲击、考验”之意,排除 A 项、B 项

  和 D 项。C 项“挑战”指冲击、考验,符合语境。

  因此,选择 C 选项。

  364. 【解析】

  第一步,定位原文,“这个结论让神经科学家们有点头疼”的原因出现在

  原文第三段。根据“这个结论让神经科学家们有点头疼,因为我们关于大脑的大部分认识是来自于 对雄性动物,包括男人的研究”可知,头疼的原

  因是“大脑的大部分认识是来自于对雄性动物”。

  第二步,对比选项。D 项是对上述原因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 D 选项。

  365. 【解析】

  第一步,定位原文,“以往的研究中研究者很少研究雌性动物大脑”出现

  在原文第四段。根据第四段中“都会尽量避免在实验中使用雌性动物,因

  为雌性在经期的雌激素和黄体激素水平变化会让实验结果更加难以分析”

  可知,很少研究雌性动物大脑是因为“雌性在经期的雌激素和黄体激素水

  平变化”。

  第二步,对比选项。A 项是对原因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 A 选项。

  366.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章,将选项与文章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 项对应原文第六段“而女性用的是左侧杏仁核……

  这就?示我们男性和女性的脑在处理带有情绪因素的信息时所采用的机

  制是不一样的”,符合文意。B 项对应原文第五段“女性的海马(海马是一

  个参与短期记忆和空间导向的脑区)相对男性的要大”,海马大不代表能

  力强,属于无中生有,不符合文意。C 项对应原文第五段“女性脑的额叶

  里控制决策和解决问题的那部分脑区要比男性的大”,符合文意。D 项对应

  原文第五段“女性的边缘皮层也比男性的大,这个区域是负责调节情绪的”,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 B 选项。

  367.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男性和女性大脑的不同之处。

  第二步,对比选项,D 项是对文段主旨的概括。

  因此,选择 D 选项。

  【拓展】

  A 项:“影响”表述错误,文章只是在阐述不同性别的大脑的不同。B 项:

  缺少关键词“性别”。C 项:“决定”表述错误,性别不是由大脑决定的。

  (复合题) ①研究农村,首要的问题是理解农村社会和农民阶层的生活状 态和行为特征。在这方面,农 村经济研究者必须________和参考社会学和 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成果。 ②比如,在研究中国农村金 融的时候,如果不能深切了解中国农民和农村 的社会生活及其结构特征,就很难了解为什么农民会选择这种金 融组织形 式和融资方式,而拒斥另一种金融组织形式和融资方式,就很难理解为什 么有些金融机构在农村领域 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而有些金融机构却负债累 累乃至于倒闭。 ③社会研究,包括农村研究的基本方式有调查研 究、实验研究、实地研究 和文献研究等。 ④调查研究的基本要素包括抽样、问卷、统计分析、相关关系等。实 验研 究的构成要素包括实验组、控制组、实验刺激、因果关系等。实地研究包 括参与观察、研究者的角色、投 入理解、扎根理论等。而文献研究则包括 内容分析、现有统计分析等。 ⑤这四种方法反映了不同的方法论倾向 :以实验研究、调查研究和文献研 究为代表的定量研究方式,比较集中地体现了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倾向;而 以 实地研究为代表的定性研究方法,则集中体现了人文主义方法论的倾向。 ⑥不同研究方式也分别被用于不同的 研究目的:调查研究最常被用于?述 一个大的总体的状况,以及探讨不同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实验研究则主 要 被用于探索和证明两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实地研究则更多是在深入 理解社会现实,以及在?炼和建构理论方 面发挥作用;而文献研究常被用 于帮助研究者去探讨那些任何其他方式在时间和空间上无法达到的社会 现象和 问题。 ⑦可以说,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用途。应该综合运用各种方法,而不要局 限于某一种方法。 ⑧应该指 出的是,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方法论是居于 统帅地位的指导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思想方法 和哲学基础。 ⑨具有实证主义方法论的社会研究者,通常采用调查研究、实验研究以及 定量的文献研究的方式 ,以凸现研究的规范性、精确性和客观性。从建立 研究假设、数据资料收集、定量分析方法的运用,直到依据 结果的解释和 假设的检验,其中每一个步骤都尽可能严格按照自然科学研究的方式进行。 而具有人文主义方法 论的学者,则更经常地采用实地研究的方式,以及定 性的研究方式,以凸现研究过程的特殊性、深入性和主观 性,在研究思路 上更多地依赖研究者的主观体悟,方法上更多地依赖研究者的参与和对情 景的分析。

  346. 填入文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探寻

  B. 凭借

  C. 追随

  D. 借助

  347. 关于“有些金融机构在农村领域获得了极大的成功”的原因,

  与文意不符的一项是:

  A. 采用了适合当地农村的金融组织形式

  B. 全面满足了农民急需的农业生产融资

  C. 理解当地农村社会的结构方式

  D. 懂得农民的日常社会生活方式

  348. 作者认为“实地研究”与其他几种研究方法的主要不同点在于:

  A. 更多体现了人文主义的研究倾向

  B. 通过研究成果建立新的理论架构

  C. 研究过程强调研究者的亲身参与

  D. 更多更深入地理解当前社会现实

  349. 根据文意,下列对“实证主义”研究方法概括不准确的是:

  A. 强调研究的规范性、精确性和客观性

  B. 尽可能按照自然科学研究的方式进行

  C. 关注整个研究过程的特殊性及深入性

  D. 通常采用调查研究、实验研究的方法

  350. 如果把这篇文章分为三个层次,最恰当的一项是:

  A.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B.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C.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D.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346. 【解析】

  第一步,分析语境。“和”表并列,所填词语应与“参考”意思相近。“参

  考”指为了学习或研究而查阅有关资料。

  第二步,辨析选项。A 项“探寻”指勘探、找寻;C 项“追随”指跟随,

  均不能和“参考”构成并列关系,排除 A 项和 C 项。B 项“凭借”指依靠,

  通常搭配手段、工具等,排除 B 项。D 项“借助”指靠别的人或事物的帮

  助,放在这里指通过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成果的帮助

  来理解农村社会和农民阶层的生活状态和行为特征,符合语境。

  因此,选择 D 选项。

  347. 【解析】

  第一步,定位原文,“‘有些金融机构在农村领域获得了极大的成功’的原

  因”出现在文章第②段。根据反面论证“如果不能深切了解中国农民和农

  村的社会生活及其结构特征,就很难了解为什么农民会选择这种金融组织

  形式和融资方式,而拒斥另一种金融组织形式和融资方式,就很难理解为什么有些金融机构在农村领域 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而有些金融机构却负债

  累累乃至于倒闭。”可知,“有些金融机构在农村领域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原因是:能深切了解中国农民和农村的社会生活及其结构特征,了解为什

  么农民会选择这种金融组织形式和融资方式,而拒斥另一种金融组织形式

  和融资方式。

  第二步,对比选项。A 项、C 项和 D 项文段中都有?及,符合文意,正确。

  B 项文段未体现,属于无中生有,错误。

  因此,选择 B 选项。

  348. 【解析】

  第一步,观察选项,定位原文。文章第⑤段主要叙述了实地研究与实验研

  究、调查研究和文献研究这三种方法的不同之处,根据“而以实地研究为

  代表的定性研究方法,则集中体现了人文主义方法论的倾向”可知,“实

  地研究”与其他几种研究方法的主要不同点在于体现了人文主义方法论的

  倾向。

  第二步,对比选项。A 项符合上述语境。

  因此,选择 A 选项。

  349.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

  第二步,

  A 项和 D 项对应第⑨段中的“具有实证主义方法论的社会研究者,

  通常采用调查研究、实验研究以及定量的文献研究的方式,以凸现研究的

  规范性、精确性和客观性”,符合文意。B 项对应“其中每一个步骤都尽可能严格按照自然 科学研究的方式进行”,符合文意。C 项对应“而具有人文

  主义方法论的学者……以凸现研究过程的特殊性、深入性和主观性”,是

  对人文主义方法论的概括,而不是“实证主义”,属于偷换概念。

  因此,选择 C 选项。

  350.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章。①②段指出研究农村首要的问题是什么及原因,③到

  ⑦段介绍了社会研究的四种方法及它们的基本要素、方法论倾向、研究目

  的、用途等,⑧⑨段指出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是一个有机整体,并比较了

  实证主义方法论的社会研究者和人文主义方法论的学者的不同之处。

  第二步,对比选项。B 选项符合上述分析。

  因此,选择 B 选项。

  (复合题)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社会功能越来越显著。我们从当今社 会生活中看到文化对经济建设的 推动力,对思想建设的感召力,对环境建 设的渗透力,对人才成长的促进力,产生着越来越深刻的影响。文化 在社 会主义文明大厦的建设工程中,发挥着基石作用。 文化与文明[ ]。文化先生于文明。文化是文明的基础 ,没有文化就没有 文明;文明孕育着文化。文明是文化的显现,是文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特 征。人类社会从野 蛮到文明,靠的是文化进步。正如恩格斯所说:“最初 的、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人,在一切本质方面是和 动物一样不自由的;但 是,文化上的每一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 文化确实像泰勒所说的那样: “(文化)是人类在自身的历史经济中创造 的‘包罗万象的复合体’”。但它并不是不可 捉摸的神物,如把这个“包 罗万象的复合体”解剖一下,便可看到这个“复合体”大致 是由物质文化、 精神文化和智能文化三个方面的文化因素所构成的,三者各自从不同的角 度在建设社会主义文 明大厦中发挥着影响和作用。 物质文化是人类文明的基础,技术的发明、创造一旦转化为人们所需的物 质文化 ,就对人们的价值观、思维方式、思想感情、行为准则、理论观念 等诸多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会造成新的思 维方式、新的意识、新的观念 去培养“四有新人”。 智能文化在建设社会主义文明大厦中占有十分 重要的地位。发展科学、教 育等智能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从野蛮走向文明、从愚昧走向智慧, 从经济落 后走向经济繁荣十分重要的条件。 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智能文化等诸多文化要素是一个相互交织、相互渗 透 、相互融合的文化共同体,世上没有孤立的物质文化、单纯的精神文化 和独立的智能文化。因而不能把各个文 化要素割裂开来,也不能孤立地发 展某一个文化要素,否则就会造成文化失调,贻误事业发展、文明建设。

  308. 根据对第二段的内容分析,下列判断全对的一项是:

  ①文明植根于文化,是随着文化的发展而产生的

  ②没有文明就没有文化

  ③文化创造了人

  ④文明创造了人

  ⑤有了文化的积累和进步,人类才能一步步脱离野蛮状态而成为文明的人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⑤

  D. ②④

  309. 在第二段恩格斯的话中,“自由”和“文明”的关系是:

  A. 两者的含义完全相同

  B. 自由是文明的一个特征

  C. 文明是自由的基础

  D. 二者互相融合,结为一体

  310.第三段中引用泰勒的话的意思是:

  A. 文化就是人类的历史经验;文化是各种要素的大杂烩

  B.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文化是多种要素的有机整体

  C. 文化是人类进步的产物;文化的影响和作用非常大

  D. 文化是劳动人民创造的;经济是文化的基础

  308. 【解析】

  第一步,分析第二段,将选项与文段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①句对应“文化是文明的基础,没有文化就没有文明;

  文明孕育着文化。文明是文化的显现,是文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特征”,

  符合文意。②句对应“没有文化就没有文明”,曲解文意。③句和④句文

  段均没有?及,属于无中生有。⑤句对应“人类社会从野蛮到文明,靠的

  是文化进步”“最初的、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人,在一切本质方面是和动

  物一样不自由的;但是,文化上的每一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符合

  文意。

  因此,选择 C 选项。

  309. 【解析】

  第一步,定位原文,恩格斯这句话出现在第二段最后一句。分析“自由”

  和“文明”的上下文语境。根据恩格斯的话可知,“最初的人是不自由的”,

  而“文化上的每一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也就是说有了“文化”才

  有“自由”,“文化”的进步影响着“自由”的进步,“文化 ”是“自由”

  的基础。再根据前文“文明孕育出文化”可以推出“文明”是“自由 ”的基础。

  第二步,对比选项。C 项符合上述语境。

  因此,选择 C 选项。

  310. 【解析】

  第一步,定位原文,泰勒的话出现在第三段第一句。分析泰勒这句话的下

  文语境。泰勒首先指出文化是人类自身创造的“包罗万象的复合体”,通

  过转折词“但”引出文段阐述的主要内容:“这个‘复合体’大致是由物

  质文化、精神文化和智能文化三个方面的文化因素所构成的”。泰勒话的

  主要意思是说明文化是人类自己创造的,而且由诸多要素构成。

  第二步,对比选项。B 项符合上述语境。

  因此,选择 B 选项。

  【拓展】

  A 项:由“(文化)是人类在自身的历史经济中创造的‘包罗万象的复合体 ’”

  可知,“文化就是人类的历史经验”属于无中生有。且文段引用泰勒的话,

  主要表述的是文化虽包罗万象,却并非不可捉摸,仍有其规律可循,A 项

  后半句中“大杂烩”与文段表述相悖。C 项:第三段重点表述的是文化作

  为一个“包罗万象的复合体”,其实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

  C 项表述非重点。

  D 项:“文化是劳动人民创造的”“经济是文化的基础”文段未?及,属于

  无中生有。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